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創作於1925年,每一條屏縱180釐米,橫47釐米,分別為《江上人家》《石巖雙影》《板橋孤帆》《柏樹森森》《遠岸餘霞》《松樹白屋》《杏花草堂》《杉樹樓臺》《煙深帆影》《山中春雨》《紅樹白泉》《板塘荷香》,每一幅作品都是在描寫他的家鄉。

這套《山水十二條屏》在齊白石的創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

1917年至1927年是齊白石的10年“衰年變法”時期。所謂“衰年變法”,是指人到暮年又在改變原有的模式和方法。由此,1925年的這幅畫作品,被認為是齊白石風格轉型期最具代表性的山水作品。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取景上,這個作品既不俯視也不仰視,而是採用平視的角度,讓它的山水很生活、有根據。不像過去的山水畫,要刻意表達冷逸超遠。這是齊白石自己獨造的。在這個作品裡,他學過的各家各派畫法,都已經融匯為齊白石的畫法,而且掛在一起十二幅,視覺衝擊力非常強。

特別是在上世紀30年代以後,齊白石很少涉及山水(因為他畫的山水被當時的傳統畫壇詬病,認為很野、沒來歷。即使他自己非常自信,但除非有人請他畫,他自己主動畫山水比較少)。因此,這幅集大成的《山水十二條屏》就顯得更精、更貴。

《山水十二條屏》高清大圖欣賞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一)愁心山色一千重,徑絕斜橫橋板通。江上人家炊斷滅,閒遊猶有此衰翁。乙丑中秋後製,畫十二幅之一併題,借山吟館主者。 印文:木人、白石翁

瓦屋有23間之多,其中7間擠住底邊,略俯視,大多不全,留有很多畫外的畫面感,這樣的處理亦見於1910年《借山圖》之《滕王閣》以及1924年的《乘風破浪》等畫幅中。對岸的瓦屋三五攢簇,完全不合現實之理,只求畫面形式的和諧;它們朝向四方,明確、輕鬆地示意出畫面的空間維度,真正大寫意手段;它們鬆鬆閒閒地散在柵欄圍成的院落裡,節奏平緩,與近景瓦屋的密集形成強烈對比,單純而不簡單;門窗變化豐富,形式安排上極盡講究。遠山並不遠,依柵欄而起,山勢圓而緩,重勾,淡染,勾中略帶皴,主山左襯低矮邊角圓頭山,後襯淡綠沒骨山,座座清楚、不含糊。兩岸間的大片空白是平靜無波的水面,被兩段汀渚和一架板橋所“破”,使兩岸不顯得過於遙遠,雖也屬“一河兩岸”式構圖,但絕無倪高士的枯索、清冷。一人正策杖走向板橋,比例極小,卻奪人眼目,配在這般親切、安寧、有情意的山水中,真正起到“點景”進而“點睛”之用,正應著“愁心山色一千重,徑絕橫斜橋板通。江上人家炊斷滅,閒遊猶有此衰翁”的詩境,並藉由遠山而尤顯高遠——他是齊翁麼?我們又何嘗不希望自己也是這畫中人呢?想必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與我們有同樣的奢求吧?這樣的意境又怎能不永恆呢!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二)密樹濃陰繞地雲,石巖雙影虎同蹲。是誰留著秦時月,拋在(亦作上)長天照近人。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二並題,瀕生。 印文:白石、老齊郎

“密樹濃陰繞地雲,石巖雙影虎同蹲。是誰留著秦時月,拋在長天照近人。”其山石無疑也是白石自家創稿中極具特色的圖式。關於畫石頭,白石曾在1917年說:“凡作畫欲不似前人,難事也。餘畫山水恐似雪個,畫花鳥恐似麗堂,畫石恐似少白。”少白即周少白(1806-1876),浙江山陰人,寫意花卉酷似徐渭、陳淳,山水師法石溪、石濤,能篆刻,四十歲後專畫石,張之萬稱其為“國朝畫石第一人”。曾以墨塊之濃淡枯溼交相塊疊之法(所謂墨塊皴),畫沖天而起之嶙峋巨石,立體、有光感又有雄強金石氣。晚年吳昌碩曾在《墨竹》中題:“月明滿地金錯刀,學周少白而勁氣不能敵,此衰年之患耳”。雄壯如吳昌碩尚有如此慨嘆,可見周氏之強。少白為積累石之形態,每見奇石,必手錄之,曾以冊頁形式作480幀石圖,皴法多樣,形狀無一雷同,影響後世頗深。天津文物公司藏齊白石1924年作四條屏《巨石圖》,大略即由少白脫胎而出,只是周氏雅緻氣息,經齊翁之手,或許因“恐似”吧,竟怪怪奇奇到令人驚訝的程度!“之二”山石即大略屬墨塊皴,只是結合了濃溼墨的粗線勾,又結合了自家畫稿中之“石門”圖式,森森然,真如雙蹲之虎——右側山石頭重腳輕,但極穩,與左側山石的間距上小下大,上半部相近處很有緊張感和對峙感,而下半部的相離又恰可將近景樹木容納進來,相倚相讓,對立而統一,奇趣橫生。近景樹正斜交織,樹葉用米氏臥點法,墨氣淋漓,既渾淪又有形;樹冠中心墨色極濃,所積層數並不多,卻極具“密樹濃陰”之感;樹幹為焦墨,枯潤交互,骨力十足;樹腳處以極溼淡墨橫抹出平地,與樹冠邊緣極清透的灰墨相呼應,托出“繞地雲”之意境。至此,詩與畫完成了一一對應,互為註解。二山石之間由花青烘托出的一輪明月,將我們帶離物象的描摹,進入到詩的遐思中,與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類似,意境中有思古之幽情和天長地久之蒼茫,算是白石較為清冷的意向了。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三)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三,杏子塢老民。 印文:白石山翁(四)風光何處異人間,柏樹森森生夏寒。我欲結鄰居嶺上,喜看山色少遮攔。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四並題,白石。 印文:借山老人

之三是十二幅中唯一沒有題詩的。白石早期畫松,一為米點法,一為以長線、色墨拖勾而成的長鬚之松,那種配著雄鷹、以鐵線清晰細緻地勾出松針的畫法則是變法成功之後的事了。而其長線拖勾畫法,又有呈尖塔狀靜立之松和風動之松兩種,通常靜立松依偎在屋舍、山腳邊,襯著田園的寧靜;風動松則常與滿是波紋的大面積水面相配,和著水之盪漾,綽約又剛健,表達《雨歸》、《渡海孤舟》、《清風萬里》之類的意境。“之三”的風動松稍不同,所配不僅有水面和孤帆,更將農舍、遠山等也納入進來,不為表達漂泊的遊子感觸,更似遠遊歸來,船將靠岸,親人將久別重逢的心境,在經歷了波濤洶湧後駛進寧靜的港灣,視線正從遼闊的海天收回到親切的田園,故而水面換以留白法交待,暗合著審美和心理的節奏。風舞動著松的長髮,吹向右邊,帆迎著風,向左行,遠遠地呼應著,靜中寓動,心也隨著輕快、欣喜起來。四塊橫抹的沒骨赭墨輕鬆地交待出空間,而且富於濃淡、乾溼、大小、方向、色度、相互關係等各種變化。畫面貌似寂無一人,卻分明有視點的牽引,這視點又分明就在船帆背後——也正因視點在隨著船而微微起伏,故而房舍清晰又不定,但“數疊青青屋後山”已經近迫在眉睫了。如果沒有出遊與歸來的萬端感觸,這樣的意境是絕不會得的。這意境不熱烈,但雋永,意味深長;這畫面處理,既充分、豐富,又有“空兒”,足夠用以寄託——雖無題詩,但卻是真正的“畫中有詩”。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四)風光何處異人間,柏樹森森生夏寒。我欲結鄰居嶺上,喜看山色少遮攔。

之四是十二條屏中唯一斜向佈局的,如果不是特殊結景造境的需要,齊氏山水絕大多數是“橫平豎直”式構圖。該幅詩云:“風光何處異人間,柏樹森森生夏寒。我欲結鄰居嶺上,喜看山色少遮攔。”所謂“異人間”之境需在高處之嶺上結廬,斜向便於表現攀升之坡度。此外,赭色坡地有著微妙的色度變化,近暗遠亮;瓦屋成反C狀高低排布;樹腳與樹梢呈斜向左上直線——簡單幾個元素,坡度便有了。嶺邊凸起筍狀山,看起來真是無遮無攔,它硬硬地向右斜伸,牽扯著中近景的左向坡地,“編造”出“衝突”,誇張但合於“畫理”,並與後山呈X形交叉,雖奇但不怪;山用大筆頭、濃溼墨,披麻皴已由線而擴為塊面,縱橫塗抹,難掩氣勢之壯,但因山頭平圓,山形也不尖峭,因而氣質上並不遠人。最遠處兩座純花青沒骨山,清透、空靈,與前景互為映襯。山均為山腰以上,其下沒於雲氣間,從另外一個維度襯托“嶺上”之意向。柏樹是他慣常的畫法,臥筆點樹葉,白描法勾樹幹,相互蟠曲纏繞,濃濃地遮蔽住樹根旁的兩座房舍,雖只六棵,卻能成“片”;墨色的濃淡變化中輔以花青,確有“寒”意生出——而能在悶熱夏日有寒涼,難道不是極為快意的神仙般享受麼?如此,確是值得嚮往的了。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五)非畫人情山水在,餘霞猶似昔時紅。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五,阿芝題舊句。 印文:木居士

之五是十二條屏中唯一波濤滿幅的,徐悲鴻曾屢屢對齊翁這樣的水面讚不絕口:“讓人眼暈”!他的“水”大多是這樣起伏圓緩,從畫外來到畫外去,平行推湧著由近及遠的;先用乾溼淡墨鬆弛、從容地寫滿整個水面,再用濃焦墨局部複寫,講究濃與淡、干與溼、斷與連、枯與潤的變化,盪漾而有光照感。水面與汀渚、小山的交接處尤為關鍵,通常是水紋的橫向長線與淋漓墨塊的交接,避免形狀的整齊、清楚,有相接與相離中時隱時現的感覺,真是很“暈”。近景小山應是小姑山和周少白墨塊皴的合體。齊翁遠遊以及定居北京後往來京湘途中,曾四遇小姑山(小孤山)。此山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東南65公里的長江之中,為長江中一座石嶼,嶼周裡許,高達一百餘米,以其獨立無依而得名。山體奇特秀美,各面各形,所謂“東看一支筆,西望太師椅,南觀如撞鐘,北觀嘯天龍。”1926年白石從長沙返京,遇戰事改水路繞道南京轉乘火車,在江輪上再經小姑山,有題:“前癸卯畫此側面,乙巳畫正面圖,遠觀似鐘形,尤古趣,已編入借山圖矣。”說明他之所取為南面所觀之鐘形,並固定為了一個基本圖式,後被屢屢安置在不同的構思中。自變法以來,白石喜用豔色,其中以紅色為多,這不僅表現在紅花墨葉之花鳥畫上,山水畫中之杏花、桃樹、楓樹、夕陽等也多有使用。“餘霞”之紅色很注重水分的把握,畫法有類平塗而略具變化,強調平面感、象徵性,襯在槎椏枝幹後,很富裝飾意味,類似 《石門二十四景》 之 《古樹歸鴉》。二句題詩為:“非盡人情山水在,餘霞猶似昔時紅”。《白石老人自述》中有,1900年他用掙得的320兩銀元典租了蓮花寨的梅公祠,帶著妻兒一家六口住過去,此地與附近的餘霞嶺相距20多里,一路是梅花,當時得詩:“最關情是舊移家,屋角寒風香徑斜。二十里中三尺雪,餘霞雙屐到蓮花。”詩中之“餘霞”似有地名與晚霞之雙關義,轉移到畫面上,便只有晚霞之意了。如果說,這一片水代表著與家鄉和舊日時光的距離,連接著今日和昨天,那麼紅似昔時之“餘霞”便是那所有值得懷念的過往了——它彷彿很近,其實很遠,溫暖又夢幻,有些感傷但並不頹廢。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六)吟聲不意出簾櫳,斯世猶能有此翁。畫裡貧足(居)誇耀,屋前屋後數株松。(貧字下有居字。)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六並題舊句,老齊郎。 印文:老齊郎

之六的構圖最是誇張,近景的叢樹起到“之一”中底邊瓦屋的作用,但比瓦屋更具姿態,彷彿張開的手臂,迎接著相隔不遠的屋舍,平樸而親切。兩個低低橫臥的墨塊浮在遠遠的水中,遠而濃,很不同凡響,把水面襯得如明鏡般平滑而耀眼。題跋成為一個重要的畫面構成的參與因素,豎直四列形成一個灰色調塊面,在黑白間平衡著、過渡著,腔調簡潔而嘹亮。題詩云:“吟聲不意出簾櫳,斯世猶能有此翁。畫裡貧居足誇耀,屋前屋後數株松。”1900年典租梅公祠後,白石為自己蓋了書房,取名借山吟館。1904年隨王闓運師遊南昌,因聯不上王師句,自覺讀書太少,很是羞愧,回到梅公祠後,將“借山吟館”之“吟”字刪去,但名“借山館”。白石對吟詩作了持續一生的努力,所費心血不亞於書畫。若有瓦屋數間,被水環抱,有松作伴,一卷在手,簾櫳半掩,間有吟聲飄出,迴盪於松間,想必就應該是齊翁最大的願望了,而這願望並非如文人對山林的嚮往那般遙不可及,實際上是白石曾經達成的生活,所謂“諸君不若老夫家,寂寞平生敢自誇。盡日柴門人不到,一株烏桕上啼鴉”的生活。這境界是不以“貧居”為苦、不以“寂寞”為煎熬的境界,也是自我修為的境界。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七)中年自喚老齊郎,對鏡公然鬢未霜。兒女不飢爺有畫,草堂不漏杏花香。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七,寄萍堂叟並題。 印文:齊白石

之七最是清新可人。杏花在白石的圖譜裡負載著對田園的傾心和對故園的思念等意象,也是在用色上最為嬌美的,有別於其通常的濃烈特徵。杏樹在樹形上、杏花在花形上,均與桃樹、桃花近似,在白石畫幅中,二者的畫法、形態及用色也均類似,有些用筆較為縱放的,往往只能藉助詩文題跋來分辨。《齊白石全集·第二卷》有1922年《桃源圖》,桃樹、桃花的面貌就與“之七”近似,只是因處於近景而更細緻、清晰。“之七”的構圖很特別,中近景是一大片留白的水面,只以幾塊墨塊和一抹板橋相破,簡到極致。主體場景安排在遠處——花青色、沒骨法橫抹坡地,由近及遠次第淡去;三間“草堂”錯落而坐,杏花在房前屋後任意圍繞;有風吹來,杏花更顯嫵媚,屋頂的茅草也隨之微微抑揚;墨筆寫枝幹,墨色近重遠淡,近焦遠溼,近有質遠有勢;大色點點紅花綠葉,花色是盛放中褪去浮紅後嫩透的水紅色,葉色是不再鮮嫩的草綠色,既合“物理”亦合“畫理”;因是遠觀,一切景物之輪廓避免清晰;用筆追求不修邊幅但神完氣足的“寫”意,茅舍、樹木的形狀追求斜而正的隨意感,一派鄉間自然天成氣息;頂部題跋呈方正的長方形,襯托著杏花的肆意生長和田園風光的悠然自在,它“擠在”意象渺遠的“虛”處,隨著“中年自喚老齊郎,對鏡公然鬢未霜。兒女不飢爺有畫,草堂不漏杏花香”的詩意,將一個農民的理想與陶淵明的境界聯結在了一起。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八)三峰如角世非稀,木末樓臺未足奇。何處老夫高興事,桂林歸後姓名低。(姓字本畫字。)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八並題,齊大。 印文:借山館

之八有著最為典型的筍狀山,但為突出“如角”之感而增加了高度、誇張了聳立感。前峰細筆勾皴,復依結構淡染花青,後山純用花青以沒骨或稍兼勾皴法略示出山形。幾乎只有兩個景別,即群峰組成的後景與叢林樓臺組成的前景。前景松樹以白描勾幹,分披之線構成松形,墨色只分濃淡(前後)兩層,又在局部輔以淡花青,雖簡單卻很有茂密感、空氣感和空間層次感。樹腳以粗放墨點畫草地,略作路徑的示意,有濛濛的滋潤感。一樓閣自林後隱現,屋瓦、窗稜、飛簷都細細勾描出來,右下呼應以深藏之平屋,使林後的“虛”處有了“實”的內容。通常,白石會在一片尖塔狀松林上配以圓頭山,以求形式上的對比和豐富,像這樣“尖塔”配“尖峰”的畫面並不多見,這就要從題詩中去尋答案了。詩曰:“三峰如角世非稀,木末樓臺未足奇。何處老夫高興事,桂林歸後姓名低。”八年遠遊令白石眼界大開,故而“木末樓臺”、“如角”峰巒之類,在他眼中均成不足奇的平常景色;行過萬里路,唯渴念讀破萬卷書,寧可隱姓埋首做些實在功夫,而不願與人爭一時之短長——山高林深,正好作歸後隱,何妨稱作齊高士!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九)煙深帆影亂,潮長海山低。餘舊題海山煙舫圖五言律中句也。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九,木居士。 印文:阿芝、老萍

之九是十二條屏中唯一用潑墨法的,也是墨法運用得最為高妙的,整體效果上又很有些莫奈《日出·印象》的意味。淡墨的海,濃墨的低低的海中山,均是極大的塊面,幾乎不見筆;淡墨清透、空靈,濃墨烏黑、密實又神采奕奕,濃淡墨相撞處正是海、山的“交接”;墨氣淋漓而不漫漶,恣肆而不失形;海面並非一味地潑墨,大片的和零碎的留白穿插其間,似有陽光在照耀——這樣的水法在齊氏整個山水畫中亦不多見,不知是因“煙深帆影亂,潮長海山低”的意境而創法,還是有法後推敲出了這樣的句子,總之,是渾然為一的。景物簡單至極,但所費思量卻不少:除了幾抹海水幾抹山,就只有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十隻帆船;帆以白描法極簡略地勾出輪廓,筆線依遠近和顯隱而有濃淡乾溼的變化,框出的一塊塊小面積的白,打破了大面積白、灰的單調,而這個白看似是空的,實則是有實在質感的帆布,與留白的海水貌同質異;只有近景的四隻船可見清晰的船體,其餘均被煙霧鎖住,露與藏的手段堪稱高明;橫的船、豎的帆、斜的繩、弧的船篷,調整著水面的節奏,好似蒼茫海面上躍動的精靈;船體染赭色,令水墨溫暖,也呼應著自上而下的光照;最近兩隻船中隱約可見二船伕,彷彿依舊在忙著自己的活計,或許是司空見慣吧,全然不理會這海中美景,一派勞動者對待自然的平淡態度——這態度同樣也是齊白石的,類似“一年容易又秋聲”,來之,便安之,無論春去秋來,時光流轉,還是波濤洶湧,碧海揚帆,都將歸於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均是尋常!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十)不教磨墨苦人難,一日揮毫十日閒。幸有楊枝慰愁寂,一春家在雨中山。八硯樓主者乙丑中秋後作畫十二幅之十,時居京華。上題之詩舊句也。白石。 印文:白石翁、齊璜之印、老萍

之十為齊氏米點的典型面貌,也是十二條屏中唯一純水墨之作。白石大約在1922年左右形成自己的米點樣式,他曾在這一年的一套山水四條屏之《米氏雲山》中題:“見笪重光臨米家畫後作”,即他的米點很可能並非來自對原作的臨仿,而是來自臨摹品或印刷品,所參見的是米氏和臨摹品的綜合特徵,再經由其個性氣質的參與而形成——自有米氏雲山以來,千百年來被無數畫家所宗,齊翁米點恐怕是其中最為強悍的了。之十通篇墨色濃淡對比強烈,符合雨中景物特徵。山與樹葉用幾乎相同走向的大臥點表現,先以淡墨點出形狀,再在結構處積以濃墨橫圓點,但所積僅一二層而已;淡墨點應為宿墨,筆筆相接相疊,筆痕清晰,墨氣清透而晶瑩;濃墨似為鮮墨,藉著底層淡墨點的水分略有暈散,厚重而有韻。米點雲山背後一上一下兩抹細長沒骨山,把住畫幅邊緣,將主體山拱出——如此“山重重”的圖式,在白石山水中不多見。主體山山頂及山腰是用淡墨平直橫抹之雲,也是白石少用的畫法。頂部浮雲上有詩云:“不教磨墨苦人難,一日揮毫十日閒。幸有楊枝慰愁寂,一春家在雨中山。”畫面彷彿頓時因之而有了雨聲,淅淅瀝瀝中,“寂”更寂了,但恐怕“愁寂”是假,清寂是真——儘管有“一日揮毫十日閒”的生計之愁,但若苦於這種愁或進而在詩畫中嘮叨出來,便不是齊白石了;而滿眼是春上楊枝,禁不住雨中輕吟,進而“寂寞平生敢自誇”的,才是齊白石,也才是詩與畫!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十一)三百石印富翁乙丑中秋後製畫十二幅之十一。空中樓閣半雲封,萬里鄉山有路通。紅樹白泉好聲色,何年容我作鄰翁。三百石印富翁又題。 印文:白石翁、借山老人

之十一是十二條屏中畫面效果最為跳脫的,這當然主要源於以色為主,以墨為輔的處理方式。這種以色當墨方式不是文人畫常見手段,其大比例用色堪比西畫觀念下的水彩畫,但其特徵又分明是中國畫的——依舊是書法用筆,依舊有虛有實,依舊是示意性遠大於描繪性,依舊用黑、白、灰主導著畫面的精神。用沒骨法畫左右兩坡地,赭墨、寬筆、短線、平行排列,仔仔細細,四平八穩,不急不躁;兩坡地中間位置留白,夾出一條有三道彎的小溪,這類“曲折”為十二條屏僅見,在整個白石山水中也極為少見。但三彎之後,溪水幾乎呈一條筆直的豎線衝著畫外流過來,彷彿能一直流到我們的心裡,雖曲尤直,極具匠心。中景溪岸邊是幾株秋樹,以墨為幹,以色為葉,與遠處掩映在雲霧間的一帶紅樹遙相呼應,明豔而喜悅。遠處二三樓閣浮在雲中,如夢似幻。雲也是輕墨橫抹,只寥寥數筆,便將樓閣輕鬆托起,收四兩撥千斤之功效,令人歎服。這等神仙境界難怪白石心懷嚮往:“空中樓閣半雲封,萬里鄉山有路通。紅樹白泉好聲色,何年容我作鄰翁。”白石47歲遠遊後歸居田園時當了爺爺,即可稱“翁”了;到北京漸漸在畫壇站穩腳跟之時,已近六十,是名副其實的“翁”了,也是該作“退休”打算的老人了,因而在民國畫壇上齊翁最多歸隱、息肩之思,詩書畫印均如此。但連他自己都沒料到的是,天肯假年,他又度過了從未歇息的三十餘年——想想真算是中國畫史之幸了!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十二)少時戲語總難忘,欲構涼窗坐板塘。難得那人含笑約,來年消息聽荷香。乙丑中秋後製畫十二幅之十二並題老萍。 印文:木人子林仁兄先生清鑑,弟齊璜老眼。印文:木居士、白石翁

之十二是齊白石的一大創格,是十二條屏中最“可愛”的畫面,也是唯一沒有強悍、粗壯感的畫面。它受啟發於金農,早在《石門二十四景》中就有嘗試,成為母本之一,是白石早期畫荷的主要樣式,變法成功後他便更多傾向於“紅花墨葉”一路的大片荷葉、大朵蓮花樣式了。這樣散而滿的構圖在其他白石山水中似乎再難找出,或許正因如此,消弭了他畫面中通常的緊張感、誇張感、張揚感,反增了一分恬淡與安適。蓮花小而密,以類似米點之法,一點便是一朵,有勢、無細節,收“似與不似之間”之妙,由近及遠地鋪滿池塘。花青與淡綠的蓮、汀渚、遠山,如玉般清潤,透著絲絲沁人心脾的涼爽,好不愜意。花朵用大小、濃淡不一的紅色點出,嬌豔又雅緻。用墨線勾出近處的水榭和遠處的板橋,分量剛剛好,即壓得住畫面,又能與整體的簡潔輕盈氣息相諧調。這一片荷塘真是考驗功夫,蓮、花、梗的排布既要有統一中的變化,又要有重複中的生動;既要亭亭玉立,又要隨波搖曳;既要柔而有骨,又要嬌而不妖。整幅畫堪稱點線面的交響曲,蘊含了極為豐富的形式美感。齊翁技藝既高強,意境則更引人情思:“少時戲語總難忘,欲構涼窗坐板塘。難得那人含笑約,隔年消息聽荷香。”片片清香中,滿滿的都是思念與回憶——昔日輕易相約,怎知未來難料,怎成想晤面執手如此難,只剩下各自“聽荷香”!好不酸楚!這酸楚又偏與眼前這美好相連,又怎能不慨嘆!

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鑑賞,感謝分享轉發

《山水十二條屏》每一幅落款的名字都不一樣,齊白石把他所有的筆名、號、齋全都用在這一套畫上了。且每屏上均題有自作詩,並鈐蓋齊白石常用印,加上形制裝裱統一,可謂“詩書畫印”四絕俱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