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米高空全天候巡航百萬公里?然後悠閒的飛回家?豈不爭搶著要?

1998年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推出了一種巨大體積的無人機,單價達到了5000萬美元以上,起飛重量達到了11噸,翼展接近一架波音737。如此巨大的無人機被命名為全球鷹,在之後的十多年內,全球鷹無人機變成了一種全天候監視型航空器,該機角色上類似1950年代叱吒風雲的洛克希德U-2偵察機。它可以提供後方指揮官綜觀戰場或是細部目標監視的能力。它裝備有高分辨率合成孔徑雷達可以看穿雲層和風沙還有光電紅外線模組(EO/IR)提供長程長時間全區域動態監視。白天監視區域超過100,000平方公里(40,000平方英里)例如要監視洛杉磯一樣大的城市,可以從緬因州遙控環球之鷹,拍攝370 x 370公里(230 x 230英)區域的洛杉磯市區24小時,然後悠閒的飛回家。


萬米高空全天候巡航百萬公里?然後悠閒的飛回家?豈不爭搶著要?


它可在兩萬米高空全天候巡航掃描上百萬平方公里。而且這是一種噴氣式無人機,速度也較快,達到每小時640公里。全球鷹是第一架得到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認證可以在美國民航機領空飛行的無人機。這算是無人機產業一大革命,日後可能出現不需駕駛員操縱的商用飛機。RQ-4動力來自勞斯萊斯AE 3007H渦輪風扇發動機,該發動機可產生31.4 kN(3,200 kgf / 7,050 lbf)的推力,可以搭載900公斤(2,000磅)設備。機身為平常的鋁合金,機翼則是碳纖維。日後量產成本估計約3500萬美元一架。(目前實際成本加入研發成本,所以高達1億2320萬美元),全球之鷹無人機系統包含機體,偵測器模組,航電系統,資料鏈共四部分;地上包含發射維修裝置(LRE)和任務控制裝置(MCE,是在一臺嵌入式的整組式電腦化控制檯);支援環境和人員訓練是軟性部分。


萬米高空全天候巡航百萬公里?然後悠閒的飛回家?豈不爭搶著要?


整體感應模組(ISS)是雷神公司建造包含有合成孔徑雷達(SAR)、光電(EO)與紅外線(IR)感應器功能的整合模組。EO或IR感應器都能同時配合SAR使用。各自都有廣域和高解析兩種模式切換。SAR還有一種地面移動目標追蹤(GMTI)模式,能用文字顯示傳輸目標物的座標和速度。不論SAR或EO/IR都先由飛機上的處理器先處理過再把初步畫面傳給地面MCE的一個單獨即時視窗。MCE可以在傳送圖像給後方指揮官時先預覽圖片。其識別能力相當於分辨出萬米外高爾夫球大小的物體,因此這款無人機也被美國海軍看上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也推出了一種基於全球鷹無人機改進的無人機,這就是MQ-4C無人機,目前已經是美海軍海上巡邏和偵察飛行器。它是在美國空軍“全球鷹”無人機基礎上為海軍研製的,長約13.4米,翼展約39.9米,可在1.8萬米的高空飛行24小時。


萬米高空全天候巡航百萬公里?然後悠閒的飛回家?豈不爭搶著要?


這種無人機將裝備能對下方海域360度掃描的雷達,一次飛行即可偵察近7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另外,它搭載了高性能的傳感器,在1.8萬米超高空飛行時能夠清晰識別海上高爾夫球大小的物體。發現可疑目標後,它還可降低飛行高度對目標進行重點偵察。有專家指出,MQ-4C將成為美國海軍海上巡邏和偵查部隊的核心組成。MQ-4C無人機搭載海上監視雷達、電光和紅外攝像機,通信和電子支援系統等。投入使用後可與P-8“海神”海上巡邏機一起作為海軍主要的遠程空中情報、監視和偵察平臺。兩者都是大平臺的海上監視系統,一個側重巡邏,一個側重反潛,MQ-4C無人機將部署在美國本土東西海岸,還有一個海外基地,這個基地顯然是關島。其實MQ-4C型無人機單價高達數億美元,價格甚至超過F-35戰機。美國海軍相關人士表示,MQ-4C型無人偵察機將部署在美國本土兩處及海外三處地點,共部署約40架。有關專家指出,除了基於戰略考量外,美方還有另一重要目的,即經濟利益。一架飛機價格昂貴,美國需要訂單,你不買有的是人買,比如說日本,美國更多著眼於實際經濟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