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把吃飯稱為“打尖”?

我們在古代題材的一些影視劇中,經常看見這樣的場景,當有客人進了客棧,店小二立馬熱情地招呼:“客官,您是要打尖呢還是住店啊?”

古人为何把吃饭称为“打尖”?

“打尖”這個詞在小說和雜劇中也俯拾即是,例如姚雪垠小說《李自成》中有:“倘若在平時行軍,遇著這樣好的地方,應該命人馬停下來休息打尖,然後再走。”;《鏡花緣》:“如路上每逢打尖住宿,那店小二聞是上等過客,必殺雞宰鴨。”;《紅樓夢》十五回:“那時秦鍾正騎著馬,隨他父親的轎,忽見寶玉的小廝跑來,請他去打尖。”等等。

有人說“打尖”源於江湖黑話。江湖中人為了互相交流而不被圈子以外的、特別是官府的人發現秘密,於是就發明了一些以遁辭隱義、譎譬指事為特徵的隱語,也叫切口。如稱呼頭為瓢把子, 眼為招子或湖,手為抓子,耳為順風子,心為蠶子或定盤子……京劇樣板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也是。

古人为何把吃饭称为“打尖”?

說“打尖”出自江湖術語貌似說不過去,正大光明打開店門做生意的,顯然要忌諱江湖黑話,難不成想讓客人聯想到這黑店?做正經做生意的不會用這個詞,這種解釋比較牽強。

所謂“打尖”就是指在旅途或勞動中短暫停留(休息或進食),最初應該住宿和吃飯這兩方面的意思都包含在內,因為這兩個行為往往是關聯在一起、連續發生的。後來隨著語言應用的演變,往往把住宿(休息)和“打尖”並用,可見“打尖”就剩下後一種意思了!

古人为何把吃饭称为“打尖”?

所以京津一帶的老百姓常把行路途中吃便飯叫“打尖”。為什麼把吃飯和打尖扯上關係?有人說“打尖”即“打發舌尖”的縮略語。

我們知道舌頭是人的味覺器官,舌尖是舌頭上集中味蕾細胞最多的地方,對味道最為敏感的部位,趕路的時候餓了,由於時間倉促且限於烹調材料、場地的欠缺,好歹做點簡單的食物或取出隨身攜帶的乾糧之類吃點,算是打發(有糊弄湊合、隨便應付之意)一下舌尖,而後繼續上路。

古人为何把吃饭称为“打尖”?

其實這種說法如果說可以解釋“吃飯”的話,用於稱呼“住店休息”就有點勉強了,因為休息睡覺顯然與舌頭毫無關係。據考證,“打尖”原意是“打火”,在流傳過程中將“火”誤成“尖”,就變成“打尖”了。

古代交通方式及其落後,在現在看來不算長的一段旅程古人可能要走數十日甚至幾個月。在旅途或公幹路上,每到日中或日暮就要就近找店投宿(極少數情況下也在野外露宿)。不論哪種情況,停下來就要打火(生火)做飯,填飽肚子是“第一要務”。

這裡“打火”是從原始社會“鑽木取火”改進和沿襲下來的鐵擊燧石取火,俗稱“火鐮子”,整套工具有火鐮、火石、火絨。火鐮即形似鐮刀狀的生鐵片,用石英石猛烈劃擊碰撞生鐵片,爆出火星,引燃手裡的火絨(蒲棒絮糅合炭、硝、硫磺這類易燃物做成的)。

古人为何把吃饭称为“打尖”?

“打火”即“做飯”,漢語裡常借代方式很普遍,如“下地”代替“到地裡做活”;“鋪床疊被”意即“侍寢”;“壘磚”代指“蓋房子”等。

“打尖”就是“打火”以訛傳訛流傳下來的有佐證,如《水滸傳》第60回:“且說吳用、李逵二人往北京去,行了四五日路程,每日天晚投店安歇,平明打火上路。”;《說岳全傳》“當下牛皋、王貴將帶來的傢伙,團團的尋著些水來,叫眾莊丁打火做飯。”元代《西廂記·楔子》:“〔僕雲〕天明也。咱早行一程兒,前面打火去。”等等。

可見“打尖”就是“打火”之誤,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這麼用,也就將錯就錯了!考慮到“打尖”這個詞產生的背景大多用於旅行、外出途中比較簡單甚至略帶湊合、應付的進食的話,後世又產生了一個表示吃得很豐盛的相關聯的說法——“打牙祭”!(您有任何看法都可以在文後留言與作者和其他讀者討論、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