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非线性叙事”结构流行于电影之中。

所谓非线性叙事,多推崇解构手法,拒绝宏大而单一的叙事模式,属于形式主义叙事的一种,在后现代叙事学中突出表现为导演故意打乱时序或彰显、重组事件以得到最明确的主题。

说到非线性叙事就一定有线性叙事,Robert McKee在《故事》中做了这样的定义:

“无论有无闪回,一个故事的事件如果被安排成一个观众能够跟踪的时间顺序,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线性时间来讲述的;如果一个故事在时间中随意跳跃,从而模糊了时间的连续性,以致观众无从判断什么发生在前什么发生在后,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非线性时间来讲述的。”

简而言之,非线性叙事摒弃了时空上的连贯性,将线性发生的故事,通过重复、跳转等剪辑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使影片讲述的故事失去连贯性。

这样做在增强观影趣味性的同时也加大了观众理解剧情的难度,但操作起来确实比较复杂,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却是“非线性叙事”的代表人物。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1.从“非线性叙事”风格谈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风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从出道起就极善于编排情节,他擅长将倒叙、插叙、并叙等等一系列的叙事手法杂糅在一起,这也造就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无论是其处女作《追随》、还是后来的《记忆碎片》、《盗梦空间》等,都体现了他对非线性叙事方式的熟练运用。

最鲜明的体现就在他的《记忆碎片》这部电影中,这部影片拍摄仅仅用时25天,拍摄的内容本是不多的。

但是诺兰将电影的片段反复的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重复的展现和拼接,虽然其中的每一段都为顺叙,但是每一段的拼接方式不同,也使得整部影片破碎且复杂。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如果《记忆碎片》按照顺叙来展现的话,影片的素材完全不足以构成一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剧情也不会具有那么强烈的悬疑感。

但诺兰通过将剧情分成多个片段的方法对其进行二次拼接,使影片的剧情不再简单和单一,观看影片时只有仔细观看上一段发生了什么,才能在观看完整部影片后,在脑海中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错过哪一部分,都会使故事变得不完整,这也大大增加了观众观影时的专注度。

正是这个贯穿他所有作品的叙事方法,使得《敦刻尔克》变得那么的与众不同。

陆、海、空三个角度,电影使用着不一样的时间跨度把故事呈现在了观众们面前——陆地沙滩上是一周,海上的民船是一天,而空中的战斗机内则为一小时,直接把时间空间打乱,接着从这三条线索进行叙事。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第一条线是一出场就被敌军逼退到敦刻尔克沙滩上的年轻士兵的种种经历。

士兵逃到沙滩上之后,结识了正在用沙子掩埋友军尸体的法国士兵,二人开始了几经生死的撤退之路:

先是一起混上了撤退的舰艇,却被敌军击沉,跟着救生艇一起又回到了沙滩;随后又混上了一艘前来营救士兵的应召救援民船,却险些被敌军当靶子打沉,好不容易浮到海上却又遭遇海难差点被火烧死,直到最后才被另一艘应召救援民船营救,回到英国。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第二条线便是应召救援的民用船其中的一艘月光石号出征救援。

众所周知,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得到了大量民间人士的帮助才达成的,而这条线便是对这一真相的描述。战争条件下,政府很难有足够能力去营救被敌军堵在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于是动员港口得到船民帮忙。

这条线索的主人公便是由3位热心船民(一对父子与儿子的朋友),开着自家船、越过英吉利海峡,勇敢营救了一名飞行员与多名士兵的故事,也全面展现了“海”的方位。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第三条线是从飞行员的战斗视角全面展现了“空”这个方位。

在故事开端,英国派出的空军战机有三架,全程与敌军缠斗,成功阻击了多次敌军对救援船的轰炸,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一架在战斗中失踪,第二架被击落但所幸飞行员被线索二中的船民父子所救,第三架在几乎没有燃料、无法返航的情况下搏命,成功击落最后一架敌机,所幸最后平安着陆。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三条线索,几乎不带有个人情感的征兆,士兵要逃命,市民要救人,飞行员要击落敌机,每个人与其说是在背负或履行使命,不如说是内心深处的个人使命驱使。

除此之外,这三条线索更是以环状出现在观众们面前,不断重复,这种设置不仅让观众们能够从各个角度去体会这个触目惊心的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渐进地给观众们带来步步紧逼的窒息节奏。

当三条线偶尔重合的时候:小船看到飞机、飞机看到小船、小船上岸、岸上看到无数小船、飞机拂过海岸、海岸上的士兵向飞行员致敬,观众就能迅速感受到一种不同时空的人相遇的激动,而这些交错的点,也构成了故事的转折点。

这些转折点不断将诺兰营造的沉闷、压抑、绝望释放出来,但是很快就继续被德军无休止的轰炸打回原形。

不得不说这种叙事方法是高明的,它让观众憋着一股劲,期待着下一次的交汇,而当三波人马最终相聚敦刻尔克的时候,整个故事也开始从绝境走向了光明。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2.极简的美学风格将《敦刻尔克》的绝境求生演绎到悬疑、惊悚的极致

前几年的《地心引力》、《月球》都算得上是极简主义的代表之作,它们一个放大的是窒息感,一个放大的是孤独感,都收获了一众好评。

所谓极简主义,就是感官的集中化,让你的注意力更加聚焦在极小的层面上,由此给你带来相对单一但是更具有感染力的观影体验,而诺兰的《敦刻尔克》正是把这种极简美学玩到了某种极致之上。

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关于人物的个人背景,对他们在过去战争中的经历一无所知,甚至都无法找到关于人物个性的清晰描述。

本应凶狠而咄咄逼人的敌军几乎全程都被隐去不见,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群被包围挤压在海滩上命悬一线的生灵如何存活下去的奇迹。

作为一部战争片,它是清新脱俗的,它省去了很多复杂的东西,既没有激烈对峙的枪炮交锋场景,也没有两军将领战略战术pk的整体描述,更没有带着三幕剧结构的起承转合类型化叙事结构,甚至连对军事行动的宏观叙述都几乎被省略,这也使得《敦刻尔克》与《拯救大兵瑞恩》和《血战钢锯岭》这种注重战斗画面的战争电影风格完全相反,进而让《敦刻尔克》在战争片中变得更加独特。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诺兰在此需要的仅仅是直接切入微观刻画的几个视点和视点中的行动来凸显他的立意,在寥寥数语对宏观战争进程的字幕交代后,诺兰就将这些人物直接丢入了被包围封锁的敦刻尔克海滩,让他们的情感和理智在绝境求生的极端环境中得到瞬间展现。

与此同时,电影的关注点也被转移到了如何把事件的紧迫感传递给观众上,这种被隔离看不到希望的惊悚,这种只需要敌军战斗机在上空盘旋而不需要敌人出现在画面中就会感觉到的的惊悚,让《敦刻尔克》在同类型电影中独树一帜。

这也是在影片开拍之前诺兰反复地观看罗伯特·布列松的《死囚越狱》和《扒手》的原因。

布列松曾经创造了影史上最纯粹的电影化影像: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语,他的人物只有不断地行动,所有的思想、情感、精神状态的演变都在不间断地沉默行动中实现。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而放弃了宏观叙事的诺兰正是采取了这样的行动来调度灵魂和技巧。

在影片开场后的前十分钟里,第一个出场的主要人物菲恩·怀特海德几乎没有说过一句台词,但他在小镇街道上奔逃、在海滩上踯躅、冒充担架员运送伤员上船,一系列行动都将他混杂着极度紧张和胆怯的强烈求生欲望以无声的方式渲染于银幕之上,可以说诺兰几乎将布列松的灵魂搬到了敦刻尔克的海滩上。

3.反战片引发的对个体命运的反思: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活下去就够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面对世界大战这样级别的人祸,人自身的存在几乎可以约等于毫无意义,任何自我的性格和特质都是不堪一击的,在这种生死攸关的时刻,没有人会有心情谈论过去或者未来。

战争不在乎普通人是什么样的人,甚至不在乎普通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旦战争发动,一切都是碾压式的毁灭,战争不因你而起,战争也不因你而结束,普通人在战争中所做的也就只有努力的活下去,更努力地活下去。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这其实才是战争本身的可怕之处,战争完全的剥离了一个人身上的人性、神性、魔性,对于战争来说,人和坦克、潜艇、飞机、导弹等等都一样,都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

这也是诺兰真正厉害的地方所在,他用花哨的多线时空交织的方式叙述故事

、用宏大的场景去塑造背景,用精致的镜头展现战争,但却给了人物最少的性格刻画。

在他的镜头里,英雄主义渲染不存在,人性光辉放大也不存在,甚至整场撤退都没听到血腥的咒骂,有的只是逃不脱的士兵、空旷的海滩、阴郁的天空和空气中散发着的死亡的沉重。

所有的生命在战争中都被压缩到一个单位,就像培养皿里的细胞一样卑微,他们只想卑微的活着就行,生存还是灭亡,这本来就是件恐怖的事情。

也难怪诺兰说《敦刻尔克》不是一部战争片,而是一部悬疑片,它就是让你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然后扪心自问:我究竟能活着离开吗?

对于这段历史,我们只知道一个宏大的数字,40万人撤走了33万,但具体到一个士兵身上,他会是这三十三万分之一吗?历史虽早已写就,但个体的命运却充满悬念,在敦刻尔克,活下来靠的不是努力,而是运气。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就像那位法国士兵一样,他竭尽全力求生,却最终功亏一篑;那位英雄飞行员救下所有人,却还是难逃被纳粹抓走的命运;还有那个17岁的乔治,他腔热血想要去敦刻尔克救援,却在救援途中意外死去,并未对救援起到任何作用他死得是如此的无意义。

而这,才是现实。

诺兰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被战争的漩涡卷进去的普通人,他们不是什么战争英雄,不是什么天天高呼胜利的战士,也没有什么以一敌十的开挂战斗力,他们的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能掌握在他人和时代的手里。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某种程度上,诺兰还原的才是那些参战的人最真实的样子:

他们对于战争知之甚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他们只是由一个信念驱使他们去战斗,但是更多的愿望还是苟活下来,他们以为这一场战斗失败了,却不知道其实活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胜利了。

就像影片最后那样,两个幸存的年轻士兵在面对接应他们的老人说“干得好”的鼓励时,他们内疚的说“我们只不过是逃生而已”,老人则头也不抬地回答“足够了”。

其实就像诺兰的亲身体验一样,在那样的战争环境下,活下来这个过程就已经足够艰难了。

《敦刻尔克》:一场残酷的绝境求生引发的战争反思


战场上,有人在沙滩的轰炸中四分五裂,有人在船舱的狂欢中活活溺毙,有人在绝望中走向大海自杀。

对于国家政府来讲,前进与撤退无非是一个指令,而对于命比一粒沙还要轻的30万士兵来讲,海峡对岸看得见的祖国与家,才是他们熬下去的唯一信念,只要能活下去,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