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何解?

大号蘑菇头


据传说,舜和禹都曾统有天下,但他们都没有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选拔有才干的人,经过实践考验之后,把王位传给他,(禹实际上是把王位传给了协助他治水的伯益,并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据说后来人们认为禹的儿子启有德行,人们才都去归附启。启开创了夏王朝,之后,就是内部传子的“家天下”了,但这不是禹的做法。)因此,舜和禹是“拥有天下而不占有它。”他们传授王位的方式虽然还不是现代的“公天下”,但在那个时代显然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孔子才会发出“巍巍乎!”的赞叹。


谈艺录


这段话出自《论语·泰伯》。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原文通释]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占有天下,却不谋求它啊!” 

[注释]

巍巍乎,高大的样子。舜禹之有天下,舜和禹占有天下。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传说舜的眼睛有两个瞳仁,又名“重华”。之,放在主谓短语“舜禹”与“有”之间,取消该短语的独立性。而不与焉,却不谋求它。而,转折连词。与,音yù,动词,参与,谋求。焉,兼词,之乎,它啊。它指代“天下”。

本章解释多有不同。《论语注疏》说:“舜、禹之有天下,自以功德受禅,不与求而得之,所以其德巍巍然高大也。”而且,本章不说尧,只说舜、禹——他二人是同类情况,故取此说。

舜、禹得到天下,都是通过禅让得到的,不是靠武力征伐得到的,也不是靠世袭得到的。孔子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称颂舜禹,无形中也抨击了他所处时代的现实。 


陈广逵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出自《论语•泰伯第八》。这句话不好理解,大约在于一个“与”字。对此,朱熹的解释是:“与,去声。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巍巍,是高大之貌。这句话以现代汉语翻译一下就是:舜和禹做为天下之主,他们品德高尚,令人敬仰。他们为天下人做事,却不把天下做为自己的私产享乐。

北京大学工农兵学员对“与”字的解释是:“‘与’同‘举’。”这个解释大约有文字学上的支撑。《说文》中对举的解释是“从与从手”二者应该有所联系。他们对“有天下而不与”的解释是: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做了天下之主,但他们获得这个位子不是自己争取来的。而是受到人民的拥戴而自然形成的。因为在孔子的那个年代,诸候之间为了利益,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在孔子看来,这种争权夺利的行为,是小人之行,而非君子之行,君子应该以德服天下,内圣外王。你有能力为天下百姓服务,人民自然会拥戴你。因此,舜和禹这些古代的圣王之德是“巍巍乎”的高大之貌,而现实中争权夺利的现实君主们,大约就“渺不足道”了。

我觉得北大工农兵学员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这个版本虽然落款是工农兵学员,但背后肯定有大学者参与其中解释的。而且对“与”的解释肯定受到朱熹《四书集注》的影响,并且做了文字学,以及政治学上的发挥。

《论语》的每一章大约还是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主题的。《泰伯》一章,围绕的中心是君主之德,君子之德。开始第一句讲的:泰伯之德。三以天下让。被孔子称为至德。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吴国的始祖。周文王的爷爷周大(音太)王生有三个儿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季历的儿子是姬昌。姬昌有圣德,周大王欲传位给他。这样,就要提前越过老大和老二把王位传给季历。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之后,逃到荆蛮之地,也就是后来的吴国。周朝的王位,才传到文王武王的手上。

在孔子看来,内圣之人,才能外王。把天下让给有德之人,本身也是一种圣德的表现。而舜和禹,也是有圣德之人。他们有天下,王天下,不是争权夺利,而是为天下百姓服务。

《泰伯》篇后四段,全是讲舜禹之德的。体现的意叫都一样。比如:“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这说的是遵道行事,乃有大德。

后一段:“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说的也是虽有圣德,而不争。

再后。“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这一段是再明白不过了。大禹为天下之王,对自己方面,他是艰苦朴素的榜样。可是对待天下政事,他却尽心尽力,做的很完美。这种精神与今天所说的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精神内核上是一致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看官有时间就读一读《论语》,每句话都是一颗智慧种子,在你的内心会生根发芽。

孔子这句话是对舜和禹的推崇和赞美,孔圣人为什么对这两个人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舜和禹这两位帝王,他们从政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而非贪恋权势富贵,因为德行好,有丰富从政经验,做出了不朽功绩。

题目的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孔是这样文章布局是在指出,舜和禹这两位帝王,在精神思想和价值取向上,他们跟泰伯是一致的。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哥,周文王排名第三,周文王的位置本来是泰伯的,但泰伯遵从道德礼法,弃天下如蔽履,把位子让给三弟,逃到了现在的江苏这个地方,被周武王封为吴王,他是春秋战国时代吴国的始祖。泰伯三让天下,不是为了虚名,是为了道德,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为了理想和信仰,可以不当皇帝,不当将相,可以不要功名富贵。

舜和禹很好的担负起了造福天下的重任。

在《论语泰伯》这篇文章中,还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士不可不弘毅”。作为帝王,他站在“士”这个金字塔的顶端,舜和禹这两位帝王就具备了,弘和毅这两个特点。

“弘”指心胸宽大,有气度,眼光高远。作为一名帝王,要担负起造福天下苍生的重任,他们肩头上的担子很重,路途又是很漫长的。

“毅”指的是刚毅,在处理事情时,有决断,拿得稳,看得准,有自己独到见解,一身正气,立场公正。

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这样,教育的目的是养成一个人造福天下苍生的理想和抱负。古代的读书人要么出仕做官,要么学医,为的都是造福百姓。宋朝范仲淹医学水平就很高,他做了两手准备。现在的教育已经变了味了,上学学习文化知识以后,不是为了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而是挣钱,充满了铜臭之气,培养出了一大批自私自利的人,我想这种状况以后会改变的。

舜和禹的身上很好的体现了我们儒家的道德思想标准。作为一名帝王就要亲民爱人,要“民物胞与”,不光要爱护民众,还要爱护自然环境,爱护禽畜兽鱼。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舜和禹成就帝王以前,都是从基层公务员做起。被培养了几十年,有着丰富的行政经验,经过反复考察,才做了帝王。他们做了帝王以后,许身家国,没有任何私利,“而不与焉”,就是说他们心里面没有觉得当皇帝当帝王可贵,这是很平淡的事情,他们只是为天下百姓服务,这才是真正的伟大,真正的崇高。


文化三家店


语出《论语 · 泰伯》。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

泰伯的父亲叫姬亶(dǎn),人称公亶父,后称古公亶父,被周武王姬昌追谥为“周太王”。是周武王的曾祖父,周文王的爷爷。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为泰伯,次子为仲雍,三子为季历。

公亶父还在位的时候,传闻他了解到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有意传位给季历,但又不合规矩,暗自苦恼。泰伯知道这个信息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出走隐居去了,为的是让父亲把王位传于季历。所以《论语 · 泰伯》通篇,主要以孔子当时传颂的“古人”来赞美这种禅让、不争的美德。

孔子是最喜欢用三王来说事的,在儒家思想中,多次通过赞美尧、舜、禹,来赞美这种谦让的美德。所以这里也是众多赞美之辞的其中之一。

“巍巍乎”。巍巍是形容山,在古汉字中,“委”代表垂直,“鬼”代表诡异、神秘、令人畏惧。由于远古时期人们的武力不足,而山上是各种凶猛野兽的聚居所在,所以原始社会的人对“山”是有一种畏惧、敬仰的态度的。而这种态度延续到后世就变成了赞美山的“高大”、“厚实”、“从底端向上仰视”等,也依然表示一种褒义。

据书中记载,舜、禹接受帝位乃是“禅让”所得,而非传于自己的子嗣。“禅”的意思是“在祖宗面前大力的推荐”;“让”是指“让出帝位”。而严格意义上的禅让又分“内”与“外”,指的是让位给本宗的人还是外人。像舜和禹这种,就属于“外禅”。

所以把帝位传于外人,这在孔子眼中是大公无私的表现,所以对此大加赞赏。

“巍巍乎”其实就是一个赞叹词,我们可以翻译成:

“啊!多么伟大的行为!就像那伟岸的山峰一样!”类似这种。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这句话学者们争议比较大的就是“而不与焉”。因为“与”是“给予”的意思,是“给”。但是这里上下文表达的是“要”的意思。

有的人说这个“与”是“参与”的意思,解释就是“舜、禹掌控天下而不参与,无为而治”。这就很胡扯了,因为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东西,是道家的东西。道家有一整套体系去解释具体什么是“无为”,给你儒家的东西压根就不钩挂。而且老子根本就看不起“礼”,认为礼数是一种浮于外表的虚伪的东西。所以这种说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在研究国学的人眼中,肯定不会采纳。

所以我们结合儒家的思想,就只能把“给”和“要”这一进一出通假。整句话逻辑就很清晰了,也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多么伟大!舜和禹得到了天下是因为有德而被禅让的,并非是他们自己提出要求而得到。”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不过有的朋友也知道,后来出土的《竹书纪年》中记载,舜是囚禁了尧,抢夺了他的帝位,后来还将尧流放。这里的史记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不过由于与《论语》中孔子要表达的观点不一致,所以在本文中也就没有多谈的必要了。


马青寅


人们总有一种幻觉,那就是过去的都是美好的,现在的都是痛苦的。孔子也不例外,他总觉得以前的制度比现行制度要好。于是不切实际地推广原始制度,以期复古。

舜,禹,在一个小部落里,谁好谁坏大家都门清。所以接班人选一个能干的就行了。

可是部落多了以后,地域广了以后,要选接班人就麻烦了。领导看不过来,信息又不通畅,交通又不便捷,领导那知道谁有德行?只能各部落推举自己的能人,这些能人又互不服气,于是就容易打起来,各部落再次分裂。所以就应该形成家天下的局面,以后别争了,主人是唯一的,这样容易保持国家统一,避免纷争。

我们现在已经再次回到了禹舜时代的选拔机制了,家天下早已被淘汰。那是因为,现代信息足够发达,我们可以很方便掌握千里万里之外某个人的德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领导人的竞选,任人唯贤的制度得以自然施行。

孔子的理想没想到几千年后得以实现。公天下,私天下,再公天下,都是社会物质发展不同阶断的产物,离开社会物质谈好坏,其实没意义。所以说,不要说过去的好,也不要说末来的好,其实是现在的好。


静静地观鱼


楼主好!孔子这几句赞语的表面意思不难理解,你想问背后的隐义吧?可从浅入深的如下尝试,补充几句,供参考。

【1,赞美圣人】

这是最明显的意思,人人皆知。若《论语》记载孔子此语的用意,仅此而已,那对受教者意义不大,近乎无用。

【2,赞美公心】

把原句里的“舜禹”去掉,加个“者”字,会发现根本意思没变,说明孔子强调的是更深含义,即公心。拥有天下而不私,是“为公”到了极点,所以伟大的不仅是某人,而是他们的公心。自古迄今,凡伟大而流芳百世者,皆因一个“公”字,故孔子在讲“公心”对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性。

【3,赞美无我】

“公心”的源头是“无我”,人只要有一丝“我”的念头,就做不到彻底的“为公”,忘我、无我就成为“公”的前提条件。圣人能至“公”到极点,根本原因是他们心中“无我”,故孔子在讲“我”的危害和“无我”的价值。

【4,赞美人性】

如果圣贤只是少数人能做的,则孔子的所有赞美不论怎样,都只是观赏和仰止,不会引起学人的共鸣。因此,孔子还在讲,舜禹能做到的,人人都能做到,即人人都可成圣人!为何?人性相同,是人皆有,舜禹能为之事,世人皆可为,岂能自矮和自弃?

【5,赞美师德】

舜禹之举,能带来天下太平,人人幸福,必为后世智者所效仿,故他们都是高明的老师,自育为圣人,还能育人为圣人。这种无形的普世善德与天地同在,永不消逝,如同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的永寿。开万世之先,沐永恒之智,这种志向和宏愿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因此,孔子赞语也是他不明说的、自己的理想和对学人的期许。

总之,圣人都是大教育家,《论语》是成圣作贤的教材,每句话都在教学,只要紧扣“教育”去挖掘孔子本意,就再不会有疑难了。


本然堂讲席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尧帝,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君王了吧!天是最高最大、浩渺无穷而又幻化莫测、难以把握的,只有帝尧彻悟了天道的根本(至理、真理)并且能效法、依从、顺应天道自然(天地根本、自然规律)。他的功绩恩德像天地一样伟岸博大!以至于人们找不到合适词汇、恰当的语言来颂扬赞美他!……”

一个人过于伟大,没有办法来称赞、颂扬的时候,就形容他和天一样伟大、了不起。

完全依从于天道就是“则天”——武媚娘把自己名字改为“武则天”就是昭告天下世人:她和尧帝(这个孔子最崇敬的古圣)一样伟大,一样的开天辟地。

《荀子·天论》里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天道如斯。圣人明王效法之就要赞天地之化育、参天地之功德以扶助万物,使它们“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这就是圣王的本职所在,也是“则天”的主旨所在。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是天道的另一个特性:只化育长养、扶助成全而不占用、控制——舜问乎丞:“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子孙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就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竟然想把天下万物,连同高远渺茫的“道”一起据为己有。实在是荒诞、悲笑的:遗留给后辈的不只是江山社稷,还有贪婪、杀戮与灾祸——不肖子孙、无德无能之辈占据帝位,不仅会为害天下,更是帝王本人、家族的祸患。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圣王积极努力、赞助万物而不贪,成全扶持而不占;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尧没有把天下传给子孙而是传给了舜,舜也没有传给子孙而传给了禹——“不与也”,就是不把已经牢牢攥在手里的东西当成是属于自己的,只付出奉献而不是想着据为己有。

孔子不是一直强调“克己”嘛,把天下都能够从容、淡然地推让给别人——“克己”没有比这个更高更大的了。“巍巍乎!”实在是伟大、了不起啊。


唐言唐语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出自《论语.泰伯篇第八》,序号:8.18。此章是孔子赞美舜和禹据有天下的崇高与伟大,是由于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相关,而与王位不相干,与王位没有关系。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主谓倒装句。巍巍,形容词,高大貌,前置谓语。乎,感叹语气词,啊。“舜、禹之有天下也”,带“之”字的主谓词组作全句的后置主语。结构助词“之”用在小主语“舜禹”和小谓语“有”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主谓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译文要还原:舜禹有了天下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啊。“而不与焉”,而,转折连词,可是,或仍作“而”。与,动词,相关,即相干,关系。朱熹注:“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焉,感叹语气词,啊。译文:可是这跟王位不相干,没有关系。


三十三画1936


我是刘忙观点,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最大的难度可能出在与这个字上,我觉得可以借用《孟子·公孙丑上》的那句话:“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个与字,有借用和吸取的意思,与人为善的意思是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完善自己。因此,《论语》中的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舜禹虽然富有天下,但不会与民争利。




孔子这样描写,是想表达一种什么境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用《大学》的话就是止于至善。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字面意思其实很好理解,但为君为王的要真正做到这点,却没那么容易。用现在通俗的话是把自己布施出去,内心完全无我,对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题目里的这句话出自《论语泰伯》,主旨就是在阐述圣人的功德。泰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古公亶父有三个孩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和他的儿子姬昌(后来的周文王)都很贤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历为继承人的想法,以便传位给姬昌。



泰伯知道父亲古公亶父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他于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荆蛮之地,文身断发,以表示不可以继承君位,来避让季历。泰伯现在逃奔的地方是吴越地区,因此他也被人奉为吴人的祖先。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儒家将尧舜禹高推圣境,实际上是一种方便教化的手段,也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后代很多帝王也确实以尧舜为效法对象,但那多是执政以后的事了,他们的权力获取却带有血腥。



比如尧禅位于舜,有本书叫《竹书纪年》,书中这样记载:昔尧德表,为舜所回。舜国尧……使丹朱不得与父见。大意是说尧晚年被舜软禁,不准尧与儿子朱丹见面,还将朱丹流放到蛮荒之地,所以尧是被迫将帝位让于舜的。

历史上有个人将禅位的事讲的很透彻,魏文帝曹丕,他在接受了傀儡皇帝汉献帝的禅让后,说了句大白话:舜禹受禅,我今方知。一句话揭露了古代禅让背后的实质,天下乃有权有实力人的天下,而非有德者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