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一个小时的书。还是第一页!怎么办?

唐志宪


恭喜!你具有超高读书能力…的潜力…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科普专家华罗庚很重视读书方法,他提倡读书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由薄到厚”,另一个是“由厚到薄”。

你能把一页书看了一个小时,至少说明你有潜力把书读厚,但不要骄傲,有潜力还不够,想读好书,还要学会更多。

华罗庚很重视读书方法,他对青年们提出“要学会读书”。还说:“学会读书与学得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同等重要的。”

“由薄到厚”是读书的第一步,是学习、接受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过程。初读一本书,首先应该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读,不懂的地方要下功夫。比如每个生字都要查字典,每个不懂的句子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不懂的环节都要加上自己的注解,还要看一些参考书和有关资料。这样,所读的书就“由薄变厚”了。华罗庚说:“切不要以为‘会背会默,滚瓜烂熟’,便是读懂书了。如果不逐步提高,不深入领会,那又与和尚念经有何差异呢!”

要想把书真正读懂,还要有第二步,即“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把已经学过的东西进一步加工,经过消化、提炼,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来理解,加以融会贯通,弄清楚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关联。这就能抓住统率全书的线索,贯串全书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由厚变薄”的过程。我们读过的书越是懂得透彻,就越有“薄”的感觉。华罗庚认为:如果读书的时候,做不到“由厚到薄”,那么书读得越多越不好,就会堕入书堆的烟海之中,不能自拔,那就变成书呆子、“书橱”了。

“由薄到厚”是量的积累,但这时的知识往往是“散装”的;“半成品”的;“由厚到薄”是质的飞跃,就是学过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进入了高一层次,这才真正懂了、消化了,才有助于记忆和将来应用。s_z


行者金牛


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兴趣,所以你不爱看书,培养自己的兴趣,慢慢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把心静下来,你不是不喜欢看书,而是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环境。比如有的人,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看,而我不行,我只能在想课堂那样的环境和大家一起我才看得进。另外,还要找比较感兴趣的书来看,可以多看看纪录片方面的,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了,于是乖乖去读书。

1.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节假日出门能地铁就地铁,在地铁上实在太无聊,看书过的特别快。

2.平时在看书的时候把重点、精彩的部分画出来,自己也可做的笔记,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的收获满满的,这样会更加激励自己喜欢看更多的书,兴趣自然而然的就有了。




Raintj


听比看容易记



尹崇城


这个我觉得老有意思了,像我跟朋友喝酒一毛一样的,我脚下都有一箱空酒瓶了,他说我才喝一杯[捂脸][捂脸][捂脸]


老凌说电影


把第一页撕了就是第二页了[呲牙][呲牙]


站着不许倒


说明你对这本书不感兴趣,或者你并不是发自内心想看它,建议先从别的有兴趣的书入手,然后培养锻炼下注意力集中力的问题,尝试从你喜欢的入手然后专注地搞一件事。


龙哥微视频


信息量好大!!!


天真农夫


这一页有多大?是经文吗?远古书吗?很难理解吗?


用户1342947076734


关掉手机,想一下是否这本书你喜欢,不喜欢可以去买一本喜欢的书,先养成看书的习惯,再去看不喜欢的书,没人喜欢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大丨白


从中间看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