買房宏觀篇:城市價值投資的選擇

求是雜誌原稿:《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這篇文章其實是今年8月份舉行的中央財經委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而當時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區域經濟佈局問題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問題。對這篇文章進行分析解讀,我們就能夠適合自己的城市價值投資選擇。

一、求是專稿的學習

首先我摘出來一些與我們今後投資以及生活相關的要點:

1.經濟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趨勢比較明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發展優勢不斷增強,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發展勢頭較好,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

買房宏觀篇:城市價值投資的選擇

2.要形成幾個能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3.產業和人口向優勢區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

4.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要根據資源條件和功能定位合理管控人口規模。

5.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要承載更多產業和人口,發揮價值創造作用。

6.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要完善土地、戶籍、轉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載能力,促進遷移人口穩定落戶。

7.除中央已有明確政策規定之外,全面放寬城市落戶條件,完善配套政策,打破阻礙勞動力流動的不合理壁壘,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8.要在確保2020年省級基金統收統支的基礎上,加快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進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制度統一和區域間互助共濟。

9.要加快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設用地資源向中心城市和重點城市群傾斜。

買房宏觀篇:城市價值投資的選擇

歷年建設用地指標傾斜給中西部和中小城市

10.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對節約能源資源、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發揮了積極作用。

11.基本公共服務要同常住人口建立掛鉤機制,由常住地供給。

12.下一步,特別是“十四五”時期,要有新的戰略性舉措,推動東北地區實現全面振興。

13.全面振興不是把已經衰敗的產業和企業硬扶持起來,而是要有效整合資源,主動調整經濟結構,形成新的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要加強傳統制造業技術改造,善於揚長補短,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健康養老、旅遊休閒、文化娛樂等新增長點。

14.開放方面國家可以給一些政策,但更重要的還是靠東北地區自己轉變觀念、大膽去闖。

二、城市投資的選擇

房地產的投資機會分為:結構性機會(就是城市住宅價格便宜)和趨勢性機會(城市和區域的未來有潛力)。結構性機會更適合於短期投資,而趨勢性機會則適合長期持有。

當然作為房產價值投資必然會更多的選擇趨勢性機會更好的區域和城市,那什麼是好的區域和城市呢?

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師任澤平總結過“房地產市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那我認為好的區域和城市就是要看人口是不是持續流入、經濟是不是持續向好。

典型結構性機會城市:長沙和瀋陽(城市的住宅價格由於政策或者是當地經濟原因是短期的價格窪地)

典型趨勢性機會區域:長三角、珠三角的城市群(這個區域和城市的人口持續流入、經濟持續向好)

買房宏觀篇:城市價值投資的選擇

而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上廣深、南京、杭州、武漢、成都、鄭州、西安,這兩個城市群和10箇中心城市,正是在這方面做得優秀才被點名表揚。

實際上,未來可期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不止上面這些。所以不管你身處何地,往下圖中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購置房產才能夠讓家庭財富保值,避免自己的房產投資鶴崗化。

買房宏觀篇:城市價值投資的選擇

未來可期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