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的成因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遭遇的成因及現實意義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是一部由意大利導演朱塞佩•託那多雷執導的劇情電影。該影片與《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並稱託那多雷“時空三部曲”,在世界電影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豆瓣評分也是高達8.9分。

電影以二戰時期的意大利西西里島為背景,通過少年雷納多的視角,講述了小鎮上的美麗少婦瑪蓮娜的一系列悲慘遭遇。

然而,造成瑪蓮娜悲劇遭遇的直接當事人卻是小鎮上的居民。他們用嫉妒、慾望、無知、冷漠、殘忍,把一位美麗女性逼上了絕路。

電影體現了創作者對人性的透視,訴說著人性的悲哀。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從小鎮居民身上,深度剖析瑪蓮娜悲劇遭遇的成因及電影中展現的人性醜。

一、嫉妒和幻想侵蝕下的良知喪失

著名思想家哥德說:“嫉妒是來自地獄的一塊嘶嘶作響的灼煤。”註定會帶來傷害。

這句話在電影中被詮釋的淋漓盡致。

瑪蓮娜是小鎮上最美麗的女人,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裁縫,她的丈夫在前線為國家和人民打仗。這本應是榮譽等身、值得尊敬的事,但對小鎮居民來說,卻成了他們造謠中傷瑪蓮娜的開端。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的成因

在小鎮的女人眼裡,瑪蓮娜的時尚美麗,被曲解成了“賣弄風情”,瑪蓮娜的丈夫到前線參戰,變成了瑪蓮娜不忠貞的證明。她們憑藉著自己帶有惡意的臆想,在背後對瑪蓮娜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理性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說:“在嫉妒心重的人看來,沒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樂,亦沒有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

正是基於這種心理,她們不遺餘力的誹謗、中傷瑪蓮娜,力圖撕毀她身上的光芒,以獲得內心的平衡,卻全然對道德良知置之不顧。

小鎮上的男人,則是對瑪蓮娜充滿著不懷好意的幻想。他們對瑪蓮娜戰士配偶的身份不但不尊重,反而藉著瑪蓮娜丈夫不在家而放肆的戲謔她。

他們也會像女人一樣,在背後閒言碎語,只是言語間夾雜了太多骯髒思想。他們以幻想出和瑪蓮娜的親密關係、獲得瑪蓮娜的眼神投射為榮。

小鎮男人的這種思想和行為令人作嘔,而他們自己也可悲的陷入了一種嚴重的認知偏差。

這種認知偏差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達克效應”,是指一些能力欠缺者沉浸在自己營造的虛幻優勢中,而不自知。通俗的講,他們不知道自己在犯錯。

就像小鎮的男人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可恥的、不道德的,他們不知道自己給瑪蓮娜的生活帶來了多少痛苦。他們悲哀的把自己的骯髒思想當做“榮光”,這是人性劣根性的一面,也是人性的悲哀。

女人們的嫉妒指責,男人們的骯髒性慾幻想,佔據了小鎮居民的意識,侵蝕了他們的良知,促使他們不斷地戕害瑪蓮娜的心理。

二、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效應不斷放大

“群體”不是單純的由個體構成的集體。

社會心理學意義上的“群體”,是指不同個體按某種特徵結合在一起,並形成了同樣心理的集體。這裡有一個重點,即“群體”有共同的特徵和同樣的心理。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電影中的小鎮居民就是一個群體。

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群體很容易成為英雄,也同樣容易作惡。”

電影中的小鎮居民明顯屬於後者,是作惡的群體。

隨著電影劇情的推進,我們看到:當瑪蓮娜的丈夫在前線陣亡的消息傳來以後,小鎮居民對她的傷害更是變本加厲,從心理上延伸到了肉體。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的成因

想佔便宜的男人們覺得自己有了機會,而女人們則認為瑪蓮娜威脅到了他們的家庭。於是情況一下子演變為:女人們因為嫉妒不肯賣食物給她;男人們因為懼內不敢僱傭她。伴隨著的還有企圖之人的騷擾。

是小鎮居民共同將瑪蓮娜推向了墮落的道路。

於是為了生存,她減掉長髮,染成紅色,換掉喪服,和德國人混在一起,換取生存資本。而戰爭結束之後,迫害再度開始,小鎮的女人們對瑪蓮娜進行了群毆,把她打的遍體鱗傷,還剪了她的頭髮,瑪蓮娜最終在絕望的吶喊中離開小鎮。

諷刺的是,那些女人們打她時竟說了句:“惡人有惡報。”,而那些一直覬覦瑪蓮娜的小鎮男人們卻全都成了冷漠的看客。

遭遇這種種不幸的瑪蓮娜有什麼錯呢?

電影中那位有所企圖的律師說了實話:“她錯在命途乖舛、錯在孤獨無依、錯在她太美麗,因此招致妒忌,惹來閒言,蒙上恥辱,導致她失去父親的信任。”

在小鎮居民對瑪蓮娜的迫害中,我們可以看到“群體”的有以下幾種特徵:

①處在群體中的個體,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處在群體中的個體:“個體意識中存在的人格消散了,所有人的感覺和看法,歸統起來朝著一個相同的方向前進。”

電影中最明顯的一個情節是,在謠言的古惑下,連瑪蓮娜身為教師的父親都不相信瑪蓮娜是清白的,和瑪蓮娜斷絕了關係。

可見處在“群體”中的人,其獨立思考能力,會逐漸受群體場景、群體意識的影響而逐漸消融。

這讓人想起熱門網綜《奇葩說》,一個有意思的點是:現場觀眾“牆頭草,兩邊倒”,一會兒支持正方,一會兒支持反方。連導師羅振宇都吐槽說:“一分鐘之內,你們能改8個主意。”

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表現,只是在辯論場上,正反雙方是兩個不同的“群體”,而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觀眾頻繁變換立場,是受不同“群體意識”影響的一個表現。

這一方面是因為“群體意識”對個體思想有著強大的消融能力,另一方面也受個體知識面的侷限。

著名企業家張忠謀曾說:“獨立思考也要看你有多少數據,如果你看的東西很少,那你獨立思考的材料也很少。”自然,獨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強。

②“群體”氛圍中有著嚴重的“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存在於大部分個體身上的普遍心理現象。

它是個人在公眾場合力求獲得社會接納而展現出的身份認同。潛意識裡希望與他人、社會建立和諧友善的關係。

電影中小鎮居民在對待瑪蓮娜的態度上,展現出的求同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身份認同,怕自己被拋棄,甚至也遭到同等迫害。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的成因

就連電影中唯一知道瑪蓮娜事情真相的雷納多,在瑪蓮娜遭到小鎮女人毆打時,也沒能站出來阻止,而是選擇了被動從眾。因為如果他站出來,也會捲入其中。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說:“由於群眾擁有龐大的勢力,因此,如果有一種意見贏得了足夠的聲望,使自己能夠得到普遍接受,那麼它很快便會擁有強大的專制權力,使一切事情屈從於它。”

可見,從眾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制於“群體意識”的專制力,是一種無奈的自保。

這一點著名作家嚴歌苓說的更為直白:“人群迫害別人是免除自己被迫害,是延緩自己被迫害的時限,從而建立一個短暫的安全期,所以去迫害一個可迫害的對象,是人性中尋求安全的本能。”

三、時代的更迭與現實的反思

瑪蓮娜離開小鎮不久,他前去參加戰爭的丈夫尼諾回來了。是軍方弄錯了,尼諾失去了一條胳膊,但有幸活下來了。

當他回到小鎮詢問起妻子的下落時,小鎮居民閉口不談。也曾霸佔過瑪蓮娜的前法西斯書記,甚至還侮辱並打了他。

是雷納多告訴了尼諾事情的真相和瑪蓮娜的下落。

一年以後,瑪蓮娜挽著丈夫尼諾剩下的那隻胳膊回到了小鎮。他們從小鎮居民的目光中穿過,步伐堅定、眼神澄澈。


《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小鎮居民身上,剖析瑪蓮娜悲劇的成因

笛福說:“只要有可能,人人都會成為暴君,這是大自然賦予人的本性。”

西西里小鎮居民“施暴”的那種可能來自於戰爭,那是戰爭背景下的一種人性扭曲。

戰爭結束後,當他們夫婦再次回到小鎮時,曾迫害過瑪蓮娜的女人們說:

“她有魚尾紋了,也變胖了”,

“但她依然美麗”。

她們熱情地對瑪蓮娜打招呼,甚至送衣服給她。

這個結局,一方面寓意著瑪蓮娜不屈的精神打動了小鎮的居民,一方面也是小鎮居民的良知隨戰爭結束而甦醒的表現。

結語:

瑪蓮娜的忠貞、純潔、堅強不屈令人折服,她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仍堅守著內心的忠貞和純潔,她憑藉自己不屈的精神和莫大的勇氣再次回到小鎮上,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對不公的一種回擊。

她承載了電影中所要展現的人性美,因此她的美麗不僅是外在的,也是精神上的。

小鎮居民暴露的人性陰暗面令人毛骨悚然,電影尾聲,對瑪蓮娜的接納和問候,又展現出對人性的反思。

因此,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對比之中,才真正瞭解人性之美。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對比之中,我們開始反思,學會取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