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孩子不是我們的提線木偶

作者】:莪們湜溏(取自 我們是糖,甜到悲傷)

親子關係失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用他們的經驗為孩子創造所謂的捷徑,卻忽略了這是孩子的人生。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央視耗費10年鉅製了一部叫做《鏡子》紀錄片,總共3集90分鐘,講了16個問題孩子背後的家庭,選取了其中3組重點講述,上一篇我們講了澤清的故事,這篇我們來講家明的故事。

家明,15歲,中學畢業,高一開學兩個星期,他拒絕去學校報到。沉迷網絡遊戲,過著黑白顛倒的生活,一心想做一個揹包客或者流浪歌手。

在家明的自述裡,不想上學的原因是;

自己做什麼事情都需要父母的同意,無論是買衣服,還騎自行車。父母不喜歡的衣服不能買,自己買回來就被扔了。父母規定範圍之外的地方不能騎自行車。喜歡貓貓狗狗,商量過很多次,都不同意,自己買回來就被父母直接丟掉了,他覺得這樣即便上學了也不會有出息,因為自己什麼都不能自己選擇父母來不關心自己喜歡什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自己。

想做流浪歌手或者揹包客的原因是:中考之前父母答應家明,考完試之後你想幹嘛幹嘛,想去哪裡去哪裡。考完試之後父母失言,說等自己請到假,帶他去哪裡哪裡。家明說:

那不是他想要的旅行,父母總把自己當孩子,給假的承諾糊弄自己,而且覺得已經15歲的自己太小,照顧不了自己。

兩件事情湊在一起,點燃了家明叛逆的心。尤其是第一條,家明在陳述的時候哭得很傷心,就像一個迷路的孩子,看不到方向。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學習要求家長參加為期六天的家長課堂,家明的爸爸是裡面最不配合的爸爸。校長通知爸爸媽媽來上課的時候,來自天南海北的人都克服了種種困難來學校,只有家明的父親,嬉笑著回應:週五我還有招聘,我要應聘別人知道吧,這個不能推掉別人。

校長嚴肅告訴他,孩子問題已經很嚴重了,你如果不來小孩會更嚴重。得到的回應是家明爸爸覺得校長太誇張,連續重複好多遍我根本不信。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家明爸爸的自述裡說,自己的年輕的時候很辛苦,上大學的時候,甚至是大學畢業的時候都沒喝過牛奶、沒穿過皮鞋。後來通過自己努力讀書、辛苦打拼才有了現在的生活,他覺得是讀書改變了他的生活,所以無論如何孩子要讀書。

無疑家明的爸爸試圖規劃家明的人生,以愛的名義。他經歷過的苦難不想家明再經歷一遍,可曾想過,父母只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應該是孩子人生的規劃師。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前段時間爆紅的電視劇《小別離》中的朵朵,酷愛寫作,媽媽董文潔卻認為女兒不務正業,心心念念想讓女兒出國深造,這個想法幾乎把家庭送向分崩離析。出國後的朵朵放飛自我,通過自己的努力出版了自己的小說,獲利400萬,在金錢的後盾下朵朵勇敢的選擇回到國內繼續教育。

這無疑是個完滿的解決,朵朵通過自己的努力剝離了媽媽的控制,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孩子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獨立之前擺脫父母的控制呢?

每個人都有規劃自己人生的權利,哪怕只是個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是老師教會我們的,可父母卻遺忘了。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呢?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楊瀾曾做過《母親最好的教育就是放手》的演講,在演講中講過,成功的母親就是讓孩子成功的離開自己,成就他自己的人生,孩子是他自己,並不是被我們所佔有。

前兩天馬雅舒(吳奇隆前妻)女兒被幼兒園退學的事情,攻佔熱榜。她“幾近瘋狂”的寵溺孩子,導致三歲的女兒在幼兒園裡不會獨立上廁所、不會獨立吃飯。甚至曾經因為害怕孩子被磕傷搬走了家裡所有的傢俱。過度的保護導致女兒在幼兒園裡無法和小朋友互動,生活無法自理,被幼兒園勸退。

杭州一所中學在軍訓時曾做過一次調查:發現竟有5成的新生不會繫鞋帶疊衣服,新聞一出震驚四座,十幾歲的孩子竟然連最簡單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人為製造的“巨嬰”何時休?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央視10年鉅製《鏡子》告訴我們:愛不等於控制

哈佛大學學者曾做過一項調查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這不是一組聳人聽聞的數字,是一組經過縝密調查之後的數據。多少父母正在用自己以為的愛,傷害、摧毀著孩子?

為人父母與子女之間不過是一場漸行漸遠的離別,一次又一次的修行。學會放手,才是最好的成全。怎麼做“睿智”的父母呢?不妨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要明確,最好的教育是放手,我們只能陪伴孩子走一段路,註定不能陪他們走完全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同樣適用。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注重引導、尊重、給予孩子一定的空間,幫助孩子找到內心的自我,實現通過內驅獲得成就感。

朋友的女兒4歲的時候被父母送去學舞蹈,一個星期不到孩子做了逃兵,自此之後朋友閒暇之餘就帶女兒去看各種兒童劇、兒童演出。終於孩子6歲的時候看著光芒萬丈的同齡人,豔羨不已主動提出要求學習舞蹈,目測已經堅持3年了。遇到問題不要跟孩子講道理,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徐徐圖之。

給孩子空間和適當的自由,放手不代表放任,而是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曾替同事去上了一堂幼兒園的親子情商課,這堂課讓我重新定義孩子的“力所能及”。幼兒園中班5歲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獨立完成炒雞蛋這樣我們傳統定義上對孩子而言危險複雜的工種了。孩子3歲入園開始,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洗襪子、洗碗、做簡單的家務、做飯,一路完成升級打怪的過程。既鍛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增強了孩子在家庭責任的參與度。不要小看任何一個小孩兒。

周國平說:愛孩子是一種本能,而尊重孩子是一種教養。不要以愛為名的束縛孩子,給孩子空間,讓孩子以他本應有的方式長大。



喜歡的朋友,覺得有所受益的朋友,碼字不易[捂臉],走過路過留下痕跡,點個贊[贊],或者留個言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