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考中进士,通常是怎样安排工作的?

一度历史观1


大家好,这里是老鸦说历史,今天让鸦叔带你了解明朝科举制度。

01 如何一步步考中进士

在明朝,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参加科考,第一步必须要参加童生考试,也叫童试,是由地方上庠学举办,通过了之后,再参加县学的考试,县学考试通过之后,再参加府学考试,府学考试通过之后,便拥有了一个正式读书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拥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后,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也叫乡试),之所以叫秋闱,是因为在八月举行。这次考试相当于全省范围内的大型考试,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亚元,三四名叫经魁,五名叫亚魁。当年唐伯虎就曾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当了解元。

通过乡试考试的人,统一被称之为举人,举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权利,比如:不用缴纳赋税,见县太爷不用下跪等等。通过举人考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考试的第二年举行,同样也是三年一次举行的考试,因为考试时间是在三月举行,因此也被称之为“春闱”。考试采用三天考一场的方式来进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进行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举子,被称之为贡生,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接下来就是殿试也称之为廷试,史载: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殿试是皇帝亲自举行的考试活动,考试的内容不光要考学问,还有考核综合方面的东西,甚至连贡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能够考中殿试的贡生被称之为进士,而进士考试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称之为进士三甲。而在明代能进士及第的人,基本上不是学习能力出众,就是综合素质优秀的牛人。

02 进士如何安排工作

进士分为三甲,根据排名的不同,安排的工作也不同。

第一种,优秀的人安排进翰林院。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状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会被安排进翰林院进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担任编修和编纂等等工作,属于是国家级干部的候选人员,明朝在人事制度上规定:“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新科进士能进入翰林院,称得上是“正途中的正途”。

第二种,大部分的人员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进行任职。按照考试的名次然后依次委派官职,从庶吉士(国家级干部的候补人员)开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县。也就说,辛辛苦苦从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过来,还不一定就能当上大官,命运不济的,甚至还必须从基层一步步往上爬。

以上可以看出,考中进士后,并不代表着就有大官做,自古以来皆如此,做官必先做人,想在官场混,除了出身之外,能不能适应官僚体制才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明朝历史上,官员年过半百,但却依旧只是一个五六品的官衔,甚至更低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反应了古代科举考试对人才的摧残。



老鸦说历史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有种说法,秀才录取率可以算到10%。举人进士的话,明朝乡试录取率在4%左右,甚至会更低,会试录取率在10%左右。

在明清时,一般每三年开一次恩科,每次录取大概两三百人把,接下来是殿试,合格者就成为进士了,即天子门生!这个概率你想想有多低。明清500多年,厉害点的两浙江西一共出了5000多个进士,一年10个左右,云贵这种偏远的地方,一年出1个就算走运了。


因此,进士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所以有资格直接当官。

1、成绩在前面的一小波人。他们成绩最好,会被选为庶吉士,分到翰林院,从翰林干起,再到六部去慢慢熬资历,有一定经验将来是能干到内阁的,明代中后期甚至有个规矩,就是非庶吉士不能为相的潜规则。而差点的人,只要没犯大错误,也能混个尚书都御史省部级,这波人是佼佼者,也是帝国的领导者。


2、成绩在中间的这一波人。他们一般会被分到六部,当给事中之类的言官,主要负责纪检监察之类的工作,或者到六部负责一些具体工作。这波人只要好好干、懂政治、站对队伍,将来做到省部级的大官也是很有希望的,但要做到内阁成员,相比于庶吉士们来说,要困难不少。

3、成绩在后面的那一波人。这些人也会有不错的去处,分到六部,或者分到地方去做一个县令,明代县令在地方权利很大,相当于县委书记+县长+县财政局长+县法院院长等等等,好好干,慢慢熬资历、攒政绩,以后升个巡抚之类的地方官退休,也是很令人羡慕的。


兴安杂谈


明清时期,科举已经定型,大体给诸位介绍一下进士们的工作安排:

一、三甲

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也被称呼为一甲进士及第。是科举最风光者。

状元,初授从六品翰林院修纂。榜眼探花初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三人在翰林院工作三年后统一单独授予职务。

从品级上看,三甲比其他进士高一二级,但此后基本都是在翰林院当书呆子,最终能够成为宰相尚书的,极少。

二、庶吉士

明清时期,特别规定,凡三甲之外进士均需参加内阁与礼部组织的考试,通过者以从七品身份入部学习,号庶吉士。也称储相,有非庶吉士不内阁的说法。所以庶吉士等于进入中央政权的高级人才储备库。

通常,庶吉士数量很少,多十名之下。三年后另外授予职务,从此进入晋升快车道,20年内可以完成州府省—中央六部职位轮换,初步具备内阁成员资格。

三、二甲进士

第四至60名,殿试后以从七品下州府司法与民政职务,三年准时晋升正七品,至退休大多能熬至三品(中央)四品(地方)。

四、三甲进士

第61至300名,殿试后也是以从七品下州府担任司法民政职位,三年大多晋升正七品,此后与二甲差距较多,退休能够晋升五品的正印官都是比较顺利的。


四川達州


前三甲入翰林从六品,为储相,主要搞文史工作,熬资历,等待入六部侍郎,尚书进而入阁为相!二甲前几名庶几士!也算上储相!比前几个慢几步!!不过机会还是很大的!后面近三百人外放基本都是七品县令!慢慢做顶峰是分疆大吏,当不了相!只能退役!不过都要先在六部实习,再会分配!而且可以推辞!!不会强逼着当官!





帝子乘风2


进士也分好几等。一甲进士,二甲进士,三甲进士。

图:清代科举榜文


一甲就三个人,状元,榜眼,探花。一般这三个牛人直接就进翰林院,授予编纂官。


二甲里前几名,也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明代中后期官场潜规则,想入阁做大学士,一般都得有庶吉士的出身。


二甲排名靠后的,没进翰林院的,也不用担心,中央各部位还是大有可为的。去各个中央衙门里报道,从小主事开始做起,运气好,熬资历,以后也能做到部门侍郎,尚书这一级别。


三甲这群哥们,就要分到地方或者冷衙门里了。不过混个七品县官还是不难的。

图:明代官员


但是明代每个时期,对于人才的选用,又有着浓厚的帝王喜好和时局需要。


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迷恋玄修,经常需要写青词。谁要是青词写得好,就能收到朱厚熜的提拔。又比如朱厚熜在早期喜欢议礼,张璁,夏言,严嵩等人,就是投其所好,一下子飞黄腾达的。

图:朱厚熜 像


个人浅见,如有纰漏错误,烦请斧正。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把明朝进士制度说清楚。

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年起开科举,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此至清末成为定制。

通过殿试之后,虽然都可称为进士,但其中又分三个层级,称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赐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从不同的名号就能看出其中差别,一甲进士及第,显然是最有荣光的,明英宗以后惯例,第一名状元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予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同时,从二甲和三甲中遴选出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庶吉士不算是一个官职,而且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三年后根据考核才会做出相应任用,这次考核称为“散馆考”。

没有被选拔为庶吉士的进士,一般都是直接授官,品级主要在六、七品,最多的情况是各部院主事或者外放地方做知县。部院主事属京官,是司级官里的最低官,正六品;外放地方做知县一般就是正七品,也就是影视作品里的七品芝麻官。这一类的进士,虽然也有一定上升空间,但往往上升空间不大,前途不如入翰林院者。

  • 东林党首领之一邹元标做过吏科给事中

  • 抗倭名人胡宗宪做过监察御史

庶吉士经过散馆考,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为“留馆”,其余一般也会授予科道官,也就是进入六科为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这一类也就是常说的言官,品小而权大,科道官员最高不过正七品,然而六科给事中有封驳皇帝诏令的权限。

状元、榜眼、探花及庶吉士成为翰林者,为官之路基本一片坦途,从宣德元年(1462年)到天顺元年(1457年),入阁者21人,只有王文、薛碹、李贤3人不是翰林官出身。由此也可看出,翰林官是阁臣的主要来源,地位非常重要。


在天顺二年(1458年),大学士李贤借修《寰宇通志》之机,奏定翰林院纂修专选进士,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成为惯例。

如中国现存的惟一状元卷的作者,明代的赵秉忠,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可谓官运亨通。

其余知名者还有杨廷和,成化十四年进士,入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弘治时侍皇太子讲读,正德七年出任首辅,历任武宗、世宗两朝宰辅,权倾天下。

史上第一牛人张居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此后在翰林院供职,隆庆元年(1567年),擢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所以,可以看出,在明朝考中进士后,所授官职也有很大分野,有些人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未来将直入中枢,位极人臣,而很多可能一辈子要在基层浮沉,最终也没机会问鼎部堂级高官。


深夜里的钟声


看到楼主你的问题,我觉得分步骤给你说可能便于你的理解。

在明朝时候,实行的是八股文科举考试制度,考生首先要通过县官的推荐考试,方可参加乡试,乡试考完去省城参加会试。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明朝崇祯年间,共有近九万考生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乡试的只有五万多,通过会试的每省份控制在四百人左右。

通过会试的便可上京赶考,参加殿试,殿试录取比咧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说全国九千多名会试通过的考生,通过殿试就只有九十多个,而这九十多个人称为进士。

进士会去皇城参加皇上的”皇考”,按排名依次分配职位,从中央到地方,为翰林院文官,省级文官,县级文官。所以只要你通过殿试,考到进士,一般都会有工作分配,不过这过程也不容易。



萌历史


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优秀的直接进翰林院当差(在首都上班,最接近中央心脏地带),差的也能去九品或七品县令小地方一把手等等官职,按现在话讲就是毕业包分配(别以为芝麻官就容易混进去,进士可是全国选秀出来的精英),干活有人记功,出事有人背锅,只要不逆官场规则混到最差也能四五品退休


恶魔之左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明朝的进士是怎么来的。

在明朝,一个读书人要成为进士,需要经过层层选拔的考试。第一步是参加府县考,录取了就叫“秀才”;第二步是参加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的省考,称为乡试,考取的人俗称“举人”;第三步是参加京师的会考,全国的举人在乡试的第二年到京师集中考试,称为会试;第四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廷试,也叫殿试,通过的士子才叫“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士。

进士又分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明朝进士及第后,并不是立刻就能授以担负实际行政责任的官职,而是要经过三年的读书,期满后称为“散馆”,进入翰林院。

这些进士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一个老资格的前辈进士来教,读书满三年后,再进行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可以进入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的为翰林官。

在散馆和翰林院时期,这些进士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行政方面的知识,等候政府委以重任。因为明朝非常看重进士和翰林,不是进士、翰林出身的人一般不能做大官。

《明史•选举志》记载:“成祖初年,内阁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翰林纂修亦诸色参用。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

,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盖科举视前代为盛,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

比如,明朝名相张居正是嘉靖二十六年的二甲进士,授庶吉士,实际上就是实习的官员,经过三年学习,在嘉靖二十八年成为翰林院编修,仍然是个清衔,正七品,不承担实际的政务。在他的老师徐阶提拔下,嘉靖三十九年,张居正升为正六品的太子属官右春坊右中允,这是虚衔,实际职务是国子监司业,也就是国立大学的副校长。几年后,张居正又成为裕王(隆庆皇帝)府讲官,在隆庆皇帝即位后,任礼部右侍郎和吏部左侍郎,直到进入内阁任大学士。

张居正像

明朝举人没有通过会试的,一般进入国子监,或者选做小京官、州县官以及学校教官。举人出身的著名清官海瑞就是从学校教官开始仕途的。海瑞曾经多次应考,没有中进士,以举人身份最初担任九品官福建南平县教渝,后来担任正七品的浙江淳安县知县、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最后一直升到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海瑞能够以举人身份升到部级高官,是个特例,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的缘故。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记得关注我的帐号哦~


听三哥说历史


类似于后补干部。

进士是通过科举考出来了,属于第三级科举身份(前面两级为童生试和乡试的秀才,举人)。由于中国的尊儒传统以及秀才举人进士未来的为官前景,这些身份虽然都还没有实权,但是在社会上依然受人尊重和忌惮。

通过考试获得进士就获得了为官的资格和身份,类似于今天的公务员考试,但是进士身份强于今天的一般公务员,因为进士直接赐官(七品以上,相当于今天县科级干部,县长,区长,县级市市长或者地级局的局长等),而现在公务员考试通过的公务员得到的职位在古代不算官,只能算吏。

但是科举是定制,但是官员空缺是不一定的,得有官员退休,离世或者被查处才有空缺,所以一般进士都要后补。其中也有不少人打点关系,早点补缺或者补肥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