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不亲到底是谁的错,为什么好多农村出现了“断亲潮”?

农夫老岳


其实亲戚不是不亲了,只是现在的人都比较忙,相比于之前的人闲的时候来往的比较少了。

但是亲戚之间肯定还是都在互相关注的,也都相互理解,比如我老表全家都在郑州发展去了大约20年了,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来,平时没事也不回来,毕竟大家都很忙,但是前年我弟弟生病去郑州看病,给老表打个电话直接在车站等着我们,到的时候又是晚上,我表哥又是给我们安排住的地方,又带我们去吃饭,第二天早上又带我们去医院给我弟弟检查身体。

还有去年我去郑州坐飞机去拉萨因为是早上6点多的航班,我头天晚上到了也是我表哥去接我的,住在他俩家,因为他在郑州有两三天套房子,第二天早上5点就起来把我送到机场,我们老表们虽然平时不咋联系,但是有啥事去郑州都是安排的很周到。

所以说亲戚之间还是很亲的,主要是平时个忙各的,给人的感觉没有以前来往的密切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河南小石


这种情况不难理解。现在的人亲来往都是钱多可多走,钱少可少走,无钱就不走。但几年前我就遇上一件窝火事。

那年清明节我们回农村老家去给爷爷奶奶立碑,因刻碑的地方离墓地比较远,需要用车去拉。正好我表哥有辆小货车,就叫他去拉一下。当时他笑容满面地说运费八百,我以为他是开玩笑没在意。等碑拉来立好后,他真的给我要八百元的运费,钱我是给他了。但我当时气得差点吐血。这是给你亲外公亲外婆立碑呀?而且所有的费用都是我出,就算你拉块碑帮忙不行吗?还要运费。真的无法理解。从哪以后我们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现在的亲戚能走的多走点,不能走的少走点。有什么大物小事请到就去帮忙,不请的话各家各家的日子。没有谁对谁错,只要相安无事就行。


于是4299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亲戚之间的感情淡了,没有以前那么亲了, 并出现了“断亲”的现象,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生活节奏过快

首先和我们的生活节奏过快有关,拿春节走亲戚说,80年代的时候农村有辆自行车都是全村的富豪了,到了90年代的时候我们家里大部分都有了自行车,有的家庭还是没有,走亲戚的时候骑着自行车,带两封果子(一般都是油炸的面疙瘩,好点的是糖角)走亲戚。一般选择好时间,10点走,刚好11左右到亲戚家,为什么要这样呢?都是为了在亲戚家吃个午饭,因为那时间春节的午饭平常吃不到。还有是为了喝点小酒,和一年不见的姑姑,舅舅,阿姨,表哥,表弟等聊聊天,看看他们是一种礼节,不吃饭走他们会不开心的。那时间走亲戚不吃饭是说不过去的,如果你不在他们家吃饭,他们认为你们不亲他们了,看不起他们了。所以那时间的亲戚们亲情还是很亲密的。下午在玩会,走的时候都恋恋不舍的,亲戚们一家出门把我们送好远,等看不见身影了才舍得回家。

现在交通工具发达,基本上家家都有汽车,以前半个月才走完的亲戚,现在2,3天就走完了。除了初一在干爹家吃饭,初二在舅舅家吃饭,初三在老丈人家吃饭,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吃饭了。有的连干爹,老丈人,舅舅家都没有吃饭说几句话就走了,其他亲戚基本上也就说不到10分钟的话,把礼物一放就告别了。

手机是罪魁祸首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会玩智能手机了,特别是低头族,一天除了睡觉工作,其他时间都是被手机侵占了。可以说手机毁了一代年轻人,有个老婆这样对丈夫说,天天成玩手机了,把手机当成你老婆算了。可见男人玩手机把老婆都冷落了。你会发现,现在年轻在一起吃饭也好,其他也好,基本上还是机不离手,手机成了他们的另一个老婆或者老公。自然什么都谈了,除了玩手机。

离婚也脱不了干系

离婚是才是“断亲”现象的罪魁祸首,当今社会离婚率那么高,导致“断亲”现象更加愈演愈烈。一旦夫妻离婚,一方的亲戚立马全部断亲了,成了真正的断亲。如果妻子走了,那么妻子的亲戚你还去吗?妻子也不会春节再走亲戚,因为她离婚了,没勇气再走。

总结语:不管再忙,平常没有空,春节的时候改去看亲戚的还是去看看吧。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辈子就那么点亲戚,不能真的让亲戚也断了。祝福天下的每一个人,愿你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农村唐boss


我也感觉到了,不管是爸爸这边的亲戚还是妈妈那里的亲戚都有这种断亲潮的情况,比如爷爷的姐姐也就是爸爸的姑姑,我的姑奶奶,姑奶奶的孩子跟爸爸是亲老表,这样的亲戚还是很亲吧?姑奶奶走后,表叔他们跟我们还是有来往了,表叔走了后表姐他们跟我们完全不走动,这是断了呗,妈妈的大姨嫁别的县城,刚开始走动了,那个年代交通不方便,靠步行特别累人,走了几回之后再没联系,我分析妈妈这个是因为当时家里穷,路途遥远,单方面走动肯定也是不行的,亲戚之间相互走动这样才亲嘛,说真的我都没见过姨奶奶那边所有的亲戚,我相信很多朋友身边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吧[微笑]


敏浩


谈到亲戚不亲是谁的错,我首先的观点是一半一半。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我的老爷爷有六个孩子。我的五个爷爷和一个老姑,那么这是亲兄弟,那我五个爷爷又有七个个儿子,也就是我父亲这辈的。他们为人处事都很和谐,包括我们这三世人,谁家有病了需要钱,或者谁工作变动需要找关系了,谁要结婚了,谁去当兵想找关系去一个好部队了。我这五个爷爷加上我父亲这辈的兄弟七个人都会开家庭会议的。有时候不用通知就都心有灵犀的凑到那家去了!亲戚要走动才能越来越亲!现在的生活让人感觉不到亲情的存在,整天就是工作,钱!沟通的少了,亲情也就淡了!所以我希望亲戚要多走动。今天来我家玩玩,明天去他家吃饭!时不时的过年过节搞一个大的家庭聚会!

在一个例子也是我们村的亲兄弟两个人,哥俩不是一个行业,平常交集也很少。甚至不沟通!过年去老人家吃年初一的水饺,还得各自包各自的水饺。慢慢的就疏远了关系!

最后还是强调多走动就有亲情的加深!

谢谢!



97年的酥五花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导致亲戚不亲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一辈的人走了,小一辈的人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有的一年都见不到一次,我家好多的亲戚我都不认识,见面了还要我妈给我介绍,现在小一辈的人都在各省各地的,平时也不联系,偶尔老一辈的过大寿或者老人去世,会聚在一起,短暂的相聚也只有几句问候。还有是个人性格原因吧,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原因在于我爸之前做生意失败了,你家好的时候,风光的时候亲戚们都愿意来往,亲戚的亲戚也会来,会找你帮忙,等你家里落魄了,有的亲戚就会出来笑话你,落井下石,当然不是所有的亲戚会这样。我记得小的时候会经常走亲戚,过年的时候会去拜年,现在过年就是在家休息哪里也不去,发个微信,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就可以了,有那么一两个要好一点的亲戚,平时路过都会买点东西进去坐坐,也并没有刻意的去怎样。最后我觉得亲戚之间不亲了也不是谁的对与错,时代在发展,生活习惯,风俗也在变化,对的起自己的良心,好的亲戚就来往,不好的亲戚就少来往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青岛小老哥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就来讲一下我跟我堂姐把,我18岁出来打工跟着同姓得一个叔叔出来,因为他是那个厂里做管理回去吹嘘着,我本来没读书了我妈就让我跟着他出来,在工厂里本来老板给的工价是可以的,但是我那个叔叔从中扣了很多出来,我们刚开始出去也不懂,后来慢慢发现了,即使发现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刚出来啥都得依靠他也没说出来,后来有一次他说我做错了,要发款两百我就很难过,本来工资就没多少,后来我哭着打电话给我堂姐她就让我辞职过来跟着她在另外一个城市,后来我也过来了她对我也确实不错我很感动,我我们关系一直多不错,后来我结婚有孩子了也不错,就前年她家建房子说找我借钱,我的情况全职带两孩子自己是没收入得,但是老公收入理想,按道理以前她对我那么好我是该帮她忙,她跟我讲借钱的时候我刚好跟老公把钱存了定期,我就是给她拿5000她当时就没要,应该大家都知道一个全职宝妈自己没赚一分钱,再就是老公不好的,根本没有说话权利我很为难,其实我堂姐心目中应该是要一万的,最终我堂姐也没找我拿,这件事过了我们就感觉不像以前那么好了,虽然表面还是那样,不过明显变质了,我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唉如果我自己经济独立也就不会这样,别说一万,五万只要我拿得出我都会借的,可是嫁人带孩子自己花钱都得看脸色


燕子199123


人常说俊鸟攀高枝,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薄如纸,日子过得兴旺,酒肉朋友,不沾边的远亲都来拍马屁,门庭若市,高朋满座,日子过得贫穷,多亲的人不理你,没有亲属,没有朋友,村里人也看不起,不到贪困人家窜门,人穷了,亲戚不亲,是亲戚的错,不但不帮,还瞧不起人,,人穷不能总穷,总有过好的时候,真是狗眼看人低。我们结婚时,住公婆的房子,那时没钱,我们夫妻把土地种的好,勤俭持家,不乱花钱,盼着早点盖上属于自己的房子,1987年我们建了四间房,我们高兴,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时我们过得穷,亲戚不来我家,村里人不来我家。那时我发誓,别人越看不起我,我越好好过日子,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很能吃苦,共同创建家园,只要日子兴旺富有,人们就喜欢我们。我教育孩子很成功,孩子长大了,很优秀,对我们很好,哪年都给我们二万元钱做生活费,穿最时尚的,从快递寄过来许多美食,我们夫妻享受着美好生活,村里人好羡慕我们,都说有个好女儿,说我们享福呢,亲戚也多了,也来我家做客,夸我们的女儿优秀,夸她对我们孝敬,是我女儿让我们在别人面前扬眉吐气,是我们的骄傲,她说不让我们种地,她给我们钱。人们转变对我们的态度,人千万别穷,穷就没有亲戚来。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点赞。





用户abc彩蝶飞舞


先说说六、七十年代,那时候虽然社会上物质匮乏,人们刚过上温饱的生活,但人们的思想是纯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特别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都必须相互串门走动,春节过后,从初二到二月初都在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在这个时骨眼上不走动就断了路,相互走动不但认识一下亲戚之间的下一代,还会加深了亲戚之间的亲情和友谊,特别是在一方有难的情况下,另一方就自然而然的伸出温暖的双手帮扶一下。

春节之后走亲戚时,骑着自行车驮点馒头几瓶酒、几盒糕点之类的东西,在亲戚家喝点酒吃顿饭唠唠嗑,还可以到对方长辈那里拜个晚年,亲戚之间特别亲切。

可现在生活提高了,亲情的成分似乎少了许多,孩子们除了到老丈母娘那里去一趟,老亲少眷他们全然不顾,我前些日子写了一篇关于一个男孩在外地打工谈了一个女朋友,把女朋友领到家之后,男孩的父亲傻眼了,因为孩孑领来的女孩竟是自已的亲表妹,和亲表姑谈恋爱的男孩并不是个例,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亲戚没有走动。

现在年轻人开着车一天走几家或者十几家亲戚,不吃他们的饭也不喝他们的水,而给亲戚之间说一两句客套话就了事,连对方的下一代都生疏了。

有时亲戚们碰到一起,都相互不认识了,而理由却是"太忙了"而寻找理由。

希望亲戚之间相互走动一下,不要让亲情变得陌生而冷淡。


段福常


首先亲戚不亲主要是相互间走动少了,以前的串门好多时候都被微信一声问候所取代,俗话说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以前过年过节串门时,父母带着我们去亲戚家,那我们还可以和亲戚家年龄相仿的小亲戚一起玩,一起建立情感,但现在通过网络拜年和问候,那在联络的就只有对口的单个亲戚,比如我与我的同辈亲戚通过网络相互问候,可能还有联系和情感,但我的下一辈就已经没机会认识对方的下一辈了,如果从没见面,小时候没有留下一起玩耍的童年记忆,那断亲潮就会出现了。

亲情是相互间走出来的,长联系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带着各自的孩子相互走动,多一起聚会,让孩子的童年多一起亲戚玩伴,留下一些亲戚之间的童年回忆,从而让亲戚间的亲情得以传承,所以我老婆已经提出过多次想到海南过一年春节,但都被我拒绝,因为春节时落根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春节回家一事让晚辈们聚在一起建立一下情感,二是让他们从小知晓我们的起点在哪里,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家的亲情在哪里,平时大家可以自由飞翔,可以在外创业发展,但我们的宗族传承和亲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个人发展得如何,我们是一家人的亲情不能忘记。

所以要逆转断亲潮,那就带上自己的孩子长和亲人间相聚,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