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暴跌一週暴跌千點,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元寶觀察


美國股市最近4天出現了迅速的下跌,對美國經濟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威脅,但即便如此這一次下跌未必會引發美國的經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明顯。

首先美國股市在美國經濟中的地位,是要遠遠超過我國對於國內股市的理解的,一方面來說美國的金融體系十分發達,滲透到了國內社會運行的方方面面,美國的大量財富都是儲存在股市當中的,因此股市下跌對於經濟來說衝擊非常明顯。另一方面,由於美國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美國的普通勞動者薪資上漲很難追上,經濟增長,因此一般情況下股市承擔了更多的經濟增長分紅分配功能在股市強勢下跌的背景下,消費市場會受到嚴重的遏制和打擊,從而引發更多的經濟萎縮。

而且目前的股市當中風險還會更加的明顯,因為在美聯儲持續的流動性擴張階段,美國企業利用低利率環境進行了大量借貸來回購自己的股票,所以股票市場中存在很多借貸資金槓桿現象十分明顯,美國股市如果下跌,很可能導致美國企業債提前爆發,讓美國的衰退提前。

不過我不認為這次的下跌就會導致美國的經濟衰退,因為美聯儲目前還有比較充裕的政策空間用來降息,在去年美國股市出現動盪時,美聯儲當機立斷採取了三輪降息,迅速穩住了股市,那麼現在美聯儲也會採取降息或者其他的寬鬆政策來穩住股票市場,讓經濟衰退儘可能地向後拖延。

所以雖然股市的暴跌確實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致命的衝擊,但是這一次的股市暴跌可能不會持續很久,因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會太大。


諮詢師天生


美國股市暴跌一週,三大指數全線下跌。道瓊斯工業指數從28992.41點,用了四個交易日跌至25752.82點,下跌了3239.59點,跌去的點位比我國整個上證指數的點位都還要多,道瓊斯指數近期較高點下跌了13%,跌幅巨大。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股市不是經常大跌,美股下跌13%跌度不大,我們經常單日下跌達到5%,美股的單日下跌幅度都沒有達到5%,其實不能簡單的這樣比,因為我國資產證券化率是遠低於美國的,股市的總市值與美國差距較大,美股體量巨大,相同的跌幅,對應的市值要大得多。

而且我國股民超過1億,但實際上很多人炒股的資金量是很小的。但美國有超過80%的家庭通過共同基金、401K計劃投資美國股市,美股的漲跌與全美居民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美股的上漲,帶來了美國居民資產負債表的改善,拉動消費,成為美國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而如果美股持續暴跌,美國人財富就會大幅減少,資產負債表惡化,對應的就是美國人可消費的資金就會大幅縮水,消費就會下降,消費下降就會帶來服務業的下滑,對美國的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而美國一直在通過發行國債、刺激消費來拉動經濟,消費萎縮會使得債務帶來的拉動效應減少,美國經濟增長乏力,進一步加劇債務負擔。

再加上美國大量的上市公司發行了很多債券,這些債券又經過打包進行二次銷售,層層嵌套,很多公司通過回購拉高股價,以股票市值進行抵押貸款或再融資,一旦股市持續暴跌,大量公司市值縮水,融資功能缺失,就會造成資金流不暢,引發債務違約,以及嵌套衍生口的風險發生,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解決一系列問題,股市下跌會帶來更多影響,波及至實體經濟。

因此,如果美股再繼續下跌,從高點滑落幅度達到20%,美聯儲很可能會出臺降息等寬鬆的貨幣政策穩定股市,降低因股市持續暴跌給美國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帶來的衝擊。


財經宋建文


一週跌千點算什麼?一天跌千點的日子就是今天了。

道瓊斯2月28日晚開盤隨即大跌4.42%,跌幅1191點。

記得美國的特朗普總統2015年曾經說過:“如果有一天到瓊斯指數單日下跌超過1000點,那麼時任美國總統就應該被抓進加農炮裡,以及快的速度射向太陽,不能有任何藉口!”呵呵。

實際上,股票的暴跌不是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而是對實體經濟的預測。一週以來,人們普遍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是不可控制了,即將全面爆發。因此市場的擔憂情緒,引發了股市、貴金屬市場的大跌。

人們現在需要的是什麼?口罩,現金。

根據我們國家一個多月來的防控疫情經驗,如果疫情爆發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沒有足夠的錢就會在家裡餓死的,呵呵。這種情況下投資都沒用的,不如有大筆錢在手裡應對支出的好。

不過相對而言,美國人還是很聰明的,2月28日的股市大跌基本上是恐慌性情緒集中爆發所致,很有可能出現超跌,最終尾盤跌幅不大的,畢竟已經連續跌了一週了。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整個世界的影響,今年實體經濟都不會好過的。


暖心人社


美股遭遇了十年難得一遇的大規模下跌,之前一直作為科技股的表率和中堅力量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度從 9838 點的高位下跌至現如今(截止2月29日)的 8567 點,下跌的幅度達到了 12.9%。


對於一向以穩定、上漲著稱的美股來說,一週時間大盤股指抹去了 12.9% ,這樣的情況還是非常之少見的!




為什麼美股會發生大跌千點的“災難”?,原因無非是以下幾點:


(1)股市估值與經濟基本面的背離。其實全球的經濟基本面在2019年已經進入了下行通道,各國央行大幅度開閘放水、穩預期,採取降息的手段,就能很明顯地看出徵兆。但是,同期美股還在大漲,勢頭不減,這明顯存在泡沫,所以泡沫破裂,大的回調難以避免。


(2)肺炎蔓延的恐慌。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肺炎都已經呈現出小規模、聚集性的蔓延趨勢,如果繼續擴大,無疑會對正常的經貿活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所以,由於恐慌導致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改變,也是可以理解的。




美股下跌對於美國實體經濟會產生影響嗎? —— 當然會啦!


1.美股下行對於企業投資、就業的影響

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股市下行了,大量的財富蒸發,甚至會影響投資者、企業對於未來經濟的

預期判斷,繼而採取減少投資,降低成本的“逆週期維穩方案”。


社會投資少了,企業擴張放緩了,對於就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對於美國來說,股市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2008 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也極大程度地影響了實體經濟和社會就業。


(人們舉著牌子:我想要一份工作)


2、居民財富的縮水


多達 80% 的美國居民都通過共同基金參與了美股的投資,股市資產價格的大幅度滑坡,對於居民財富而言也是一場莫大的“災難”。


居民財富遭遇了較大程度的虧損,那麼勢必社會消費就會大受影響。美國之所以商品經濟能夠如此繁榮,也是得益於龐大的居民消費能力在支撐。


消費(也就是所謂的內需)是拉動經濟增長最有力的引擎,消費失速了,那麼短暫的社會“大蕭條”也就難以有效避免了。



總結


有些朋友會存在如下的疑問:這一次美股究竟會下挫多少?是否可以開始低吸、參與?


Q1:這一次美股究竟會下挫多少?

在浮雲君看來,2020年全球經濟的總體量和總債務規模與 2008 年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一旦真正的危機爆發,市場會遭遇“踩踏性”的下行,那麼屆時大部分投資類的品種都會蒙受較大的損失,即便是一直以避險品種著稱的黃金、白銀,也會由於企業、居民的流動性問題,而遭受較大的市場拋售壓力。


所以,這一次如果“危機”坐實,那麼就不好輕易下定論了,或許 50% 甚至更多,也存在可能。



Q2:是否可以參與美股的抄底?

對於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來說,還是安安穩穩把錢存在餘額寶和銀行裡,這是最保險、最安全的方式。


不過,對於那些具備一定的理財基礎,對於風險又具備比較大承受能力的投資者朋友來說,浮雲君覺得:每一次美股的“大滑坡”都是逢低、適度買入的時機


不過在牛市來臨,市場復甦之前,持倉大概率會是虧損的,心態不好的投資者還是保持謹慎,標的選擇還是以標普500、納斯達克指數基金為第一優先選項。



對於理財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點擊頭像,進入浮雲君的主頁,加入我的圈子,大家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成為財富的主人~


浮雲財經觀


美國人的錢投資在股市裡面的比較多,很多人的養老金都在股市裡面。當美國的股市暴跌,股民手裡的錢變少,甚至養老金都會減少。這樣的話,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就會下降。

大家都知道美國經濟的增長最主要是靠自身消費的。如果消費數據下滑,那麼美國經濟的增長肯定會受到影響。對實體經濟而言,傷害都有什麼呢?

咱們直觀一點看。比如說買汽車的人會減少,那福特這些公司產量肯定就要下滑。那麼生產汽車配件的公司的汽車配件產量。肯定也要下降。再往後鋼鐵橡膠這些行業的產品都會受到影響。

再比如復業受影響也比較大。消費醫院降低後也許一個家庭就少了一次度假。那這一次度假的旅遊消費汽油消費,去餐廳的消費都會下降。這些都是實體經濟。

另外,股市的下降也使得企業從股市融資變得相對困難。企業融資減少後,擴大生產的意願就會減弱,不擴大生產的話對企業而言就沒有那麼多的消費,沒有那麼多的需求。實體經濟就增長就會受限。

還有,由於預期經濟可能會下滑,所以投資也會變弱。這個時間大家想的都是怎樣避險怎樣讓自己的錢損失更少。沒有人願意投資實體經濟,如果狀態持續就會進一步引發經濟危機。


莫水宏觀經濟


美國股市一週大約下跌了3600點,而不是暴跌千點。2月24日下跌1031點、25日下跌879點、26日下跌123點、27日下跌1190點、28日下跌357點。這一週對於美股而言,可謂是股市連殺。

從現在的跌幅來看,尚對美國實體經濟造不成很凸顯的影響。其實,當前金融體系下股市與實體經濟也是有著密切聯繫,比如公司質押股票,然後獲得資金進行發展。美國的公司也並非全能,在銀行、機構也是有著不同大小程度的貸款。其中,不乏抵押股票而獲得資金的公司。如果股票價格出現了大危機,勢必對質押股份造成較大的影響,甚至有著“踩踏式”風險、連環下跌的風險,一環扣一環致使美國經濟的癱瘓。

當年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就是一個“點”,然後慢慢的連成線,又化成了面積式對金融的衝擊。最後,是眾多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失去了信心,不管股市還是其他均是處於價格下跌的狀態。以致於,不僅僅是美國,連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隨之動盪、整個世界的實體經濟受到影響。

從現在來看,美股已經有著企穩的情況,接著就看能不能穩住了。隔夜美股下跌1.39%,而最大跌幅達4.21%,下跌情況有著收窄。並且,標普500指數下跌0.82%、納斯達克指數上漲0.01%,兩大指數也是有著不同程度的緩和。

現在美聯儲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如果美國股市繼續下跌,對實體經濟造成影響。那麼,美聯儲三月份會著手一些降息等貨幣政策推出,並且以新聞發佈會的方式釋放利好的信心,讓股市重拾信心。達到穩股市、穩實體的作用。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認為一週的美股暴跌,還不至於說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但要說接著暴跌,可能就會對美國實體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了。


厚金說


美國股市暴跌一週暴跌千點,對美國實體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蠻多人是非常關心的。我要先說的是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所以股市暴跌是對實體經濟的客觀反映。當然金融市場的波動如果出現非理性的下跌,跌出金融危機的節奏,跌出上市公司出現經營週轉的問題,那對實體經濟是有很大的傷害的。接下來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第一、股市是實體經濟的晴雨表,實體經濟是內因,股市是表象,最終股市還是能反映實體經濟的內在邏輯,主要是以下兩方面。

  • 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年初當甲冠肺炎還有不確定性的時候,美國的政府官員有急急的說,希望美國製造業企業迴流,其實現在製造業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哪裡成本低,去哪裡,出來的美國企業要回流,談何容易。

  • 美國一向引以為傲的科技板塊,隨著5G行業的明朗化,去年華為的事情,已經從側面說明,美國最後的王牌都要受到挑戰,看到科技股10大市值排行榜上已經有了騰訊和阿里巴巴,而且這2家還有後來居上的意思,讓美國科技企業有所忌憚。加上未上市的一些科技企業,獨角獸,讓美國看到了來自全球的挑戰。

第二、股市如果非理性下跌,跌出金融危機的節奏,那對實體經濟是有很大的傷害的。好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國的房地美,房利美,以及雷曼兄弟的倒閉,讓美國資本市場意識到有些問題需要及早處理,免得出現流動性危機的時候,那對經濟的影響確實實實在在的了。我相信他們有最聰明的金融人才,有很多的智慧去解決。

總體看來,美國實體經濟是有一些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甲冠肺炎的利空消息是蝴蝶效應而已。能在人的心智上產生一些恐懼,但大家反映過度之後,資本市場還是會按照原有的慣性運動。當然如果美國的實體經濟確實出現拐點,那我覺得也許這種暴跌,最終會成為牛熊交替的節點。但我相信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有最聰明的金融人才,有強大的經濟基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用太悲觀,我們要承認問題是有的,不確定性是有的,但還有很多可以挽回的餘地。


謙秋說


很榮幸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

美國股自本週一以來,出現持續大跌的走勢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經常單日下跌達到5%,美股的單日下跌幅度都沒有達到5%,其實不能簡單的這樣比,因為我國資產證券化率是遠低於美國的,股市的總市值與美國差距較大,美股市值體量巨大,即便相同的跌幅,美股對應的市值也比A股要大得多。

美股持續暴跌,美國人財富就會大幅減少,資產負債表惡化,對應的就是美國人可消費的資金就會大幅縮水,消費就會下降,消費下降就會帶來服務業的下滑,對美國的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負面影響,而美國一直在通過發行國債、刺激消費來拉動經濟,消費萎縮會使得債務帶來的拉動效應減少,美國經濟增長乏力,進一步加劇債務負擔。再加上美國大量的上市公司發行了很多債券,這些債券又經過打包進行二次銷售,層層嵌套,很多公司通過回購拉高股價,以股票市值進行抵押貸款或再融資,一旦股市持續暴跌,大量公司市值縮水,融資功能缺失,就會造成資金流不暢,引發債務違約,以及嵌套衍生口的風險發生,如果沒有及時有效的解決一系列問題,可能會誘發金融風險。

因此,如果美股再繼續下跌,從高點滑落幅度達到20%,美聯儲很可能會出臺降息等寬鬆的貨幣政策穩定股市,降低因股市持續暴跌給美國實體經濟和金融系統帶來的衝擊。

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點個贊加關注 網羅財經熱點,關注時代民生,更多內容與你分享


陳生活


美股暴跌,對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多大的影響,但對美國的整體經濟衝擊很大,就連美聯儲最近都罕見的發話“要不要採取進一步手段來維持美國的經濟”。

怎麼理解呢?我們分兩個層面來解析。

美國股市暴跌為何對美國實體經濟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美國的主流經濟並不是靠實體經濟支撐的,美國的實體經濟只佔到美國GDP的不到20%,製造業加零售價建築。而且這幾個行業裡,股市對它的影響並不大。都跟消費有關係,美國的基本消費還是可以維持的。因為美國投資股票的用戶主要以公司為主,散戶基本很少,所以對於國民基本消費沒有多大的影響。影響也只是股票投資的老闆而已,老闆只佔少數人,他們不消費也改變不了多大美國的消費市場。

但是,美國股市的暴跌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美國的整體經濟發展。

我們都知道,美國主要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這兩項產業基本支撐了美國GDP,如果金融業發生問題,那麼美國的GDP勢必走下滑。

美國的GDP總量雖然是全球最高的,但其經濟結構中服務業佔比過高,而農業和製造業GDP卻低於中國,這意味著“美國經濟有些虛”。這兩項加在一起,就超過了超過了美國經濟總量的80%的佔比。

美國股票大跌,會進一步影響美國的投資,資金外流是一定的,資金外流之後影響到的將是美元體系,美元體系是美國經濟的一個穩定器,如果美元體系崩潰,基本上美國就回到一百年前的狀態了。失去了美元霸權的地位,美國基本上沒法獲取“鑄幣稅”,更不能做到美元石油,這兩項就能快速的讓美國經濟減少50%以上的GDP總量。

而美國的上市公司主要以服務業為主,股票大跌,這些服務業公司勢必難以維持,主要以高科技產業居多,那麼美國創新能力也會跟隨下跌,甚至不得不被我國的大佬收割。

屆時,美國科技大佬剩下的只有逃跑,根本沒有回天之力。

更重要的是,美國股市大跌後,公司市值下滑嚴重,美國的軍工企業也沒法活下去,那麼會進一步影響美國的國防力量。美國的軍工企業都是上市公司,如果股市大暴跌,軍工企業勢必會向底特律汽車大倒逼那樣慘淡。

美元霸權失去了,軍事也倒下了,試問美國還有什麼?

沒有了。

剩下的只有美國民眾排隊領取救助金了。

當然,前面所說的是特大級別的股市大崩盤,目前美國的股市遠還沒有達到金融危機的程度,它只是一個“黑天鵝”,等股民心理適應之後,美國的股市會被大量買入,因為下跌後,就會有想抄進去收割的心理,所以美國的股市並沒有到達致命的時刻。

並沒有像次貸危機那種金融斷層現象。目前,美國股市還是持觀望狀態,對美國的實體經濟沒有多大影響,對GDP的影響也是很少的,短時間的調整,股市又會回到正常狀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只是一個看得見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是疫情影響的,經濟又不會感染病毒,所以等經濟適應之後,自然回到原有的狀態。生產效率一時的低下,並沒有改變整體經濟的規律,它並不像次貸危機那樣看不見且無法控制那麼危險。


每日關心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最近,美股暴跌帶動全球資本市場的巨幅震盪引起很多投資人和金融愛好者的關注。本人長期喜好鑽研全球金融風險管理,也密切關注全球金融市場,就這次暴跌事件,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首先,先說市場風險。市場的巨幅震盪都是市場風險本身的表現形式。經過連續幾天的下跌,一週不到跌幅10%,在具體數據上我就不再贅述了。

美股一直以成熟市場的姿態,波動率遠小於其他新興市場的特點,傲嬌地吸引全球資金的追捧。以泡沫常態著稱的美股對於泡沫本身永遠在刷新自己的天花板,所有的人都在翹首以待永不破滅的泡沫何時破滅。其實,本次下跌之前,市場異動的跡象十分明顯。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科技股幾周之內呈現一輪暴漲,我們知道,美股市場不受漲跌停板的限制,所以一般股價波動超過五個點都算劇烈波動的,科技股在缺乏業績強增長預期及重大利好事件的背景下,跳空高開並且漲幅異動超出10%,唯一的解釋就是市場波動加劇的時間窗口即將出現。

當然,現在回看橋水基金的老大被爆出15億美金的做空頭寸,已經是事後諸葛亮。但是,美股市場的多空雙向的盈利機制決定了,太多的利益方本身押注的就是市場的波動率,有太多在大幅震盪中受益的衍生產品交易,尤其違約互換中的定價極低的債務抵押證券的空方,是小概率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市場的反轉預期需要的只是一個契機去實現。獵人已經就位,只等狐狸出現。只是,剛巧幾隻狐狸都來了。這個是市場本身的博弈的結果。

此外與市場相關的當然是美國利率的下調預期導致國債價格上漲,吸引了資金的熱捧,由於美國國債是長期資金最青睞的標的,流向自然從股市撤出,向債市流入。

其次是操作風險。所有外部的事件和內部流程衝擊導致的風險簡單統稱為操作風險。

一方面這次受新冠疫情影響,世衛組織對疫情的預判都是調高風險級別,情況愈發不容樂觀,加上戰略物資口罩及防護品的全球供應緊張,幾乎全球一致性的判斷都是趨於消極的。

另一方面,總統大選的競選者沃倫披露了一項分拆科技股的計劃。眾所周知,科技股是引領美股牛市的扛把子,收此影響,科技股承壓巨大,做空的動能也隨不同的政治力量背後的支持資金所影響。

第三點,我想說的是相關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任何一個單一的原因單獨存在,可能都不能形成這樣的下跌勢能,偏偏所有的因素交織在一起,就可以放大所有的負面情緒。情緒是最不好管理的東西,一旦形成市場的恐慌情緒,必然會出現踩踏性拋盤,所有的籌碼集中拋售就會進一步加強流動性風險,這在近些年全球的資本市場屢屢上演,對於流動性風險的管理也成為金融機構,投行最關注的問題。

所有的人都在關注後續的走勢,美國會不會從現在起改寫牛市神話?我想說,後市永遠不是拿來預測的。還是那句話,在多空都可以盈利的市場裡,資金的博弈結果永遠取決於誰的實力更勝一籌。美國是金融強國,金融霸主,這個事實短期內也難以改變。美國的實業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創新行業和農業以及一部分製造業,我認為資本市場的這次動盪對未來這幾個行業影響都不會巨大。反而,全球命運一體,能不能在全球範圍內控制疫情,儘快穩定人心,美國大選的靴子何時落下,美聯儲對利率的政策等這些具體事務對市場的短期還有一定的影響,而長期的趨勢性影響,目前誰也說不準。

以上是我的對美股的一點看法,如果對你有幫助,希望可以採納!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