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細節,虧去幾十萬

昨天,扒姐寫:


百萬醫療險。


有個讀者朋友,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扒姐今天打開文看:她的留言幾乎淹沒在評論區,我想很多人都忽略了。


特別想來深入的說說:


一個小細節,虧去幾十萬


那就是,真正生大病,在醫院有可能買不到藥的問題。


1


為什麼扒姐對保險產品的細節,特別較真。


就是因為有可能因為產品條款幾句話、幾個字,少一塊的保障,後續解決問題的能力,千差萬別。


我主張大家一定要買好一款百萬醫療險。


不能因為它的便宜,忽略它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比如,百萬醫療險的惡性腫瘤院外購藥報銷這條市場上,很多產品都是沒有的(當然也包括扒姐昨天“點名”的產品,都沒有)。


但這個條款,有多重要:


可能很多人得等到得病的那天,才能感受到


扒姐可不希望大家,等到那時候才發現啊:


沒注意院外購藥這小細節,虧出幾十萬出去。


2


2019年1月2日,央視《經濟半小時》做了一期“救命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卻消失了,抗癌患者買不到藥的調查節目。


節目中,貴陽王先生罹患肺癌,可服用靶向藥“克唑替尼”進行治療(節目的第13分開始講述)。


如果長期吃靶向藥,不產生耐藥性,生存期會延長很多年。


腫瘤會變成慢性病,實現帶瘤生存。


沒有人會放棄這種“帶瘤生存”的希望的,何況王先生和妻子剛搬進新房,孩子還小。有一大堆世俗的責任。


怎麼能放棄?!


但是這個靶向藥非常貴啊。


一個月:5萬多。


我們時常聽到抱怨房子貴,房價高。但沒有幾個人背5萬多一個月的房貸啊。


當然,比較有幸,這個藥在2018年11月被納入了醫保目錄


不僅藥價降低,醫保還能報銷70%。


這麼一算,一個月藥費負擔,一下子就從5萬多,

降到了4、5千。這簡直是生的希望。


但一波三折:


這個靶向藥進入醫保目錄落地之後,他們跑遍貴州省的各大醫院,都買不到藥。甚至醫院明確表示:不進這類醫保抗癌藥。


為什麼!!


節目裡,說了第一個癥結點:


1)就是“醫保控費”。


醫保本身的池子有限,尤其欠發達地區,醫保籌資水平更低。


比如貴州,新農合籌資水平在600(加上國家財政補貼)。


100個農民,一年的籌資才是6萬。


而一個新農合癌症病人,要吃這個藥:一年醫保報銷得十幾萬。那就是1個人,要吃掉200多個農民的籌資。


這麼個用藥法,那麼醫保:基本是入不敷出的。


所以,靶向藥進入醫保目錄後,第一個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醫保控費。


怎麼個醫保控費法呢?


就是:把每家醫院控制醫保開藥的總費用,列入醫院、醫生的績效考核。開超標了,要扣工資、扣獎金。


但如果“醫生能把費用控制好,省下來的資金可以作為他們收入的補償”。


(這裡並不是要攻擊醫生,醫生也真是個很無奈的群體。)


為了達成這個“考核”,那當然是能不開貴的醫保藥,就不開。



這也就是:為什麼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內,

但卻買不到藥的原因。


因為這:很多人,已經提出,不要這類昂貴的靶向藥、抗癌藥納入醫保的觀點。


3


可是,不納入醫保。問題就解決了嗎?


醫保目錄外的藥就很容易買到?


也不容易。


這裡扒姐說一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


扒姐老媽去年因為反覆發燒,去醫院就醫。因為年紀大了,免疫力差。反覆好長時間都沒好,所以最後住院治療。


結果檢查有丙肝肝炎(原來從來不知道這個事,也不知道怎麼感染的,還好2018年我就已經給我媽買了保險。要不然,也是所有保險都買不了)。


已經開始有脂肪肝了(我媽其實非常瘦)。


我們去市裡專門的肝病科看病,醫生直言:丙肝肝炎,現在有特效藥,很容易治癒。但醫院沒有藥!


需要自己去買。


第一種:最正版的特效藥,就是美國吉利德公司開發的原研藥:吉三代


但非常貴,一個療程7萬多美金!折算人民幣50多萬。

這種肯定是買不起的。也不必花這個錢。醫生說

所以給我們說了後面兩種。


第二種:就是國產特效藥-戈諾衛,歌禮公司生產。


這個藥,目前還有慈善機構補助患者。

大概全部治癒的療程,費用只要2萬多就行(大概2萬7?)。

藥效也很好,96%+的治癒率。


第三種,就是印度仿製藥吉三代。


如果身邊有做旅遊行業的朋友,可以託他們從印度帶。要價非常便宜:一個療程價格大概在幾千塊。

如果買的藥對,頂多2個療程就夠。


我媽媽的情況比較輕微,醫生說:基本一個療程,病毒也就殺得差不多了。

也就是,如果能買到仿製藥6、7千塊,基本能搞定


找藥過程就不說了。

總之,結局很順利,扒姐老媽恢復得也很好。印度仿製藥的功力,簡直不是蓋的。


這裡,你估計會納悶:這個藥,又不在醫保目錄內,也有國產公司研發出來。



這就牽涉到:


一個醫療行業的第二個問題。


原來醫院,有一個非常重的頑疾。就是:以藥補醫。


醫院也是自負盈虧單位,為了有更多的營收,同時醫生有更多收入。就用“開藥”來補償收入。所以開得藥越高,收入越多。


以至於:醫院醫生開藥,都往貴、多的開。


為了治療這個頑疾,郭嘉出了個“藥佔比考核”的殺手鐧。要求城市公立醫院藥佔比降低到30%。


什麼是藥佔比?


就是藥品費用佔總就醫費用的比例。


那麼要控制到這個藥佔比:


當然醫院給病患開藥越貴,就越吃虧。以至於,一開就超標。更別說:那種上萬塊的靶向抗癌藥了。


此外,為了平定“藥價”,國家也取消了:藥品加成的醫藥行業習慣。


也就是,原來國家是允許醫院在實際購買藥價的基礎上,加價不超15%賣出去。


但這個加價。


讓醫院又有個壞習慣:就是藥品進價越高的,醫院盈利越多。


他們也自然願意進昂貴的抗癌靶向藥。


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沒有盈利動力。昂貴的抗癌藥不光佔用的資金多,且需要比較高的冷藏技術。


成本又高。



以至於,都買不到藥。


所以為什麼,有了開篇讀者:


對醫保體系、醫藥體系的吐槽,和買不到藥的痛苦


且,我相信以上存在醫保、醫療體系問題:長時間,都難以解決,甚至不能解決(只能略作平衡)。


因為中國16億人口,起碼大半人口都交的是城鄉居民醫保。大家都知道,這種醫保:費用是很低的。


現在郭嘉把新農合也合併到城鄉居民醫保。


籌資水平,其實並沒有提高太多。但報銷範圍擴大了很多。


所以按照這樣形態看:醫保仍然會入不敷出。醫保控費、藥佔比考核等等是長期持續、無力更改的。


4


那麼,扒姐是要吐槽,現行醫保體系與制度嗎?


那又未免腦子太簡單。


我們國家人口多,體系龐大,要做總協調是不容易的。


甚至極為考驗智慧。


所以缺點總是有的,但在沒有更好解決辦法面前。它極有可能,就是最好的。


且扒姐也沒有資格說現行的醫保制度不好。


我本身農民出身,即便戶口變為城市,但我有家人還交著保費很低新農合、城鄉居民醫保。


是低價醫保的受益者。


我們希望,國家能開發出更多價格便宜、藥效又好的仿製藥。這樣才能緩解醫保資金壓力與廣大病患買不上藥的矛盾。


只是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必須得知道:


任何好的、本身昂貴、稀缺的東西,都不可能輕易可得、人人可得。


即便強制的行政干預也不行。


所以,小夥伴們不要抱怨:我們國家為什麼不能實行免費醫療。放心吧,即便是實行免費醫療。


它一定會讓你

在低廉價格面前,額外付費。


當然,這個說得就有點遠了。


總之,扒姐想說的是:如果未來,對於昂貴的惡性腫瘤靶向藥、特效藥,醫院裡買不到藥是常態,或者概率比較大。


那麼,有一款帶院外購藥報銷的百萬醫療險,是何其的重要。


PS:寫這篇文章,我沒有任何的私心(百萬醫療險也很便宜)。只是希望大家能早遇見一些現實。並形成應對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