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这三个习惯,学好物理不成问题

每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思维方式,物理也是一样。

如果你不能建立物理思维,那么你在解决物理习题的时候,肯定会摸不着头脑。

而要建立物理思维,你要先养成三个号的物理习惯,即:

  1. 审题的习惯
  2. 做图辅助的习惯
  3. 从问题着手的习惯

审题的习惯

审题,对于物理学科来说,就是一个将汉字的习题条件,转化为带有物理符号的显性条件。

例题: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3kg的小球,悬浮在斜面上盛水的杯中。试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所受到的力(g取10N/kg)。

刻意练习这三个习惯,学好物理不成问题

很多同学不习惯审题,特别是做图题。

殊不知这种不良习惯,最终就会导致你丢问题、做错题,最终会了也不能得分。

如上面那个题,关键词就是“悬浮”。这意味着F=G。

而题干中给出了物体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求出物体的重力,而且要在图中旁注解题过程,即:

G=mg=3kg×g取10N/kg=30N。

如果你不能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果你不能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这道题就会错。

做图辅助的习惯

有些题干很长、条件很多,没有等到读完就已经蒙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画一个图,把相应的条件标注在图中,那么对于你理解题意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题:

用5N的水平拉力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用6N和4N的水平力分别拉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 )

A、6N和4N B、6N和0N C、5N和4N D、5N和0N

【做图】此题考查的是受力分析、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为了更加清晰的理解题意,我们应该作出题干所涉及到的图像,即:

刻意练习这三个习惯,学好物理不成问题

如图所示,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以知道:

(1)只有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才等于物体受到的拉力F。

而题干中指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F=5N,那么此时的摩擦力f=F=5N。

(2)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于外界拉力的大小是否变化无关。

此题中这两个变量都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也没有变化,还等于它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5N。

从问题着手的习惯

有时候,同学们在读了题之后,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做题。

这个时候,你可以看一看问题问的是什么?从这个问题思考条件的作用,往往都是很好的突破口,特别是对于选择题。

例题:

刻意练习这三个习惯,学好物理不成问题

如图所示,从问题出发最好理解。

问题是:A、B、C、D四个容器中,谁在持续加水之后,会形成如坐标系中的图像。

我们可以从选项中你想思考,比如A:

由于它加水之后,所在的面积越来越小,那么水的深度会越来越慢的增加,即题中的坐标系恰好符合这样的变化规律。

再比如B和D,其上下面积相同,粗细相同,意味着睡眠增高的速度不会变化,所以不符合图示。

最后是C选项,它跟A选项正好相反,它会随着水的倒入而水面增加的越来越快,是一个h增速加快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刻意练习这三个习惯,学好物理不成问题

总结

从以上的例子,同学们应当有所领悟,养成良好的物理习惯,是多么的重要,现在我们在回顾一下都哟哪些物理习惯:

  1. 审题的习惯
  2. 做图辅助的习惯
  3. 从问题着手的习惯

希望同学好好练习,早日形成物理思维,创造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