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我有一时, 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 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

——鲁迅《朝花夕拾》

故乡,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坐标,更是我们精神的家园。自古以来,游子出门在外,都会在文字中抒发自己浓浓的思乡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对家乡的愁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对故乡的低吟。

我们中国是农耕文明,因此“乡土”在我们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安土重迁”便是最好的证明。鲁迅因为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常年背井离乡,各地奔波,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有着浓郁的“故乡情结”

《社戏》和《故乡》都选自鲁迅的《呐喊》,这两篇文章都描绘了鲁迅故乡的情景,但是两者又截然相反。

读《社戏》时,你能感受到鲁迅对故乡的依恋与寄托,在轻松明快中体会故乡的美丽清新;读《故乡》时,一股悲凉之感会从心中升起,在压抑沉闷中感受故乡的荒凉寂寞。

同为鲁迅笔下的“故乡”之景,何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仔细研读,我们便会找到答案。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呐喊》


01

《社戏》:真善美的理想故乡

《社戏》中的故乡,就如同我们理想的天国。在这里,“我”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这类拗口的文字;在这里,有一群纯真善良的小伙伴陪我游戏;在这里,“我”可以触摸到人性之美。“平桥村”便是“我”人生中的乐土,是“我”精神的家园,是“我”灵魂的安放处。

一、真:孩子纯真机智

这里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可是却有着“读书人”所不拥有的纯真机智。因为“我”是远客,因此“我”每次回乡时,孩子们便会得到父母的允许,减少工作来伴“我”游戏。

论辈分,有几个孩子还是太公,但是偶尔吵架,打了太公,也绝不会有人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这里没有严格的等级观念,有的只是发自内心的善良和令人感动的陪伴。

在《社戏》的世界里,“我”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挖蚯蚓、钓虾,可以一起放牛、看戏,甚至可以去偷豆、吃豆,也不会有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我们。甚至可以大胆地说:“偷来的豆最好吃,蹭来的戏最好看”。

当“我”得知没有船不能去赵庄看戏时,“我”闷闷不乐,外婆不仅没有指责“我”的“任性”,甚至觉得他们太怠慢,失去了待客的礼数。如果说封建礼教是对人性的压抑,那么这里便是人性舒展的净土。

面对缺船的困境,小伙伴双喜立马想到了解决办法:“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接着双喜看出大人的不放心,便又立刻大声地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识水性!”

短短几句对话,双喜的热情好客、聪明机智便跃然纸上。这里的孩子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荼毒”,他们纯真地如同一张白纸,憨厚又无私。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孩子们乘船去看“社戏”

二、善:乡民淳朴善良

《社戏》中人们的淳朴不只在于孩童,里面每一个村民都有这样的品质。这里的人热情好客,这里人人平等,恍若一个世外桃源。

待我们看戏归来,途中桂生提议“偷”一些罗汉豆煮来吃。一边是阿发家的,一边是六一公公家的,阿发经过确认后,决定“偷”自己家的。最后大家又到六一公公家各偷了一大捧。

可是六一公公却丝毫不指责我们“偷豆”,甚至感激“我”夸赞他家的豆好吃,待到晚餐时,六一公公还特意送给“我”和母亲一大碗煮熟的罗汉豆。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这里的乡村弥漫着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尽管大家生活并不富裕,却都知足常乐,互帮互助。这是“我”在城镇很难感受到的温暖,也是我以后的人生路上很难见到的场景。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社戏

三、美:乡土美丽和谐

鲁迅在《社戏》中使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朝云暮卷。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鲁迅花了不少笔墨来描写平桥村的环境,让读者在静谧和谐的氛围中走进《社戏》的精神世界。

海德格尔曾说:“语言乃存在之家园,人类在这个家园里诗意地栖息。”

《社戏》中的故乡温暖又自由、静谧且祥和,是鲁迅的灵魂皈依处。《社戏》的写景

使大家嗅到了一股清新和谐的气息,《社戏》的写情则在大家的心中播下了纯真善良的种子。

《社戏》中的故乡,是真善美的代表,是鲁迅理想的天国。在这里,没有恩怨情仇,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尘世纠葛,没有封建压迫,有的只是美丽的风景、淳朴的人民。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平桥村

02

《故乡》:假恶丑的现实故乡

如果说《社戏》里的故乡是鲁迅向往的理想王国,那么《故乡》里的故乡便是残酷冰冷的现实世界。

“我”满怀憧憬地回到故乡,渴望见到那个魂牵梦绕、充满生机的故土,可是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片荒凉。这种荒凉不只是环境的衰败,更是人性的沦丧。

一、闰土:“小英雄”变成“木偶人”

《故乡》一共写了四部分的内容:“我”冒着严寒回归故乡;“我”回忆少年时与闰土的交往;“我”看到成年后闰土的改变;“我”与故乡诀别。

四个部分如同一个循环,“我”此次回到故乡本就没有什么好情绪,因为“我”是为别他而来的。

“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同是环境描写,《故乡》中的环境萧索而荒芜,让人感到衰败悲凉,这与《社戏》中的故乡相差甚远。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鲁迅


“我”记忆中的闰土是个“小英雄”,闰土教“我”在雪地里捕鸟;为了保护西瓜,小小年纪的闰土拿着叉子与猹斗争;闰土知道很多“我”所不知道的东西。小时候的我们,没有任何的等级观念,天真无邪。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书本和高墙将“我”局限于一方小天地中,而少年闰土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我”认识到曾经所不认识的东西。这样一个“小英雄”,何以会变成一个“木偶人”?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多子、饥荒、苛捐杂税、兵匪之乱,这些已经将那个活泼的闰土变成了“木偶人”。我们的身份就如同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与闰土是走向不同终点的两个人,尽管曾经短暂地相遇,可终究我们如同两条射线,只能渐行渐远。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闰土叉猹

二、杨二嫂:“西施”变成“圆规”

杨二嫂年轻时终日坐在豆腐店里,擦着白粉,因此被大家称为“豆腐西施”。可是如今的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杨二嫂的改变不只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曾经的杨二嫂静若处子,现在的她却变得尖酸刻薄、爱占小便宜。

杨二嫂每日来“我”家,不是絮絮叨叨讽刺几句,便是顺手牵羊,将“我”母亲的手套顺走,抑或是挑拨离间,认定闰土将十几个碗碟放在草灰里,打算运草灰时一齐搬到家里去。

对于草灰藏碗碟事件,鲁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究竟是闰土自己藏的,还是杨二嫂诬陷,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指向了人心之险恶。

《故乡》中的人们,没有半分的美好,有的只是无处安放的灵魂。他们愚昧无知又爱贪小便宜,心机险恶又尖酸刻薄,尽显市井的嘴脸。或许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许他们从未想过反抗,而后者比前者更加不幸。

哀莫大于心死,鲁迅怀揣希冀而来,却满载失望而归。往日的英雄变成了今日的愚民,往日的西施仿佛换了一幅嘴脸,这里只有猜忌与心机,人间的温情荡然无存。

从《社戏》到《故乡》,看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杨二嫂由“西施”变成“圆规”


结语

如果说《社戏》象征着鲁迅的精神乐园,那么《故乡》便象征着精神家园的丧失,其中饱含着鲁迅“故乡情结”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社戏》和《故乡》揭示了一个人类永恒的痛苦:理想与现实处于矛盾的两端,不可调和。《社戏》是鲁迅诗意的遐想,而《故乡》是鲁迅理性的认知。

但是鲁迅并没有沉迷于现实的痛苦,也没有被所谓的绝望打倒。鲁迅在失望中重拾希望,在孤独中向前奋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便是这样一位勇士,他在看清社会的黑暗后依旧毫不退缩,从童年故乡中汲取精神力量,来对抗现实的痛苦与矛盾

作者介绍: ,一个酷爱读书、酷爱旅游的汉语言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座右铭: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能以文会友,欢迎大家一起畅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