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从今天起肖老师跟大家一起进入备考阶段

每天的学习笔记在号内分享给大家

是非常非常好的干货

内容非常的多

希望这次咱们都能一次上岸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

学习笔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考情分析:

卷面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最终成绩折算成120分计算,70分合格)

1、 题型题量分析

1、单选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做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2、简答题(3题,每题10分,共30分) 做题时间控制在25分钟以内

3、材料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做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4、教学设计题(6题任选1题,共40分) 做题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肖老师在湖北考试,湖北考区的小学段:语、数、外三科和音、体、美三科是分开的,报名报的哪个段,考试就在3题之中选1题。


2、 试卷内容结构分析(客观题约占27%,主观题约占73%)

以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为例分析(不过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有变化,仅供参考)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3、 知识导图(简版)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教育,也称教育合力。

狭义:学校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要素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三)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类特有)※(单选、简答)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每个历史时期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点

3、相对独立性:①历史继承性;②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③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示功能和隐性功能


(五)教育的起源学说


学习笔记丨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期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1、原始社会:无阶级性,教育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教育水平低下。

2、古代社会:

①奴隶社会(我国夏朝出现了学校教育)

中国:夏、商、西周:校、序、庠(教育机构)礼、乐、射、御、书、数(内容六艺)

春秋:私学兴起

六艺: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其中射箭、驾车(御战车、驾车)为军事技能。

西方:古印度:宗教教育

古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斯巴达:尚武(军事、政治)

雅典:崇文(智育、德育、美育)

②封建社会: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中国:官私学并行 科举制(隋唐)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西方:中世纪教育 七艺:教会学校(三科四学)

七技:骑士学校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新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简答题)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

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②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属基础学科)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学记》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选择题

①“化民为俗,其必由学”——揭示教育的重要性

②“建国君民,教育为先”——阐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

④“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


·《论语》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西方:

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也叫《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教育专著※

注意:雄辩术原理和学记两本书容易混淆,一个是西方最早,一个是世界最早


2、创立阶段 ※※重点(人物、思想)

·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提出“教育学”应独立。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教育制度:班级授课

教育思想:泛智教育

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课程

·卢梭——《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将“伦理学”“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明了)、联想(联合),系统和方法

·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民主主义与教育》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五步教学法,教育无目的论。

·洛克——《教育漫画》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3、发展阶段

①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克鲁普斯亚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初期影响广泛。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②现代教育理论发展

·赞科夫——《教育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活的教育法”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蔡元培——最早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五育并举。“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陶行知——“人民教育家”(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

每日一练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关于古代教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代斯巴达军队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

B、印度“古儒”学校课程渗透着婆罗门教神学思想

C、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D、古代埃及的文士学校主要目的是为培养雄辩家


3、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 )

A、“私塾” B、“太学” C、“私学” D、“乡学”


4、《学记》反映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是在我国( )

A、先秦时期 B、东汉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是( )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


同学们可以再评论区留下答案哦,正确答案下一期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