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低智能手機價格的是誰?

用戶64598321


感謝您的閱讀!

別把智能手機價格下降,歸功於雷軍!歸功於小米!好些人認為,如果沒有雷軍,手機市場還會出現李軍,王軍,劉軍……雷軍只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可是,他只是“恰逢其會”,因為:智能手機價格下降,是行業發展的必然!

確實,大家說得都有道理。因為,手機CPU價格下降,谷歌安卓系統開源性,讓曾經被諾基亞壟斷的塞班系統成為了歷史。智能機以更低廉的價格出現在市場,在三星、諾基亞、摩托羅拉國外手機品牌,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國產手機必須走一條自己的路:降價!


而雷軍,確實恰逢其會,進入了手機行業;也恰如其會的,發佈了價格低廉的小米手機。如果,從手機的大環境來說,如果沒有雷軍,市場上一定會出現劉軍,王軍等一些人替代雷軍的位置,發佈性價比手機。

但是,如果沒有雷軍,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呢?國產手機什麼時候會降價呢?我們不否認,會存在王軍劉軍這樣的人!可是,雷軍從他發佈小米開始,你不可能磨滅他,對於國產手機性價比的貢獻。

所以,我們這樣形容雷軍:“他以一人之力挑戰了整個行業”。然而,在小米9依然性價比的時候,他遭到了“破口大罵”,黃章用三個“賤”,嘲諷他的不自量力。然而,他依然故我。

雷軍,雖然不是他拉低了國內智能手機的價格,但是,他對於國內智能機價格降低,有著催化劑,有著強心針的作用。他讓很多手機廠商,不得不採取性價比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黃章說雷軍賤踏了整個行業,然而,在我看來。雷軍他是樹立起了一個行業。

當然,小米目前所遇到的困境,就是它的性價比束縛了它的發展。雷軍目前所走的路:紅米的獨立,小米的高端的定位。我們也相信雷軍可以走出一條屬於小米的路,而這一條路可能荊棘叢生。我們更相信在國產手機市場繁榮的今天,能夠有更多的手機品牌,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


LeoGo科技


這個我還真的知道,我本科在北航讀的,當初有個調研活動就是關於這個,我當時還是有幸參觀了深圳的一些手機代工廠,我來通俗具體的講講到底這個行業是什麼情況:

芯片大廠聯發科———救活全球廠商,尤其國產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初去調研的時候,與聯發科的生產部門的總管參觀時,交流過,聯發科對於芯片的製作能力使得產品的成本大幅降低,再結合智能化加工,更是使得了最最最最昂貴的芯片,成本降低,那麼除去了芯片,不是說沒有不貴的,而是大頭決定了我們的主體下降

廠商的良心救活了我國人民手機使用成本

這點上,我當初在課堂上也是非常佩服,雷軍,事實上當年的雷軍更想走的就是華為的自主研發,哪個人沒有自己崛起的夢想,但是當時的大環境真的太艱難了,小米1當初是面臨著諾基亞,三星,蘋果的打壓,咬著牙基本上半賠本的情況下,用低價不是山寨的情況下,賣出了性價比,便宜有好貨,大家會說步步高,金立,以及後面的華為等等,那都是拿著革命的果實,進行的二次享受,這點上真的對於雷軍來說很心酸!!

谷歌系統的開源與開發,使得了大環境的改變

說完手機的硬件CPU等核心部件,那麼手機系統才是真正的把價格打壓下來的核心,系統的軟性壟斷使得了我們不得不抄襲山寨,並且還抄不成功,畢竟核心加密,抄成功就被告,這樣的情況使得手機就在幾大廠商手中,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蘋果,他們想多少錢就多少錢,因為你沒得選,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自從開源,就有無限的可能,小米步步高等雨後春筍,總體來說,小米的功績真的不可磨滅,結合最近的小米9被消費者不認賬,我感慨一下把。


ICE機智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統一的,這個人自然就是雷軍。

在很多年前,雷軍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過一段話,大概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買東西,一直都有一個認知,便宜沒好貨,但是,老百姓並不知道什麼是好的。而小米要做的就是,便宜的同時讓產品的質量好,真正的做到性價比。

不過雷軍也表示,這讓很多人都誤解他,賣的便宜成為了小米最大的槽點。

這麼多年過去了,小米品牌下的所有商品,價格都是非常的低的,品質我不敢說是最好的,但是在同一個價格區間內,小米的品質絕對是最好的。也因為如此,小米的每款手機,發行初期都必須靠搶,而2999的小米9,現在的價格硬是被炒到了3400+。

而同樣的情況,我只在曾經蘋果iPhone發佈初期看到過。

當然,我不是一個米粉,但是我還是覺得,小米、雷軍,確實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手機產品做出了巨大的奉獻,讓整個國產手機行業的價格被壓制在了一個消費者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當然,這也讓整個國產手機行業都恨雷軍,恨小米。不管是OV還是華為最後到魅族,我相信沒有一個公司不希望小米提價。如果有一天,小米在海外也全面開始銷售,那麼估計蘋果和三星也會恨上雷軍了。


會技術的葛大爺


很多人會說是雷軍,我只想說,智商堪憂,不懂經濟,就像小米2017年虧損500億(其實是因為融資性質帶來的賬面上的負債,實際並不負債),很多頭條自媒體說小米不賺錢,虧欠賣手機,良心。

兩個重要的減少成本的指標。

銷售費用和物料成本費用。

首先成本,小米完全無法控制物料成本,因為小米是輕資產,東西不可能是小米自己製造的(實際上華為ov也好不了多少,基本上還是供應商)。小米早年說和三星性能一樣,價格只有三星的一半。那麼我問你小米一句,三星自己十美元成本的東西難道賣你小米就是8美元?5美元?所以小米通過信息不對成造成大眾只認為cpu才是手機的衡量標準,而大部分網友非常認同。所以,技術的進步和產量的增加使得手機元件價格的下降,這和電視冰箱空調是一個道理,只是米粉忽略了,雷軍正是借用了經濟規律來給自己宣傳,畢竟國內絕大部分人缺乏知識和思維。

第二銷售費用,小米真正縮減的,是銷售的費用。而這一項費用,在中國是非常高昂的。直至今日,都有一些電腦市場,一座城市就有三層經銷商。中間成本要加多少可想而知。而小米早期不少依賴線上銷售,雖然數量上無法碾壓線下銷售,但是一部手機能線上賣的話可以節省好幾百的銷售成本(店鋪,人工,提成等)。所以這是小米對於新技術,新的商業思維的利用,而那個時候能夠運用好這種商業行為的除了小米,就是阿里巴巴,國美等。

從小米2018年發佈的未審計財報來看,百分之1的稅後硬件綜合利潤率是存疑的,學過財報的朋友們可以去分析一下,收入和成本基本等比例增長,利潤卻下降,按照這個計算,小米互聯網的!稅後!淨利潤在百分之50以上。這是啥?如此高利潤不是高風險就是犯罪。然而很明顯兩者都不是。

綜上,不是小米使得中國手機價格便宜。而是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的進步,雷軍只是先很多人很多步做到了商業模式的進步,就算沒有雷軍,就算全國除了小米以外的手機廠商沒有一個懂互聯網,阿里巴巴和京東也會在未來幾年搭建好平臺讓商家在平臺上銷售,手機價格依然會下降。


jhuf1


我想看到這個問題,很多人腦中出現的就是小米的雷軍,它的小米,低價高配出了名,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個人覺得並不是,說到真正,那是殘酷的市場競爭拉低了智能手機的價格,手機行業發展必然出現的結果

競爭,這是一個涉及很多行業存在的現象,就連市場的小攤販都非常激烈,更何況手機那麼大的廠商,只是在適時的時候,小米出現了,而讓人們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的價格,而它的出現就是市場競爭必然出現的,假如那個時候沒有小米的出現,可能會有大米,小麥等等的出現來代替它的位置


物以稀為貴,就像現在的5G手機一樣,等到下半年各大廠商都出來的時候,也許到時候5G手機的價格就會非常平民了,前幾年蘋果三星的獨大,國產品牌的產品力匱乏,那個時候基本就是它們的天下,隨著這幾年國有品牌崛起,智能手機越來越平民話,不止小米,vivo oppo 華為等等不一樣有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頻道出現

所以說,不能說誰拉低了智能手機的價格,這是這個行業一路發展,競爭,優勝略汰以後必然會出現的結果


熊二科技說


六千的華為不如一千五的聯想,真正拉低智能手機價格的是聯想,所以聯想手機遭到華為海軍長達兩年的抹黑


重慶正宗火鍋底料


以前因為小米的宣傳以及水軍的功勞,很多人都說雷軍拉低了手機價格,但明白人都知道,小米手機自己的價格自己都把握不住,又怎麼可能會拉低其他手機價格呢。最近的拆機視頻更說明了一個事實,小米價格低主要是偷工減料的原因,8999的竟然比不過榮耀2999的,這些年雷軍以性價比的幌子賺了多少黑心錢。


深海157705135


我覺得是盧冰偉!

此人我也是這幾天才知道的!本來也沒太關注過小米和華為的嘴仗,可是這人出場就不同凡響,一下拉低了整個手機圈!以前感覺高大上的高科技行業,一下子來了個“嗡嗡”耍寶的!

再看看網友們的評論,有人翻出了他以前黑小米的言論,不得不說:這哥們確實上限不高,下限無底!

小米本來就是一個親民多的品牌,我家也用了好幾樣小米的東西,還不錯,作為理工男人,我其實並不糾結誰的技術好壞和先進性,只要使用,穩定性好,就是好產品!

華為的東西我也很瞭解,就是價格偏貴!家裡也有華為手機和路由器,質量很好!

對我來說,小米和華為本來兩者沒啥好壞的比較,用戶自己會選擇!以為自己有一點技術背景,非要弄出的好壞來,何必呢!

盧冰偉的言論,必將成為拉低智能手機價格的領軍人!因為他無下限!



古長安守望者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價格從來沒有被拉低,其實所謂的中國的智能手機的價格下降只是一部分人的"自嗨"而已。

中國整體的智能手機的價格是在上漲的,不管那些自媒體如果的辯解,實際上都是這樣的。現在的高端手機的價格已經破萬,而中端手機的價格也開始上探3000。基本上可以用的手機的價格都已經上千,整體智能手機的價格其實是一再上漲的,不知道為什麼網上會有智能手機價格被拉低了的聲音,至少我是沒有看到哪個檔次的手機有這種趨勢。


造成智能手機品質全面提升的也不是哪個廠家,而實際上中國之所以智能手機現在品質整體上漲,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結果。而造成這個結果的直接原因,其實是國家政令,不管哪個手機廠家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

中國最早期的手機,沒有幾個人去商場買,基本都是從運營商手裡得到的,這其實現在也是全球手機的主要的出貨渠道。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下令運營商不許和華為合作,華為的手機在美國就基本賣不掉的原因。


如果再往前看看,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在某個階段,中國的三星手機銷量最高的原因,三星在中國崛起就是靠著三星打敗了摩托羅拉成為了中國移動最大的合作伙伴,而大量移動定製機的出貨才是三星佔據了大部分中國市場的直接原因。

現在我們再回到"中華酷聯"的時代,其實之所以有"中華酷聯"時代,也是由於當時的運營商定製機這四個牌子的最多的原因。

運營商定製機出貨量大,雖然利潤很薄,但是依靠走量手機廠家也可以過得不錯,只需要負責按照運營商的要求生產就可以了,不需要考慮什麼銷售的問題。

剩餘的部分,手機廠家再自己弄點兒非定製機銷售,由於主要的利潤是在運營商那裡,所以自己的這些手機也是屬於"有它沒它一樣過年",價格配置也就是那麼回事兒了。

兩個國家政令直接結束了"中華酷聯"時代,從此之後中國的手機界開始了殘酷的品牌之爭時代,也讓中國手機的配置和性能逐步提高。

第一個就是營改增,2014年6月1日,通信業被納入營改增試點,贈送手機被視為銷售。

第二個就是由於營改增後將造成運營商的利潤下滑,國資委對三大運營商提出了要求大幅度的降低營銷費用的通知,而這個直接的後果就是運營商沒有錢拿出來再去大規模的採購定製機了,也直接的結束了中國的"中華酷聯"時代。

也是從2014年6月1日之後,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正式的進入了殘酷的完全市場競爭時代,而"中華酷聯"之後之後華為在早些時候就感覺到了苗頭,開始準備轉型,而其他的三家基本就慢慢的淡出主流市場市場淪為“其他”了。

總而言之,中國的智能手機的價格整體上是沒有下降的,品質的提升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國家政策的影響,運營商定製機時代的結束,殘酷的市場競爭之下,才使得中國手機的品質得以提升。和國家政令的影響相比,哪個企業也沒有這麼大的分量。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喜歡的可以關注我,謝謝!

認同我的看法的請點個贊再走,再次感謝!


通信一小兵


其實華為本身就是賺錢,研發投入了那麼多年,不是還有賺很多錢嗎? 小米也研發了幾款處理器,但是高端的打不過高通和蘋果,所以只做了幾款低端的,難道不是研發投入嗎!小米優化系統,現在國產系統中米柚系統是最好用的,這個是得到公認的,難道不是研發投入嘛? 他只是良心,定價低,讓大多數年輕人都用上手機,至於動了誰的奶酪不言而喻。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條街都賣烤串,其中一家最便宜,肉最好,給的最多,所以大家都去吃,結果烤的就供不上大家吃的了,此刻其他商家會什麼反應?就像現在其他友商一樣的反應,詆譭,抨擊。然後說自己家的肉都是自己家養的等等,說小米的肉和材料都是採購國外的等等。 這樣的道理你們就都清楚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