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英语还重要吗?


点赞第一的回答是——英语可以差,但你的口语一定要好!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真正靠英语获利的,从来不是高分的那些人,而是口语好的人。

因为,在真实的世界里,不会有人递给你一张试卷说:

“来,做个完形填空吧!”

“来,分析一下语病吧。”

“来,背一下这个单词的用法吧。”

真实的世界里,只会是这样的:

“我很担心明天的全英文面试……”

“我想去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我一个人可不行,我英语发音太差,根本说不出口。”

“明天的客户是老外,你英语怎么样?去帮我接待一下吧。”

“我明天要做一个

全英文的演讲……怎么办?所有领导都要来视察。”

……

口语好的人就像手中握着一张王牌,无意间就让你迎来人生进阶的机会。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俞敏洪说:中国人在学英语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据《北京晚报》统计,学习英语的中国人已经超过4亿,全国用于英语培训的花费高达300亿/年

中国人如此刻苦学习英语 ,学完之后效果如何?

据2018年雅思成绩白皮书显示:过去5年时间,中国考生的口语成绩只提高了0.02分!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据统计,真正能把英语用于沟通的中国人还不到3%!

就像俞敏洪说的: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方面,浪费了太多太多的时间!

学习目标错了,你的英语注定学不好

在我十多年英语教育生涯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学好英语太难了!

可事实上,英语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最容易学的语言,比中文还容易。从基础到顺畅沟通,FSI给出的学习指导时间竟然仅为575-600小时(约半年)。

为什么最勤奋的中国人,却学不好最简单的英语?

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传统英语学习,存在重大误区!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英语的本质是语言,而语言的本质则是交流!可在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几乎不存在专业的口语教学。

①学习教材与实际生活存在明显的脱节。

②评判英语好坏的标准,已经从英语成绩变成了英语口语。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于是,你费尽心思:

每天花5小时慢读VOA或者BBC;

报了4899元一对一外教课;

背单词、抠语法,做了无数题;

英语学习打卡超过150天+……

也不过在做无用功罢了,

你的学习目的错了,学习的方式自然也错了。英语怎么可能学好?

距离口语达人你只差180个句型!

据美国官方调查显示:一个地道的美国人掌握的单词不超过1000个。

而在美国,中国人只要掌握1000个单词+180个核心句型就足以应付日常生活中95%的交流情境。

这个观点初听可能觉得荒谬:“开玩笑,我四六级词汇背了五六千个,新概念背诵过上百篇,涉及的场景怎么也有上百个了,可口语不也是磕磕绊绊的?”

其实语言的表达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可以互相替代与转换。1000个词汇量,并不只有1000多个含义。180个句型也可以举一反三,应用到1000个不同场景中…

知乎高赞回答:有什么相见恨晚的学英语方法?

如果换个角度,通过掌握一个核心句型:can/could hardly do sth.我们完全可以表述成:This book is interesting, I can hardly put it down.最重要的是,像这样的核心句型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在不同场景中任意变化使用。

例如:

他想回家的心情十分迫切。

He can hardly wait to go back home.

她太兴奋了,昨天都失眠了。

She was so excited that she could hardly sleep last night.

……

而这样的效果仅靠背单词、练语法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这堂用于英语口语学习的法宝《16堂顶级外教实用口语课》你一定要g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