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這幾年漢服的流行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都會給自己的孩子準備漢服,來穿出不一樣的個性。

其實,早在93年,國家相關部門就下達了關於中小學生統一著裝的問題件,所以從90年以後,大大小小的學校都開始制定自己學校的校服。以至於到現在,每年都會因為學校校服而爭議不斷。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世界上各個地區的校服都是很普遍的,不過有幾個國家的校服是公認的好看,比如日本、韓國、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校服都是非常有當地特色的。我們國家的校服剛開始都是以運動裝為主,畢竟我們從小就以運動就是生命為口號的。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但是,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不願意穿校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校服沒有一點時尚感。大部分同學都是比較羨慕其他國家的校服設計,每天要求學生穿校服的學校也很是頭疼。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專家認為,國家的校服確實應該具備一些特色,比如可以添加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因素,可以把校服改為漢服,既可以培養下一代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繼承我們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又可以凝結民族的團結力量。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漢服之所以這幾年能夠流行,肯定是有一定原因的,漢服的設計和韻味是其他服飾不能夠相比的,但是,把漢服真正作為正規的校服就真的可行嗎?

先來說說漢服的起源

很多人認為,漢服就是漢代的服飾,其實不是這樣的,漢服的全程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也叫做漢衣冠、漢裝、華服等等,因為從皇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期,也就是明末清初的時候,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是以華夏漢族文化為主的,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的,也是歷朝歷代的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是非常明顯的區別於國內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的,簡單的漢服卻不簡單的承載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大量的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還有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漢服原來是皇帝制冕服。是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說的就是漢服,漢服的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包括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比如朝鮮、日本、蒙古、越南、不丹等等服飾均有借鑑漢服的特徵。所以說,漢服不僅僅是漢代的服飾,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

再說說漢服的作用

漢服在古代是作為正裝出現的,就比如現在的西裝,中山裝類似,代表著一種神聖與莊嚴。古代人只會在祭祀、祈禱、祭祖以及各種禮儀式的場面出現的,畢竟衣冠是禮儀之始。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所以,古代人平時也是穿常服的,這也是考慮到衣服的實用性,平時活動勞作,穿漢服並不方便。

所以,漢服是無法作為普及的償服出現的,當然漢服作為校服,其美觀性和文化性是不可比擬的,但是實用性並不好,所以當作校服是不太合適的,不過可以作為一種學校禮儀服裝。

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真的可行嗎?漢服真的不能當作校服

由此可見,部分專家建議把校服改為漢服確實是不太合適的。雖然我們要傳承文化,但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條件的話可以根據家長的意見,可以定製漢服作為學校禮儀服飾,但是直接代替校服是不合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