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记事27——“欠”花生

到了农历八月初,就开始挖花生了。当时生产队种的花生不多,只有几块土,也就十来亩的样子。

事前,大家都一直候着的。为啥呢?因为在那个年代,花生那东西,国家没有供应的,平时也很少看到,所以,大家都很稀奇。


农村记事27——“欠”花生


正由于此,生产队组织社员把花生挖了之后,允许生产队的男女老幼再去复挖一遍,这个农活的土话,叫“欠花生”。所谓“欠”,就是细细地慢挖、敲碎、寻找的意思。用的一种工具农村人叫“爬疏儿”,形似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但只有五个齿,逗一根长约一尺左右的木抦,弯着腰、蹾着或单腿跪着,单手拿着木把,像挖土一样,慢慢地挖,但动作幅度没有挖土那样大。

第一次挖时,一般都是从每窝花生的两边开挖,一边一锄,松开两边的土,攥起花生的藤抖两抖,把泥沙抖掉后(种花生的土,一般都是油沙地,不板结),花生就像珠子一样,掉在蔸蔸下面,再把藤收拢成一把,朝向一致排成一排,这一厢挖完了,再坐下来摘。

这样以来,花生的根扎得深、走得远的,或者锄头挖断了根,花生仍在土里,还有,有的土质较粘的,提起来的时候,也要扯断一些,再加上边边角角,容易被忽略,有时,上面的花生叶干死了,就误以为没有就没挖。


农村记事27——“欠”花生

由于这些种种情况和原因,仍有不少花生遗漏在土里。因此,在“欠”花生的时候,主要选那些边边角角和土质比较板结的地方,如果运气不错的话,一次两三斤湿花生不成问题,用背蔸或“芭笼”(竹篾编制,装渔的)在水田里淘尽泥沙后,饱满的就留下来晒干,留在过年炒焦花生吃。

当时有个规矩,一是必须是整块土,属于生产队的收拾完了,才允许去“欠”花生;二是只允许本队的人去,其余的包括街上、邻近生产队的都不行。只有等到我们“欠”完了,他们才可以进场。当然,如果是熟人,也抹不下面子,不便强行撵出去,只好听之任之了。

一般情况是,等到收工了,把挖的花生,挑回生产队保管室过秤登记。等挑的人折转回来,队长这才发话。这时,男女老幼特别是小娃儿些,早就候在土边上了。只听队长话音一落,男男女女、老幼各色人等,早已按捺不住,蜂拥而上,朝着心目选定的目标,飞奔而去。

花生晒干后,要按下达的计划先交给国家。由于我们生产队的土质不太适种花生,因此,种植面积不大,除了上交任务后,几乎没啥剩余。记得有一年种得较多,有些剩余,队长就决定在生产队的保管室旁边磊了一座炕灶,专门炕焦花生。炕好的花生,也是按人头+工分,分给社员,那些工分挣得多的,可以分得二、三十斤。


农村记事27——“欠”花生

当时,好像是余大爷负责,他身材高大、宽皮大脸(脸上有几颗麻子),为人忠厚老实,性格温和,做事很细致,说话慢条斯理,口头禅是他最明显的特点,每说一句之前,都要说“嫩子、嫩子”。有时,我们几个娃儿在那里耍,学他说话的腔调,他故意板起脸:“嫩子,我告给你们大人听!”说完,还给我们每个人发几颗焦花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