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教父》實紅,欠下太多情債,晚景異常慘淡


馬龍·白蘭度曾得過八次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兩度獲封影帝。他飾演的教父成為美國電影史上經典的黑幫老大的形象。但是現實成活中的他又風流成性,與演藝圈格格不入,大起大落晚景淒涼。

馬龍·白蘭度性格桀驁不馴,被軍校退學後赴紐約學藝。

1944年,20歲的馬龍·白蘭度開始登上百老匯舞臺,1947年他與費雯麗出演電影《慾望號街車》,出色的演技使他一炮而紅,並在之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1年,27歲的馬龍·白蘭度在影片《薩巴達萬歲》中飾演墨西哥革命領袖,並榮獲第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英國電影學院最佳外國男演員獎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4年,馬龍·白蘭度在影片《碼頭風雲》中扮演一位孤身與黑社會抗爭的碼頭工人,獲得了第一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風光正當時的馬龍·白蘭度也被稱好萊塢著名的“女性殺手”,被很多人崇拜,他與關南施、奧黛麗·赫本、瑪麗蓮·夢露都傳過緋聞。

馬龍·白蘭度的私生活極度混亂,在1957年到1972年期間他經歷了三段婚姻,此外他還和女管家育有三名私生子女,據傳聞稱為他自殺的情人有6個。

這些負面新聞與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嚴重影響到他的演繹生涯,在19世紀60年代時,他一度淪為“票房毒藥”。

1972年,馬龍·白蘭度因飾演《教父》再度翻紅,他飾演的黑手黨首領維託·科萊昂成為經典一角。他也再次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然而在領獎時他委派一名印第安女子代他領取奧斯卡獎,以此來諷刺美國人對印第安人的歧視對待。

晚年的馬龍·白蘭度過的十分淒涼,他受疾病與家庭不幸的折磨,甚至在臨死時還拖欠別人多達1000多萬美元的債務。也許他的一生過於隨性,所以晚年才會出現羈絆來彌補他欠下的情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