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校为什么每年换教师,来的老师待一年又走了?这样对学生好吗?

用户6319656480240


学校为什么每年换教师,来的老师待一年又走了?这个现象确实存在,而且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表现得较为突出。这是怎样造成的呢?又会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哪些学校教师换得勤,教师走得多?

人往高处走。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人群向城镇集中已成趋势。县管校聘的推行,又加大了教师的跨校跨区流动。

教师调动以下三类学校居多:

一是城区周边学校。

二是离城较近的乡镇驻地学校。

三是乡镇以下片区学校。

二、哪些教师容易走,调动得快?

1、学历高、业务能力强,或者有持长的专业教师。

2、有关系、有门路的教师。

3、大龄婚嫁前后的女教师。

4、不愿扎根基层乡村,只把所在学校岗位当作临时跳板的教师。

三、对学生有何影响

1、单一老师上课,虽然熟悉,但也容易产生倦怠感。特别是学习好的学生,遇上不对路的老师,俗套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折磨。经常换一下老师,换换教法,有种新鲜感,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换换老师,未偿不是好事。

2、现代社会,开放包容,信息、人员、交通大流动、大融合成为常态,成为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标志特征。传统思维要改变,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创造开拓性新思维,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及时应对教师流动带来的新挑战。



鹰眼看教育


据我观察,教师流动较大的学校主要有两种学校。

第一种是农村学校。以我就读的小学初中来看,在我读高中、大学的时候,我就得的小学初中老师大部分都调到城里去了。主要原因是在农村、在乡下,生活不便。虽然这几年国家为了吸引优秀资源到农村学校去,对农村教师工资进行了补贴,但是生活不便利,最终还是走掉的比较多,没有走的少数教师,99%以上都是在当地安了家。一句话家不在那里、生活条件不方便,是导致农村学校教师流动大的主要因素。

第二种学校是城里的私立学校,我本人也在私立学校待了几年,在私立学校,教师的流动还是非常大的,我所待的那所学校这几年每年流出的教师在30个左右,新进入的教师也有30个左右。流走的主要原因是工作量、工作强度和薪水不匹配。即使表面上看着工资很高,但是考虑上五险一金之后,实际上只比公立学校高那么一丁点。这还算好的了,与我在过的那所学校同城的另外两所私立学校,工资比这样还低。从私立学校出来的这些老师大多都考进了公立学校。

多的不说,再上张图,这张图是前几天我跟我朋友的聊天记录,他现在仍然在我刚才提到的那个私立学校。

最后再劝朋友们一句,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千万不要去私立学校。如果要去30岁之前可以去,但是在30岁之前一定要离开私立学校,不然你一定会后悔的


化学一加一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是,一个学校老师频繁的更换和调动,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肯定是不好的。

我所在的学校是乡镇初中,离县城比较近,学校每年都有十多位老师想方设法调他们回县城,其中大部分还是毕业班骨干教师。造成毕业班教师素质整体下降,然后县里又把新考上的特岗和招教老师补充过来,这些新老师刚毕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欠缺,对学生的成绩肯定是有影响的。

对学校来说,每个学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好不容易把老师培养好了,他们调走了,来的新老师最快也要经过一两年才能培养出来。所以老师不停的更换,学校不停的培养,对学校来说是资源和精力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和消耗。






树人之人


我是高小阳,很高兴为你解答。

学校每年换老师,有学校的内在原因,也有学校的外在原因,还有老师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总换老师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好的。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学校为什么每年会换老师?

一、

内部人员的调整。有些学校每个年级组是老中青搭配人员组成的。在这样的人员配置当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老师是会持续的带班。当然如果有特殊情况,比如老师的教学能力不佳,出现了严重的教学事故;还有老师的教学水平不足以支撑他继续带高年级;再有就是有些老师休产假,或因为长期的生病不能带班学校会临聘一些社会上有教师资格证的优秀老师临时代课,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换老师的原因。

二、外部原因。比如说我们当地就有新教师在市区重点学校一年培训的政策。培训期满,这位教师就会回到原来的乡镇学校继续任教。还有就是鼓励优秀教师去乡镇支教。这些都是造成教师人员流动的原因。

这样的频繁的换老师对于学生的成长又有哪些不利的因素呢?

一、首先心理上的落差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老师都有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他们对于学生的影响的大小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前年休产假,临聘半年的小蔡老师带班。这事已经过去快一年了,在一次给某人的一封信写作训练中,个别孩子还是流露出对小蔡老师的想念。

二、

学生适应老师,老师适应学生都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上,会有中断。比如我在班级中开展的每日一诗的活动,因为我的休假而停止。学生的诗词积累就告一段落。包括学生的书写训练、习作训练、阅读训练,这些都是长期的训练过程,可能都会因为换新老师,而暂时中断。

当然如果换一个有经验,负责任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还是积极而深远的。但无论怎么换老师,学生都要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努力让自己跟随老师的节奏,尽快适应。因为任何老师的身上都有他的优点,只要我们热爱学习,我们从任何老师身上都能学到知识。


高小阳


频繁更换老师,无疑是弊大于利。

1.每年换老师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和成绩的提高。

现在很多学校都采取大轮转教学的形式,即小学1-6年级,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全年级教师都跟班走,直到本学段结束。这样每年科任老师都不用重新熟悉学生,包括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倾向等,不仅便于学生管理,还能够快速进入教学状态,也有利于帮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方面早已适应了每科教师的教学风格,大大缩短了磨合期。

反过来,如果每年都换老师,上述所有优势全部成了劣势,整个学段下来,成绩上难免不太理想。当然,每年换老师利于学生接触形形色色的老师,吸取不同教师的优点,但是从学习知识的角度,还是弊大于利。

2.每年更换老师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点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的更换上,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感情也最深。学生除了把班主任当成老师,还可能当成亲人、朋友,不愿吐露的心声可以找班主任倾诉,成长中的困惑可以找班主任求助。

但情感的建立并不容易,每年换班主任很难使学生和班主任那么亲密无间,不稳定的教师队伍也难以拥有细致入微的关怀,学生少了这样一位贴心的领路人,真的成长中的损失。

3.每年更换教师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发展。

岗前培训、青蓝结对、听课指导、外出培训……对于每个学校,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都要好好花费好一番人力物力,每年更换教师如果都是人才的流失,那简直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长此以往,难以集聚起强大的教师队伍,学校也难以有较好的发展。

对教师个人来说,如果能连续完成一个学段的教学,有助于更好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利于更深入理顺教材的内在联系,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4.每年更换教师也是迫于多种原因的无奈。

教师更换频繁除了个人原因,教师待遇差、幸福感低、编制不足、代课教师成主力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管理缺失公平、劳动强度大、职称评定无望等常常成为大家背后的“谈资”,种种情形参差不齐,这不是某个人的责任,却是导致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我的拙见,欢迎大家进一步交流。


班主任005


不好。1、老师和学生之间都有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他们之间刚磨合好,又换人了,又要再适应,浪费时间。2、每个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同,对知识的处理方法不同,换老师,知识讲解没有连惯性,造成学生的知识点缺失。

我教书13年,目睹了不少这样的情况,没有成功的例子,我个人是反对换老师的。


乡野教书匠


这是好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教师有进有出,很正常。这至少说明人才已经市场化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人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整体来看,活了。

但从学校角度,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教师为什么来了又走了,他们怀着什么来,又因为什么走,学校需要做些什么才能留住教师。要知道,当初招聘时,是经过选择的。招一个有培养价值的新教师不容易。而且,长此以往,学校的名声也不好,教育质量必然受影响。

教师是学校的宝。学校领导最好从待遇上和人文上关心教师的生活和成长,让教师有奔头,有希望。辛苦点是其次,有尊严,有成就感最要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凭借广阔的胸怀和诚挚的惜才爱才之心,吸纳了大量文武英才为之出谋划策驰骋战场,最终成就了大业。这对今天的校长们难道就没有启迪吗?

年轻教师未来的路很长,他们不会拘泥于一处。“此地不留人,自由留人处”,天下很大,总想去看看。要让他们既来之则安之,需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愿望和追求。否则,走人是常有的事。





老顽197486757


教师流动性大的学校在管理上肯定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教师流动频繁,不外乎管理或严或散、人情淡薄、薪酬与预期相差太大等原因造成的,尤其是个别学校领导霸王条款多,校长颐指气使、任人唯亲,评价机制不当、校长的包容性差是教师流动的主因。教师流动大对学生有一点影响,但负面影响不大。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适应能力比较强,接受新事物快。一般都是在可控范围内的事。不要大惊小怪,但也不要掉以轻心。选择学校,首先要看学校校长人品,其次是看教师的异动情况,如果有的学校经常有教师异动,这样的学校一定有问题,入学须谨慎!


木土先生杂说


我觉得换老师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校方面。我们都知道学校有公办和民办两种,相对而言公办学校的教师流动性相对较小,有编制,工作稳定,有五险一金,工作时间也比较合适;而民办学校,虽说是非盈利的,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民办学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为什么呢?无编制,工作压力大。一般只有三险。工作时间长,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早六点晚八点。

2.个人方面。把学校当成一个翘板,为考教师编攒经验,考上肯定就离开了!

对学生而言当然是有利有弊,但我觉得弊大于利。每换一个老师学生得有一个适应的话,而且老师也得适应学生。如果是班主任换掉的话,一个班级的纪律就乱了。要是新班主任不能及时把班风学风给重建起来,那这个班级几乎就毁了,成绩会直线下降!

综上所述,如果你还孩子所在班级经常换老师的话,还是及时调班或好学校吧!


莫失莫忘wq


学校每年换老师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是存在着一些比较复杂的原因。通常体现为:

1.学校的学科教师编制不足,为了保证学科教学的正常开展,需要从社会上临时招聘教师顶岗上课。

2.因临时招聘教师教学质量不高,学校聘用一年后选择解聘,重新招聘新教师。

3.部分青年教师因不满足于教师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选择离职自主创业或报考公务员。

4.无数的“校闹”事件,打骂侮辱教师事件,对老师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对教师职业失去信心,不敢继续从事教师职业。

5.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问题。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一个学校频繁的更换老师,对学生来讲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每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差异性很大,学生疲于适应新教师的授课方式,学习质量如何能保证的了呢?

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学校频繁更换老师的现象,个人以为只有全社会落实教育均衡,提高教师薪酬待遇,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幸福感,保障教师实施教学应有的惩戒权,保障教师的人格尊严和人身生命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教师流失和频繁换老师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