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孩子时别做这个动作,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

前不久,宝妈小刘带着刚满半岁的宝宝回老家探亲。

爷爷奶奶们看到肉乎乎的小宝贝爱不释手,一直把孩子捧在怀里。宝宝哭了,就边走边左右摇晃地安抚;宝宝困了,就放在摇篮椅里摇晃哄睡。最夸张的是宝宝的小叔叔,看到自己添了个可爱的小侄子,高兴地把他抛到半空中逗乐。

看到这些场景,小刘心慌不已。可是她作为儿媳妇又不好直接说,只好让老公去劝:“你让他们别晃了,这样对孩子很不好。育儿嫂提到过一种‘婴儿摇晃症候群’,这么摇晃不仅会影响宝宝脊椎和脑部发育,严重时后果更不堪设想!”

哄孩子时别做这个动作,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家长边摇边晃着哄孩子,这似乎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那么,“婴儿摇晃症候群”究竟是什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又会有怎样的危害呢?

一、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

目前临床病例多发生于0~4岁的婴儿或幼小儿童,其中又以0~8个月大的婴儿为主。

原因是婴儿的颈部较为柔软、脆弱,头部长度和重量约占身长和全身重量的1/4,且婴幼儿期脑部发育较快。加上婴幼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

因此,当家长施予外力剧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宝宝的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产生许多后遗症。

哄孩子时别做这个动作,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

二、摇晃婴儿会有哪些危害?

1. 脑出血

婴儿颅底及内面较平滑,脑组织固定不是很结实,受到强大的外力时容易晃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

晃动的大脑组织很容易被突然改变的外力"撕裂",引发硬脑膜下或蜘蛛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眼球玻璃体也会因剧烈摇晃而引起视网膜出血。

2. 意识不清醒

出血之后,颅内压会急速上升,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嗜睡、抽搐、四肢无力、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有摇晃症候群的宝宝,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现象,但并无明显外伤。抽搐也许是偶发或局部抽搐,也有可能频繁发生,严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哄孩子时别做这个动作,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

三、哪些晃动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1. 快速抱、放宝宝

不管宝宝怎么哭闹,家长在抱起或者放下宝宝时,动作一定要轻柔,要托着宝宝的脖颈,避免快速施加外力给婴儿的头颈带来突如其来的大力甩动。

2. 把宝宝扔到床上

有些家长为了逗乐孩子,会把床铺满软被,然后把宝宝抛扔在床上,以为这样就不会伤到孩子。其实在扔下的过程中,晃动的力度是很大的,虽然不会撞伤,但仍然可能产生晃动伤害。

3. 抱着宝宝快速转圈

很多家长喜欢抱着宝宝转圈圈逗乐,这个动过也是高风险的,并且转速越快,风险越大。

4. 跟宝宝玩抛接游戏

把孩子抛向空中,再双手接住宝宝,把宝宝弄得咯咯笑,这是很多家长热衷的逗乐游戏。然而,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容易意外摔伤宝宝,也很容易造成摇晃伤害。

哄孩子时别做这个动作,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

5. 过度依赖摇篮

虽然现在传统的摇篮不多见,但是也有不少类似的带弹簧可晃动的哄娃产品,不管是上下摇晃还是左右摇晃,只要力度大、晃动频率高,时间长,都有较高的风险。

看过了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可能有不少家长都后怕起来。其实家长们也无需过于惊慌,如果你的宝宝没有出现精神不振、表情淡漠、眼神呆滞、食欲不振等情况,就不用太担心。

只要尽量避免以上5种常见的摇晃动作,在跟宝宝互动的过程中避免踩雷就好。

我是你的药师朋友洪姨,写文不易,如果您觉得有用,麻烦点个赞再走呗!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关注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