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激發步行街新活力 讓遊客迎得來更留得住

鼠年新春,走親訪友之外,市內休閒、外出旅行成為人們的熱門選擇,各地步行街紛紛迎來旅遊大軍。但近年來,不少遊客反映步行街吸引力變小了,有的淪為打卡拍照的背景,有的淪為特產集市,商店商品千篇一律,遊客橫穿而過的多,深入體驗消費購物的少。如何激發步行街新活力,既收穫利潤也收穫口碑,亟待破題。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激發步行街新活力 讓遊客迎得來更留得住

|公考角度中公解讀*

[提出觀點]

改造提升步行街,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改善消費者購物休閒體驗,有利於拉動消費、城市建設投資和就業,一舉多得。

[綜合分析]

步行街改造提升順應時代的變化。時代在變,消費方式在變。以往逛步行街是人們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也是消費購物的主要去處。然而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以及家邊超市的配套,人們到步行街購物的需求在減弱,休閒娛樂的功能逐步凸顯。承接社會賦予的新定位,步行街需要打破過去的模式。因時而變,上海南京路、北京前門等步行街均在作出嘗試,注重現場體驗、強調正宗本源為方向,引進國內外品牌旗艦店、形象店、概念店、體驗店,大力發展老字號、非遺和地方特色品牌,有效豐富了文化體驗業態。一條步行街處處是網紅,自然能吸引遊客前來。

不可否認,當前一些地方要麼任由步行街自由發展,要麼大搞形象工程追求外觀奢華,完全不考慮遊客需求和體驗。一些步行街淪為雜貨小吃街,遊客體驗差,環境髒亂差。而另一些步行街國際大牌、奢侈品牌一字排開,遊客路過除了感受到紙醉金迷的奢華外幾乎鮮有人邁進半步。最終一條几百米上千米的步行街成為名副其實的步行道,兩邊的商鋪成為背景,遊客匆匆而過,看似熱鬧卻留不住遊客,更留不住消費。各地步行街風格相似,要麼是現代建築,要麼是仿古式建築,街內店鋪的設置、販賣的商品也是千篇一律,置身其中感受不到任何地方特色。因此不少遊客感嘆,沒來之前心癢癢,來了以後沒啥感覺。

[參考對策]

有序合理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

一要堅持地方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消費者選擇,以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發展“小店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促進形成一批人氣旺、特色強、有文化底蘊的步行街。步行街改造提升需探索遊客需求。探索遊客需求本質上是要找準經營的定位,既要吸引遊客消費、也要讓遊客消費得起。日本東京的澀谷、新宿都是購物達人的集聚中心,沒有動則奢侈品牌拒人千里,更沒有髒亂差的低端商業,卻能激發遊客的消費慾望和粘性。可見,探索消費者需求的定位對於步行街的意義不言自明。

二要在優化營商和消費環境上下更大功夫,簡化審批、創新監管,加快配套公共設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三要堅持因地制宜、合理佈局、注重實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挖掘地方特色,是步行街脫穎而出的關鍵,也是發揮城市地標作用的關鍵。凸顯地方特色應當硬件軟件相結合,硬件方面要提升藝術品質,打造美觀舒適、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區風貌和步行環境,軟件方面則要引進當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將觀光與休閒結合,現代與歷史結合,時間與空間結合,塑造獨具特色的商業文化景觀。近年來廣東、河北等地創新花市、廟會、燈會形式,以傳統節目表演,傳統風俗展示為噱頭,成為了網紅。但這只是第一步,如何讓歷史文化更加生動,更具吸引力將直接影響創新的效果。

人民網:激發步行街新活力 讓遊客迎得來更留得住 伏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