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崖山之戰是文化的一次大毀滅?

柳育龍


南宋祥興二年(1279)正月,大將張弘範率元軍攻至崖門。元軍浩浩蕩蕩陸續抵達崖山,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頂著巨大壓力,南宋大將張世傑晝夜苦思破敵之策。有幕僚向張世傑建議,應該先佔領海灣出口,保護向西方的撤退路線。但張世傑為了防止士兵逃亡,否決了這一建議,並下令盡焚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他還下令將千餘艘船隻以"連環船"的辦法用大繩索一字形連貫在海灣內,並且把趙昺的"龍舟"放在軍隊中間。

元軍以小船載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風縱火衝向宋船。但宋船皆塗泥,並在每條船上橫放一根長木,以抵禦元軍的火攻。元朝水師火攻不成,便封鎖海灣,又以陸軍斷絕宋軍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軍因而吃乾糧十餘日,飲海水的士兵嘔洩不止。但即便如此,張世傑還是率蘇劉義和方興日大戰元軍。張弘範擒張世傑的外甥韓某,讓其多次招降張世傑,都未能成功。

s

祥興二年(1279)二月六日癸未,張弘範預備猛攻。元軍中有人建議先用火炮,不過張弘範認為火炮可能打亂宋軍的一字陣型,令其容易撤退。第二天,張弘範將其軍分成四路,宋軍的東、南、北三面皆駐一軍,張弘範則自領一軍與宋軍對峙,並以奏樂為總攻訊號。最初北軍乘潮進攻宋軍失敗,李恆等順潮而退。之後元軍假裝奏樂,宋軍以為元軍正在舉辦宴會,稍稍鬆懈。

正午時段,張弘範的水師開始從正面進攻。接著元軍用布遮蔽預先建成並埋下伏兵的船樓,以鳴金為進攻訊號。元軍各伏兵負盾俯伏,在矢雨下駛近宋船。兩邊船艦接近後,元軍鳴金撤布交戰,一時間連破七艘宋船。宋師大敗,元軍一路打到宋軍中央。這時張世傑見大勢已去,便抽調精兵,和蘇劉義帶領的十餘隻船艦斬斷大索突圍而去。

當時幼帝趙昺的船在軍隊中間,四十三歲的陸秀夫見宋軍無法突圍,便揹著八歲的趙昺投海,隨行十多萬軍民亦相繼跳海。戰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張世傑希望用楊太后的名義再找宋朝趙氏後人為主,以圖後舉。但楊太后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後亦赴海自殺。不久,張世傑也在大風雨中不幸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面海面)。

崖門海戰後的第二天,即二月七日早晨,百姓們從海上的十萬具浮屍中找到陸秀夫,而小皇帝趙昺的屍體則為元軍尋得。元軍只見一眉清目秀的小兒身穿龍袍,頭戴皇冠,身上還掛著一個玉璽。元兵將玉璽交給張弘範,張弘範確認這小兒是趙昺,想派人尋回他的遺體,然而趙昺的屍體已經下落不明。據說屍體被百姓埋葬在了廣東深圳赤灣村裡,至今仍存。

崖山海戰後,宋室覆亡。元將張弘範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十二個大字。大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御史徐瑁對奇石上十二字深惡痛絕,命人除去,欲改書"宋丞相陸秀夫死於此"九字。而陳白沙認為宋亡時死者十數萬,不獨陸秀夫,宜書"宋丞相陸秀夫負帝沉此石下"。因二人爭辯不下,終未刻成。

有傳說,陳白沙到崖門憑弔時,在碑首加上了一個"宋"字,碑文變成"宋鎮國大將軍張弘範滅宋於此"。但其實此傳不實,陳白沙知道張弘範雖是漢人,但從未做過宋將。解放初,原鑿字的奇石被航道部門炸燬。1964年秋,新會縣人委請田漢同志書寫"宋少帝與丞相陸秀夫殉國於此"十三個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人們終於又把這饒有紀念意義的碑石樹起。

崖山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一次較大規模的海戰,在中國海戰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也是宋朝對蒙古侵略者的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十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此戰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

今天珠三角地區有很多三忠廟和念宋亭,近代愛國人士在民族危亡之際也借用念宋亭來表現自己的民族氣節,鼓舞愛國士氣。

大宋祥興二年(1279)農曆二月初六爆發的崖山之戰,從戰術層面看來,張世傑、陸秀夫等人制定了不恰當的作戰部署,因而他們對戰役失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他們在絕境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和那種知為什麼說崖山之戰是文化的一次大毀滅?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讓人歎服。南宋雖然覆沒,但宋人輸得是這樣的悲壯,這樣有節烈之氣。

正如周總理曾說:"崖山這個地方的歷史古蹟是有意義的,宋朝雖然滅亡了,但當時許多人繼續堅持抗元鬥爭,保持了氣節。"


高會民


要想弄明白為什麼說崖山之戰是文化的一次大毀滅?我們就得先搞明崖山之戰是什麼?是哪些勢力在發生戰爭。原來崖山之戰是宋朝末年的軍隊與元軍相戰,此次戰役關係到宋朝江山的生死存亡。因為這場決勝之戰發生地點在崖山,所以被人們稱為崖山之戰。 傳說宋軍和元軍投入兵力達30多萬,看來這次戰爭規模也是不小的,兩方都是盡了全力的。1279年,元朝大將張宏範帶領大批元軍來襲,此時南宋江山岌岌可危。當時宋朝皇帝只是一個8歲的小孩子,他叫趙昺。


面對此次圍城,宋軍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的。南宋朝廷派出主要指揮官張世傑來應敵,當時有人就建議說,咱們先把海灣這個地方給拿下,因為北方人不習水性,在海戰中元軍是會吃大虧的。可惜張世傑認為這樣做,宋軍中會出現逃兵。為了避免士兵逃亡現象發生,此方案被他否決了。元朝那方想了個絕佳計謀,派軍隊去中斷宋軍的糧草道路,最終導致宋軍連吃數日干糧,許多士兵每天都覺得口渴難耐,其戰鬥力直線下降。


後來雙方多次交手,元軍甚至捉拿了張世傑的外甥。為了能夠減少元方兵力的損失,張弘範多次勸降宋朝指揮官張世傑,只是可惜張世傑本人有著自己的底線,堅持不降。大家都知道1279年南宋已是氣數將近,無論怎麼拼死反抗,也逃脫不了王朝被覆滅的命運。所以此次戰爭結果是南宋滅亡,元朝獲勝。可是為何會有人說?崖山之戰是文化的一次大毀滅呢?


一是由於在這次戰爭中有10多萬精兵因此喪命,他們魂歸海域。文化的繁榮也是離不開人口的,人口一下子減少了這麼多,也不失為是一種文化大毀滅。


原因二便是由於蒙古政權入主中原,天下不再是漢族掌握。再加由於天下是蒙古人做主,很多漢人都被其肆意殺害。再加上漢人和蒙古人越發地往來頻繁,異族通婚現象層出不窮。很多人就覺得漢人血統已被玷汙,血統不再純正。所以有部分人就偏激地認為“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當然此說法,是非常偏激的。但是畢竟是蒙古族入侵中原,到底還是對華夏文化有所衝擊的。


尚武菌


崖山之戰確實是彰顯了中國人不屈氣節的一戰。

不過我不同意“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

因為根據“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這句話,不管這句話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有沒有道理,這句話都是為了得出“唐宋在日本,明在韓國”這個結論而服務的。

而這個論調,是日韓尤其日本,為了強調自己的文化傳承,為了給日本稱霸亞洲、征服中國提供理論依據而服務的。中華文化淵遠流長,一脈相承不是嗎,那好,我就從文化認同和自豪感這兩方面來做文章。通過漢文明被兩次外族滅國這一點,割裂中國的文化認同,進可為日本統治中國提供理論依據,退也可以煽動中國漢族人的民族情緒,誘發民族之間的矛盾,讓中國從內部亂起來。

試想一下,我們炎黃子孫,如果認同了這一論調,我們應該如何自處——難道要認日本為今日我們的文化傳承老師和宗源?那麼日本統治我們是不是也是合情合理的?就算現在日本已經無力再次進犯,可是多少人因為這句話,對元清兩個朝代失去認同?對滿蒙充滿偏見和怨恨?

所以在我看來,所有為“崖山之後無中華”搖旗吶喊的人,不是被洗腦,就是其心可誅!

而作為今時今日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再去糾結這些有何益?是要為了幾百年前的舊賬,讓滿蒙退出中華?還是打算讓東北、內蒙、新疆、西藏統統獨立?而這些,恰恰是散佈這些論調的人所打的如意算盤。

而我們到底該如何自處?我個人認為,我們就是中華民族,不論唐宋,還是元清,都是發生在這片土地的既成事實。糾結歷史是最沒用的,因為我們無法改變歷史,我們能做的就是遵守並認同今天的中華民族的概念,大家一起向前看,否則真的會天下大亂、國將不國。


想和世界聊聊


我個人認為這個說法太絕對、太過於片面性。

宋元之間這一場延續四十餘年的戰爭,從中原打到江南,從江南打到嶺南,大宋疆域只剩下崖山海上的方寸之地,蒙古大軍還在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湧來。


四十多年,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四十多年,未能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四十多年,開戰時候的精壯少年如果僥倖活下來,已是白髮蒼蒼步履蹣跚。

大宋的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先在輪到八歲的祥興帝迎接命運中的最後一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還記得那個久遠的夢嗎?

淪陷於蒙古鐵蹄之下的大宋子民,望著他們的聖上和聖上身邊最後的忠良,在海上整頓部隊,做一次最絕望的鬥爭。

最後的時刻來了。

大宋祥興二年二月,太傅張世傑派人毀掉了岸上的一切,所有追隨祥興帝的軍民集中於崖山港灣的水面上。

張弘範率大軍水路夾擊,戰鬥僵持了十餘天,宋軍斷水斷糧。帝國的喪鐘敲響了,張弘範奏樂為號,發起總攻。

丞相陸秀夫赴水殉國,太傅張世傑帶領十餘艘船隻突圍而去,力圖捲土重來。數日後卒於海上。



陸秀夫是剛烈的人,張世傑是堅韌的人,他們都是脊樑。史上最文弱的朝代,重文輕武的朝代,獨自抵抗了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元四十餘年,還是覆滅了。清明上河圖的美景在未來的黑暗年月,只能在夢裡溫暖大宋遺民冰冷的心。殉國在繼續,一個民族的精英在此時全軍覆滅。

祥興帝死的時候,參戰的大宋殘餘軍民紛紛追隨,次日海上浮屍十萬多具。當崖山宋軍全軍覆滅的消息傳開,帝國的子民“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纜林木者,累累相比”。這是最文弱的王朝,這是最剛烈的王朝,從此宵小存活,中華不再為上邦。

從古典意義上來說,崖山之戰,標誌著中華民族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代,高度發達和繁榮的宋文化結束了,中國的科學家和文人死亡殆盡。從唐代開始積累起來的巨大財富,被當時的蒙古人洗劫一空,並且毫不心疼地揮霍地乾乾淨淨。大批倖存下來的中國技術工人,被當做奴隸處死或者賣到西方中東各國,使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歐洲人沒花多大代價就學會了中國人發明的原先被中國統治者高度壟斷的先進技術。


魯迅先生在《隨便翻翻》中寫到:“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闢天地’之後,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最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

宋朝毫不誇張的說,是漢文化達到了巔峰的朝代。對於中國而言,宋朝就是一個文藝復興時期。中國的文化這個時候是一種積極的、開放的文化。漢朝國強,唐朝武盛,宋朝文旺。漢文化隨著宋的滅亡而凋殘。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段說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速看歷史


“崖山之後無中華”根據日本記載出自南明遺民的詩句,以崖山海戰比喻南明敗亡,哀嘆山河破碎,神州陸沉。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一段說宋的評價是:“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宋亡之後,元王朝統一中國,明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襲元朝,而元朝的這一套制度則是蒙古與金制的拼湊。從嚴格的角度講,以北宋為代表的中原漢族王朝的政治制度,到南宋滅亡,即陷於中斷。”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宋亡後,漢文明再也沒有振作起來,市民社會的發育,新型商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創新都無從談起,中國喪失了最好的發展機會。

雖然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

南宋滅亡的時候,日本“舉國茹素”來哀悼大宋的滅亡!


澹奕


個人認為這是偽命題。

崖山之戰反映的是宋室滅亡,江山易主,社會動盪,但不能說是中華文化的大毀滅,而且由此我們也應看到的是隻有國家軍事強大了才有保護文化不致毀滅的基礎。如果宋室軍事強大,會致於如此一個文化經濟繁榮就此覆滅嗎?

再來說元朝就真的沒有文化,沒有為中華文化留下任何功績,沒有為後世留下文化影響嗎?如果真要按漢奸們的說法那元曲早應該被請出課本了。元代戲曲對後世影響也頗多,中國四大名著有《水滸傳》誕生於元朝,《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而西遊記小說也深受元曲唱本影響。

最後再糾正一下為何會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錯誤漢奸言論。明末清初錢謙益,也就是柳如是的老公寫了一首詩,其中開頭一句,"海角崖山一線斜,從此也不屬中華",這句詩明顯是作者從地域角度,借用宋亡陸秀夫背主跳崖投海的典故,說明明室江山易主,神州沉淪,而那時就只剩國姓爺朱成功的臺灣島沒被佔。而後日本從詩中各截一半改成"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言論引申為中華文化斷代失傳,更有漢奸偽學大肆宣傳大陸中華文華失傳。說中華文化傳承在日本和臺灣的,真替這種人悲哀。中華文化不僅需要傳承,更需要的是發展和延伸,而這隻能在大陸強大的國家前提才能存根散枝實現。


談紙CHN芳華


誕罔不經之“崖山一役滅文、滅種、滅國”論,迎逢了“朕即天下”之荒唐史觀,輕忽了傳統文化之根深蒂固,以及漠視了文明層級之進化軌跡。

相較於較低層次的遊牧文明,在更為發達進步的農耕文明面前,非但不會被異化,反而導致了被同化。馬克思在判斷中英鴉片戰爭時即已指出,“…… 被較高文明徵服,應是無可避免的規律”。

元、清兩朝的終被“漢化“,以及1840年後的“西風東來”、“西學東漸”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無不印證了馬氏所言不虛。

高看“崖山一戰”,適是高看了朝廷、君王、社稷,淡看了文明本質。


聞魯生


崖山之戰的失敗,標誌著古典意義中華文明的衰落!

崖山之戰,也叫宋元崖門海戰、崖門戰役、崖山之戰、崖門之役等等,是在南宋末年,南宋軍隊同蒙古軍隊進行的一次大規模海戰,也是古代中國少見的大海戰,更是決定南宋生死存亡的大海戰,由於海戰地定發生在崖山(今廣東江門),故稱崖山海戰。那麼,為什麼說崖山之戰是文化的一次大毀滅呢?

一、南宋精英在海戰中盡失。1279年的3月19日,南宋軍隊與元軍在崖山展開關係到南宋生死存亡的大海戰,南宋軍隊被打敗,丞相陸秀夫萬念俱灰,揹負八歲的少帝趙昺投海殉國,隨同一起跳海而死的南宋軍民所說達十多萬人,中國整個精英階層全部殉國,十餘萬具屍體浮在海面上,寫下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一頁。

二、外族的殘酷統治。崖山之戰後,宋朝滅亡,蒙古政權完全控制了華夏中國。入主中原後,蒙古人實施殘酷統治,大肆殺害漢人,十室九空。加上異族之間通婚,造成血統混亂,真正血統非常純正的華夏人已經很少了。有人甚至說,崖山之戰的失敗,標誌著古典意義中華文明的衰落。

三、民族氣節萎縮。崖山之戰後,外族入主中原,漢人在外族的淫威下,民族氣節萎縮,甚至大大地喪失,民族精神陽痿,卑躬屈膝之風大興。崖山海戰對中國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後來便有:“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之說。

錢謙益詩《後秋興之十三》曰:“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呂留良詩《題如此江山圖》曰:“其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恥。其為崖山以後耶?此江山不忍視。吾今始悟作畫意,痛哭流涕有若是。以今視昔昔猶今,吞聲不用枚銜嘴……”


帝國的臉譜


崖山不跳海。朱元璋不出。靠自稱為大的大宋。什麼時候打到貝爾加湖。半壁江山都守不住,能打回去。和印度蒙古建的,莫臥爾王朝一樣,等大英小島帝國,來殖民解救。家祭勿忘告你爹。養子孫的地都丟了。子孫都被抓去放牛做奴隸了。還能祭錘子🔨。自己一代不拼命。靠賴子孫。早死早超生,好浴火重生。死的好。養馬不按育種法講人倫。當牛養。天天哭馬。朱元璋比宋朝更南的,安徽鳳陽起家集團,缺過馬嗎。杯酒釋兵權,不靠老紅軍。靠軍閥投降部隊,呼延崔別楊哲家將。老早忘了忘記壓制,遊牧民族,北方蠻族的責任。自取死,不送。


冷靜如風596


公元1279年初,在今天的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以南的崖門鎮附近海域 ,曾經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慘烈海戰,交戰雙方是侵宋的蒙元軍隊和南宋殘軍。這場戰鬥的影響和意義是深遠的,以至於成為一個新舊交替時代的節點 ,發生在七百多年前的這場戰事也可被視作歷史的轉折點。

早在1276年初,南宋執政的謝太后和年方5歲的小皇帝趙顯(恭帝)投降了元軍,趙顯的兩個哥哥趙昰和趙昺在不願降元的皇室遺老和吏部侍郎陸秀夫的護送下,逃往南方。元軍步步緊逼,銜枚疾進,沿路追擊南逃宋室遺孤。

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擁立年方六歲的“熊孩子”趙昺做了皇帝。

元廷獲知南宋的殘餘力量聚集在厓山一帶 ,特命漢軍統帥張弘範領兵數萬,分水陸兩軍赴粵征討。

張弘範見勸降不成,便緊鑼密鼓的加緊準備軍械物資,排兵佈陣,最後的決戰如箭在弦。公元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3月19日,號炮聲起,張弘範命副帥西夏降將李恆率隊猛攻宋軍營地的北邊,自己親自率精悍勁卒攻擊宋營南面。乘著海水潮漲潮落,元軍傾巢而出,四面出擊,喊殺之聲響徹天際,宋軍士兵連日乏衣乏食,個個面無人色,只有招架之功,已經沒有還手之力,更遑論殺出重圍了。

堅決不願降元的張世傑將軍在黑魆魆的海面上左衝右突,四處搜尋小皇帝與陸秀夫不著,無奈之下,只好率十幾條傷痕累累的戰船斬斷大索撤出戰鬥,在黑暗中殺出一條血路,橫衝豎撞、突圍而去。

陸秀夫先將自己的妻兒驅趕投入海中,然後毅然背起趙昺 ,一縱身躍入驚濤駭浪之中,瞬間便了無蹤影。 趙氏皇親、眾大臣、後宮眷屬、數萬殘餘官兵見狀,寧死不降,紛紛跳入海中殉難。中華歷史最為悲壯的一幕在這荒僻的海畔上演,眾多大宋的忠實子民在此慷慨赴死,可謂驚天地,泣鬼神之舉。史料記載,厓山海戰結束後的第二天,海面上浮屍十餘萬,血流漂櫓,海水變赤。

大宋文武精英玉石俱焚,無數珍貴圖書典籍損失殆盡,十幾萬(還有30餘萬之說)南宋忠臣烈士、工匠藝人慷慨決絕地蹈海而死,義無反顧地為這衰朽不堪、偏安一隅的小王朝殉葬。

張世傑突出重圍後,收攏了一部分潰散將士,不幾日便率殘兵趕回崖山戰場。崖山海面的慘狀讓眾人驚呆,張世傑潸然淚下 。他命人將大宋戰歿或殉難的君臣將士的屍體打撈上來葬在海濱的山坡上,準備再去尋找、擁立藏匿在民間的宋室之後,繼續抗元。說來也怪,一陣猛烈的颱風再次呼嘯襲來,颶風裹挾著洶湧的海浪將張世傑的坐船掀翻,這位鐵骨錚錚的誓死抗元的南宋名將也隨之沉入海底,麾下將士也大部分葬身魚腹,壯烈殉國 。身經無數惡戰,無數次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張世傑以這種意外方式成仁,也算實現了他誓死報效大宋的夙願。

日本著名漢學家內藤虎次郎(內藤湖南)這樣寫道:“崖山之後再無中國,明亡之後再無華夏” 。用如此驚世駭俗的嚴重字眼來形容崖山海戰以及滿清入關後導致的悲劇性後果,讓人讀來驚心動魄,心緒難平。

許多人感覺日本學者此話說得有點過激了,然而,仔細檢索史料發現,在崖山,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宋王朝遭受如此巨創,民族精英幾乎喪失殆盡,堪稱時代的絕唱。隨著這些人的赴湯蹈海、隕落星散 ,漢民族的血性義烈與抱團精神似乎也一點點耗盡、遠去。一個民族遭受如此驚天浩劫,付出如此巨大犧牲,確實亙古罕有。明末東林黨魁首、著名學者、詩人錢謙益有詩云:“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 詩中的言外之意似乎和日本學者的看法暗合,或許日本學者觀點的是受錢老夫子的啟發,這也是崖山之戰後中國學界形成的一種新的歷史觀。

公元1279年,南宋祥興二年三月發生的厓山之戰,必將在中華浩浩五千年曆史上留下沉重的一頁,值得國人永遠銘記、追思 。

節選自本人2014.1.7日發表於新浪博客的薦首文章: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戰後大宋殞落》 。有刪改

插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