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从宝宝呱呱坠地起,家长们似乎就自动变成了“why星人”,开始不间断的重复上演“宝宝这是怎么了?”“我该怎么办啊?”的家庭欢喜闹剧。

那让我们纠结的点都有哪些呢?我们大致总结一下:

宝宝为什么会吐奶啊,大便粘黏是怎么了?

宝宝不爱睡觉了,晚上哭闹怎么办?

辅食不爱吃,宝宝又厌食了,应该怎么办呢?

上面这些问题似乎都和宝宝弱小的脾胃功能以及过度的喂养相关哦,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积食”,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积食”这点事。

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首先宝宝积食会有哪些表现呢?

●不消化:积食是因为胃里面存留了过多没来得及消化的食物,最先出现的就是肚子胀闷难受,不让按不让揉,打嗝伴有酸腐味,容易恶心,有时还会呕吐,不爱吃饭,口臭,排气增多,大便粘腻或便秘。

●睡不安:“胃不和则卧不安”,积食的宝宝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稳,睡着后不老实,身子时常翻滚,甚至夜晚吭吭唧唧,有时还会磨牙流口水,直到后半夜才能熟睡。

●易感冒:积食的宝宝体质差,更加容易感冒、咳嗽,出现手心、脚心发热,舌苔厚腻等症状。

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宝宝积食了,该怎么办呢?

家长们都希望自家的宝宝是最棒的,身体健健康康的。那我们有什么好招让宝宝们做到身体倍棒呢?吃的好,消化好,后天之本(脾)自然会给宝宝一个健康的好身体。

不爱吃饭:小米香菇粥

材料:小米50克,香菇50克,鸡内金5克。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本膳用小米,健脾胃;鸡内金,能助消化;香菇,有健脾胃、助食作用。此粥大益胃气,开胃助食,常食可防治小儿消化不良。


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消化不良+便秘:四磨汤

史料中记载的四磨汤,其一是宋代医家严用和撰《济生方》中的“四磨汤”,其二是明代《痘疹金镜录》中的“四磨饮”。

四磨汤组成:木香、枳壳、槟榔、乌药。它具有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的功效,更适用于爱生气的便秘宝宝。


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方中枳壳善解胸中气滞,木香行胃中气滞,槟榔行肠中之气滞,乌药又可温肾散寒,缩尿止遗。四药合用,行气导滞,消积止痛。对于脾气较大,脘腹胀满,腹痛,大便秘结,小便频,手足发凉的宝宝较为对症。据现代药理研究,此方能刺激胃肠活动,促进胃肠动力,提高对喂养的耐受性。


外治法:掐揉四缝穴

对于消化不良,厌食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棉签或指腹掐按四缝穴,每个位置按揉10~20次即可。

四缝穴的位置:在第2至第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孩子脾胃虚弱、特容易积食,用这3种方法轻松化解积食

“四缝”是一个经外奇穴,既不属于人体十二经络,也不属于任督二脉,更不属于奇经八脉。

那什么叫“奇穴”呢,就像阿是穴一样,是民间的智慧,是在老百姓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发现的,具有特定疗效的神奇穴位,又叫经外奇穴,这种穴位一般都会直接对应特定的症状。就好像治头痛的太阳,治鼻渊的上迎香和直接以疗效命名的安眠穴。此法简单易行,疗效可靠,随着年龄的增长,疗效会减弱哦。

平时的注意事项

●调整宝宝的饮食,人工喂养的宝宝避免奶粉冲调过稠、避免喂养频繁,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多给宝宝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已经添加辅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可以辅助消化的食物,如苹果泥。

●做好腹部保暖,防止宝宝腹部着凉。

●培养孩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不要养成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玩玩具的习惯;也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如果孩子表现出强烈的不吃的状态,就不要勉强他,其实偶尔的一顿饭,饿一饿,真的没关系。

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但家长们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哦,没有最好的父母,只有更好的父母,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