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始受信任,轉眼即被猜忌

紹興七年(1137)初,岳飛官升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一日,宋高宗將其召至寢閣,說:"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意思是,國家中興的事,我全力委託給你啦!為了表示誠意,他還許諾將劉光世所部五萬多淮西兵馬劃歸岳飛。這是何等的信任!岳飛心裡熱乎乎的,便親手寫成一道《乞出師札子》,陳述自己恢復中原的規劃。這時候岳飛學"聰明"了一些,已經能夠簡單揣摩聖意,不再提迎還"二聖"之事。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宋高宗畫像

秦檜提醒宋高宗,說岳飛掌握太大兵權,難免會功高蓋主。高宗猛然警醒,怎麼把這茬兒給忘了?於是推翻前議,下詔給岳飛說:劉光世的部隊出了點情況,暫時不能給你。皇帝說話不算數,岳飛胸中積忿,上了一道辭職的札子,不等批示,就離開建康,去廬山給母親守墓去了。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高宗聽聞岳飛撂了挑子,即令司農少卿李若虛去廬山請岳飛回來。李若虛連哄帶勸六天,岳飛才勉強答應還朝。人雖然回來了,高宗卻一點兒也不高興。一事不合,就給我鬧情緒,果然靠不住啊!

反對議和,對朝廷不無諷刺

這年七月,宋金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完顏宗翰死去,完顏撻懶一派開始掌權。金國正式取消存在了八年的偽齊政權,並向宋廷呼籲和談。岳飛表示堅決反對,對宋高宗說:"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高宗不理他,進一步重用秦檜,讓他與金接通關係。第二年十一月,金國使臣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把南宋完全置於藩屬地位。消息傳開,朝野上下,輿論沸騰。但是宋高宗一心向和,將反對聲浪置之腦後,於十二月廿七日,讓秦檜代表他跪在金使腳下,答應取消宋國號,做金的藩屬。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秦檜形象

紹興九年(1139)正月,宋高宗宣佈大赦天下,以慶祝和議的成功。岳飛上《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附和議,誓要"唾手燕雲,復仇報國",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拒不接受,隨後又自請隨宋使至西京洛陽,謁掃先帝陵墓,以便趁機窺探金國虛實。宋高宗不許,岳飛又上二札子,要求解除自己的軍職,字裡行間對和議不無諷剌之意。宋高宗見岳飛又"使性子",起初不予理睬,後來批示不允所請。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書《謝講和赦表》

秋夜思鄉,感慨缺少知音

有天夜裡,蟋蟀一直叫個不停,把岳飛從夢中驚醒了。睡意全無,岳飛便獨自在臺階上徘徊。周圍靜悄悄的,天上的明月灑下淡淡的冷光。岳飛心情沉重,離開家鄉這麼久了,山上的松樹和竹子都已經老了吧?他一直渴望建功立業,痴心不改,十多年的期盼、十多年的轉戰,如今頭髮都白了,卻等來一個和議的結局。既然不能建功立業,回家度過餘生也好,可是故鄉已經落到敵人手裡,有家難歸。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回到屋裡,岳飛拿起筆,手書一闕《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寫道,自己夢裡高歌猛進,收復故土,正興奮不已,卻被蟋蟀驚了夢境,回到現實。自己轉戰千里,就是為了收復家鄉的土地。可是時至今日,回故鄉的路仍被阻斷,無法迴歸!想要將失望與憤懣寄託於琴絃,可是沒有知音,就是把琴絃彈斷了,也沒有人來聽。一句"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深切表達了岳飛的孤立處境和寂寞心情。

再戰金兵,功名廢於一旦

紹興十年(1140)五月,完顏宗弼發動政變,掌握了金國政權。五月,金國廢除對宋和議,分四路南侵,不久便兵臨順昌(今安徽阜陽)城下。宋高宗急令岳飛發兵救援,但順昌圍解,局勢稍有穩定,即令李若虛傳達詔命:"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岳飛向李若虛陳述他恢復中原的戰略,李若虛素來主張抗金,便不顧矯詔之罪,支持岳飛北伐。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隨即揮師北上,接連攻下蔡州、潁昌、陳州、鄭州和洛陽。完顏宗弼派一萬五千騎兵直撲郾城,企圖一舉消滅那裡的岳家軍指揮中樞。岳飛令其子岳雲率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迎戰,往來衝殺,並派步兵用麻扎刀,上砍敵軍,下砍馬腿,使"柺子馬"失去威力。完顏宗弼不甘失敗,親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進攻潁昌。岳家軍"無一人肯回顧","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殺得金軍大敗。完顏宗弼復以十萬大軍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南的朱仙鎮擺開陣勢,作拼死掙扎。但是岳雲的五百背嵬鐵騎一次衝鋒,金軍即全面崩潰。完顏宗弼只剩最後一條路,放棄汴京,渡河北逃。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關鍵時刻,完顏宗弼的救星來了。宋高宗給岳飛連下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詔命,措辭嚴厲:大軍即刻班師。岳飛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憤怒、惋惜,泣不成聲:"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山頭太大,遭構陷關進監獄

金國無力攻滅南宋,準備重新議和。宋高宗覺得仗打完了,必須馬上解除手握重兵的將領們的兵權,於是將岳飛調到臨安樞密院供職。岳飛理解皇帝的孤詣苦心,倒也坦然,但他不知道,高宗還有後手在等著他。不久,他就遭到万俟卨、羅汝楫的彈劾,指他馳援淮西時"逗留不進"、主張"棄守楚州"。紹興十一年(1141)八月九日,岳飛被罷樞密副使,充萬壽觀使閒職。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飛墓前的万俟卨跪像

岳飛無兵無權,回到江州廬山的舊居賦閒,仍然沒有讓宋高宗放心。岳飛的山頭太大了!岳家軍雖然掛著"宋"字旗打仗,卻是實實在在地聽命於岳飛,而不是朝廷。他想打仗就打仗,幾道聖旨都追不回來;一不滿意就撂挑子,哄著勸著都不行。這樣的人留著,早晚是顆雷。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岳家軍

秦檜的本事在於對皇帝的心思拿得準,揣摩得透。他授意張俊,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誣告張憲"謀反"。隨後,捏造張憲口供,說他謀反是受岳飛指使,並據此將岳飛投入監獄。韓世忠前去質問秦檜,為什麼關押岳飛父子,有什麼罪證嗎?秦檜答道:"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忿然道:"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張憲蠟像

非卿不忠,只是皇帝需要你死

御史中丞何鑄主持審理岳飛案,岳飛袒露出背上"精忠報國"四個字,何鑄為之動容,覺得岳飛必有冤情,遂如實稟告秦檜。秦檜不悅,推脫道:"此上意也!"也就是皇帝的意思。何鑄還想爭辯,秦檜便改命万俟卨主審此案。万俟卨用盡手段,也無法使岳飛三人屈招一字。為了坐實冤獄,秦檜又為岳飛羅織了所謂"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等數條罪名。

《小重山》: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十二月廿九日,宋高宗下詔:"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宋高宗用三句話做了解釋:"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朕的天下也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