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为什么古代士人都有很强烈的“天下”观?

鹏友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百多年以来最让人激动的爱国主义名言。语出梁启超《痛定罪言》的“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这句话是梁启超概括出来的一句话。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里说的是:“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这位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有着很强烈的“天下观”,洋溢着中国文化的传统。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就是士人的志向抱负。梁启超说:“我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云者,即人类全体之谓……而不以一部分自画。”

历代士人往往“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天下情怀无疑已经变成中国文化的基因,上下五千年而不会改变。

古代中国的“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世界的一种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不仅包含世界观、政治观,也是一种文化观。



古人所谓天下,即所谓中国。据学者统计,《史记》、《汉书》、《后汉书》三种史书中,“天下”一词出现3375次,其中,仅用以指中国的2801例,同时将中国以外族群纳人“天下”一词的,只有64例,不及总数的2%。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同时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的代称出现。

“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古人认为,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文明体系。《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是指汉服,夏指行周礼的大国,故中国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之美誉。中国文化的使命就是“以夏变夷”,传统士大夫这种使命感相当强烈。



一、古代士大夫的“天下观”的一大目标就是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篇》中曾有对大同社会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吕氏春秋》云“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讲的是以公治世的理念。

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核心就是“仁义”。



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 ”,“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首先是仁义,然后才是追求天下大公的目标。

二、古代士大夫的“天下观”体现着“和合”精神。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言:“以和为贵。”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

和合,出自《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宋·周去非 《岭外代答·茅卜》:“其卦甚吉,百事欢欣和合。”



中国人崇尚和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根深蒂固,国与国的关系讲究“协和万邦”。中国人从来都不是好战的民族。

三、古代士大夫的“天下观”的终极目标是“以化成天下”。

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观念根深蒂固,不但统一于政治(王),更统一于文明、文化和道德(圣)。

历史学家许倬云说:“华夏汉民族其实是很开放的,最重视文明教养,‘我者’与‘他者’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华夏和蛮夷都是相对的,‘夷入夏则夏,夏入夷则夷’,不是血统,而是文明决定了你的族类身份。”

“夷夏之辨”争论了几千年,确定华夏民族的不是血统而是文明。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周易》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中国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以化成天下”,正是儒家所说的“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

正如钱穆所说:“中国文化传统精神,建本于一己,而直达于天下。只求一种人与人相处之道来融通解决人类间一切问题,而期求达于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大同太平的大理想。”

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古代士大夫有着强烈的“天下观”,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83个朝代,其中一些朝代都是少族民族建立的,比如北魏、金朝、元朝、清朝等,但他们都旗帜鲜明自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美国学者柯文说:“相信中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是人类永久的合理性。中国的标准就是文明的标准;成为文明人就是成为中国人。”

在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明时代,应该说中国的标准就是文明的标准,中国人就是文明人。

在工业文明时代,中国传统的天下主义和天下观念,也开始被近代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观念所替代。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不可替代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的担当和责任不会消失。


非常道毕延河


为什么古代士人都有很强烈的“天下”观?

我们要先了解古代何为士人。士,简而言之,就是指古代的知识分子,知识阶层。

古代的士是怎样一个发展历程呢。在商周时代,士是最低的贵族阶层,也享受着奢侈的知识教育,当时学在官府,春秋时期,社会大变动,贵族和平民之前的地位慢慢有了变化,“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私人办学兴起,著名的就是孔子办私塾。因此,自春秋战国时期出险了孔孟这种大儒和一些元素儒家,之后的大部分朝代都延续或者发展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或者统治百姓。

孔孟思想多为治世之道,“士志于道”,“学而优则士”,梦想也是让更多有治世知道的文人进入到统治阶级,来实现治理天下的所谓的道。所以一开始,儒家就赋予了士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后,隋唐更是推出了科举制,天下文人更是想要为天下人做出改变,也有着文人特有的傲气和清高。一般文人都有做官和做大官的期望,认为做单就是尽责的体现,“治一邑则任一邑之重,治一郡则任一郡之重,治天下则任天下之重,朝夕思虑其事,日夜经纪其务,一物失所不遑安席,一事失理不遑安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天下士人会担心天下动乱,百姓流离失所。

近代思想中,天下文人受西方的思想影响,更是认为为天下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因此,无论是古代士人,还是近代文人,都有着进入仕途,大展宏图,为天下人立命的决心和期望,因此,士人一般都有强烈的天下观。

<strong>


职场木小白


首先的话应该先让大家详解一下什么是“天下观”,因为“天下观”在现代研究中用的词很多其实是外来词,是舶来品。比如国家、疆界、民族这些词在近代之前,中国是很少用的。更多的用的是“天下”、“华夷”、“中国”这些术语,当然和通过西方传播过来的近现代词汇也有一定区别。

最早的“天下”说从民族认知发展来的,在周朝时的人们认为世界由“华”和“夷”两部分构成的,其中“华”无论在文化、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是“天下主”,或者这个世界是围绕“华”展开的,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华夷之辨”。

随后这种民族认知又投射到地理空间,古人认为“华”应该是占据着《禹贡》中记载的“九州”这块地方的,且由于这里是“诸夏”所在,因此可以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当然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中国”和现代意义的中国还是不同的)。虽然华夷有所区分,但当时的“天下”观认为“华”是主导部分,与“夷”结合才能称为“天下”。

如果简单的说,可以用一个公式概况“天下”观,天下=中华世界= 中心+周边 =华+夷 = 我族+他族 = 中国+诸王国 = 宗主国+藩属国,地位上来说,中国的天子作为中央之国的统治者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历代天子又令下属管辖藩事,“华”与“夷”呈现着上和下的关系。

“天下观”传承到现在面对我们国家的思想、政治、文化、民族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古代士人有着强烈的“天下”观念,原因之一就是“天下”观对中国历史进程起着积极影响:

一、“天下”观增强了中华各民族各地域的认同感

“天下”观它既是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发展至今的核心支柱之一。 从夏商周时期的“天下”观的“华夷之变”到今日所表现的“国家”观和“全球”观,都促进了民族认同感 ,促进国家和谐发展。而秦汉后“天下”观形成时, 人们才有了互相之间的文化认同而促进了民族团结,也巩固了国家的政治观念。这也是中国为什么能一直诞生大一统王朝,而外国那些罗马、阿拉伯帝国呀,亡了就真的亡了,毕竟不像咱们打来打去其实还是一家人,制度、礼仪、思想也能一直传承。

二、“天下”观加深了民族自豪感,利于中华文化传播

“天下”观认为的就是中华所处之地便是世界中央,其他地方则是化外之地,需要中华文化的开导,但是中国也能吸收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点,使中华民族能一直领先世界,这也在无形中加深了民族的自豪感的形成。

当代学者赵汀阳认为,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从逻辑上“排除了不可化解的死敌、绝对异己或者精神敌人的概念”。就如梁漱溟所言:“中国人是富于世界观念的,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中国都没有,中国人对于世界向来是一视同仁”。“任何具有外部性的存在都是需要应对的问题而不是去征服的对象”。这样的天下观,显然超越国家观,也超越了苏俄这种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狂热、欧美对于传播西式民主的粗暴,在视野、境界与气象上自非寻常可比,也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主要是合作共赢,也让中华文化更能让其他民族国家接受,才形成了现有的大中华文化圈。

之后第三点原因我觉得还得从儒家讲起。

三、自古以来儒家推崇“平天下”的使命感

因为华夷观念中对“华”中央之国的定义,这促使了人们生发以行动维护“华”地位、使“华”强盛的思想, 而早期儒学对士的要求是能成为道的坚守、弘扬之人。《论语》中“士志于道”就是说,一名真正的士应该追求道、探索道、维护道。而所谓的“道”便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这种对道的守卫最终演变成一种士人骨子里的使命感,让士人了解自己是身肩重任的人。

《论语》有云: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的士人一直以这段话自策、自勉、自警,直到现在也影响着我们。所谓的“任重道远”,不仅仅是推行、弘扬仁,更有着使其普及社会,更有治国平天下的责任。

清初顾亭林说:“国家兴亡,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见“天下”两字,在我们国人思想中,是超越政府的,一种更高尚的理念。

在把时间往后拨,孔子要到九夷去居住时,他的门人说,九夷地方简陋。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是说像孔子那样的人去在九夷居住,九夷的天下自然大了,何小乎?


志华L


“天下观”是中国古人的文化沉淀和创造成果,是漫长中华历史文化的具现,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而在一国之内孕育出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对象的片面意识,古代士人的“天下观”是淬炼于千年的朝代更替传承、治理“世界”的文化体系,可算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

这便是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个古人心中的“世界”,即是从古至今文人笔下的“天下”。

从古至今,士人涵养天下观念、天下格局、天下气度,创造出开放包容、胸怀天下的中华文化,凝聚中华人民的人文精神,致力于“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即是古代士人心中最理想的世界:天下大同。

什么是天下大同?在古人眼里,“天下”不只是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政治概念。令人称奇的是,古人很早就确立“天下为公”的观念,同时认为“天下”可以建构为一个理想世界。《吕氏春秋》有云:“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这种“天下为公”的认知,成为中华文化天下观一大基石。

以“天下为公”构建理想世界,就是“大同”。《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些文字描绘了文明最理想的生活图景,是充满秩序的和谐愿景。

如何看待天下?老子曰“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如何与天下共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如何建构“天下为公”的理想世界?儒家观念是“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道家观念则是“抱一为天下式”,法家则是“为天下治天下”的观点,墨家则以“一同天下之义”等观点为主,这些百家学说均以“治天下”为目的来构建,为实现天下大同提供文化理论支持。

春秋战国时代,群雄遍起,皆以逐鹿中原、制霸天下为最高目的;百家争鸣,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之后治国、从而平天下,可见平天下在春秋时不光是士人的最高理想,更是君主的最高追求。《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正是居天地之间的根本所在。“士”在中华文化的漫长演变和延续中,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文化精神、文化使命、文化责任。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所以,为了“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历代士人往往“以天下为己任”。《中庸》说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这即是圣人君子的言行处世榜样。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讲的是士人进退之道。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讲的是士人的志向抱负。从而涵养了包括士人、学子、民众在内的无数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天下情怀。


眠栀


在古代有天下概念的基本都是读过书的人,一般情况这些人都是为进入政府做准备的,而政府方面管理的就是天下,他们自然有这个概念,因为当时的教育基本都是从政府出发,为政府所用,他自然会把他理解的概念传递给他所教授的读书,天下其实就是国家,只是当时的人们认为自己的一方天地就是天下,自然会给现代人造成古人的天下与国家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恰恰相反再古代天下就是国家,只是说法不同而已,而且在古代就国家而言天下这个统称更有益于开疆扩土的发展,天下是并入的国家是侵略的。


太一招兮


中国古代士,士人都是知识分子,知识阶层。他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坚守维护者。

在商周士是负责各种具体事物的最低一极的贵族。而周初是文化垄断,”学在官府”。到春秋时,由于由于乡校与私人办学的兴起,被官府垄断的知识文化开始流布于民间,这样就出现一批有信念,有理想的新型士人。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型。由于社会需求,新士人队伍不断扩大,成为与农工商并列的”四民”,且为四民之首。

孔子和原始儒家是这些新士人的精神塑造者,提出了理想新士人标准,赋予新士人灵魂,理想,品格等要求。这些标准的遵守,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

孔子和原始儒家,对士的要求是使他们终身成为道的坚守,維护,弘扬者。就是”士志于道”。所谓道,就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基本准则。維护道,就是維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孔子和原始儒家在塑造理想士人时,便赋予他们使命感,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

孔子和原始儒家认为,由于道需要士去贯彻,落实,維护与弘扬,那么士应该先自觉接受,能将道落实为自身实际行动的人,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孟,荀对士应具有的品德做了多方面说明,其中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见危致命,临难毋苟免,在天下无道时,能以身殉道。孟子要求士人尚志,做人要仁义。可以无恒产,但要有恒心。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

”修己以安人,休己以安百姓”而《大学》里讲修齐治平的顺序时说,身休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太平。

孔子与原始儒家对士人的塑造,从一开始即郑重赋予使命感,责任感,让他们懂得自己是一批肩挑重担的人。《论语》有云: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中国古代的士人,一直以这段话自策,自警,自免。很多士人都是,身无半文而心忧天下。


大漠慢行者


个人认为,在古代,士人都是读过一些书,接受过传统教育的人,在这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得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礼记.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简而言之,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我们“天下”观由来。

在古代社会中,连一个读书人都有这样的观念,更何况是“士人”呢?


小和尚念经啦


古代士人都学习儒家的思想。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外王,另一个部分是内圣。不管两个部分有怎样的差别,两者共同之处都强调的是文人君子要讲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注重品行修养在宋朝时尤为盛行。北宋文人领袖张载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观念,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家国思想。


天骄墨人


古代的士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君王治理天下,必需得有天下观呀,代天巡狩,恩泽黎民。



接盘大侠老傅


古代士人都学习儒家的思想。儒家思想体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外王,另一个部分是内圣。不管两个部分有怎样的差别,两者共同之处都强调的是文人君子要讲究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注重品行修养在宋朝时尤为盛行。北宋文人领袖张载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观念,其实就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家国思想。国由家构成,家离不开国的保护,两者均于天下之中。所以说古代士人他们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之思想。他们都有着天下的观念。

谢谢,我的回答到此结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