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王莽被很多人说是穿越者,王莽生于公元前45年,字巨君,是一名政治家,革命家,父亲是王曼,兄弟王永,王莽的姑姑是孝元皇后王政君。在王莽少年时,父亲和兄弟先后去世,于是王莽跟随叔父们一起生活。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王莽出生不凡

而王氏家族也不是简单的家族,王氏家族是西汉一代中最显贵的家族,家族中人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家族中的人大多数是将军列侯,所以家族成员大都生活侈靡,喜欢攀比,但是王莽犹如一股清流,不仅生活简朴,且非常的勤劳好学,喜欢研究《论语》。在王莽上位之前,他的名声是非常好,不仅礼贤下士,且对官员恩威并赏,接济周遭百姓,深得民心,所以王莽的上位阻力很小,当时的朝内和朝外大部分人都是支持王莽的,甚至还欢欣雀跃。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在54岁时,即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新,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建元“始建国”,新始祖,改国号为“新”,宣布推行新政,改长安为常安。新朝更替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好处就是,用和平解决问题,确实是一种王朝更替的最优策略。

王莽在位15年,被后来众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在新朝时期,他做出了几项重要的改革:

第一点:政治上

在政治上,王莽在新朝时期推行《周礼》,并且以《周礼》设置官名,恢复了《周礼》中的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同时废除王爵。设置了中央四辅——太师、太傅、国师、国将;设置了四将——更始将军、卫将军、立国将军、前将军;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合称“十一公”。在地方设置大尹,大尉,宰,并将长安被改名为常安,更改了众多地方的地名。

第二点:经济上

依据《周礼》,进行经济改革。

土地:王莽把土地全部命名为王田,认为土地是国家所有,就是现在说的土地国有化。规定人均土地是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无论是地主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无条件的交出多占的土地,分配给贫穷的人,并且土地不能拿来抵押买卖,王莽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

货币:王莽在位期间进行了四次货币改革。

1)公元7年,王莽新铸错刀、契刀、大钱3种大额货币

2)公元9年,因为汉朝皇帝姓“刘”,“刘”字有“金”“刀”之意,所以王莽为了避讳“刘”,废除错刀、契刀、五铢钱,制作小钱,和大钱为两类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3)公元10年,王莽改制金、银、龟、贝、铜钱、布币等6种货币。

4)公元14年,重新使用制金、银、龟、贝、铜钱、布币等货币,调整了价值的大小;废除大钱、小钱,更改为货布、货泉两种货币一并通行。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控制物价:王莽在全国县以上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负责平抑当地物价,控制物价在合理范围内;设立钱府丞,负责商业活动按交易额征收商业税,对贫民,实行无息或低息贷款政策。随后将把盐业公司、钢铁公司、酒厂和制币厂等民营企业收回改制为国有企业,实行垄断经营。

山川河流自然矿山等,全部是国有资产,私自开发是要被征收税收的,并且需要登记办理执照。

租房:王莽曾实行了廉租房的概念,在长安城内建设了5里共计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应给贫民居住。

私属制:王莽在位期间明令禁止禁止奴婢的自由买卖,废除了农奴制。

第三点:领土上

王莽在位期间认为世界上不能有那么个王号,只能有一个,于是将四周属国由“王”改为“侯”。发给四周藩属国的“玺”,换成“章”。王莽不喜匈奴和高句丽,曾将高句丽名称改成了下句丽。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第四点:要求人民劳动

王莽要求人民义务劳动,在新政时期,他强迫一些没有工作的游民,必须每年罚款,或是参加劳役,劳役由国家承担食宿,不论是谁必须要参加劳动。

最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不被承认,如果延续,意义比肩秦朝

这样大举进行改革的王莽,最终依然是让国家走向了灭亡,遵循《周礼》的古法,在当时来说是繁杂且不切实际的,这样的政策让许多官员、百姓没办法适应,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人民怨声载道。天凤五年,泰山赤眉军昌盛,绿林军起义抗战,王莽此时出兵打压起义军队,后来地皇四年,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之中,击败了王莽的新朝大军,绿林军随即攻入长安,王莽被绿林军杀害,新政由此灭亡。新朝有很多改革具有划时代意义,如果能延续下来,新朝的地位不比秦朝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