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近期落選院士了?謠言!

本文整理自網絡

最近“屠呦呦落選院士”突然刷屏朋友圈。我就納悶了,現在已經是2020年,就算是最近一次的院士增選結果也是去年的事情,距今已好幾個月,怎麼屠呦呦落選就又開始刷屏了呢?打開一看才知道,原來是一些自媒體在造謠傳謠,低級謠言居然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屠呦呦近期落選院士了?謠言!

他們傳的謠言如上所示,說屠呦呦落選了2020年的兩院院士評選,評委會還給出了落選理由: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足夠的論文。事實上根本就沒有2020年的院士評選,屠呦呦研究員(人家是研究員,不是教授)已連續多屆沒有參評院士,沒有參評自然就不存在落選之說。

另外,評委會也不會給出落選理由,更不會比造謠者還傻給出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足夠的論文這樣的荒唐理由。事實上,在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裡,有不少科學家就是沒有留洋背景、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足夠的論文。

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本土科學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消息傳出後,舉國振奮的同時也有扒出了一些料:屠呦呦是“三無”科學家,無留洋背景,無博士學位,無院士頭銜。

無留洋背景和博士學位,這是屠呦呦那個時代中國科學家的一個普遍情景,當時國內沒有學位制度,和她年齡相仿的很多國內科學家也是隻有一個本科學歷。至於沒有院士頭銜,屠呦呦在一次採訪時曾表示過:“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情況很複雜。”

屠呦呦近期落選院士了?謠言!

中國的院士評選經常受人詬病,屠呦呦能拿諾貝爾獎卻得不到院士頭銜更是經常被人拿來說道。院士評選有自己的規則,和諾貝爾獎評選的方案是不一樣的。在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那個時代,國內普遍講集體的功勞。屠呦呦在發現青蒿素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主導作用,她之後幾次參評院士,她之前的一些同事對青蒿素的發現功勞歸屬劃分上有異議,使得屠呦呦落選院士評選。最近幾次的院士評選,包括她拿到諾貝爾獎之後的幾次院士評選,屠呦呦都沒有參評。沒有參評自然不會出現在院士名單中,也就不存在落選院士之說。

根據《中國工程院章程》和《中國科學院章程》,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中國兩院最近一次增選院士是在2019年,所以下一次增選時間應為2021年,而並非2020年。

另外從網文所說“落選原因”來看,兩院章程中也並未對院士的“留洋背景、博士學位、足夠論文”進行明確要求。

根據《中國工程院章程》規定,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品行端正,具有中國國籍的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教授或具有同等職稱的專家(含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僑居他國的中國籍專家),可被提名並當選為院士。另據《中國科學院章程》規定,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公開資料顯示,屠呦呦生於1930年,如今接近90歲高齡,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

屠呦呦近期落選院士了?謠言!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被推薦人年齡(按增選年6月30日實足年齡計算)一般不超過65歲。對65週歲以上的候選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薦,且至少有4名院士所在學部與該候選人被推薦的學部相同方為有效。此外,歸口初選部門報送的院士候選人年齡不得超過65週歲。

同樣,《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中也明確,候選人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週歲,年齡超過65週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提名方為有效,且僅能接受6位院士的提名,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於4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