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你工作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明天馬上要交總結了,可是還沒有寫完,

明天馬上就要交房租了,可是算了下,好像錢還是不夠,

明天馬上要演講了,可是演講稿到現在都沒有寫好,憋了半天,還是沒有辦法自圓其說。

我們需要的比我們擁有的要多,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金錢,更多的知識,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沒有那麼多金錢,沒有那麼多知識,於是我們陷入了稀缺的狀態。

如果只是一時缺少,只會因為缺少而感到不高興,如果一直稀缺, 稀缺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強行侵入我們的思想當中。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穆來納森在《稀缺》中告訴我們,存在於世人中間的驚人真相: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在長期性的資源(錢、時間)稀缺中,人們已經形成了“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雖然這有可能為我們帶來“專注紅利”,但是從長遠來看,

這種“專心致志”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權衡式思維”,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1 那什麼是稀缺呢?

我們需要的比我們擁有的要多, 長期性的缺少資源,比如金錢,時間,知識, 所以稀缺不是客觀上的物質稀缺,而指一種會讓人產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態,是“擁有”少於“需要”的感覺。

稀缺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完成任務,帶來專注紅利,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爆發出高度的注意力,讓我們高產出地工作。但是長時間處在稀缺心態中,會把一個人拖向貧窮,進入一個匱乏的惡性循環。

比如,你想去健身,早上都想好了下班後就是,可是工作很忙,到了7點才到家,吃完飯,跟孩子玩了一會,就懶得去健身了。時間的稀缺讓你放棄了鍛鍊身體這個目標。

學生快過完暑假了,馬上就要上學了,於是在最後關頭,集中注意力把暑假作業給寫完了,時間的稀缺得到了專注的紅利,很快把暑假作業寫完了,可是暑假作業的本質是對於上個學期學習的查缺補漏,如果是一口氣做完,沒有多思考,其實就失去了這個功效,只是完成了作業而已。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2 稀缺會帶給我們的影響

稀缺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影響,給我們帶來“權衡式思維”,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1)稀缺會讓我們陷入專注的得和管窺的失

什麼是管窺的失, 就是如果稀缺,會讓人把注意力關注到最緊急的任務上,而忽略了其他事情,就像從管子裡看這哥時間。

我們在準備一個總結,明天就要發給領導了,今天一天高效的做,因為時間稀缺,使得我們非常的專注,很高效的把總結做完了。 因為明天要交,今天非得做完,那效率肯定高,這就是專注的得。

當我們專注得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被俘獲了,只關注眼前,忽視長遠,也就失去了其他的機會。比如說我們的總結因為時間問題,沒有辦法思考很周全,只是完成了任務。

當年我上學的時候,有一種現象,就是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到了初中,從五個班到最後成為了四個班,有不少同學直接就不上學了,他們直接出去打工,可以賺到錢,貼補家用,而教育是長期投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4年,這10年的時間+金錢的投資,很多困難家庭是不想承受。

當年在非洲扶貧,非洲最大的挑戰是傳染病,而很大的一個傳染源就是蚊子, 於是志願者給大家發蚊帳, 可是發下去以後,他們發現非洲人不用,而且有人改造為婚紗。

當時間,金錢等稀缺的時候,他們就會陷入專注的的,看不到長遠的利益,而失去的機會,這就是管窺的失。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2)稀缺會影響我們的認知帶寬

帶寬是我們的計算能力、關注能力、決策能力、執行能力和抵制誘惑能力的統稱。我們平時最多隻能關注七件事,如果超過了七件事就會引起帶寬負擔。

大腦是如何運轉,如何為人服務的呢? 大腦可以分為三部分, 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分工合作的。

第一, 慢而成熟的思考腦

思考腦負責有意識的思考、邏輯、分析、綜合考量、創造性思維、解決問題、做出預 判、回顧過去以及深度思考。所有思考過程都由思考腦完成。它可以想不在眼前或者不存在的事情。 思考腦對事情進行思考再做決定,但是慢, 而且懶, 成熟,只能串行。思考腦無法同事處理多個任務

第二,快而原始的反射腦

三套大腦中,最古老的一個,又稱爬蟲類大腦,速度很快,處理問題完全是自發、無意識 的。心理學中,常叫作“ 刺激驅動系統”。思考鬧的特點是管此刻、感受即事實,反應快,隨時做決定,原始,可以並行工作,但是容易自作主張。

第三, 等待空閒時間的存儲腦

等待思考腦空閒時,整理、操控、存儲、更新信息,把接受到的信息分門別類,思考可以使新的與舊的信息產生連接,神經元產生鏈接,鏈接越豐富,越聰明。 存儲腦的特點是等空閒, 定時放空大腦,放鬆至關重要, 所以不要把自己什麼時間都排滿,需要給自己放鬆,給與存儲腦工作。

當時間稀缺帶來嘗試多任務運行,思考腦只能一次幹一件事情,不能並行多個事情,這個時候就會使用反射腦,這樣做事情容易犯錯,這樣就帶了焦慮,焦慮和不安佔據認知帶寬,更容易犯錯,陷入惡性循環。

把人當做一臺電腦,上帝給與人非常好的CPU,還有很好的硬盤,可是隻給了很小的內存。多任務運行會卡機。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3) 稀缺會使我們走向借用的習慣

稀缺會讓一個人習慣性的透支未來的資源,長遠來看,會讓人陷入更加匱乏。

借用時間,這周的任務沒有做完拖到下一個星期做,下個星期拖到下下個星期,這樣長期拖著,會讓人陷入時間的稀缺之路,這樣時間管理,精力管理都會失效, 於是變成了拖延症,深度拖延症。

借用金錢,信用卡,花唄,借唄,花錢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把錢花出去了,到了還錢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現,太多了還不了,於是什麼小貸,借款,陷入了被追債不能自拔。

借用別人對你的好感,典型的就是在朋友圈求點贊,發到群裡,讓大家給你點贊,一次還行,二次人家就有意見,三次人家直接就把你刪除了,長此以往,發現自己的朋友圈越來越窄。

海爾的OEC管理法為海爾集團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是海爾生存的基礎,並大大助力海爾對外擴張,是海爾走向世界的最好發展資本。OEC管理法非常簡單,它是海爾以目標管理為基礎獨創的一種生產管理模式,也可以表示為: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即是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的工作要清理並每天有所提高。

OEC管理法,也為海爾賺得很多社會效益和光輝榮譽,曾獲得國家企業管理創新“金馬獎”,企業改革“風帆獎”。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4) 稀缺使我們沒有餘閒

餘閒就是我們剩餘下來的、沒有利用上的時間和空間, 稀缺會把所有的時間都安排滿, 導致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提高。

一個香港真人秀節目——《窮富翁大作戰》其中反響最大的一期,要數香港富豪G2000的創始人和主席田北辰參與的那一期,參加了這個節目後,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窮人的不易。在參加節目之前,他認為“即使是弱者,亦可以變成強者”。

而在參加節目之後,他卻覺得 “這世界上只有弱者越弱,越來越慘。

在節目裡,田北辰以清潔工的身份體驗生活。他的薪酬是每小時25港幣,每天的生活費只有50港幣,並且只能住在15平方米的籠屋裡,月租卻需要1000+港幣!

在短短的兩天讓他意識到:““沒有學歷、技術的人,為了活下去,不是住籠屋就是要工作到半夜,但對於他們,最重要事情是下一頓吃什麼。”

生存對於窮人來說都成問題,他們沒有時間思考,怎麼改進,怎麼進步,怎麼提高,於是他們在忙忙碌碌中,窮困的過一生。

稀缺的本質就是沒有餘閒,餘閒可能會讓一個人的效率不是那麼高,但是它帶來的正向收益卻是非常高的,是一種奢侈的心理享受。任何的餘閒不是浪費時間,而且為了休息,為了思考,讓系統更加高效。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3 如何跳出稀缺怪圈?

雖然稀缺短期內能夠帶來專注紅利,但是如果長時間處在這種稀缺心態中,並不是什麼好事兒,它會把一個人拖向貧窮,進入一個匱乏的惡性循環。我們需要防止陷入稀缺。

1) 以始為終, 關注自己的本來目的

當我們工作忙忙碌碌,更多的是我們陷入了一種漫無目的的忙,讓戰術的忙來代替了戰略的思考,忙到自己沒有時間思考,麻痺自己,逃避自己。

我們做事,需要以始為終,關注我們的目的,記住我們為什麼而出發,而不是讓忙碌把我們整個人佔滿。這個其實就是既要低頭拉車,也要抬頭看路。

現在的35歲現象,就是對於錢的稀缺的反應,我從前也有這種焦慮,想要賺更多的錢,可以讓自己住更好的房,開更好的車,背更多的名牌包;想要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上更多興趣班;想給老人買更多的保險,防備年老時的意外疾病……尤其是在跟身邊人的比較中,自己越來越焦慮。於是,我辭職、跟朋友一起創業,大家一起起早貪黑的,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然而,持續了三年,業務開拓受挫。我開始反省, 是不是方向不對,還是能力不夠,我們幾個人坐在一起討論,決定把業務暫緩,我開始靜下心來寫文章,不斷拷問自己:你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

答案越來越清晰:創業的高度不確定性可能並不適合我,我喜歡可以控制的東西,比如IT, 比如鞋子,在讀書、寫字時候,內心是安寧的。

在這段時間裡,我也把自己的消費降了下來,不在頻繁的朋友聚會,不在買買買,讓生活安靜下來,從而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陪伴孩子。

所以當你忙碌,當你感到稀缺,感到焦慮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下,這是不是你想要的,再出發。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2) 利用好我們的認知帶寬

人的認知帶寬是有限的,利用好我們的認知帶寬 ,減少我們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做的瑣事,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

不要為了省錢,把時間花在無謂的事情上,比如年輕的時候,為了找各種視頻資源,翻遍整個互聯網,而現在,我會花幾百塊錢,把幾個常用互聯網視頻VIP給買了,想看就看,節省的時間,做點別的事情,而不是在找資源的路上。

還有工作中,有很多瑣事原來都是自己做,現在發現有些事情可以分配出去,別人也可以做的很好,而把自己的時間用在最重要的事情。

當時間不在稀缺,我們就可以拒絕多任務運行,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好思考腦,做到深度思考, 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兼職,提升新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寫作的時候遠離社交媒體, 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到寫作上,在2009年開通了Twitter, 但是一年半隻發佈了一條信息:這是我的實名賬戶,當恐怕我不會經常發聲,因為當前紙筆仍是我的最愛。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3)給自己餘閒, 讓自己喘氣休息

要相信,這個世界,離了誰都可以轉, 自己沒有那麼重要,所以對於自己,不要把自己逼迫的那麼緊, 要給自己留出空閒。

對於時間,不要把工作安排的滿滿當當,這樣有一些空閒來對付突發事情,而不會借用明天的時間,陷入時間稀缺的惡性循環。

對於金錢,再窮也要留出一些來投資,可以存儲,可以投資, 可以投資自己的知識,技能, 讓自己成長,進入上升通道。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4) 要事第一

在工作,生活中,要事第一,時時刻刻要記得把自己精力放到最重要的事情上,通過設置提醒把重要的事情拉回到視野當中,避免忽視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對於工作的事情,設置不同的時間節點,給與提醒,而不是在截止日期之前提醒,這樣就可能陷入稀缺的狀態。

對於鍛鍊身體,設置鬧鐘,讓自己每週都有固定的鍛鍊時間,而不會因為太慢或者太累而忘記或者放棄。

對於金錢, 不要無休止的透支 ,要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給定最低點, 停止消費或者有意識的節省。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4 寫在最後

為了避免陷入稀缺陷阱,我們需要增加閒餘和提高帶寬。閒餘不能太多,多了會導致低效和浪費;閒餘也不能太少,少了會導致管窺。

稀缺會改變我們花每一分錢、度過每一個小時、吃掉每份食物的方式。稀缺會給我們一個不同的結果,裝出一個內容不一樣的行李箱:大行李箱總是裝得隨心所欲,還剩下不少空間;而小行李箱卻總是裝得十分謹慎,滿滿當當。

我們需要改變稀缺的狀態,從我們出發的目的開始,從我們日常的安排開始,從我們的每一件事情做起。

“工作忙,工資少,能力沒提升”,掌握這四點,跳出窮忙怪圈

歡迎【關注】阿布,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