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西旧帘子胡同在西绒线胡同南边,东西向,与绒线胡同平行。在近年的绒线胡同改造中大部分已被拆除。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西旧帘子胡同 位置示意图

梅兰芳旧居里的动人故事

西旧帘子胡同路北29号是一所坐北朝南的大四合院,北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还有东跨院。这所院落原是天津《大公报》驻北平办事处。1954年梅兰芳买下了这所宅子。但他当时已住在护国寺街9号,买下此院后并未居住,只是用来存放多年积累的大量文物。1961年8月梅兰芳在京病逝,梅夫人福芝芳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伤情,后搬到此宅居住。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梅兰芳与夫人福芝芳

1966年春,十年内乱爆发。当年12月京剧名须生马连良在浩劫中惨死。当时根本无法按回族传统安葬。梅夫人行侠仗义,将马连良火化后,葬于香山脚下的梅家墓地。后来她听说马夫人陈慧琏境遇凄惨,生活无着,又将马夫人接到西旧帘子胡同梅宅,与自己一起居住。她住北房西间,马夫人住北房东间,待若上宾,一住就是6年。在“文革”那种局势剧烈动荡,人人自危,稍有事变躲避唯恐不及的黑白颠倒的日子里,梅夫人能这样做,需要怎样的胸怀和勇气,这是一段多么感人的梨园佳话。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福芝芳

“四大坤伶”之章遏云住在西旧帘子胡同

说起京剧界“四大名旦”几乎无人不知,但谈到京剧界还有“四大坤伶”,可能现在已无人知晓了。上世纪初,京剧界开始有了女演员,而且逐渐出现了一批深受戏迷欢迎的名角。30年代,由天津《北洋画报》发起,开展了“四大女伶皇后”(习称“四大坤伶”)评选活动,各大报刊大力宣传,戏迷们踊跃投票,一时搞得热闹非凡。1930年6月12日在《北洋画报》第488期上公布了最后选举结果,当选者为胡碧兰、孟丽君、雪艳琴、章遏云。客观地说,这四人都是当时京剧女演员中的佼佼者,代表了当时京剧表演的较高水平。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胡碧兰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雪艳琴

章遏云,原名凤屏,字珠尘,别号珠尘馆主。她1912年生,当选“四大坤伶”时年仅18岁,是四人中年龄最小的。当时她正住在西旧帘子胡同,一边在“城南游艺园”演出,一边拜在王瑶卿先生门下深造。她谦逊好学,博采众长,青衣、花旦、刀马旦皆精。后来她又向梅兰芳学“霸王别姬”等梅派剧目,先后与杨小楼、金少山、袁世海等合作。章遏云扮相秀丽,台风端庄,嗓音甜润,唱腔流畅,被誉为“女伶中的梅兰芳”。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章遏云

40年代她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演出“六月雪”等程派名戏,轰动台湾,后定居台湾。在“大鹏剧校”任教并常登台演出,备受赞誉,1989年她获得美国“亚洲杰出艺人奖”。2003年病逝。

西旧帘子胡同还有不少值得记忆的人与事


著名老中医关幼波曾在胡同内的69号开设医馆。在那里他以辩证施诊的精湛医术治愈了多少疑难杂症,挽救了多少患者的宝贵生命。

西旧帘子胡同里 演义过感人的梨园佳话

关幼波

在离胡同西口不远的一座小院内,居住着曾为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做过十年机要秘书的米暂沉。亲历西安事变的米暂沉老先生解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副主委等职,十年内乱中受到了江青、林彪一伙的残酷迫害。

上世纪70至80年代,我曾多次去拜访他。他给我讲了许多杨将军的生平、业绩和逸事。老先生记忆力极强,几十年前的事都回忆得脉络清晰,讲述得生动细致。后来,他将掌握的大量素材整理成书,写成《杨虎城将军》,由邓小平亲题书名,于1986年出版。并被译为英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