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悲觀厭世無故殺死滴滴司機:多少積壓的心理問題,釀成了慘劇?

因悲觀厭世無故殺死滴滴司機:多少積壓的心理問題,釀成了慘劇?


1

3月24日凌晨,湖南常德,滴滴司機陳師傅的生命毫無預兆地定格在那一刻:乘客楊某淇臨下車是陳其不備,朝陳師傅連捅數刀,導致陳師傅當場死亡。

楊某淇隨後自首,稱自己悲觀厭世,早有輕生念頭,當晚因精神崩潰無故將司機殺害。

據悉,陳師傅家中還有兩個兒子,四個老人,小兒子才四歲,只因為一個陌生人的“悲觀厭世”,一個家庭瞬間崩塌,留下悲痛欲絕的家人,失去兒子的父母、失去爸爸的孩子、失去丈夫的妻子。

有網友評論,不想活的你,要死趕緊去死,憑什麼拉上努力生活的人!

這起沒有原因的兇殺案,兇手應該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只是在我們的腦海裡,關於惡性案件的心理認知,恐怕在為財、為情、為仇之外,還得加上一條“嚴重的心理問題”。

2

這起案件發生後,嫌疑人楊某淇選擇了自首,意味著由他帶來的人身傷害告一段落,由這個案件不由得讓人想起前段時間剛剛告破的白銀案,兇手高承勇作案多年,殺死多人,是心理嚴重扭曲變態造成的惡果。

另外,前段時間韓國電影《素媛》的原型、曾經強姦幼女的兇手趙鬥順即將於2020年出獄。據悉趙鬥淳在獄中接受了十年的心理治療,但其心理測試結果顯示其出獄後再犯案的可能性極高。該案受害女童今年已高三,惡魔現世,誰來保護受害者?

關於《素媛》案,2017年韓國曾有60萬民眾到青瓦臺情願,要求禁止釋放,但官方回應稱這不可能。現行韓國法律無法再給趙鬥順增加刑期,法務部正在考慮出獄後再給其額外增加100小時的心理治療課程。

但十年心理治療仍然屬於犯案高危的人,100小時的心理治療課程的作用會如何?

3

前段時間關於世界最幸福國家的排名,對156個國家和地區的數據進行調查分析,排名指標包括收入、自由、社會支持、健康和壽命等,中國的排名下降到了93名。

很多人說現在這麼多心理問題嚴重、給社會和他人帶來危害的人,是因為社會問題重重,往往把人逼到崩潰。社會的原因當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個體的成長經歷、家庭氛圍,以及在心理發生問題後得不到有效干預治療是相當嚴重的根源問題。

其實就像一個惡性循環的圈子:原生家庭的父母們也許自己就是帶著問題組成家庭的,在新的家庭中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意識療愈自己,於是又養出了有問題的孩子,陪伴缺失、精神和肉體虐待等等等等,這些孩子進入社會後對社會負面影響的免疫力更低,內心支持力量太過匱乏,一系列惡性事件於是層出不窮。

我記得曾奇峰說過,大意是一個人格完整的母親,她的孩子基本上不會在人格上出什麼大問題。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和態度,決定了孩子的性格,而且這種性格具有很強的穩定性。簡單來說,在孩子人格的關鍵期(6歲之前),塑造好了,孩子一生在人格問題上不會出大差子。

這讓我想起一個極端案例,《沉默的羔羊》的原型,兇手的母親是個極端控制狂,其和母親的這種關係以及形成的嚴重心理缺陷,成為日後連環殺人的內在原因。

4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根據我國的現狀,大部分人在產生或感知到自己心理出問題後,很少做出接受正規和系統諮詢和治療,原因我感覺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經濟狀況不允許,長期治療的費用昂貴,現如今民生多艱,老百姓連生活都難,哪裡有能力長期做諮詢和治療?另一方面,諮詢機構魚龍混雜,水平堪憂,導致不少人認為心理治療沒用,一個客觀現狀是,拿心理諮詢師證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諮詢的人,很少。拿抑鬱症為例,大概有90%的患者沒有接受治療,全憑自己硬抗。

曾奇峰曾經說過,在有錢有閒的情況下,找個人做做精神分析,是在是一種明智而高雅的選擇。因為它可以使你瞭解自己,因為它可以使你活得緩慢而從容。這是一種理想的狀態,但太需要民生的給力,說多了又容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百姓生活艱難造成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嚴重,引發惡性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

文章最後引用克萊恩的話作為總結——

那些精神病症及精神病特質、人格畸形、自我中心行為、強迫症精神官能症以及發展障礙,都可以在個體還很小的時候就被治癒。當他長大後,就我們所知,這些情況或是無法,或是僅有部分能在精神分析治療中被處理。我們當然無法由兒童期預知將來可能發生的病症,例如我們無法知道個體是否會發展成精神病、犯罪行為、人格畸形或嚴重的發展障礙,但是成功分析不健康的兒童,也許可以防止以上這些可能。若每一名呈現出嚴重困擾的兒童,都能夠在恰當的時間被分析,則他們之中許多人,能免於在晚期坐牢或住精神病院,或完全崩解的命運,而且能夠發展出正常的生活。若兒童分析可以達到這一目標,則不僅是幫助個體的工具,也能對社會做出卓絕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