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解题重点

【片段阅读类】解题重点:

1.找到转折词,转折之后是重点;

2.找到总结词,结论是重点;

3.结论中有并列关联词,前后都是重点,主旨概括要全面;

4.找主题词,文段围绕主题词展开,主题词一般高频出现,且多为名词,前有引入或后有解释说明

5.只有……才……,只有与才之间是重点;

6.常见的错误选项的特征有:a.转折前的内容;b.无中生有;c.文段的背景或者例子;d.太过绝对的表述;e.不够明确的表述;f.表述的范围扩大/缩小/偷换概念。

「笔记」公务员考试笔试备考之“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解题重点

例题:

学术资源是一种权益,尤其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推动和保障现代学术健康发展的基础和柱石。然而,学术资源更有一种公共属性,尤其对那些接受纳税人投资进行科学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更有必要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成为社会公共知识资源的一部分,保证社会能够利用这些研究成果提升国民素质,保证公众能够自由方便地利用这些科学成果。因此,在尊重知识产权和不违背版权法的前提下,增强学术资源的公共性,保障学术资源的无障碍传播,不仅是推进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尊重和保障公众信息权利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现代学术发展

B.应逐步增强学术资源获取的开放性

C.学术资源讲权益的同时更要讲公益

D.学术资源拥有者应让渡出部分权益

>>答案选C。

文段开篇指出“学术资源是一种权益”,接下来通过转折关联词“然而”重点强调“学术资源更有公共属性”,并从“接受纳税人的研究者”角度论述其公共属性。文段尾句出现结论词“因此”总结前文,重点强调学术资源在尊重权益的前提下,要增强其公共性、公益性,故文段的重点对应C项。

A项,“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现代学术发展”对应文段首句的表述,为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逐步增强”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开放性”和“公共性”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D项,“让渡权益”无中生有,且文段并非重点论述“学术资源拥有者的做法”,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