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餘華的序

《活著》是一本可以讓人哭著讀完的小說。除了內容外,餘華為小說作的幾篇序也是很好的。


《活著》餘華的序


節選:

關於作品

“活著”在中國的語言中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與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與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相互感激,同時也相互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著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它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

一、關於生活與倖存

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富貴雖然歷經苦難,但是他在講述自己的故事,第一人稱的敘述,福貴的講述裡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它講述的是生活。若用第三人稱來敘述,如果有了別人的看法,那麼福貴在讀者的眼中就會是一個苦難的倖存者。在旁人的眼中,富貴的一生是苦熬的一生,可是對於福貴自己,我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他的女婿和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還有生活的點點滴滴……

正如賀拉斯所言: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後,在他生前和葬禮前,無人有權說他幸福。

二、1.誰創造了故事和傳奇?

我想應該是時間創造的,我相信是時間創造了誕生和死亡,創造了幸福與痛苦,創造了平靜與動盪,創造了記憶與感受,創造了理解與想象,最後創造了故事和傳奇。如賀知章《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太平廣記》中崔護與少女,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2.箭離了目標,中了弦。-----但丁

但丁改變了語言中的時間順序,讓我們頃刻感受到了語言帶來的速度。時間,也創造了句子和細節的神奇。

3. 所有的不同都無法抵擋一個基本的共同之處,人的共同之處。人的體驗和慾望還有想象和理解,會讓一個人從他的經歷中感受到自己的命運,就像是在不同的鏡子裡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這就是文學的神奇。

4. 內心並非時時刻刻都是敞開的,它更多的時候倒是封閉起來,於是只有寫作,不停的寫作,才能使內心敞開,才能使自己置身於發現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靈感這時候才會突然來到。

BTW:大腦並不是每天都有idea的,靈感,或者是思維的火花並不是時時都會出現,我們能做的就是,多讀多看多寫多思考,儘量使靈感出現的頻率高一些。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並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

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人們大多還不相信如此,在尋找信仰中一直迷失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