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潘金莲怀上武大郎或西门庆的孩子,武松还会杀她么?

闲云野野48


在《水浒传》里,潘金莲是不可能怀孕的,因为水浒传里面没有一个女人是怀孕的。梁山好汉都是“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


《水浒传》虽然是古典文学名著,但是里面没有正常的女性形象,更别提母亲的形象了。无论美的丑的,正义的或者邪恶的,更没有怀孕的描述。


年轻漂亮的,基本上淫荡且包藏祸心的角色。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白秀英、卢俊义的老婆贾氏、刘知寨夫人等等。唯一没有遭到横祸的金翠莲实际上是给人当小三儿的;唯一漂亮,但是与色无关的武松的“妹妹”玉兰最终也欺骗了武松;唯一既漂亮、武功又好的扈三娘,却是一个屈节事杀父仇人的角色。


要么长相丑陋的,却又都是吃人的夜叉,如孙二娘和顾大嫂之流,外号不是叫母夜叉,就是叫母大虫。而年纪大的却又皆如王婆之流,厚颜无耻,逼良为娼。

但是根据《水浒传》的逻辑,如果潘金莲怀孕了,武松不放过她的可能性较大,这与武松本身仁不仁义无关。有几个角度可以证明这一点。

首先,《水浒传》里没有“母亲”这个角色定位,更没有母性看待问题的视角。


潘金莲之所以淫荡,是因为她不是一个母亲,她正在处于欲望期。她跟武大生活很多年,一直备受压抑。然而武松的出现,激起了她内心的欲望。然而武松这个钢铁直男拒绝了他,导致了退而求其次,和西门庆勾搭上了。试想一下如果潘金莲怀孕了,那他的角色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转变,她肯定会更多的压制自己的欲望,转而考虑孩子的未来,从而做出对现实的更多妥协,这就导致了悲剧可能根本不会发生。

其次,在《水浒传》中,“李逵背母上山”诠释了作者施耐庵(或者罗贯中,因为不确定这段究竟是谁写的)对母亲以及母爱的理解。


李逵是个孝子。和宋江不同,宋江孝顺宋太公,而李逵是很明确父亲早死,他孝顺的是母亲。结果还被李逵不避山川险阻,本意是带母亲到梁山上,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结果送给老虎当了晚餐。


而悖论在于,老虎之所以拖李逵的母亲,恰恰却是为了4只小老虎找食物。结果老虎的一家又被李逵全部杀了。

李逵认为的“孝”,就是带着母亲上山,和自己一起喝酒吃肉。而母亲的身亡,让他陷入了癫狂的状态,为什么写武松打虎是一只老虎,而李逵杀虎是老虎的一家?因为李逵杀死的本质并不是老虎的一家,而是对于一个家庭的正常的状态。

再次,从武大和武松的家庭组合,可以看出《水浒传》作者对家庭的概念。


武松盖世英雄,硬是用拳头打死了老虎。但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他从小没有父亲母亲,是武大郎将他带大。武大善良,隐忍。但这一切,在水浒里面可以解释为“窝囊”。所以才导致了武松“刚”的一面。


武松高大威猛,与武大郎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这两个人组合到一起,武大身上缺什么,就在武松身上弥补什么。所以造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角色,却组成为一个家。这就是悲剧的根源。


如果没有潘金莲,武松与武大郎这个组合,在《水浒传》作者的眼里是平衡的,至少是不可能造成悲剧的。但是潘金莲加入了这个家庭,结果必然悲剧。因为潘金莲面对的是两个极端,他最想得到的却永远得不到,最想逃避的,却永远无法逃避。

而当悲剧一旦发生,想再次恢复平衡点,结局只能是,用简单的暴力全部杀干净。武大死,则“祸端”潘金莲必死,而武松则沦为“失心人”。


到后来血溅鸳鸯楼的时候,玉兰即便有错,罪不至死,然而武松却将她杀了。原因并非武松滥杀,而在于玉兰“欺骗了”他,玉兰曾经被许做他的“未婚妻”,玉兰也再一次燃起了武松对家庭的期望。但同时玉兰的背叛,不但彻底毁灭了武松心底的家庭,也彻底让他对漂亮女人绝望。


让一个不懂、甚至没有家庭的人,强行去解释家庭,结果自然是悲剧。而潘金莲怀孕与否?根本不能阻止这个悲剧的发生。



炒米视角


分两种情况:

1、如果潘金莲怀上了西门庆的孩子!肯定是必杀的!肚里的孩子也一并不会放过,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2、如果潘金莲怀的是武大郎的孩子!可能又有两种结果《1》既然已经怀上大郎的孩子了可能就不会和西门庆偷情害死大郎那样中国后边的历史可能因为一个孩子而从写。《2》他俩依然偷情害死大郎那就等把孩子生下,武松把孩子带上梁山培养长大,放潘金莲走永不相见。以后即使孩子长大知道了这一切也不会怪武松因为一来武松是他的亲叔叔流着一样的血而且还有养育之恩,二来也没有杀母仇恨,三还武家有后。结局也算完美!







80后黑探儿


潘金莲怀上了孩子?这样就把矛盾冲突推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境地。

在正常情况下,武松的那波操作流程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堪称完美。但是,如果在小潘有喜的情况下,武二郎该如何处理呢?

如果是西门庆的种,那就不用说了。武松不论是抱着斩草除根的目的还是洗刷耻辱的态度绝不会手下容情,肯定会是一尸两命的下场。他可不具备现在的人道主义精神,还会顾忌肚里的孩子是无辜的而放小潘一马,应该是照杀不误。

如果孩子确实是武大郎的,武松肯定会纠结犹豫一下,毕竟这是他们老武家的骨肉。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嘛,现在哥哥武大郎已经死去,自己也贪上了人命官司,生死未卜(出现这种情况时肯定应该先把西门庆干掉),而金莲恰恰次数有了老武家的种,杀了吧,很可能武家从此绝后。不杀吧,又难解心头之恨。

如果此时一身缟素的潘金莲对武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武松哭诉并保证以后会好好的抚养孩子长大,培养他成才,光耀武家的门庭,武松听到这些会饶她一命也未可知。

因为这些话语触动了武松心里最柔软的部分,而且他心里清楚,自己不能说和哥哥武大的死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至少自己在明明知道这个嫂子不安分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逃避方式来应对——搬出了紫石街。这也让西门庆和潘金莲有了勾搭成奸的机会,从而最终造成哥哥被害。而且潘金莲不论多么不守妇道,她从见到自己的一刻起一直对自己是有那个意思的……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此刻武松看到潘金莲梨花带雨的面容,也许只有长叹一声,把手中的尖刀狠狠地插在了桌子上,然后扬长而去直奔县衙。


田获三狐


潘金莲不管是怀上武大郎的孩子还是西门庆的孩子,只要她干出谋害亲夫的罪行来,她都是必死无疑,难逃武松的复仇烈火。倘若潘金莲怀的是西门庆的孩子,武松会毫不犹豫的斩草除根,这个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也符合武松的强势性格,根本不会考虑孩子是无辜的这类问题。武松自幼父母双亡,从来没有得到过父爱和母爱,这种亲情的缺失会让武松下手的时候比较冷酷,不会有那么多顾虑,会非常决绝。他会认为潘金莲肚子里的孩子是孽种,是潘金莲、西门庆罪恶的一部分,绝不会对这个孩子报有什么同情心,更不会因为潘金莲是个准母亲而放过她。母亲的概念在武松的脑海里几乎是不存在的,至少是淡漠的。

倘若孩子怀的是武大郎的,武松可能会有纠结,会综合考量,但考量的结果依然是会杀掉潘金莲母子的。在古代,人们还是非常看重妇女的贞洁的,否则就不会有什么立贞节牌坊这一说了,一个女人出轨别的男人失去了贞洁本来就已经千夫所指了,失贞的同时又谋害亲夫,这就更加罪不可恕了。

武松会想如果放过潘金莲,那将来孩子出生后会跟潘金莲一样背负骂名,有这样一个无德不贤的母亲,孩子永远会抬不起头来,背负着沉重的负罪感和精神枷锁,甚至会被社会所遗弃。孩子与其生下来受不应有的惩罚倒不如胎死腹中,这全部都是因为潘金莲的罪过。基于这种考虑武松断然不会留潘金莲一条活路。

因此,潘金莲怀的谁的孩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必须要为自己的罪行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郑非梦妙文


《水浒传》只是一场烟云,根本就不能以常理看之。整部水浒中,人物众多,没有一个人是正而八经过平常人的日子。水浒中,上到官府,不到平常人家,接近沒有一个新生命出生。水浒只是一场烟云,过去,就没有了。

若说潘金莲怀上武大朗还是西门庆的孩子,武松杀不杀她。只要潘金莲和西门庆勾搭成奸,毒死武大朗。潘金莲不管有没有孩子,结果一样,都是个死。

武松从小没有父母,是哥哥武大朗拉扯长大。武松对武大朗如同父母一般,杀父杀母之仇如天大。潘金莲与人合伙把武松心中,最敬爱的人毒死,潘金莲还能有活路吗?

所以,不管潘金莲怀不怀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潘金莲有没有毒死武大朗,只要和西门庆成奸,害死武大朗,潘金莲就死定了。

武松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就是武大朗。武大朗一死,武松再也没有挂念,可以随个人的义,江湖任意闯,再也没有一根绳牵着武松那棵放浪的心。










画诗人生


武夫不要用现在的法律观点考虑



悦语嫣然


悟空老师的问答丰富多彩,很喜欢。既有四面八方也有阳春白雪。关于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能留传至今,有过有则笑话,叫恪止争议共同开发,和平共处,最后武松杀嫂,决不是一家!


山水溪155


如果潘金莲怀的是武大郎的孩子,武松在确定后就不可能杀她,亦或是生完孩子再杀她。如果潘金莲肚里的孩子是西门庆的种,那潘金莲会死的更惨,武松更有杀她的理由了,不会因为孩子手软的。


王虹59


若小潘和2郎是一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