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辽三彩是我国古代北方契丹民族烧制的具有独特的游牧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时代特征的低温釉陶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印花方盘,辽


契丹族是活跃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祟尚美好生活,亲近大自然,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山川湖泊、草原土地,并在长期的劳作、生活过程中,养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这种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在辽三彩的造型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风格辽三彩陶瓷器造型富于变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里游牧习俗痕迹,一方面体现了辽三彩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辽三彩器物在实际生活中的演变过程。


辽三彩器物造型在设计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使用功能,这与游牧民族生活习惯有关,没有使用功能的纯装饰器型在长途的迁徙过程中显得不合时宜。但没有装饰性只具备使用功能的器物,又有不符合其审美需求,所以辽三彩的设计者们把器物的实用功能与装饰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印花盘,辽


辽三彩属于釉陶器,胎质大多为陶质,只有极少数瓷化程度相对较高。由于陶胎表面施釉,区别于陶器又与瓷器有相像之处,学术界把釉陶器归入瓷器一类。辽三彩在制作过程中坯体先上化妆土烧成素胎,再挂釉入窑焙烧,二次烧成。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刻花兔纹小碟,辽


素胎烧成温度在1120℃左右。胎呈浅黄、粉红、砖红和灰白等色。釉的烧成温度在880℃一960℃,属含铅低温釉,釉在高温时粘度小,流动性大,在烧制过程中,胎体中进入釉层的气泡容易排除,留在釉中的气泡较少,所以有透明感黄釉为铁离子着色,绿釉为铜离子着色。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刻花鹭莲纹盘,辽


辽三彩大多数器物为二次烧成,但有别于唐三彩。流釉现象不明显,胎质硬度相对较高,透水性低,更适合日常生活的实际需求。


辽三彩与唐三彩器相同之处,具体表现在:


一、辽三彩与唐三彩同属于低温釉陶,其烧造工艺基本相同,都是制坯成型,装饰花纹后,上白色化妆土唐三彩也有不上化妆土的,晾干后入窖烧素胎,然后施彩釉,再入彩炉焙烧,二次烧成。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盖罐 唐


二、从器类来看,尽管二者存在若干差异,但都以碗、盘、碟、壶、瓶为主。两者的胎质基本相同,都有以高岭土烧成的黄白陶胎的戮土烧成的粉红色陶胎。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鱼形壶,辽


两种三彩的器胎普遍松软,烧成温度较低,仅有少数烧成温度较高者瓷化程度略好,胎质较坚硬,一般来说,无论辽三彩还是唐三彩,其制胎原料处理都不十分精细,颗粒较粗。胎质细腻者为数甚少。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辽三彩


三、两者均以黄、绿、白三种色釉为主,多挂半釉,釉面常细碎冰裂纹。从光谱定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辽三彩与唐三彩的绿釉均为二价铜离子着色,黄釉均为三价铁离子着色。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烛台 唐


四、两者的成型方法也基本相同,均有轮制、模印镶接等成型的传统工艺方法。圆器一般多用轮制法拉坯成型,如碗、盘类,方器、多角器、扁执壶、仿生壶类,则多用模制镶接法成。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辽三彩


五、两种三彩的同类器垫烧方法也有相似之处,从盘内底的三个“品”字形排列的支烧痕迹看,两种三彩的盘、碟类多用爪形支垫支烧。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凤首壶,唐


六、两种三彩的纹饰题材均以花卉、动物、流云纹为主,多用印花、印贴等装饰技法进行装饰,再依花纹装饰需要施彩,也有用不同色釉点绘于一器,以彩釉斑替代纹饰的。


辽三彩与唐三彩的差异性: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一、辽三彩器的器型远不及唐三彩丰富,唐三彩器类繁多,同类器又往往有多种器型,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这是辽三彩所不及的。但辽三彩中凤首瓶、鸡冠壶等以及三彩菩萨、罗汉像却不见于唐三彩中。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天王俑,唐

二、在这两种三彩器中,即使是同类器,其器型也不同。总的来说,唐三彩器的纹饰比较简洁,构图不求对称,花卉图案多全花全叶。辽三彩器则相反,纹饰繁缉,构图讲求对称,有的采用“一整二破”的构图方法,将一双叶花朵一破两半,形成半花半叶,与双叶花朵错落相间,上下呼应,这在唐三彩器上是从未见到的。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三彩花瓣式三足盘,唐

三、辽三彩与唐三彩二者的时代风格不同。唐三彩多大件,浑圆敦厚,辽三彩器则多小件,形体细瘦,没有唐三彩那种雄浑的气势,其原因可能与大唐地域辽阔、国势强盛以及唐人的博大胸怀和审美情趣有关。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总之,辽三彩与唐三彩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恰恰表明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即辽三彩对唐三彩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创新的一面。所谓继承主要是对唐三彩传统工艺和技法的传承,尤其是对印花工艺的继承。

各有千秋:辽三彩与唐三彩“不一样的美”


而二者的差异,主要是契丹民族风格同中原风格的差异,这是由契丹民族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决定的。这种差异,恰恰反映了辽三彩器独特的契丹民族风貌和文化特征,这无疑是辽三彩对唐三彩的一种新发展。


===============================

这是中国千年不断传承的文化,

亦是自古至今代代相传的智慧,

更是书写在血液里的祖先密码。

您且留步来聆听这生活的脉搏,

关注我们,一同感受陶瓷艺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