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富庶的一个时代,在这里也涌现出许多名臣和才子,比如王安石和苏东坡。

但是要说到书生出身却满身侠气的人,那就一定要提到名臣张咏,这个人虽然没有非常大的名气,但是性情耿直而且行侠仗义。

如果按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张咏的处世哲学和行为方式完全就是大哥级别的。无论他面对的是市井平民还是王侯将相,似乎都能够保持着自己善恶分明的理念。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一提起张咏就要说到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他考上进士之后被分配到崇阳县当县令。

有一天他在巡视库房的时候,发觉有一个小吏正在把铜钱偷偷放进头巾里。这一下可惹怒了脾气暴躁的张咏,马上就要惩罚这个偷了一文钱的小吏。

没想到这个小吏反而满不在乎,就偷了一文钱而已值得兴师动众吗?有本事你干脆就杀了我。

接下来张咏就提笔写下了判词,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然后自己提着剑就把小吏给杀了。

从这个故事里面大家应该就可以感受到,张咏坚守正义的强硬立场了吧。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张咏虽然是个寒门出身的书生,但是和其他只会苦读的人不同,他四处拜师学艺学了不少拳脚功夫。有了防身的能力后他开始四处游历,性格豪爽的他还喜欢结交好友。

这样看来他更像一个仗剑行侠的侠客,遇到不平之事就直接拔剑解决,确实是个快意恩仇的性情之人。

有一次他和一个县令一见如故,对方临走时送了他一些钱,没想到就是这些多出的钱险些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张咏在赶路的时候到一家客栈休息,店主在看到他身上的钱袋之后,偷偷和儿子商量要对张咏下手。好在这一切都被张咏听到了,于是他偷偷折回了许多柳树枝藏在屋里。

等到半夜店主要对他不利的时候,张咏直接拔剑把这些人都杀了,而且还把放在屋里的树枝全部点燃,直接一把火烧了这家黑店。

看到这里不少人都会拍手称快,果然出门在外还是要文武双全最好,这样即使遇到歹徒也可以保全自身。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从宋朝文人流传下来的笔记之中,我们还知道了更多张咏行侠仗义的故事。

话说张咏在路过一个县城的时候,在半夜突然听到隔壁邻居的哭声,喜欢打抱不平的张咏于是就去询问。

原来这个邻居是当地的一个小官,曾经贪污公款的事情被家里的仆人知道了,于是拿这件事要挟把女儿嫁给他。

这个小官实在是没有办法,但是又不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受苦,所以只能深夜啼哭。得知真相的张咏叫出了这个仆人,走到树林深处的时候直接用剑杀死了对方。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张咏面不改色地回到住处。他告诉那个小官事情已经解决,但是也告诫他从此不能再贪赃枉法,否则就会和今天的仆人一个下场。

听到这话的小官吓得脸色发白,恐怕在他看来张咏比仆人更为可怕。幸好他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这要是在乱世后果根本无法想象,不过他的暴躁脾气一直都没变过。

传说张咏主政四川的时候,有一天吃馄饨却不慎让头巾掉进了碗里。这一下让张咏非常生气,他直接就把头巾扔到碗里,甚至直言让头巾自己吃个够。这种做法在常人看来不仅非常莽撞,而且还十分可笑。

宋朝名臣张咏,一位谁都惹不起的大哥

其实张咏的行事作风和宋朝的氛围总是格格不入,他的性格倒是颇有一些魏晋风骨,遇到事情总是仗义执言敢爱敢恨。

与和他同年的寇准相比,这个人并不是很在乎升迁的速度,而总是把精力放在地方治理上。尤其是在处理诉讼的问题上,可谓是秉持公道令人佩服。

按今天的标准来算,张咏其实是一个高尚又纯粹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