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时候,人民发明了哪些奇技淫巧的东西?

不才讲史


我是回望历史,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自然少不了精湛的工艺跟古人超群的智慧!有些工艺已经失传,有的工艺让我们惊叹!

  一、被中香炉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有厚厚的棉衣跟暖气,古人就没有那么幸福了,他们只能用炭火取暖,炭火也成了冬天必备的材料,是非常流行的取暖方式。但一旦离开了家,就没有办法取暖了,所以古人发明了被中香炉。在香炉中放入火炭,非常神奇的是,不论怎么翻腾都不会漏出来,还能保温取暖。这其中有一个物理知识:因为香炉中有一定重量的物体压制着香炉,所以不会倾斜翻倒,采用的是支点悬挂,也就是现代机械的陀螺仪结构,比西方达芬奇类似的发明早了1000多年。

  二、西汉雁鱼铜灯

  这个发明非常的时髦。西汉的雁鱼铜灯可以自由转动,能够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还能抵抗风吹,雁肚内可以装清水,灯烟可以顺着雁颈部溶入水中,可以减少灯烟的污染,是非常环保的一种发明,这盏灯目前在山西博物馆中收藏着。古时候的人已经开始注重环保了,超前意识非常强。

  三、象牙席

  象牙席的制作非常的复杂,最繁琐的工序就是将象牙劈成非常窄的薄片,然后将象牙磨出洁白的光泽,再制成丝。这是传统的象牙编织方法,但是现在已经失传了。

  四、青铜卡尺

  青铜卡尺是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19世纪的英国数学家比尔发明了最早的卡尺,然而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卡尺了。更神奇的是,古时的卡尺跟今天我们使用的卡尺非常的相似,它的设计理念跟现在的卡尺几乎吻合,这大概就是穿越时空的宝贝。

  五、铜车马

  铜车马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有一个伞柄,伞柄的中空暗藏着利器。而却柄底有很多机关,通过推拉组合的方式,可以灵活的控制伞柄,从而伞盖可以根据太阳方向的不同而调整合适的倾斜方向。就是这种不固定的连接方式可以使伞轻松脱离马车,并且可以取出用尖端插入土中,当需要歇息的时候可以用来遮风挡雨,有刺客偷袭的时候还可以作为铁盾进行自卫反击,用处非常的广,是不可的多的宝车。

  六、越王勾践剑

  越王勾践的宝剑可以说是一把神器!剑上刻了8个字:越王鸠浅,自作用剑。专家对这8个字进行了解读,证实了这就是越王勾践剑。传说越王勾践的宝剑1000多年也没有生锈,而且具备金属记忆功能!这种金属的功能是我们现代人研究很久的成果,没想到在几千年就已经有了这种工艺。

  七、曾侯乙尊盘

  曾侯乙尊盘是春秋时期最精美的青铜器件,于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出土。它是商朝青铜文化的巅峰代表,实属了得,现在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中。

  八、象牙套球

  象牙套球的神奇之处是它外面看起来只是一个球体,但层层叠叠套联,每个球都可以自由转动,并且有一个同心轴。它的结构非常的复杂,工艺非常的精美,制作非常的巧妙。从中也能够看出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它的奇特与玄妙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想破脑袋也不一定能创造出来的。

  随着时间流逝,越来越多的稀世珍宝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像水晶杯,卡尺这些几千年就出现的物品竟然跟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用品一样,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不得不感慨!


王二的2020


看了些回答发现说了些木工制品但没说到木工工具这块。

我老爸是个传统木匠,鲁班祖师爷留下的一背篓工具一样不少。长中短锯子、各大小凿子、刨子锤子就不说了,我来说两个工具。

1,墨斗(如图一)。好家伙,小时候最喜欢拿这个到处弹弹弹,我的脑袋也被老爸弹弹弹。回到正题,看图示巧妙的设计。线经过墨盒到摇柄的卷线仓,只要墨线出斗必定会上墨,入仓收墨。使用时一端固定线锥,移动墨斗对好测量物,轻弹两下墨线就在木料上留下笔直的一条线。有了这步,后面锯板、凿孔就不会偏。

2,牵引钻(如图二)。这个可是力学的应用啊!钻针、固定箍、重心块让它具备钻孔能力。更牛的是上面穿过轴心孔的绳和横杆,旋转几圈后往下压,钻针钻孔的同时绳子释放后又反绕,再往下用力又钻孔。并且两次钻孔的旋转方向是反的,木屑随着就出来了,都不用手工清理。




键鼠侠


古人真的是很有智慧的,我在博物馆看到一个折叠凳子,竟然是用一整块木头做出来的,整个凳子,没有一个铆钉,连其他的什么结构都没有,我想,在做出凳子之前,得运行了多少脑回路的构思啊,还有在瓶子里刻画,比如说鼻烟壶,真是太精细了。


二十二甘雨


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奇技淫巧”这个词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点误解,会认为有些少儿不宜。“奇机淫巧”这个词一般指的是那些主流思想认为没用,华而不实的雕虫小技,是一个确确实实的贬义词。


新朝的青铜卡尺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坐长途火车,但是却因为没有提前购票而买了站票,这种时候往往就非常需要一件东西——折叠椅。折叠椅产生于中国古代,其本身形状和其他材质方面和现在相差无几,但有一点却是例外,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古代确实有钱人家的家居物品,并不是人人都有。

前些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进行挖掘活动时,找到了距今2000多年前新朝的一把青铜卡尺,经研究发现:这把卡尺除了精度上的丝毫差距之外,其他的形状等方面几乎跟现在的游标卡尺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如今的我们花一些钱就可以随便买到,但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青铜卡尺确实罕见,不得不令人惊叹。



历史上最早的煤气灶

最让人觉得耳目一新的是出土于商朝遗址中的一些食器,考古学家在商王武丁皇后妇好之墓中曾发现了一些摆放有序的食器。这些食器形状不同,有碗状、方格子状,以及其他一些形状,并且用泥土连接在一块,形成了一个原始粗糙的“煤气灶台”。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就能有这样的物件,属实让人佩服。


除此之外,咱们老祖宗还有很多有趣的发明,不过在当时看来并无大用,便被称作了奇技淫巧的东西。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先解释一下奇技淫巧,奇是指新奇,技是指技术,淫不要想歪了,淫在古代是指过度沉迷的意思,巧是指手巧、做工精美。


奇技淫巧虽然是指创新、发明新技术,但在古代大多时候是贬义词。如果普通百姓搞奇技淫巧,基本等同于不务正业、搞歪门邪道之意。

因此古代的发明一般都是为了宫廷或达官贵人享受,而创造出来的。下面举几个例子。

七巧桌

七巧桌算得上稀世珍宝,它是由一件平行四边形桌面、一件正方形桌面及五件三角形桌面组合而成,据说可以拼凑出100多种造型。

七巧桌有三大特点:1、无论怎么拼凑都不会有缝隙,不知道古代这位发明这是如何做到的。后世有不少能工巧匠仿制都没有成功。



2、七巧桌非常牢固,基本看不到缝隙,然而全套家具竟然没有一处使用过粘合物。

3、这件稀世珍宝流传了上千年,没有一处掉色,并且没有上过油漆,不知道如何做到的。

折叠椅

这是古代朝廷大员出访的必备用品,虽然京官们出门有轿子坐,但休息的时候咋办呢?

这时候折叠椅就发挥作用了,可坐着欣赏风景,可躺着纳凉休息,这可比坐在轿子里睡觉舒服。并且携带方便,可以说是古代王公贵族长途跋涉的必备神器。



春椅

这个椅子就牛了,比现代的躺椅还舒服。靠背及坐垫都包裹着柔软的皮制品,并且中间还有个柔软的圆筒垫腰。

靠背后面有一根可调节的支柱,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整到自己最舒适的姿势。另外那个放脚的支架也是可以调整的,可以配合支柱使用。

大家注意到没有,椅子的扶手部分有两个圆柱体,这应该是两个把手,方便使用者起身。

那个坐垫设计的也是脑洞大开,这样上厕所也不用挪位,直接在凳子上可以解决,不得不说古代有钱人、官老爷们真会享受。

当然古代类似的奇巧淫技还不少,都汇集了老祖宗的智慧,不过如果不是受传统思想抑制,我们后世应该会看到更多奇思妙想的东西。




花木童说史


什么是奇技巧淫?也叫做是奇技淫巧,古书《尚书·泰誓下》记载:“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大致意思是说发明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专门用来愉悦女人。今天就来讲一下慈禧太后发明的两个核桃。

想当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为了保住小命,来了一场庚子西狩,说白了就是往西边逃命。不过慈禧毕竟是太后,就算是逃命,也得讲究排场,也得带上大大小小的东西。

这其中,光是专门给慈禧用的东西,就有十几个车马厢。慈禧太后在前面跑,后面这些车马相跟着。而这十几个车马厢当中,有几个还专门用黄布盖着。

不仅如此,这几个黄布盖着的车马厢,可谓是守卫森严,旁边站着几个士兵左右不离。这里面不是别的东西,是慈禧太后平时在闺房里的东西。

要知道当时慈禧太后年龄不小了,正所谓人老珠黄,想要留住昔日状态,只能靠着化妆来支撑。不过,越害怕什么,越来什么。这走着走着,就突然出现意外。

原来刚从北京跑出去的时候,因为担心八国联军的人追上来,所以经常是走小路不走大路。结果遇到一条河,河上面有一座桥,这座桥年老失修,但是勉强能够通过去。


不过西逃的人太多,慈禧太后先行通过没什么问题,但是等到这一队车马过去的时候,只听哗啦一声,这座年久失修的桥塌了一小部分,车马直接歪到了一边。

再加上周围的侍卫都是大内高手,可谓是眼疾手快,伸手一拖,倒是没有让这些车马全部掉下去。不过,手忙脚乱之下,有一个抽屉没有盖严,从车马上滑了下去。

“哎呀呀,这可如何是好,会不会丢了什么东西呢?”专门看着这辆车的侍卫瓦喜一脸的害怕,因为如果丢了什么东西,他的小命不保。

听到后面的动静,整个车队的负责人贝勒萨博哈走了过来。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他也吓得不轻,一脚就把瓦喜踹在水里:“要是真出了问题,我们这一个车队的人都要跟着你受罪。”

随后,萨博哈骑马跑到前面,追到了一位大内太监的身边,低声问道:“劳驾问一下,太后后面那块黄布盖着的车厢,里面有没有什么贵重东西,刚才掉下去一个抽屉。”


“哎呀呀,你们这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近几天,太后心情都不好,我看你们是直接往枪口上撞。”老太监毫不客气的骂着萨博哈。“在这给我好好等着,我去问一下。”

没过多久,老太监回来了,满脸愁容的问道:“我问你,抽屉里面的两个核桃还在不在?”

萨博哈回答道:“核桃?整个抽屉都掉进去了,哪里见到什么核桃?”

“完喽,完喽,赶紧回去给我找,如果今天晚上找不到,等着杀脑袋吧。”没有等到萨博哈回话,老太监转身就走。

看到事态的严重性,萨博哈转身骑马回去,张罗周围所有的人,立刻下河去摸。当时已经10月份了,山沟里面的河水刺骨的寒冷,但是没办法,总比脑袋搬家好。


这从中午一直摸到晚上,终于在下游挺远的地方,摸到了两颗核桃。不过拿在手里面,感觉有点不对劲。两个核桃光滑无比,似乎用了很久,但是并不知道用处是什么。

在水里洗了洗,萨博哈小心翼翼的捧着送给了老太监:“您看看这核桃对不对,是不是太后丢的。”

只见老太监没好气的说道:“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问问。”没有一会的功夫,老太监从里面出来了。“刚才给你问了太后的贴身宫女,算你们运气好,这次小命保住了。”

又辗转了一段时间,慈禧太后终于来到了西安。来到西安之后,慈禧太后的心情大好,决定论功欣赏。而这其中,还有一份萨博哈的功劳。

由于萨博哈找核桃有功,慈禧太后就把自己的贴身宫女赏赐给了萨博哈。新婚之夜,萨博哈也顾不着床笫之欢,非要问个明白:“那个核桃到底是干嘛的,为何这么重要?”


宫女本来不想说,毕竟是闺房私事,而且还是太后的闺房私事。然而转念一想,现在嫁都嫁过来了,有什么不好说的?

只见宫女说道:“这核桃来的不容易,虽说是普通核桃不假,但是这核桃的外皮,是我和几个姐妹轮流用肚皮磨出来的。因为太后老佛爷老了,两个腮帮子都已经凹下去了,平时不好化妆。化妆的时候,只能塞上这两个核桃。”

“听说你还把这个核桃丢了,可把我们几个姐妹吓坏了。当初为了磨出这两个核桃,我们姐妹花了几个月时间,肚皮都磨破了好几次。”

听完了这些,萨博哈内心感慨道:“大清不亡,天理难容。”


史之策


奇技淫巧在古代就是非“正常”的成就。

奇异而精致的制品:《尚书·泰誓下》记载: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商纣王为取得妲己一笑,竟发明了“炮烙之刑”,于膏铜柱下加炭生火,让有罪之人光着脚在上面爬,因疼痛难忍,堕入炭火之中,被活活烧死。

奇特而精巧的技艺:《元史·阿沙不花传》: “以蹴踘而受上赏,则奇技淫巧之人日进,而贤者日退矣,将如国家何?”

“以蹴踘而受上赏”,说的是踢蹴鞠的技术高超,受到皇帝的奖赏,这里的奇技淫巧指的就是人的技艺了。

在古代那些技艺出奇、精巧之物数不胜数,我在这里分别列举一个代表。

出奇的技艺:画物能动绝技

《古今秘苑》一书中记载:用老鹅胆一只,不可见水,灌一钱明矾粉于胆内,悬挂于避光通风之处,然后用此胆磨成汁调颜色作画。用这种方法画的画,日则不见,夜则明显;晴则不见,阴则明显。画中的人物能慢慢行走,栩栩如生。

精巧的物品:五脏俱全的铜人

宋代野史《宋稗类钞》记载:章叔恭在襄州任副职期间,曾得到一尊医生试针用的铜人。此铜人是精铜所制,五脏俱全。体外显示人体穴位的小孔,一应俱全,小孔旁还标出穴位名称。这是为病人针灸治疗前,试针所用。

在铜人的穴位内装有水银,外面用石蜡密封。刺中穴位则针入而汞出,稍有偏差则针搁阻而不入。这样用以试针或练习,可以帮助医生找准穴位,判断深浅,这真是神器一件。


按史索骥


说到老祖宗发明的奇技淫巧的东西,那真的是太多了。我们都知道,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发明的东西,确实让我们今天为之汗颜。不可否认,他们很多巧夺天工的发明,截至今天已经流失了很多。

下面我们选最为主要的来盘点一下吧。

折叠椅

这么高大尚的折叠椅是不是很现代化,看上去很舒服。事实上这个椅子,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普遍了。

你可以说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在上面睡觉,还可以在上面方便,当然了你若是想在上面做其它的动作,也不是不可以。

总之,有了这一把椅子,你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在什么地方,就可以在什么地方。

冰鉴(冰箱+空调)

这个冰鉴是20世纪70年代,曾侯乙墓里出土的。他的功能有两个,一个就是储藏东西,相当于冰箱。另一个就是空调的功能,因为他的盖子上有小孔,从小孔里可以散发出冷气来,这样还就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

你看看我们的老祖宗是不是很聪明呀。可以说现在我们享受的一切现代化成果,都是从老祖宗哪里得来的启发。

当然了这个材质为青铜的笨重东西,都是贵族才能用的起的,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是消费不起的,也没有地方能买得到。

是不是很高大上的一种存在。

春凳

听名字我们就知道这个凳子是在春天里用的,大家都知道春天一到天气转暖,老百姓又没有降温的东西。

所以,大部分就会带上一个这种凳子,既可以在上面坐着,又可以在上面躺着。是不是用起来很方便。

这种春凳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主要是我们有了取代品。

再说了现在若是带上这样的凳子出门,容易交不到朋友的,是不是?

但是,想想古人,他们在用这个的时候,是不是很帅?

木牛流马

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主要是用来运送粮食的。

据说这个木牛流马自己就能够走,每天还能走20里地。只不过它的制作工艺和原理,我们现在已经搞不懂了。

马桶

这个蹲式马桶,是不是现代感十足。我们现在的马桶设计,估计也是受它的启发。可能你不知道,这个马桶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就开始使用了。

图片上的这个马桶,就是从汉代梁孝王刘武的墓室里拍摄到的。你看古代人的生活,是不是早就很现代化了。

对了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发明的奇技淫巧的东西?


史学达人


一说奇技淫巧,大家总能想到冯小刚,因为冯导曾说自己的作品就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福垊给您透露一下,这话最早其实是周武王怼商纣王的。在《尚书.泰誓下》,周武王怒斥道:

今商王受(纣王)……自绝于天,结怨于民……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姬发这话就是批评苏妲己她老公胡作胡为,就喜欢搞些新花样逗女人开心。近代以来,咱们对西方科技都藐视地笑他们是奇技淫巧,古人的意思就是“洋会玩”。福垊总结一下,奇技淫巧是个贬义词,其意思就是逗小孩、泡女生的装×神器、装×神技,这是让玩物丧志的玩意或技能。比如今天的泡妞的小魔术,就是古人所说的奇技淫巧。咱们对奇技淫巧总会说城会玩,但您要了解古代的大招,您会后退三步,大呼:古神玩!会玩算什么,古人是神玩,惊得您,只会说:神了!就服你!不过,这个奇技淫巧,最后还玩出了悲剧。就让福垊带您见识见识一下吧。

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有上天的翱翔的梦想。如鹰击长空,似大鹏高飞。被于誉为我国航空第一人,就这样华丽登场了。他就是万户,就是万户侯的万户,这么霸气的名字,不是真名字,而是朱元璋封他万户。他本来只是一个求长生炼丹的,可在一次炼丹爆炸中受到的启发。他和他的弟子发明了武器,吴王朱元璋攻下婺州(金华)后,带的火器和弟子来投,屡见奇功,被封为万户侯。



他的真名叫陶广义,明太祖御赐其名为成道,大概是希望他能够修仙成道,成为飞人。1390年,老大爷的他脑洞大开地创造了一件飞行神器,他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只见这个飞行神器表面来看是一把椅子,但椅子绑有47支火箭。为了安全,他让仆人将他捆在椅子上,他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仆人觉得又好玩还刺激,就是担心发生意外。可老万户一定要飞,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老陶在椅子下方周围绑着火箭,将身体固定在椅子上,他肩挎巨型大翅膀。他是通过火箭的推力加上翅膀的浮力,来实现大鹏展翅高飞的梦想。不能不说,他的脑洞大开还是有科学依据的,然而哪有试验一次就成功了呢?



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成道就像修仙成道一样飞起来了。大家欢呼雀跃,第二排火箭也自动引燃,只听一声巨响,这件飞行神器炸了。风筝断了线,跟椅子一体的陶成道,从高空跌落,然后也就没了然后。他也是拿生命为科学献身,尽管他失败了,但他的创新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为纪念他探索飞行的忘我精神,特将月亮之上的环形山,命名为万户,英语是wan hoo。


福垊


在古代,奇技淫巧是一个贬义词,指的是过于新奇、能让人着迷,但又没有什么用处的技艺或制品,这个词也可以用来形容新奇的技艺或者作品。在中国古代,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奇技淫巧,金兔就简单介绍几个吧。

1.典型代表:房中术。

西汉初期,道家学派发展为黄老学说,而道家学派假托黄帝立言,对老子的学说加以改造和发展,同时综合先秦各家学说的重要内容,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理论体系。

新的道家学派颇为重视医药、养生和人体生命学的研究,而房中术也于此时诞生了。

房中术的内容颇为繁杂,它包括一些房事的常识和技巧,同时将医药、气功、养生等方面的内容融于房事之中,有些道士还将房事和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联系在一起,所以长期以来房中术就带有一层神秘的面纱。

房中术之所以会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实际上只是道士想借此谋利,道士一般都会利用房中术的某些内容来忽悠别人,例如:

  • 常识:比如说行房有什么禁忌;
  • 技巧:比如说如何提升体验感;
  • 医药:比如说有哪些神奇丹药。

只是,后来佛教传入中国,而房中术显然与佛教的禁欲主义相冲突。于是乎,道教的房中术就被人视为奇技淫巧、淫邪之术。

2.木甲艺伶

这是一件神奇的物品,也比较符合奇技淫巧的定义,木甲艺怜最早记载于《列子》。

话说,一日,周穆王跑到昆山去狩猎,在巴蜀一带遇到了一个神秘的匠人,这个神秘的匠人送了周穆王一个有趣的物件。

这个物件呈人形状,周穆王要它唱歌,它就唱歌;要它跳舞,它就跳舞。

周穆王见其如此配合,一时间很是高兴,就打算奖赏这个神秘木匠,没想到,这个人形状的物件竟开始调戏周穆王的爱妾,周穆王顿时勃然大怒,觉得自己被骗了,觉得这个物件俨然就是一个好色之徒假扮的。

木匠对周穆王说,这只是一个木头物件,怎么会是好色之徒呢?说完,木匠就亲自动手直接把物件给拆了,周穆王一看,只见里面全部都是木头机关,顿时就傻眼了。

但自周穆王后,该技术就失传了。

3.禽虫戏

禽虫戏也算是一种奇技淫巧。据传,唐朝流传着这样一种职业,他们专门训练一些禽虫来给人表演,走街串巷,以此来谋生。

唐朝的野史笔记记载,当时有一个叫韩志和的手艺人,他曾给唐穆宗表演过禽虫戏。韩志和的表演禽虫是一种名为蝇虎的蜘蛛,平时韩志和以朱砂喂养,使得小蜘蛛看起来通体呈鲜艳的红色,甚是好看。当天,韩志和在宫廷乐队的鼓乐下,指挥着自己的小蜘蛛从空中托盘跳下,拉丝螺旋,随后缓慢地盘旋飞舞,组成一幕幕奇特的景象。

看得唐穆宗连连称赞,大为惊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