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校園欺凌觸目驚心

2016年兒童節的這一天,青海省海東市互助縣的一名初中學生陶某某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15歲的生命。在整理孩子遺物的時候,家人意外發現了陶某某留下的三封遺書,在這些帶著血跡的遺書中,陶某某講述了自己長期被同學欺凌的細節:拿飯盒,打開水、洗飯盒、倒洗腳水、洗頭,還有毆打,由於無法繼續忍受欺凌與侮辱,所以選擇輕生。

2016年5月,山東臨沂一名中學生被打百餘耳光,臉部、嘴角、眼部都出現浮腫,口吐鮮血,打人視頻被施暴者上傳到了網上。

2015年6月22日晚,有網友發帖稱,四川資陽樂至3名未成年少女對一女孩施暴,圖片顯示,一赤裸上身少女被另外三名少女包圍,有兩女孩還對鏡頭擺剪刀手。

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關注校園“沉默的羔羊”驅散校園欺凌的陰霾

最近,反映校園欺凌的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後,再次引起人們對校園欺凌的關注。

近幾年,有關校園暴力或校園欺凌案件屢屢被媒體曝光,人們紛紛譴責欺凌者,在對被欺凌者同情的同時,又對其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麼,從教育學的角度,我們如何關注這些校園裡“沉默的羔羊”,如何防範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

校園欺凌的表現

某媒體記者蒐集了一百部校園暴力視頻,在100部校園暴力視頻中,施暴者主要採用的暴力方式是:辱罵、推搡、扇耳光、腳踢等。這其中出現最多的暴力行為是扇耳光,佔比80%,其次是腳踢,佔比78%,在所有施暴視頻中,有74%的施暴過程中伴有語言辱罵。

除了徒手施暴,有14%的施暴者使用了棍棒、磚頭、板凳等工具擊打受害者,其中使用棍棒的最多,佔比50%。校園暴力不僅僅是毆打和辱罵,受害者通常還會在逼迫之下遭受道歉、下跪、自扇耳光、扒光衣服等人格侮辱。

在100部暴力視頻中,校園欺凌行為集中表現為多人對一人施暴,打人者達到3人及以上的佔全部視頻的70%左右,有近10%的打人者有吸菸不良行為。

面對這樣的欺凌與侮辱,92%的受害者選擇不反抗,當個別受害者進行言語或肢體反抗時,往往會遭受施暴者更加兇狠的群毆。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百部視頻中,校園暴力的當事人主要是女性,遭遇暴力傷害的受害者中,男學生佔14%,女學生佔85%。而在施暴者當中,女性施暴者佔82%左右,男性施暴者佔18%。

根據教育學者和社會工作者對校園暴力表現的調查統計,校園暴力主要由以下表現形式: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侮辱其人格;對受害者進行重複性拳打腳踢、掌摑、推撞絆倒、拉扯頭髮,甚至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對受害者進行敲詐勒索;損害受害者教科書、衣物等;強迫受害者為欺凌者洗衣、疊被、打掃衛生等;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閒話;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中傷、譏諷、嘲笑受害者的體貌、收入水平、家人等;拉幫結派孤立、排擠受害者;在網絡上發表具有人身攻擊成份的言論,進行網上欺凌。

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危害

校園暴力案件中的受害者基本上都是校園裡的“弱勢群體”,學習成績不佳,在校園中呈邊緣狀態,其具體表現為一般都是性格內向、懦弱;在同學中、老師中不受重視,缺乏朋友,在學校中十分孤單;缺乏與同輩相處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有身體障礙者、有智力障礙者;性格或行為上有異於他人。他們的家境狀況一般也不太好,處於社會的底層狀態。

校園暴力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校園暴力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同時校園暴力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校園暴力對受害者的傷害更加嚴重。

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甚至帶來生命的代價,造成家破人亡的結局。青海省互助縣的陶某某就是因為長期忍受欺凌與侮辱,所以選擇輕生。

這些施暴行為對受害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身體傷害,從調查統計來看,有25%的受害者遭受欺凌後倒地不起,嚴重的當場昏迷,相比於身體傷害,受害者所遭受的精神與心理傷害是難以估量和統計的。

一項研究發現,被欺凌的兒童可能遇到高於正常的亞臨床水平的炎症,可能持續到成年期,而欺凌者比那些既不是受害者也不是欺凌者的兒童的炎症水平要低。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研究表明,兒童期被欺凌是將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科學家經對受害者兒童進行C反應蛋白(CRP)的血液測試表明,被欺凌的兒童的C反應蛋白(CRP)水平隨著他們被欺凌的次數而增加,C反應蛋白(CRP)是身體的低級系統炎症的一種標記物,常常與心血管疾病和代謝症狀有聯繫,可能對長期健康有負面的影響。

這些“沉默的羔羊”如果長期受欺負,或者自我毀滅,或者在沉默中爆發,走向極端,對社會產生仇視心理,會採用極端的方式進行報復,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

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

校園暴力現象的產生有著複雜的原因:

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社會轉型期,社會上的扭曲價值觀直接或間接對青少年產生影響,崇尚強者,崇尚“狼文化”,一些青少年欺負弱者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良的影視文化、網絡以及遊戲中的暴力傾向對青少年產生了耳濡目染的影響;由於法制不完善,對不良少年缺乏有效的懲戒機制,致使這些“問題少年”有恃無恐。

二、教育的缺失。學校是教育的主戰場,但是,近幾年,學校的主管部門和學校的負責人在對學校的考核方面卻出現了偏差,重視升學率,而對德育教育的考核弱化,或者對德育教育沒有可操作性的指標,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從而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的效果。從教師來說,重視教書,忽視育人,眼裡只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視而不見,不僅不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況、思想狀況,甚至有嫌棄心理,根本不瞭解學生的動向。青海省互助縣自殺的陶某某長期受欺凌,被敲詐,學校竟然沒有發現眼皮子底下的暴行,陶某某被逼得頻頻借錢、逃學,班主任不僅不詢問原因,反而批評他,讓他做檢討。

三、家庭教育的偏差和家長的失職。許多家長把孩子的成績放在第一位,其他問題都是次要的,縱容了孩子的不良行為,最終成了加害者;有的家長老是擔心孩子吃虧,情願孩子強勢一點,欺負別人,也不讓孩子受欺負,久而久之,孩子成了“霸王”;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和行為不管不問,從來不和孩子交流談心,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孩子有了委屈、有了問題、受了欺負,不敢向家長反映或者根本無法反映,處於自生自滅狀態。青海省互助縣自殺的陶某某長期受欺凌,粗心的父母竟然沒有發現,直到孩子自殺留下三封遺書才知道孩子的遭遇。福建南安南安一個小學女生被圍毆扇耳光的視頻在網上瘋傳後,媽媽才從視頻中認出被打的孩子是女兒。

防範校園欺凌的措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對校園暴力頻發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並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教育學是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的社會科學。校園暴力是教育領域存在的一項突出問題,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的一項綜合反映。

校園暴力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現象,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必須通過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互相配合,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互相銜接,形成立體的教育環境,通過綜合治理來根治和減少這種現象。

首先要構建一個健康的社會大環境,營造健康影視文化和網絡文化氛圍,減少和杜絕暴力文化的傳播;從國家的層面來說,要完善法律法規,對校園害群之馬進行打擊、懲戒。針對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2016年,教育部聯合中央綜治辦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專門強調要把學校周邊作為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的重點,實現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預測預警、實時監控、軌跡追蹤和動態管控。在依法依規處置方面,《指導意見》強調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學生必須依法依規採取適當的矯治措施予以教育懲戒,既真誠幫助又充分發揮教育懲戒措施的威懾作用。情節較重的,公安機關應參與警示教育,對情節惡劣的必須堅決依法懲處。

其次,學校要承擔起教育主戰場的作用。學校不僅是教書的場所,也是育人的場所,不僅要重視智育,也要重視德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在預防措施方面,《指導意見》強調各級中小學校要健全應急處置預案,建立早期預警、事中處理及事後干預等機制。

第三、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則,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教育,既不能縱容孩子,也不能施行“棍棒”教育;父母要做孩子的朋友,經常和孩子進行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動向,防患於未然。

第四、在對校園暴力施暴者打擊和教育的同時,要更多的關心受害者群體。受害者群體一般都有性格缺陷,都比較懦弱,家長和老師要對這些“灰姑娘”“沉默的羔羊”更多的愛,更多的關心,及時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鼓勵他們對生活、學習的信心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