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朱棣登基後創造了遠邁漢唐的遼闊幅員,成就斐然!今天的這個故事要從他收復的安南國說起!


安南國的前世今生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1、安南國的前世

安南古名為交趾,位於今天的越南北方。自公元前3世紀的秦朝開始成為中國領土,到五代十國時吳權割據交趾獨立建國,稱為安南。後來一直作為中國的藩屬國存在著,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明朝朱棣時期。

朱元璋建國之初,廖永忠率兵平定兩廣,當時的安南國王陳日煃率表前來朝賀,被朱元璋封為安南國王。陳日煃死後,他的侄子陳日堅繼位。後來,安南與周邊的鄰國屢興戰事,而且安南國內也內訌嚴重,所謂內憂外患。


2、明初,奸臣殘殺4代國王並滅陳氏家族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黎季氂


到洪武四年(1371年),安南國王陳日堅被他的伯父陳叔明逼死。明朝得知後頗有微詞,因此陳叔明不敢自立為國王,而是擁立陳日堅的弟弟陳煓為國王,後來陳煓出兵戰死,他的弟弟陳煒立為國王。

而如此同時,當朝大臣黎季氂權勢日盛,開始有弒君篡位的想法。後來,他直接殺掉陳煒,立陳叔明之子陳日焜為國王。到建文元年(1399年),再殺陳日焜,立他的兒子陳顒繼位,接著又殺掉陳顒,再立陳顒的兒子繼位。陳顒的兒子繼位時,還是一個躺在襁褓中的小嬰兒。黎季氂之所以殺戮不斷,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傀儡政權。可憐的陳氏,死在黎季氂手上的國王就有4位,死在自家人手上的國王就有2位。然而,黎季氂為了篡奪王位,不僅殺死了4代國王,更恐怖的是還殺光了整個安南國的陳氏族人,所作所為駭人聽聞。

後來黎季氂又自稱為虞舜的後裔胡公滿的後人,遂改姓名為胡一元,他的兒子改名為胡奃,然後自立為皇帝,建元聖元,同年冬,傳位給胡奃,他自稱為太上皇。接著派遣使臣到明朝,稱陳氏已絕,胡奃為陳明宗的外孫,暫由他打理安南國的國事。當時明朝正在內戰,建文帝根本無心干預他的國事,但也沒有給他正式的名分,這在胡氏心中,難免有些惴惴不安。


朱棣時期的安南國現狀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1、朱棣對安南國的態度

1401年朱棣登基,1402年改元永樂。譴使官詔告四方。安南國收到詔書後,於1403年4月初一派使臣前來朝賀,上表請封,想借機正名。上表之書上說:

昔天朝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統一寰宇。前安南王陳日煃率先諸夷輸誠奉貢,蒙恩賜爵,俾上其地。不幸日煃喪亡,宗祀繼絕,支庶淪滅,無可紹承。臣陳氏之甥,為眾所推,權理國事,主其祠祭,於今四年,繳蒙聖德,境內粗安。然名份未正,難以率下,拜表陳詞,無所稱謂。伏望天恩,賜臣封爵,使廢國更興,荒夷有統。臣優越命效貢,有死無二。

這一番話說的合情合理,不卑不亢,但朱棣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於是就派大臣前往安南國複查,得到的回覆是:胡氏弒君篡位,還滅了整個陳氏族人。當時,由於朱棣自己也是剛剛篡位登基,而且國家經歷過內戰之後百廢待興,需要他處理的事有很多,而且對他來說,不管是陳氏理國還是胡氏理國,只要對明朝朝廷忠心恭敬就行了,所以他準備對這件事睜隻眼閉隻眼不作深入的追究!


2、兩位不速之客打亂了他的計劃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會這樣草率的結束。

永樂2年(1404年)8月的一天,朝廷來了第一位不速之客。來人名叫裴伯耆,他的母家為陳氏近族,黎季氂弒君的時候,他正在外領兵打仗,得知國內發生變故以後,不管回國,扮作商賈逃到京師來了。他來之後,痛哭著陳述了黎季氂弒君篡位的罪行,想請求朱棣為陳氏做主。然而朱棣仍舊秉持著:

安南國只要對朝廷忠誠,不管誰做國王,對他來說都一樣的思想不想過多的參與。於是他好言安撫了裴伯耆,並優厚的招待著。想就這樣拖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很快朝廷又迎來了第二位不速之客,此人來頭更大,名分更正。他叫陳天平。是安南前國王陳日烜的孫子,黎季氂弒君篡位的時候,他正好在外地辦事,因此得以倖免。他見到朱棣之後痛哭流涕:

臣僚佐激於忠義,推臣為主以討賊。方議招軍,賊兵見迫,竄伏巖谷,萬死一生,得達老撾。恭聞皇帝陛下入正大統,臣有所歸依,匍匐萬里,哀訴明庭。陳氏後裔止臣一人,臣與此賊不共戴天。伏祈聖慈垂憐,迅發六師,用章天討。

聽到這裡,朱棣覺得他再不能置身事外了。因為他也是從他侄兒手裡篡奪皇位的,如果這種情況下還不為陳氏主持公道,只能說明他本人道德品質有很大的問題,非議他的人會更多。

於是,他很快派使臣到安南國問罪。胡奃見事情敗露,只好安排使臣跟著進京謝罪,並稱願意退位讓賢,尊陳天平為國王,還願意退還以前侵佔的雲南國土。朱棣為胡氏的深明大義倍感欣慰。於是封胡奃為上公,賜以大郡。

如果事情真的有這麼順利就皆大歡喜了。歹毒的胡氏不會這麼輕易的奉還費盡心機得到的王位。1406年3月,朱棣安排黃中、呂毅等人率軍護送陳天平回安南。當時來迎接的只有安南大臣黃晦卿,不見胡奃的身影。黃中便暗思情況不妙。果然,當他們行至芹站時,埋伏在山道兩旁的胡氏安南兵突然殺入隊伍中,搶走並殺死了陳天平。黃中等人被打的措手不及,眼睜睜的看著陳天平被截殺!


3、被迫出兵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4月,黃中的奏報傳到京城,朱棣盛怒之下決定出兵討伐,對朱棣來說:我可以容忍你弒君篡位,但我不能容忍你對我朝背信棄義。於是招來成國公朱能等人商量出兵計劃,朱能說:

逆賊罪大,天地不容,臣請仗天威,一舉殲滅之。

就這樣,朱棣開始了對安南的第一次征討。

不到3個月的時間,朱棣就徵集了80萬大軍,以朱能為大將軍掛印充總兵官,浩浩蕩蕩的開始了南征。這次出師的規格之高、人數之多令人驚歎。在這次征討過程中有個小插曲:主將朱能不幸在行軍途中病死,朱棣臨時更換了張輔為大將軍全權處理一切軍中事務,這正開啟了張輔一生的軍功生涯。張輔沒有讓朱棣失望,最終用了半年時間平定了安南之亂。


4、收復安南

安南平定之初,朱棣派張輔在安南全國尋找陳氏後人。奈何找遍了全國也沒見一個陳氏族人,原來陳氏一脈真的被黎季氂殺掠殆盡了。

朱棣為這事頭疼不已:本想扶持陳氏為國王,奈何後繼無人,總不能再扶持胡氏為國王吧,那這一仗不是白打了嗎?

後來張輔建議說:安南本就是中國的,雖然從五代之後開始自立為國,實際上與海外諸國不同,現在既然找不到陳氏後人,不如就直接劃我朝管理。當時,一些上了年級的安南老官員也同意這種說法。

朱棣後來也贊同了這個建議。於是下詔改安南國為交趾布政使司,下設15府,府下設36州、181縣,5個直隸布政司下設29個縣。還為了安撫當地軍民百姓,為陳氏賜諡,為被害者賜官、修墳。修改胡氏苛政,任用賢能,優禮老人,撫卹貧困孤寡。

經過一番大整頓之後,分離了400多年的國土終於迴歸了,這是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這也是朱棣登基以來建立的第一份豐功偉業!所以當時普天同慶,全員封賞!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5、交趾叛亂

然而,事情並沒有朝著友好的局面發展。因為安南已經有400多年的建國史,把國改為州縣之後,當地很多人都有一種滅國的情緒,自己好像成了亡國奴。於是當時安南國的

國內矛盾逐漸轉化為安南國民眾與明朝朝廷之間的矛盾。


6、第二次征伐

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造反者存出不窮。最先造反的是安南陳氏舊臣簡定。他自稱陳姓,建立國號越。他打出陳氏的旗號之後,在當地很有號召力,很快就拉起了一支隊伍。

朱棣不得已再次派軍平叛。首先派去的是黔國公沐晟,但是沐晟不擅長對付這種叛亂,折騰了幾個月之後一無所獲。最後朱棣不得已再次派張輔出征,1409年正月出師,5月到交趾,之後簡定連續潰敗,最後於12月在吉利山生擒簡定。1410年2月班師回朝。


7、第三次征伐

簡定被俘之後,他的侄子陳季擴登上了大越皇位。陳季擴後來多次派使臣來朝請求冊封,使臣均被朱棣處死。這種做法令當地百姓的反叛氣焰高漲,越來越多的人支持陳季擴復國。

1411年,張輔再次奉命出征。這次張輔在安南前前後後待 了3年多,最後將陳季擴及其妻子擒獲。1414年,張輔還朝,1415年春天到達京師。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8、交趾成為燙手山芋

這次的平叛並沒有徹底瓦解安南的反叛勢力。朱棣在對安南經歷過3次大戰之後,也疲於應付他們的反叛,因為還有更艱鉅的任務等著他:北征蒙古。

這塊分離400多年的國土雖然被朱棣收復了,但是並沒有成為他邀功頌德的鐵牌,反而成了他心裡的噩夢和手上一塊燙手的山芋,抱在懷裡很燙,丟掉又很可惜!


抱在懷裡很燙的原因

  • 從1410年開始到1423年之間,交趾對朝廷並沒有上供任何貴重的物品,就算有,也只是些扇子、絹帛之類不值錢的小物件,而且數量極少。
  • 連年征伐及為了保證當地軍民的生活,每年調往安南的糧食數量居然超過了調往南、北兩京的數量之和。
  • 更讓人氣憤的是:當地人並不想讓你“抱在懷裡”,一直都在想法設法逃出懷抱!

丟掉可惜的原因

  • 首先這是皇帝的臉面問題:收復這塊分離400多年的國土算的上“偉大功勳”,如果朱棣設州縣後又允許他們復國,那就是打自己的臉。當初辦的慶功宴有多熱鬧,現在的打擊就有多猛烈。而且這在海外諸國的眼裡,也有失天威!這是朱棣最在意的問題!
  • 其次,為了這塊土地,朝廷死去了多少士卒,灑出了多少熱血,付出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此罷手,豈不可惜!

所以,不管怎麼算,朱棣都無法淡定的放棄這個地方。


性格決定命運

一樁好事發展成自己終身的心病問題,這跟朱棣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心理學家傑克霍吉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的話題。那朱棣的性格是怎樣覺得他的命運的呢?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1、小時候由於母親去的早,在缺失母愛的情況下,朱棣說話做事都很謹慎,性格雖然內向卻很有主見。同時因為他骨子裡從小就滋生出的隱忍性格,可以讓他一開始對安南問題一忍再忍。到了忍無可忍的時候,才決定出兵討伐安南。


2、1380年21歲的朱棣前往北平就藩,到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的19年間,他一直在北方操練軍事,領兵打仗,19年的藩王生活成就了他好戰的性格。 所以他終身都在征戰中度過,人稱“馬背上的皇帝!”

第一次征討安南之後,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征討。每次帶回的捷報會讓他產生一種興奮感,這是好戰的心理作用產生的結果!他作為一個功績遠邁漢唐的帝王,他不可能看不到征戰安南及收復安南的結果。如果他第一次征戰成功後就及時收手,在陳氏舊臣中選出一位德才兼備的老臣主事國家,那他後面也不會損失這麼多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還能在西南諸國中產生更高的影響力和威望!


3、登基後他又有揮之不去的心魔:他自知自己是篡位登基,招天下人非議,也對不起列祖列宗,因此他不僅要時刻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還要時刻證明自己“非常適合皇位”,而且成就要超過他的父親朱元璋。這個心魔就成就了他倔強的性格,伴隨著他的終身。他曾說過他的願望:如得斯民小康,朕之願也!

如果他沒有這麼好強的性格,他就不會在第一次征討結束之後聽從下屬的建議收復安南,他應該能想到一個獨立400多年的國家被收復回來之後將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其實他骨子本不想管安南的事,但是想到收復分離400多年的交趾,這是舉世矚目的功績,是他父親朱元璋所沒有達到的高度,所以面對這份“功績”,他失去了理智!如果不這麼好強,應該不會給自己造成了騎虎難下的囧面。


隱忍、好戰、好強的性格,決定了他終身勞累的命運。他最後在奮鬥和勞累中死去,而到死也沒有全部實現他的宏願!


收復了分離400多年的國土:偉業變噩夢,這由朱棣的性格悲劇造成


安南最後的歸宿

交趾反叛、朝廷鎮壓的局勢一直延續到明宣宗時期,朱瞻基才被迫丟掉皇帝的臉面問題和祖宗的功績問題,決定放棄這個令人頭疼的交趾,承認他復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