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文|冬實


最近看了《沉默的羔羊》,並看了相關的漢尼拔系列。《沉默的羔羊》中在漢尼拔食人這種變態行為發生後,許多觀眾仍然對他恨不起來,相反還在感情上忍不住向他那邊傾斜。除了具備有高智商、冷靜、理智等他自身的一些特質外,這個角色對觀眾在道德和情感認知模式等方面也有迎合的成分在。

  • “惡”裡有“愛”的救贖。

漢尼拔的惡不及所愛之人,而且皆是因愛成魔。因保護不了妹妹活,他就要那些人為她陪葬,紫夫人被人凌辱,他單刀赴會殺個片甲不留,探員凱瑟琳被離職,他會找到那個人,吃掉他的腦花……他做這些的時候,因為有愛,似乎披上了一件“英雄”的外衣。

每個人都曾有過無助的目光,而我們在觀影之時,很容易將自己放在妹妹和史達琳的位置。我們希望能逃出被欺凌的圈子,在無望之時,有個英雄空降到我們身邊,挺身而出為我們伸張正義。

漢尼拔經歷過非人的世界,但沒有人去替他做主。經歷了這些後,按照世界呈現給我們什麼,我們就反饋什麼的說法,他對世界的惡意似乎有了一些說辭。

當史達琳探員將他和自己拷在一起時,漢尼拔沒有為了逃脫犧牲她,而是為了她將刀對準了自己的手臂,他的惡對“愛”做了讓步,愛的救贖多多少少讓他逃出了觀眾內心的“制裁”。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 對“以惡制惡”的寬容。

吃漢尼拔妹妹的人他們並沒有為自己的惡付出什麼,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所以,漢尼拔在殺他們時你可能會有這樣一個錯覺:他扮演了一個替天行道的角色,懲治了“惡”,他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惡了。

以惡制惡,當前一個惡大於後一個的惡時,心理的天平就會向被害人傾斜。而當第一個惡小於第二個惡時,我們心裡的天平就會同情施害人,被害人該死的心理,甚至還會覺得他的行為有善的成分在,沒有把他等同於惡魔。當殃及到無辜的人時,我們才會覺得他真正成了魔。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殺人狂魔固然讓人感覺恐懼,但相比之下,我們似乎覺得命運的雙手和人性的黑暗更加可怕。

一、惡輪迴的不可逆轉。


漢尼拔在小時候的遭遇,就是他之後的樣子。漢尼拔長大後遇到了紫夫人,也有愛照亮過他的生命,紫夫人勸他住手,他雖然愛著紫夫人,但當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開,就不會再有其他的選擇。他的罪惡太深,已經無法救贖。紫夫人愛的光束在他深深的黑暗里根本太過弱小,那點光最終還是被黑暗所吞噬。

牙仙從小被奶奶虐待,成為奶奶口中“骯髒的小畜生”,甚至揚言要割掉他骯髒的小東西,牙仙自卑到扭曲,看不到家庭的幸福。長大後他遇到盲女,盲女的愛讓他有了片刻的猶豫,放棄之前的自己,但是最終他無法克服自己,暴力已經是他解決問題最快的途徑。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水牛·比爾,童年被虐待,被嫌棄的他,連自己都不喜歡。他為了改變樣子,由獵殺女人扒她們的皮作成衣服來完成改變。而那些他獵殺的人,在他的眼裡並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是一個物而已。

無論誰,他們都沒有逃出惡的詛咒。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二、羔羊沒有出路的命運。


在影片一開始,史達琳在訓練場訓練時,內有一個指示牌,

指示牌上寫著:“傷害、苦難、痛苦、喜歡它。”要麼遵循,要麼痛苦。

這就像是一個無法改變的魔咒籠罩在羔羊的身上。

那麼,誰才是羔羊?

羔羊乖巧柔順,從不主動攻擊,哪怕受到致命威脅對命運也無能為力。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1. 首先,被水牛·比爾殺害的女人們。

議員的女兒凱瑟琳被水牛·比爾綁架後,議員出來不斷地重複女兒的名字。只要他把她作為一個人來看,應該就下不了手。

但是,水牛·比爾並沒有把她當成人。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在凱瑟琳餓了幾天後,水牛·比爾讓她保持皮膚的新鮮、光滑。這時他們有一段對話,在這段對話中,“它”出現了幾次,他對洞裡的她說,“它把潤膚露塗上。”而不是“你把潤膚露塗上。”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這一句話當時在看時,總覺得彆扭,它並不是表達錯誤,只是為了強調凱瑟琳在水牛·比爾心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在他的眼裡她並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就像是一隻羔羊,為了他的需求隨時可能被屠宰掉。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2.其次,史達琳。

回到史達琳和漢尼拔的對話,

漢尼拔答應幫她抓住水牛·比爾,但要交換資料,獲取她的過往信息。

他問她最糟糕的童年記憶是什麼?史達琳說是住在鄉下的牧場裡。只住了兩個月。漢尼拔問她為何離開牧場。

“我聽到一種奇怪的聲音。

是什麼?

是尖叫聲,像小孩一樣的尖叫聲。

你怎麼做?

我下樓走出屋外,我偷偷進了倉庫,我很害怕看進去,但必須看。

你看到了什麼?

一些羔羊。它們在尖叫。他們在宰殺那些羔羊。

那你就跑掉了?

不是,最初我想釋放它們。我打開它們的閘門,它們只是站在那裡,很困惑的,不肯走。

但你可以走,你也走了,是不是?

是的,我抱起一隻羊拔腿就跑。

你去哪裡?

不知道,我沒食物和水,而且當時很冷,非常冷。我以為,我以為至少可以救到一隻羊,但它很重,真的很重,我跑不了幾公里,警長的車就把我截住。然後就把我送入孤兒院。”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史達琳,小的時候見到羔羊被殺,她用盡力氣去搭救,結果卻發現在人主宰一切的世界裡,羊已經沉默地接受了被宰殺的命運,她根本救不出它們。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長大後,史達琳走去出鄉村一步步走向聯邦調查局,用盡全身的心力,逮到了水。牛·比爾,起始她只是被人利用,並不是得到重視,也得不到其他人的信任。身邊的男性不斷騷擾,他們也在貪圖,貪圖她的美色,慾望的眼光注視在她的身上。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她對於他們,如同那些羔羊可以滿足於人的慾望。雖然他們的貪圖沒有殺死她。但她只要在這樣的社會中,你就要按照這個社會的節奏跳舞,不然,就會被切斷食慾和水源。史達琳也一樣。

她是優秀的探員,但也改變不了整個環境,她是女性,改變不了在男權社會中成為被人主宰命運的羔羊。

真正尊重她的人,並不是那些和她朝夕相處看起來人畜無害的人,而是漢尼拔。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當一個人的身體受到傷害,我們可能還可以申訴,但如果當一個人受到虐待、歧視、委屈和社會造成的不公平等待遇,又有誰來承擔?

雖然,史達琳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做了對抗和反擊,但並改變不了大的社會環境。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3.我們看漢尼拔

漢尼拔的成長背景是二戰這個特殊的時期,他眼睜睜看著父母被士兵殺害,妹妹被餓瘋的士兵吃掉。

後來到了孤兒院,依然是被人欺凌。漢尼拔髮現這是一個動物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弱肉強食。

當戰爭結束後,所有的事情就像沒有發生一樣,沒有人為之承擔。當正義始終沒有來臨時,他心中的魔開始覺醒。由此。他開始了反抗。


《沉默的羔羊》:比“食人狂魔”漢尼拔更可怕的是羔羊的沒有出路

水牛·比爾事件時,也是因是議員的女兒被綁架,有了議員的參與案件才得到進一步推進。也似乎印證了他的觀念,話語權總是站在強的一方。

看透了這一切的漢尼拔,改變不了現實的漢尼拔不再沉默,他不想再做一隻羔羊。他就像水牛·比爾的飛蛾一樣實現了轉變,由一隻沉默的羔羊慢慢轉變為撒旦,搖身一變成為了牧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