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鄂心連心”心理諮詢室 一線醫護的“勇氣加油站”

“滬鄂心連心”心理諮詢室 一線醫護的“勇氣加油站”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也是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員、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護士長楊慧青來到武漢的第41天。一個多月前,她和同事陳亮亮、季海峰、黃鶯一起,僅用一天時間,就在武漢市第三醫院開出了一個“滬鄂心連心”心理諮詢室。

“醫生護士都是普通人,如果沒有強大的體魄、堅強的意志力,很難持續應對這裡的工作,尤其是以女同胞為主的護理團隊。”楊慧青說,一個多月來,這支心理團隊傾聽一線醫護人員心聲,通過共情讓他們化解疲憊和委屈。那些悄悄滋生的負面情緒,都在這間由換藥室改造成的諮詢室裡消弭了。

哭,有時勝過壓抑情緒

諮詢室還在籌備中時,已有醫護人員聞訊而來,提前溝通面詢。楊慧青說,前線主要的情況是,工作強度太大;或專業不對口,突然改變了工作環境和性質不太適應;還有人被患者的負面情緒影響。前來諮詢的護士相對較多,在支援湖北醫療隊到來之前,因病人暴漲、床位擴張,工作人員相對較少,他們身處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時間一長,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包括焦慮、緊張、失眠、食慾下降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產科護士,她早已習慣於面對準媽媽準爸爸們,隨時迎接一個個新生命的到來,工作中常充滿著歡笑聲或是新生兒的啼哭。連日來面對眾多重症患者,有的病情突然惡化,甚至去世。這樣的轉變,對這位護士來說堪稱“天堂到地獄”般的衝擊。

“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有限,很多人會自我調整,用自己的方法疏解掉,但仍有客觀原因導致的問題存在。”楊慧青說

疫情爆發後,出於保護家人的考慮,許多醫護人員沒有回過一次家。她曾接待過一位來訪者,談到自己跟家人視頻時,一看到孩子,淚水馬上要流下來,感覺到情緒怎麼也收不住。“同為人母,我對此共情很深,一下子就明白了對方的感受”。對於這種情況,楊慧青給出一些情緒宣洩的建議,她有時也建議來訪者直接大哭一場。“有時候安安靜靜地哭一場比壓抑情緒更好。”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有些醫護人員也有自己的顧慮。他們有時會談到原來所在的科室,有些人會回答,有些人則問“能不能不說啊?”遇到這種情況,便不再追問下去。大家常常把白衣天使和“奉獻”聯繫到一起,醫護人員可能會被這個概念框架住,但其實,每個人都是普通人,都有勞累的狀態。“在高強度的狀態下,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都不想當逃兵,都想往前衝,但在衝的過程中,力不從心的狀態也會有。”不過,隨著全國各地的增援隊伍到達後,本地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也慢慢減下來,“這樣對他們來說是有更有現實意義的解壓。”

病人情緒好,醫護人員壓力也小

對醫護人員心理的呵護,並不停留在諮詢室與微信上。從入駐武漢三院開始,“滬鄂心連心”心理諮詢室的幾個負責人就把印有公號二維碼的宣傳頁散發到病房裡,提供24小時線上諮詢服務。有些病人病情進展快,身體不舒服,難免會心情煩躁、發脾氣、甚至不太配合治療,這些負面情緒,也可能傳遞給醫護人員。

因此,積極地給住院患者做心理危機干預,是他們另一個工作重心。“病人的負面情緒疏導下去了,他們就可以安安靜靜配合醫護人員做好治療,融洽的氛圍,也能變相減輕醫護人員的壓力。”楊慧青說。

同在三院戰鬥的,還有上海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其他隊友們,他們接管了兩個普通病區和一個重症ICU。緊急改造之後,5天內連續收治3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醫療隊領隊、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也一直在為醫護人員解決重重困難。

比如剛接管病區時,供氧跟不上,醫療隊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將重症監護室搬到了一樓。

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也讓醫療隊更有信心。“降溫時,有人送來棉襖;拖著一身疲憊回到駐地,領隊說又有東西給我們,一下子心裡暖暖的,隊員們感覺被關心到了,被關注到了,內心就有觸動。”楊慧青說。

疫情之下,白衣天使以堅毅的形象,成為擋在災難前的一道盾牌、暗夜裡堅守的一束光亮。許多人將他們稱為逆行英雄。他們卻說,自己只是踐行著救死扶傷、捍衛生命健康的使命。他們也有需要呵護的時候。陳爾真說,工作室運行一個多月,患者及家屬都得到了及時的心理救助,同時這裡也成為了一線醫務人員的“勇氣加油站”。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