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不親到底是誰的錯,為什麼好多農村出現了“斷親潮”?

農夫老嶽


其實親戚不是不親了,只是現在的人都比較忙,相比於之前的人閒的時候來往的比較少了。

但是親戚之間肯定還是都在互相關注的,也都相互理解,比如我老表全家都在鄭州發展去了大約20年了,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回來,平時沒事也不回來,畢竟大家都很忙,但是前年我弟弟生病去鄭州看病,給老表打個電話直接在車站等著我們,到的時候又是晚上,我表哥又是給我們安排住的地方,又帶我們去吃飯,第二天早上又帶我們去醫院給我弟弟檢查身體。

還有去年我去鄭州坐飛機去拉薩因為是早上6點多的航班,我頭天晚上到了也是我表哥去接我的,住在他倆家,因為他在鄭州有兩三天套房子,第二天早上5點就起來把我送到機場,我們老表們雖然平時不咋聯繫,但是有啥事去鄭州都是安排的很周到。

所以說親戚之間還是很親的,主要是平時個忙各的,給人的感覺沒有以前來往的密切了!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河南小石


這種情況不難理解。現在的人親來往都是錢多可多走,錢少可少走,無錢就不走。但幾年前我就遇上一件窩火事。

那年清明節我們回農村老家去給爺爺奶奶立碑,因刻碑的地方離墓地比較遠,需要用車去拉。正好我表哥有輛小貨車,就叫他去拉一下。當時他笑容滿面地說運費八百,我以為他是開玩笑沒在意。等碑拉來立好後,他真的給我要八百元的運費,錢我是給他了。但我當時氣得差點吐血。這是給你親外公親外婆立碑呀?而且所有的費用都是我出,就算你拉塊碑幫忙不行嗎?還要運費。真的無法理解。從哪以後我們就老死不相往來了。

現在的親戚能走的多走點,不能走的少走點。有什麼大物小事請到就去幫忙,不請的話各家各家的日子。沒有誰對誰錯,只要相安無事就行。


於是4299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現在親戚之間的感情淡了,沒有以前那麼親了, 並出現了“斷親”的現象,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生活節奏過快

首先和我們的生活節奏過快有關,拿春節走親戚說,80年代的時候農村有輛自行車都是全村的富豪了,到了90年代的時候我們家裡大部分都有了自行車,有的家庭還是沒有,走親戚的時候騎著自行車,帶兩封果子(一般都是油炸的麵疙瘩,好點的是糖角)走親戚。一般選擇好時間,10點走,剛好11左右到親戚家,為什麼要這樣呢?都是為了在親戚家吃個午飯,因為那時間春節的午飯平常吃不到。還有是為了喝點小酒,和一年不見的姑姑,舅舅,阿姨,表哥,表弟等聊聊天,看看他們是一種禮節,不吃飯走他們會不開心的。那時間走親戚不吃飯是說不過去的,如果你不在他們家吃飯,他們認為你們不親他們了,看不起他們了。所以那時間的親戚們親情還是很親密的。下午在玩會,走的時候都戀戀不捨的,親戚們一家出門把我們送好遠,等看不見身影了才捨得回家。

現在交通工具發達,基本上家家都有汽車,以前半個月才走完的親戚,現在2,3天就走完了。除了初一在乾爹家吃飯,初二在舅舅家吃飯,初三在老丈人家吃飯,其他的基本上都不吃飯了。有的連乾爹,老丈人,舅舅家都沒有吃飯說幾句話就走了,其他親戚基本上也就說不到10分鐘的話,把禮物一放就告別了。

手機是罪魁禍首

現在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會玩智能手機了,特別是低頭族,一天除了睡覺工作,其他時間都是被手機侵佔了。可以說手機毀了一代年輕人,有個老婆這樣對丈夫說,天天成玩手機了,把手機當成你老婆算了。可見男人玩手機把老婆都冷落了。你會發現,現在年輕在一起吃飯也好,其他也好,基本上還是機不離手,手機成了他們的另一個老婆或者老公。自然什麼都談了,除了玩手機。

離婚也脫不了干係

離婚是才是“斷親”現象的罪魁禍首,當今社會離婚率那麼高,導致“斷親”現象更加愈演愈烈。一旦夫妻離婚,一方的親戚立馬全部斷親了,成了真正的斷親。如果妻子走了,那麼妻子的親戚你還去嗎?妻子也不會春節再走親戚,因為她離婚了,沒勇氣再走。

總結語:不管再忙,平常沒有空,春節的時候改去看親戚的還是去看看吧。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輩子就那麼點親戚,不能真的讓親戚也斷了。祝福天下的每一個人,願你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農村唐boss


我也感覺到了,不管是爸爸這邊的親戚還是媽媽那裡的親戚都有這種斷親潮的情況,比如爺爺的姐姐也就是爸爸的姑姑,我的姑奶奶,姑奶奶的孩子跟爸爸是親老表,這樣的親戚還是很親吧?姑奶奶走後,表叔他們跟我們還是有來往了,表叔走了後表姐他們跟我們完全不走動,這是斷了唄,媽媽的大姨嫁別的縣城,剛開始走動了,那個年代交通不方便,靠步行特別累人,走了幾回之後再沒聯繫,我分析媽媽這個是因為當時家裡窮,路途遙遠,單方面走動肯定也是不行的,親戚之間相互走動這樣才親嘛,說真的我都沒見過姨奶奶那邊所有的親戚,我相信很多朋友身邊也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吧[微笑]


敏浩


談到親戚不親是誰的錯,我首先的觀點是一半一半。

我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我的老爺爺有六個孩子。我的五個爺爺和一個老姑,那麼這是親兄弟,那我五個爺爺又有七個個兒子,也就是我父親這輩的。他們為人處事都很和諧,包括我們這三世人,誰家有病了需要錢,或者誰工作變動需要找關係了,誰要結婚了,誰去當兵想找關係去一個好部隊了。我這五個爺爺加上我父親這輩的兄弟七個人都會開家庭會議的。有時候不用通知就都心有靈犀的湊到那家去了!親戚要走動才能越來越親!現在的生活讓人感覺不到親情的存在,整天就是工作,錢!溝通的少了,親情也就淡了!所以我希望親戚要多走動。今天來我家玩玩,明天去他家吃飯!時不時的過年過節搞一個大的家庭聚會!

在一個例子也是我們村的親兄弟兩個人,哥倆不是一個行業,平常交集也很少。甚至不溝通!過年去老人家吃年初一的水餃,還得各自包各自的水餃。慢慢的就疏遠了關係!

最後還是強調多走動就有親情的加深!

謝謝!



97年的酥五花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吧,導致親戚不親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一輩的人走了,小一輩的人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有的一年都見不到一次,我家好多的親戚我都不認識,見面了還要我媽給我介紹,現在小一輩的人都在各省各地的,平時也不聯繫,偶爾老一輩的過大壽或者老人去世,會聚在一起,短暫的相聚也只有幾句問候。還有是個人性格原因吧,對於我來說最大的原因在於我爸之前做生意失敗了,你家好的時候,風光的時候親戚們都願意來往,親戚的親戚也會來,會找你幫忙,等你家裡落魄了,有的親戚就會出來笑話你,落井下石,當然不是所有的親戚會這樣。我記得小的時候會經常走親戚,過年的時候會去拜年,現在過年就是在家休息哪裡也不去,發個微信,或者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就可以了,有那麼一兩個要好一點的親戚,平時路過都會買點東西進去坐坐,也並沒有刻意的去怎樣。最後我覺得親戚之間不親了也不是誰的對與錯,時代在發展,生活習慣,風俗也在變化,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好的親戚就來往,不好的親戚就少來往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青島小老哥


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我就來講一下我跟我堂姐把,我18歲出來打工跟著同姓得一個叔叔出來,因為他是那個廠裡做管理回去吹噓著,我本來沒讀書了我媽就讓我跟著他出來,在工廠裡本來老闆給的工價是可以的,但是我那個叔叔從中扣了很多出來,我們剛開始出去也不懂,後來慢慢發現了,即使發現我們也沒辦法我們剛出來啥都得依靠他也沒說出來,後來有一次他說我做錯了,要發款兩百我就很難過,本來工資就沒多少,後來我哭著打電話給我堂姐她就讓我辭職過來跟著她在另外一個城市,後來我也過來了她對我也確實不錯我很感動,我我們關係一直多不錯,後來我結婚有孩子了也不錯,就前年她家建房子說找我借錢,我的情況全職帶兩孩子自己是沒收入得,但是老公收入理想,按道理以前她對我那麼好我是該幫她忙,她跟我講借錢的時候我剛好跟老公把錢存了定期,我就是給她拿5000她當時就沒要,應該大家都知道一個全職寶媽自己沒賺一分錢,再就是老公不好的,根本沒有說話權利我很為難,其實我堂姐心目中應該是要一萬的,最終我堂姐也沒找我拿,這件事過了我們就感覺不像以前那麼好了,雖然表面還是那樣,不過明顯變質了,我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唉如果我自己經濟獨立也就不會這樣,別說一萬,五萬只要我拿得出我都會借的,可是嫁人帶孩子自己花錢都得看臉色


燕子199123


人常說俊鳥攀高枝,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情薄如紙,日子過得興旺,酒肉朋友,不沾邊的遠親都來拍馬屁,門庭若市,高朋滿座,日子過得貧窮,多親的人不理你,沒有親屬,沒有朋友,村裡人也看不起,不到貪困人家竄門,人窮了,親戚不親,是親戚的錯,不但不幫,還瞧不起人,,人窮不能總窮,總有過好的時候,真是狗眼看人低。我們結婚時,住公婆的房子,那時沒錢,我們夫妻把土地種的好,勤儉持家,不亂花錢,盼著早點蓋上屬於自己的房子,1987年我們建了四間房,我們高興,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時我們過得窮,親戚不來我家,村裡人不來我家。那時我發誓,別人越看不起我,我越好好過日子,把孩子教育好,我們很能吃苦,共同創建家園,只要日子興旺富有,人們就喜歡我們。我教育孩子很成功,孩子長大了,很優秀,對我們很好,哪年都給我們二萬元錢做生活費,穿最時尚的,從快遞寄過來許多美食,我們夫妻享受著美好生活,村裡人好羨慕我們,都說有個好女兒,說我們享福呢,親戚也多了,也來我家做客,誇我們的女兒優秀,誇她對我們孝敬,是我女兒讓我們在別人面前揚眉吐氣,是我們的驕傲,她說不讓我們種地,她給我們錢。人們轉變對我們的態度,人千萬別窮,窮就沒有親戚來。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點贊。





用戶abc彩蝶飛舞


先說說六、七十年代,那時候雖然社會上物質匱乏,人們剛過上溫飽的生活,但人們的思想是純潔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沒有現在這麼複雜,特別是在逢年過節的時候,都必須相互串門走動,春節過後,從初二到二月初都在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的在這個時骨眼上不走動就斷了路,相互走動不但認識一下親戚之間的下一代,還會加深了親戚之間的親情和友誼,特別是在一方有難的情況下,另一方就自然而然的伸出溫暖的雙手幫扶一下。

春節之後走親戚時,騎著自行車馱點饅頭幾瓶酒、幾盒糕點之類的東西,在親戚家喝點酒吃頓飯嘮嘮嗑,還可以到對方長輩那裡拜個晚年,親戚之間特別親切。

可現在生活提高了,親情的成分似乎少了許多,孩子們除了到老丈母孃那裡去一趟,老親少眷他們全然不顧,我前些日子寫了一篇關於一個男孩在外地打工談了一個女朋友,把女朋友領到家之後,男孩的父親傻眼了,因為孩孑領來的女孩竟是自已的親表妹,和親表姑談戀愛的男孩並不是個例,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就是因為親戚沒有走動。

現在年輕人開著車一天走幾家或者十幾家親戚,不吃他們的飯也不喝他們的水,而給親戚之間說一兩句客套話就了事,連對方的下一代都生疏了。

有時親戚們碰到一起,都相互不認識了,而理由卻是"太忙了"而尋找理由。

希望親戚之間相互走動一下,不要讓親情變得陌生而冷淡。


段福常


首先親戚不親主要是相互間走動少了,以前的串門好多時候都被微信一聲問候所取代,俗話說一輩親二輩表,三輩四輩認不到!以前過年過節串門時,父母帶著我們去親戚家,那我們還可以和親戚家年齡相仿的小親戚一起玩,一起建立情感,但現在通過網絡拜年和問候,那在聯絡的就只有對口的單個親戚,比如我與我的同輩親戚通過網絡相互問候,可能還有聯繫和情感,但我的下一輩就已經沒機會認識對方的下一輩了,如果從沒見面,小時候沒有留下一起玩耍的童年記憶,那斷親潮就會出現了。

親情是相互間走出來的,長聯繫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帶著各自的孩子相互走動,多一起聚會,讓孩子的童年多一起親戚玩伴,留下一些親戚之間的童年回憶,從而讓親戚間的親情得以傳承,所以我老婆已經提出過多次想到海南過一年春節,但都被我拒絕,因為春節時落根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回家一事讓晚輩們聚在一起建立一下情感,二是讓他們從小知曉我們的起點在哪裡,我們的根在哪裡,我們的家的親情在哪裡,平時大家可以自由飛翔,可以在外創業發展,但我們的宗族傳承和親情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個人發展得如何,我們是一家人的親情不能忘記。

所以要逆轉斷親潮,那就帶上自己的孩子長和親人間相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