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年拿出2万来银行定期理财,15年以后是不是比社保合算?

理财迦


关注路人蚁的世界,聊社保,侃商保,专业答疑

1 首先我们买社保是为了解决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问题,社保里的医疗账户,可以保证个人和家庭出现疾病,意外带来的大额开支风险,可以用这个医保账户解决,保障家庭财务稳定性,不会一夜因病返贫。社保里的养老账户解决的是退休后养老生活问题。给自己和家人规划一笔未来的现金流。提前做好未来养老规划,本质上社保是一种收入转移,属于个人和家庭财务保障账户的建立。是用来解决风险的,而我们说的定期理财,是增加风险,同时换取收益,保障和理财不可混为一谈。这也是很多人配置保险的一个误区,买保障变理财,贪图收益,结果保障没解决,高收益也是忽悠,没有写进合同。

2 在社保的个人账户里,实际相当于一个银行储蓄账户,商保是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社保则是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收入转移。这个储蓄账户是有利息的。一般利息比银行储蓄利率高一些。以此来保障个人账户的资金的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福利待遇的升级,医疗待遇提升,养老金账户也是每年在上涨。

3 2万理财,如果选择银行存款类理财,也就是保本型理财,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小,选择3年期定存,年化利率4%区间。比如支付宝的定存宝。如果选择定期理财,银行中低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收益都是不确定的,而且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兜底已经是过去式,存在亏损本金的可能。如果选择长期基金定投,每年拿出2万做指数基金定投,长期定投,换取 周期性回报,规划一个3-5年期,十年内的指数基金定投计划,每月定时定量买入,是可以实现抵抗通胀和实现时间换空间的高回报的。但是很多人都是没耐性,因为指数基金定投过程是平均成本法,过程中摊薄成本,大部分时间都是亏损状态,等的是周期性回报。

综上:社保是家庭保障账户,是救命钱和需要安全的养老钱,定期理财是家庭风险理财账户的钱,不能拿来两者做比较,理财账户是冒风险 ,赚较高收益,保障账户是要安全第一,稳定长期现金流,低收益类型。所以两者是不同的家庭财务账户规划,不能混为一谈的比较。


路人蚁


没有单位帮忙缴纳社保的人士如果拿着2万元来银行定期理财,15年后有很大概率比社保合算。


按照当下的社保水平,每年交2万元社保,由于各地平均工资水平不一样,15年后每个月的养老金大约是在1500-2000元每个月。不算利息的话,即使按每月2000元也要12.5年才能拿回全部本金。也就是说假如60岁退休,起码要活到72.5岁才能拿回本金。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病毒在进化,疾病很可怕。随着癌症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相当比例的人活不到60岁就去世了。相对于退休之前离世能拿回30%左右的养老金,如果退休后四五年就去世,一半的本金也拿不回来。


社保当前是少数人拿得多,多数人拿得少,活得久拿得多,寿命短拿得少的。我们不必讳疾忌医,在死亡年龄问题上规避。


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均收益率在4%左右。到了2020年保本理财产品将彻底退出市场,随着理财资金大量进入股市,理财风险将会加大,因此今后理财的风险会向基金定投靠拢,没那么大,但是亏损的概率也不小。


假如按照4%的平均年化收益率来计算,每年2万元,连续15年,则到第15年年末的时候本息总和能达到41.6万元。依然按照理财收益4%来计算,每年能拿到16640元理财收益,也就是每个月1386元。看着比养老金可能少一点,但是要注意无论什么时间,都还有41.6万元的本金。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交完15年社保后不是说能立即领养老金的,也许过5年,也许过10年,最长也许20年。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理财收益还会继续滚雪球般增大。以10年为例,41.6万元按照4%的年化收益率,即使不考虑复利,也能变成61.6万元。


如果拿着61.6万元再去理财,依然按照4%的年化收益率,每年能有24640元收益,平均每月2000元,一定不比社保低了。


如果考虑到理财风险,那么今后可以选择五年期国债,或者是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当然还可以选择利率较高的银行的五年期存款作为替代选择。以民营银行为例,五年期存款年利率最高达到5.45%,比理财产品收益更稳定更安全。当资金积累到比较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按月付息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或者银行五年期存款,这样有稳定并且较高的收益,比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产品更稳健。


最后我们以理财收益最少的15年来做对比,也就是说交完15年就开始领养老金,按比较高的每个月2000元(忽略养老金上涨),对比每年2万元积累的41.6万元,看看什么时候养老金收益能跑赢理财。


设领取年限为X,列出公式:

X × 12 × 2000= 416000+(416000×4%)×X


最终得出 X=56.5年,也就是说至少领56.5年才能跑赢理财收益。从60岁退休的话,起码要活到116.5岁才行。


即便是按照养老金3000元来计算,再列一个公式:

X × 12 × 3000= 416000+(416000×4%)×X

X=21.5年

也就是说,起码领21.5年才能有望跑赢理财收入,起码要活到81.5岁,依然要大大超过平均寿命才行。3000元的养老金水平,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养老金上涨,以及各种补贴,丧葬费等项目了。


显然,可以肯定的说,绝大多数自由职业者自己缴纳社保是不可能跑赢理财收益的,关键在于寿命达不到,而普通人的养老金水平实在偏低。


财智成功


还真不一定!得分不同的情况来看,有稳定的工作、由单位缴纳社保最合算;而自由职业者,个人全额缴纳社保,最不划算!

每年2万元,平均每月缴纳社保1667元,15年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养老金计算公式

  •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个人缴费基数工资)÷2×缴费年限×1%;

  •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

第一种情况,公司缴纳社保

按个人社保缴存比例10%(其中养老8%)来算,月缴费基数工资为16670元,个人养老账户每月缴纳1333.6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 基础养老金=(16670元+16670元)÷2×15年×1%=2500.5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1333.6元×12月×15年)÷139=1726.96元。

两者相加,则每月能领取4227.46元的养老金。

第二种情况,个人全额缴纳社保

如果是个人全额缴纳社保,那么资金一小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一大部分属于统筹基金(和你没有直接关联),两者比例大致为3:1。

也就是说,每月1667元的社保缴费,直接划入个人社保账户的只有1667元×25%=416.75元,月缴费基数工资为4167.5元,而个人养老每月缴纳333.40元。则:

  • 基础养老金=(4167.5元+4167.5元)÷2×15年×1%=626.25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333.4元×12月×15年)÷139=431.74元。

每月养老金可领取1057.99元。

每年2万元理财,连续15年

如果理财产品年收益保持4%(复利)不变的话,则15年后,账户本息一共为416490.62元,按60周岁领取139个月养老金来算,则每月为2996.33元。

总之,连续15年,每年2万元,暂不考虑其他因素,公司缴纳社保、购买理财产品、个人全额缴纳社保,单从收益角度来看,公司缴纳社保最合算,拿到的养老金最多!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银行存钱不能和社保相提并论,而且,银行存储利益那么低,说实话,真的是都跑不赢通货膨胀,但是社保不一样。

我们从两点进行分析:

第一,哪个更保值?

假设你每年存一万,存30年,就是30万。别谈什么利息,利息都跑不过通货膨胀。然而, 养老保险本身也有利率,而且和当地的生活水平挂钩。再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已经“十一连涨”,而且是以每年至少10%的增幅上调。

第二,哪个福利多?

钱存银行除了有点安全感,哪有什么福利。 而社保可不一样:养老保险除了有利息,还可以看病报销,还包括丧葬补助和死亡抚恤金等。


莀唐


定期理财肯定不如社保,但是社保又不如商业的养老险。

这个很简单,他们写的很复杂。

这个我还真研究过。

你拿的养老金分为2块,

一个是月基础养老金,一个是个人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他们的公式是对的,但是他们没有讲明白。

月基础养老金=(当时平均工资+你缴纳社保基数)除以2*缴费年限(最低15年)*1%

嗯,个人养老金就是你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

为什么÷139,因为现在都是60岁退休,当年制定这个社保政策的时候,当时的平均年龄大概是71.6岁。139月大概就是11年多!

我计算过大概是现在就是一个月交1000块钱,公司承担百分之19,武汉是19%,然后个人承担8%。按照静态来算的话,到时候一个月的养老金也是1000多。

但是商业的养老险,就比较客观。

因为有利息,月复利年化利率大概5个点。

时间加复利的原子弹。

我为例,我29岁,一款商业养老险。一年三万交10年,嗯,我从65岁开始领,未来就是65岁退休吧。

一年可以领64,000 领到92岁。

同样的钱,社保按照进度来算,一年就是也就是2万多块钱。

社保也有好处,就是如果的社保中的医疗险交25年之后的话是伴随终生的,所以建议交最低基数的社保,然后附加一份商业养老险。








钦哥财经


难说,但多半是不划算。

有些人会觉得社保不划算,交哪个钱不如自己存款或者理财,具体哪个合算,未来的事情无法准确预测,但是我觉得你至少要考虑一下几件事。

社保的缴存和领取

首先,社保理论上并不是你想交或者不想交的,如果你是公司职员,那么公司有义务给你缴纳社保,同时你也相应的缴纳个人缴存部分,至于个人缴存部分能拿到多少钱,我们来算算这个账吧。

我们退休时的养老金是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计发月数

基础账户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n%(n为缴费年限)

个人社保缴费比例是月工资的8%,假设你月工资25000元,每月你只需要缴纳2000元的养老保险,假定你现在45岁,等到15年后你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金额为25000×8%×12×15=360000元,计发月数就是139,288000÷139=2589元,假定这15年工资一直不变都是25000,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是25000元,那么基础账户养老金=(25000+25000)÷2×30%=7500元

那么你退休后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就是2589+7500=10089元,可以领取139个月。

自己理财能获得多少

每年投入20000元,假设收益率是5%,手头没有理财计算器,大致给你算一下。

15年总计投入30万元,如果一次性算15年复利,总计32万元利息,由于逐年投入,大致算16万元利息吧,也就是本息合计48万元。480000/139=3453元。

社保往往伴随着医保

一般很少有单独缴纳社保的,交社保也有医保,医保住院、看病、开药都能用,自己理财能有这待遇?可能一场大病,积累的财富就没了。

所以,我认为,缴纳社保的待遇,比自己理财的收益高的多。


鑫财经


如果拿来做复利理财,15年后你会财富自由。2变4、4变8、8变16……倍增15次是多少钱? 用计算机算算[呲牙]



复利F理财


钱存银行有利息,存社保就没有利息。这应该是你仅有的论据吧。实际上,作为银行从业者,我并不赞同你的观点。至少你忽略了社保的其他优点。

一、社保的保险属性

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既然是保险,就一定具有保险“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退休时有养老金可以领,住院时可以报销部分住院费,生孩子还可以领取生育津贴。这些钱,不是你把社保里的钱存入银行获取的那点利息可以覆盖得了的。

二、社保的强制储蓄功能

把钱存银行,存成定期,虽然也是储蓄的一种,但不是强制储蓄。在家里遇到大额开销时,或者可做可不做的享受型消费时,你很有可能会拿出原本应该是社保现在是银行存款的那一部分钱。

这些钱本应用作养老或医疗,却被你挥霍掉。真正退休了,没有收入了,你可能就会过的很穷苦。如果存入社保,你取不出来,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三、社保的增值特点

缴纳社保的规则是,个人拿出工资中一定比例的资金缴纳,单位也会拿出相应比例帮员工缴纳社保。换句话说就是,员工缴纳社保是出一份钱,得两份利。

你如果不交,就会失去单位帮忙缴纳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你握着手中那可怜的一小部分存入银行,是远远追不上缴纳社保的人。

缴纳社保,功在当下,利在以后!


银行研究僧


这个问题,我想先估算一下投资理财收益,然后测算参加养老保险可以获得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最后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每年投入2万元进行投资理财,如果收益率比较合适并且确保稳赚不赔的话,15年也会积累下一笔可观的财富。

我们假设不同的年收益率水平2~6%,则未来的财富值可以达到不同水平,计算结果见下表。

我们辛辛苦苦15年攒下这么一笔钱,到底够不够养老呢?这个问题,肯定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我们暂且按下不说,再看看同样的投入可以获得什么水平的养老保险待遇。

参加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养老金待遇水平与缴费基数、缴费时间等各种因素有关。

对此,我们有一些基本的假设如下:

1,缴费时间是2019~2033年,参保人2034年满60岁退休。

2,社平工资从2018年5000元起步,以后逐年增长2~6%。

3,个人参保缴费率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

4,个人账户记账利率与社平工资增长保持同步,年平均为2~6%。

据此,我们可以测算参保人2034年满60岁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数据,见下表。

以上,我们得到一个银行账户,账上有345838~465519元,与之对比还有一个社保账户,有可能每个月领取养老金2246~3310元。

下面,下面我们按照投资理财平均年收益率6%、社平工资年增长也是6%,来比较一下两个账户孰优孰劣。

按照社保账户发放养老金的水平(每年增长5%),从银行账户上往外开支(初始金额为465519),即第一年支出3310×12=39720元,第二年支出39720×(1+5%)=41706元……,则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在60岁退休后的第13年,银行账户上还剩51634元,而需要支付的养老金为71331元,明显的账户即将难以为继。

如果我们采取同样的计算办法,如果投资理财收益率、社平工资年增长保持同步,分别为2%和4%的话,则银行账户可以坚持的时间约为12年。

通过以上的比较,两种方式在60岁退休后12~13年差距好像并不是太大。但是,其实二者面临的风险是不同的,对于个人投资理财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一是,个人投资理财如果是依赖于银行存款,估计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水平是2~4%,很难说将来中国不会实行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毕竟国际上其他经济体又开始了一轮降息周期,中国恐怕也难以长期独善其身。

二是,社会保险的待遇水平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过去三四十年,我国的社平工资年平均增速10%以上,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已经实现了“15连涨”。未来,即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收入增速降低,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保持5%左右的增长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而且,养老金支付是国家行为,应该有绝对的保障。

三是,人均预期寿命。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信息,中国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7岁,未来15年后能不能够到80岁?如果是那样的话,一般人按照平均数应该有15~20年领取养老金的时间。

而在以上的比较中,个人投资理财收益率水平低于6%的话,每年投入2万元只能保障60岁后12~13年的养老所需,还有2~7年时间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做到老有所养。

所以,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社保比普通人投资理财要合算。


颜开文


楼主你好,这个问题如果说你每年能够拿出2万块钱来让自己定期理财的话,15年以后是不是比社保更合算,我们不能这样来对待这样的问题,因为缴纳社保最终是让我们享受到一份养老金的待遇,那么养老金待遇是可以领取终身的,这是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养老金的待遇每一年都是能够正常的有效增长的,那么也足以说明,养老金的待遇是有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

所以说每年拿出2万块钱来让自己定期理财,这个是没有问题,但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说一定要正常的缴纳了社保,这样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说你连社保都没有缴纳,那么我认为你应该把这2万块钱当中的1万块钱用来购买社保,那么剩余的1万块钱可以做一个定期理财,因为我们按照灵活就业的形式来选择最低档次的缴费水平,大概每年只需要1万块钱的缴费就够了。

然后保证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并且具备法定退休年龄,那么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享受到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同时你可以做定期理财,因为定期理财和我们的社保缴费是不冲突的,定期理财是让自己的这个财富增值保值,但是它不能够以养老金的方式每个月按月发给你,但是我们的养老金是不一样的,是可以领取终身的,并且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相应的金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