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大的谜案,刘备与诸葛亮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本是令后人称颂的兄弟情谊,但是总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认为刘备和诸葛亮在关羽败走麦城一事上太过无动于衷,刘备没有发一兵一卒援助关羽,让关羽死于非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继位铺路,毕竟历史上皇帝杀功臣的事屡见不鲜,而有人认为诸葛亮也没有向刘备建言献策,有人说他这个是借刀杀人,因为诸葛亮跟关羽一直不对付,而且关羽一直在破坏联吴抗曹的计策,不利于诸葛亮后期的政治布局,抛开个人的主观臆断,我们从历史史实来看看刘备和诸葛亮是否真的有意要杀关羽。


一,打襄樊是否是关羽擅作主张。

襄樊之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没有襄樊之战,曹军就不会派兵来救,关羽军事吃紧只好从江陵派兵,于是关羽的后方大本营十分空虚,让孙权有机可乘,结局是关羽败走麦城。

因为历史没有直接交代,很多学者认为是关羽擅自发动了襄樊之战,理由是《隆中对》文中,诸葛亮认为刘备要兵出秦川,才有可能北伐成功,而这个时候关羽却一直在添乱,他自始至终都在孤军奋战,没有向领导刘备汇报工作情况,还一再破坏孙刘联盟,让诸葛亮不得不用孙权之手,除掉关羽这个眼中钉,但是这个观点当真站不住脚。

证据:关羽此人熟读《春秋》,定然知道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他和刘备虽然结拜过,但应该也知道君君臣臣,襄樊乃是重要的战略要地,这个层次的战役一定会请示最高领导人刘备的批准,再者,关羽在荆州镇守期间,并没有擅自用兵的历史,诸葛亮曾经说夺取益州之后就还荆州,但是刘备夺取益州之后还是不换,于是后世有个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想借不想还,后来孙权见刘备不还,直接攻取荆州三郡,这个时候关羽没有出兵,而是等到刘备领兵到达公安后,才领命出兵益阳与鲁肃对峙,攻打襄樊,如果关羽早有私心,早就在孙权攻取三郡之后出兵,何必等到刘备到达公安之后才行动。

还有,在襄樊之战前,刘备在汉中称帝,封了四位大将为将军,只有关羽有假节钺,这个假节钺是什么,其作用就像尚方宝剑一样,尚方宝剑如皇帝亲临,如果刘备对关羽不信任,又何必赐他假节钺,让他有自由调配军队的权利,因此假节钺是刘备授命他攻打襄樊的有利证据。

二,刘备为什么不出兵援救

那么这个时候就有一个疑问了,刘备让关羽出兵攻打襄樊,为什么自己不出兵,这就与《隆中对》两路出兵北伐的计策大相径庭了。

这就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刘备让关羽出兵的原因,只是让关羽辅助他守住汉中,并不是想要北伐,刘备占领汉中之后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他本想让曹操粮草用尽后自动退兵,但是曹操退是退兵了,也把城里的百姓物资一并撤走了,留给刘备的只是一座空城,曹操这个奸雄虽然放弃了汉中,但是并没有放弃益州,他派张郃守住陈仓,曹操退回长安,此时刘备在军事,经济上没什么收获,还要时时提防曹操,因为襄樊是连接益州和荆州的重要枢纽,假如关羽攻破了襄樊,就打通了益州和荆州的交通联络,对日后实现《隆中对》两路北伐的计策大有裨益。

既然进攻襄樊不是关羽自作主张,而是刘备的命令,那为何刘备对关羽见死不救呢,不是不救,而是根本救不了, 也不能救。

在刘备的计划中,即使襄樊攻占不下,关羽就会回到江陵维持荆州的局面,但是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老毛病又犯了,开始骄傲自满,不破樊城不回头。

更没想到的是,孙权这老弟竟然会去联合曹操,袭击荆州。

更让他大呼意外的是,糜芳这小舅子居然投降了,将南郡之地拱手相让,这一切都让刘备措手不及,以至于根本没有来的及调配兵力,此时即使刘备想派兵援助关羽,兵源也十分有限,刘备进攻襄樊本来就是为了解汉中之围,他的一部分兵力要驻守荆州,另一部分兵力要驻守益州,可以调动的兵力有限,即使调拨大军前去,也要一定时间来筹措粮草,另一方面孙权已经占领荆州,证明他已经撕破脸皮,随时准备跟蜀汉鱼死网破,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随时提放曹操大军的偷袭,这一切都让刘备手足无措,根本来不及反应。

诸葛亮为何无动于衷。

刘备面对这样的窘境无可奈何,那么作为军师的诸葛亮怎么就没有帮忙出谋划策呢?因为诸葛亮没有这个动机,也没有这个权利这样做,因为刘备才是破坏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上文说过,关羽进攻襄樊是在刘备的授意下进行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刘备夺取汉中,并没有破坏诸葛亮的计划。

当初孙权派人接回孙夫人的时候,已经释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刘备不但没有想过挽回孙刘之间关系,反而乐乐呵呵的迎娶了新媳妇,你让孙权的面子怎么挂的住。

建安二十年,刘备更是脑袋一热,直接想要亲率大军与孙权开战,所以真正不把孙刘联盟当回事的是刘备,即使机智如诸葛亮,他也没有办法改变主公的想法,因为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一样主宰军中一切事务的丞相。

刘备真正倚重的是法正,夺取益州,占领汉中,法正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才会说:“如果法正在,就能劝服刘备不往东行,即使后来出兵,也不至于如此惨败。”所以此时的诸葛亮根本插不上话,所以无论诸葛亮说什么,刘备都不会听的,诸葛亮此时就像缰绳牵烈马,皇权束缚了他。

结尾:所以那些说阴谋论者的大可不必,刘备还是那个刘备,诸葛亮还是那个诸葛亮,刘备虽然有虚伪的一面,但是他本质还是重情重义,不忘桃园三结义之情,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写的那么神,但是在政治方面坦坦荡荡,他无愧伟大的政治家的称号。


鸿观大历史


不是刘备、诸葛亮非杀关羽不可,而是刘备非杀关羽不可,诸葛亮在其中并没有起到决定作用。要知道,诸葛亮也在刘备的防范范围之内。

一、刘备:借刀杀人除关羽

这一点,章太炎曾有评论:“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厌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他认为刘备为了巩固皇权,为刘禅上位扫除障碍,不惜以荆州之土地、关羽之性命作为代价。

刘备、关羽二人在事业开创初期情谊相投,感情很好,这也跟当时刘备集团势力较小有关,在刘备汉中称王、建立蜀汉之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刘备、关羽都一直处于流离颠沛、寄人篱下的局面,形势非常困难,基本上都在为生存四处奔波,此时,二人的矛盾并没有显现。

然而,随着刘备势力扩大,特别是占据蜀地成王之后,二人在以下几个方面矛盾渐渐激化:

(1)关羽执行刘备亲自制定的“北拒曹操,东联孙权”国策不力,导致“孙刘联盟”岌岌可危,使蜀汉陷入曹魏、孙吴两大军事集团的合力威胁之下。

(2)关羽一向看不起氏族出身的官僚,常常制造矛盾,结果就是这些官僚、部属对刘备、对蜀汉的忠诚度不高,摇摆不定,动摇了刘备集团统治的基础。

(3)关羽功高震主。这是任何帝王都会防备的问题,刘备也不例外,即使关羽是结拜兄弟,即使关羽没有二心,但作为刘备,时时刻刻都在防备着关羽,因为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

(4)为刘禅扫除继承障碍。刘备生前凭借威望、感情可以稳住关羽,但刘禅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刘禅既年轻有没有政治斗争经验,刘备是万万不放心的。

综上,在刘备后期,关羽成了心头刺,必须除之而后快。而荆州之战就给了刘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于是借曹操、孙权的刀除掉了关羽。

二、刘备:白帝托孤压孔明

刘备对关羽不放心,同样对诸葛亮也不放心,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演了一场好戏,看似托孤诸葛亮,实际上是把诸葛亮逼入了绝境,不得不当众表态要全力支持刘禅。诸葛亮一向以儒家学士形象示人,言必称孔孟,在外界塑造了一个聪明绝顶、道德无暇的形象,刘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抓住了诸葛亮的要害。试想曹操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被世人骂作“国贼”,一旦诸葛亮真的取刘禅而代之,世人的口水都会把诸葛亮淹死;除此之外,刘备还处心积虑的安排了李炎与诸葛亮一起作为托孤大臣,名为协助实则制衡。

枭雄刘备

刘备是乱世之英雄,更是枭雄,为了个人、家族利益,可以置兄弟情义、谋臣支持于不顾,随时牺牲别人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晓东笔谈


其实,只要弄清了刘备与诸葛亮为何没救败走麦城的关羽,这个所谓的“三国最大的谜案”也就不攻自破了。

威震华夏的关羽,还用刘备与诸葛亮救吗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从刘备占领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相拒之时,到次年夺取汉中,再到刘备称帝,关羽先后送给刘备四重喜报,并且无一忧报。

  • 喜报一: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江夏太守文聘与右将军乐进进攻关羽镇守的荆州寻口。关羽率军迎战,不但击退了文聘与乐进,而且乘机派遣偏将率军北征,杀敌极多,使曹操非常忧虑。

  • 喜报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汉中争夺争中,曹操败于刘备,心中不甘,派征南将军曹仁与偏将庞德进攻关羽镇守的荆州。结果,关羽以攻代守,反将曹仁围困樊城。随后,关羽被庞德一箭射中额头,曹仁以为有机可趁,当即率军进攻关羽。结果,关羽在沔水大破曹仁,而且还将曹仁的水军全部歼灭。

  • 喜报三:曹操接到曹仁大败的军报后,遣于禁率领七路大军前去救援曹仁。结果,当年8月,天降大雨十余天,造成汉水暴涨,而于禁的营寨又扎在较为低洼之处。因此,关羽掘开堤坝,引江水淹没了于禁的七路大军,并擒斩庞德,降服于禁。接着,关羽借助水势,再次围攻樊城的曹仁。当时,城中即将断粮,将士们心中惊恐,曹仁打算弃城而去。若非曹仁被满宠劝住,樊城将为关羽所得,败走麦城的悲剧可能就不会上演了。

  • 喜报四:关羽兵围曹仁期间,曹魏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今河南淅川东南)太守傅方,先后投降关羽。同时,由于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地区的徭役颇重,百姓孙狼等人不堪忍受,带领百姓杀官反叛后,遥受关羽的官印,并依附关羽。因此,声势一度“威震华夏”,惊得曹操欲迁都避其锋。


当时,以关羽在战场上的骄人战绩来看,刘备与诸葛亮怕连半点出兵增援关羽的想法都没有吧。

败走麦城的关羽,刘备还有机会救吗

当曹操想要迁都欲避关羽锋芒之时,司马懿和蒋济进行了劝说。因此,曹操采纳二人建议,派徐晃领军救援曹仁的同时,又派使者与孙权结盟,意欲共同对付关羽。而这一切,关羽、刘备和诸葛亮并不清楚。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闰十月,孙权任命吕蒙为大督都,令其率军袭取江陵,孙皎为后应。同时,又派右护军蒋钦督水军进入沔水(汉水),意图阻断关羽水上去路。

同年十一月,吕蒙采纳陆逊白衣渡江之计,率前军夜行昼歇抵达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让士卒身着白衣,化装成商人,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然后,又雇请百姓划船,昼夜不停向江陵进发,顺利将驻江蜀军全部俘虏。随后,诱降公安蜀将傅士仁和蜀南郡太守糜芳,进而占据江陵,并抚慰百姓。

同时,吕蒙又令陆逊进军夷陵(今宜昌境内),防止刘备出兵救援。然而,这时的关羽还在与徐晃对战。

当关羽得到消息撤军返回时,孙权已占据江陵,并且派陆逊先后攻占夷陵、秭归(今湖北秭归),意图切断关羽入川的退路。

关羽复夺江陵失败后,匆忙向麦城(今湖北当阳市东南)方向撤退,而陆逊则乘胜西进,顺势夺取了宜都。

途中,关羽派人向驻所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二人却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支援。自此,关羽已陷入进退失据的困境。

同年十二月,关羽被孙权大军围困麦城,并派使者劝降关羽,关羽假装同意,提出吴军退兵十里的要求,然后从南门出降。吕蒙闻报,随退兵十里,等待关羽投降。

但是,关羽却带着义子关平及数十骑兵,乘机悄悄出北门向西打算逃回益州。而当时的麦城东、西、南三面皆是孙权的大军。

结果,关羽突出重围,来到临沮时,却被埋伏的潘璋部将马忠设绊马索擒获,并与子关平一同被孙权所杀。

从时间上来看,关羽向刘封求援 时,至少是十一底或十二月初。假如,他同时也派人入蜀向刘备求援,就算能够突破东吴的封锁,怕也难在关羽遇害前见到刘备和诸葛亮,则更谈不上出兵救援了。因为,从麦城到成都有1800多里的路程。

至于廖化突围救援的事迹,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据《三国志·邓张宗杨传》记载,关羽被杀后,廖化也归入了东吴。但是,廖化却以诈死之计,带着母亲昼夜赶路,这才回到成都,并见到刘备。

因此,无论是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孙权的布局上来看,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相救关羽的机会。

东吴袭取荆州,刘备和诸葛亮究竟有没有料到呢

对于魏吴结盟对付关羽,应该出乎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料。因为,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曾将关羽镇守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划归孙权。

按理来说,刘备很有结盟的“诚意”了,而且孙刘联盟也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能看到这一点。就算关羽曾经拒绝过孙权的求婚,也不应该影响孙刘联盟的大局。

只是,刚刚夺取汉中的刘备,可能将主要精力用在了称王、称帝以及立国的各项事务上,而忽视了自身的扩张,会对同盟者的心理造成多大的压力。更何况,荆州的地理位置,犹如悬在孙权头上的一把利剑。当刘备势弱之时,或许孙权还感觉不到有多大威胁,当刘备势力迅速壮大时,却可能会令孙权夜难安枕,又岂有不想夺回之理。

同时,由于关羽从“威震华夏”到败走麦城,时间跨度太过急促,几乎没有给刘备和诸葛亮反应的机会。这应该是刘备和诸葛亮没有料到关羽会败的主要因素吧。

刘备和诸葛亮初定的发展战略,也不容许荆州有失,又怎么可能让镇守荆州的关羽死呢

再说,刘备初见诸葛亮时,二人基本确定了今后夺取天下的发展战略:“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早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刘备)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也就是说,刘备夺取天下的两条路线是荆州至宛洛,汉中至关中,而荆州就是其中之一。可见,荆州在刘备和诸葛亮心目中的战略地位何其重要,而荆州的安危又在关羽的身上。

因此,无论怎么说,刘备和诸葛亮都没有谋害关羽之心。


祥子谈历史


所谓刘备、诸葛亮借曹操和东吴之手杀关羽,也是前些年很流行的阴谋论,经一些影视作品,比如电影《关云长》等的渲染,更让一些不太懂历史的人信以为真。认为刘备会杀关羽的“动机”大约如下:第一,关羽有意直取许昌,迎奉汉献帝,而这样会让刘备做不成皇帝;第二,关羽战功卓著不好管,尤其是如果刘备死了,刘禅更管不住他。而所谓“证据”,也就是刘备没有救关羽。仅此而已。实际上,真的了解三国历史,就会发现这些根本都站不住脚。 第一,关羽北伐是为了给刘备扩大地盘,不是拥护汉献帝。 关羽的后世民间形象,刻意渲染他忠于汉室。如三国演义里关羽曾在许昌围猎时因曹操欺辱汉献帝而动了杀曹操之心却被刘备拦阻。再如土山围约三事,“降汉不降曹”,一直以汉臣自居。于是就有人臆测关羽北伐襄樊是为了拥护汉献帝。这就是胡扯。首先许昌围猎之事根本不存在,其次土山围约三事也是非常荒诞。什么叫“降汉”?难道关羽一直以汉朝的叛贼自居所以要投降汉朝?逻辑根本就不通。事实上,关羽一直是刘备心腹,即使投降了曹操也会克服险阻回到刘备身边。要是为了汉献帝,留在曹操身边伺机谋杀岂不是更方便?再说,即使北伐能打下许昌,也拥护不了汉献帝。曹操有强大的后方支援,只要迁都,自然也会带着汉献帝一起走,关羽那点兵,又不能一举收下全部北方曹操的地盘,打那么后面又守不住,关羽难道送死去吗?因此,关羽北伐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刘备扩大地盘,夺下襄樊,运气好的话威胁一下许昌,仅此而已。 第二,刘备不是不救关羽,而是来不及救。 阴谋论者的唯一“证据”就是刘备没有救关羽。可事实上刘备不是不救,是根本来不及救啊。在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刘备刚刚打完持续两年之久的汉中之战,与曹操主力打的人困马乏。就在短短两个月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让刘备怎么出兵援助?而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十月,关羽收汝南叛军为援,威胁许昌,曹操吓得几乎迁都。可就在短短两个月后,关羽被擒杀。谁反应的过来?这两个月,关羽先被徐晃击败,然后退回江陵,发现已尽被东吴所得,败走麦城,不久突围被杀。形势急转直下这么快,你能苛求刘备发兵救援?至于说刘封孟达在廖化突围求救时仍然不发兵,也是小说杜撰。事实上根本没人突围出去,廖化自己在历史上也困在东吴一年多才逃出去,那时候关羽早死了。 第三,就算要杀关羽,何必牺牲荆州? 对于刘备死后关羽可能不听刘禅的号令的问题,有可能。为此要杀关羽,理由也不是完全不成立,因为刘封被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死就是这个理由。但是问题在于,杀一个自己的武将,用得着拿荆州陪葬吗?首先那是战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一向都是战后,刘封也是丢了上庸三郡没有利用价值了才被杀的。关羽还镇守荆州呢这就不要了?如果真的要急不可耐地除掉他,也行,至少换一个人镇守荆州吧。然后把关羽调回成都,一杯毒酒的事,这么容易,怎么着也不能就这么把荆州送给东吴了呀。


阿狸阿


这的确是三国时最大的谜案,不管刘粉、诸葛粉是否高兴,但豹眼依然说:对于关羽,虽然还没有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但关羽之死,刘备、诸葛亮逃脱不了干系。

首先,刘备、诸葛亮并不想杀关羽,因为刘备可以不要关羽,但他不想不要荆州。荆州就是他的命根子、眼珠子,没有荆州他心痛啊。

所以,刘备、诸葛亮不会真心要杀关羽。

其次,关羽在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已经与之分道扬镳,刘备作为汉贼已经成为事实。关羽与刘备、诸葛亮已经尿不到一个壶里去了。因而,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刘备、诸葛亮坐视不管,让其自生自灭。

如果关羽侥幸战胜曹操,对刘备没有坏处;如果失败,那也没有办法。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之处,没有证据说明刘备、诸葛亮要对关羽咋样,但事实上已经说明了问题。

其三,汉中之战后,刘备、诸葛亮已经在铲除异己,为下一步进位做准备了。

刘备自立汉中王就引起了关羽如此大的反感,如果想称帝,关羽绝对会劈了他。

诸葛亮建议刘备杀掉刘封,为的就是保刘禅的位置。因为刘封刚强勇猛、不好节制,为此把他杀掉,那么关羽刚愎自用,就更没法节制。

不管演义说得如何热闹,三把火让关羽、张飞心服口服,华容道让关羽彻底蔫了,但史实是关羽从来就没服气过诸葛亮。

刘备一旦驾崩,诸葛亮控制不了关羽。

由于关羽的威望所在,诸葛亮不可能像建议刘备杀掉刘封那样,杀掉关羽,但在不救关羽这件事上,二人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站在刘备、诸葛亮的立场上,杀掉关羽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嘛!

豹眼完全理解刘备、诸葛亮,为了政治利益,啥手段不可用呢!这点事算得了啥呢!


豹眼看历史


真相也许很残酷。对,就是刘备杀的关羽。或者说是刘备集团杀的关羽,也许刘备本人念旧不想杀关羽,但政治家不只是代表自己,还代表了一个阶层的利益。从三国志分析,关羽确实初心不改,一心想匡扶汉室。当初他入伙刘备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到麦城那一刻也是这么想的。但刘备只是把匡扶汉室当作幌子,目的是自己做皇帝。汉献帝刘协禅位之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不仅没有死,而且刘备死后,甚至诸葛亮死后汉献帝还活着呢。明知道汉献帝没死,当时刘备为啥不把汉献帝接回成都来。不仅没有接回汉献帝,在曹丕代汉之后,刘备方面还宣称汉献帝已死,在成都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但关二爷从心底是想迎回天子,关二爷历次北伐的目标是汉献帝所在的许都,不是曹操所在的邺城,甚至有一次都迫近了许都。这是刘备集团不能容忍的,汉献帝接回来,刘备最多当个王爷兼丞相。关羽拿着刘备集团的兵去给自己找麻烦。刘备能忍,诸葛亮他们也不能忍。关羽和曹操集团的荀彧很像,都是真正的匡扶汉室,但曹操刘备都是把匡扶汉室当作幌子,所以关羽的下场只能和荀彧一样。不同的是刘备是借刀杀人,做的比曹操高明。


江南市场调研


看到这个问题,涛哥感觉此事究竟从何说起啊?刘备与诸葛亮何时要杀关羽?华容道吗?真实的历史上根本没有华容道放曹这么一说,只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杜撰出的情节。即使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立下军令状,华容道关羽放过曹操,诸葛亮也是做个样子并没有想真的杀掉关公。宅心仁厚的刘备更是百般求情,害怕孔明会杀二弟。

还有就是让关羽守荆州,是否是刘备与诸葛亮要害关羽?让关羽守荆州恰恰是刘备对二弟的信赖。因为刘备认为只有二弟关羽能够担此重任。而诸葛亮让关羽如有谁偷袭荆州就点烽火台,然后他与主公就会回援荆州。但是不小心被吕下阿蒙给暗算了。偷偷占领了烽火台,让关羽无法及时报信。

刘备与诸葛亮非杀关羽不可吗?这事究竟要从何说起啊?


涛哥历史大讲坛


关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颜良、诛文丑的故事脍炙人口,犹如天神下凡般的人物,就是这样一位传奇版的人物却落得个败走麦城如丧家之犬般的下场,最后竟然被东吴潘璋手下的无名小辈马忠擒获并杀害。


很久很久以来,大家都相信这个过程和这个结论,但到了民国初期,章太炎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说法,认为关羽是诸葛亮假借东吴之手或者诸葛亮与刘备密谋害死关羽的,原因是关羽功劳太多太大,诸葛亮担心刘备死后自己控制不了关羽,但关羽又没有图谋不轨的大错,杀了他不能服众,因而出此下策。


这样的观点提出来之后,不断有学者跟进补充,慢慢就形成一家之言,很多人也就信以为真,成为三国最大的谜案,然而诸葛亮与刘备真的非杀关羽不可吗?
其实,历史上刘备与关羽并非拜把子的兄弟关系,只是普通的主仆关系,是刘备众多手下大将中关系教密切的一个,但刘备对关羽是不怎么信任的,关羽曾经为了保命而投降过曹操,这就是大忌,在刘备看来,投降就是背叛,心里自然会留下阴影,后来关羽又背叛曹操,回到了刘备的身边,这让刘备心里是怎么想呢,只能让他觉得关羽是个善于叛变的人。

刘备让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刘备控制的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的荆州五郡,但在孙权讨要荆州失败后,孙权就派遣吕蒙偷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率兵五万下公安,这个时候,关羽在刘备的命令下入益阳。
这场大战一触即发,但这时曹操出兵汉中,给刘备带来不小的麻烦,他一方面与孙权议和,想平分荆州,另一方面准备与曹操争夺汉中,虽然最后刘备占据了汉中,但汉中的百姓都被曹操掳走了,当时的刘备也是前线兵力不足,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所以获胜的刘备去世也不是很乐观的。
为了缓解压力,刘备让关羽出兵襄樊,以牵制曹操的兵力,襄樊是战略的重点,能攻下襄樊,在地利上就能把荆州与益州的交通打通,减少汉中的压力。
219年8月,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牵制住了曹操的大量兵力,但没想到孙权与曹操搞起了联盟,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关羽后方,曹操一徐晃为主将,连破关羽十道防线。

而此时没有做出任何战略上的调整,都没有安排一兵一卒去支援关羽,相反是在做自己的帝王梦,建造宫殿。
仅仅过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曹操与孙权联手就打败了关羽,关羽败走麦城,在打算逃回益州的路上,与儿子关平一起被东吴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俘虏后斩杀,成为三国演义中最令人悲伤的故事。
刘备就算为了除掉关羽,也不会牺牲荆州三郡和大量的兵力为代价,这个损失未免太大了,他只是没想到关羽兵败被杀会发生得这么快,就算去救援荆州与襄樊,道路都没有打通,还要经过崇山峻岭,水路早就被孙权占领了,何况刘备还要顾及益州与汉中,不能因小失大。

至于诸葛亮这个时候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权力,刘备执政时朝纲独断,真正倚重的是谋士法正,诸葛亮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以外,只是个执行者,最多只能建议,并不能做决定,因此他对关羽的遇害也无能为力。
关羽北伐失败也有很多方面的问题,仓促出兵,前期战事过于顺利,盲目乐观,低估了形势,在胜利的表象下,关羽有一种求胜心切的侥幸心理,大喜过望,最后惨遭失败。






遗产君


题主不仅不懂历史,还是个心里阴暗的腹黑者,只有黑暗的眼神,却连基本的逻辑都没有。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关羽?关羽要造反吗?没有这样的迹象,如果了解些历史,关羽连造反的理由都没有,那刘备、诸葛亮的动机都没有,怎么会有杀关羽的行动?更何况本就没有这样的行动。

先说说关羽为什么没有造反的动机。

在东汉那个年代,君权神授是深入人心的,不要说袁术想称帝,天下共讨之。董卓专权到私兴废立,都不敢取汉帝而代之。就算做个大臣,也要是门阀世家,平民百姓有几个能当上高官的?三国演义把关羽推上忠义千秋的神坛,为回到刘备集团,不惜杜撰了一个千里走单骑。不说关羽对刘备有多忠心,就说他为何弃曹回归刘备处,按其个人利益,一介平民,在朝堂怎么混也混不到什么高位,而刘备处人才匮乏,他可居一人下而众人上,当然会去找刘备做鸡头,而不在曹操处做凤尾。就这出身,在刘备处已是利益最大化,投曹都不行,投孙权不是更不行?造反自立,那怕只当个诸侯也混不下去呀!那会有人才投他?门阀世家谁会挺他?刘备顶个皇家名头才四处有人招待,再去看看别的诸侯,除了个早早被灭的吕布,那个不是出身名门?

再说刘备,好不容易50多了才打下荆州、益州和汉中之地,都是命根子,交给关羽守荆州,正是因为放心,要不怎会将大本营都让关羽守?要杀关羽,怎么也得派个人去接替吧?派谁去了?再说,杀关羽如果事有不密,不是让关羽反了出去,而且送出荆州?那可是刘备的半壁江山!

诸葛亮?那时诸葛亮可不是演义中所说,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关羽才是。诸葛亮不过是个重要点的谋士而已,与诸葛亮同级的还有多人,诸葛亮怎能做得了主,还自己找死去挑唆老大老二的关系?诸葛亮脑子这么卡的话,还能是智圣?

说关羽兵发襄樊,是自做主张?错了!关羽是奉命攻曹!还记得隆中对不?天下有变,命一上将出荆州夺天下是刘备集团的既定战略,而天下有变是何时?关羽兵发襄樊之时,正是在曹操兵败汉中二个月后,明显是一个军事连动,早计划好的,不是让关羽去送死,把荆州还东吴!

最后就是上庸刘封、孟达不救兵败的关羽吧?先不说关羽是否求救,就说古之指挥互不隶属的军队要虎符,这有个高中文化就该知道,信陵君窃符救赵吧?信陵君什么身份?王室嫡系都调不动军队,就当知古代军纪还是很严的!关羽调不动刘封、孟达,而刘封、孟达无刘备虎符调令也不敢发兵,否则形同造反,死罪灭族!这是很多看三国的人都不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了解的,到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还讨论过来,讨论过去,可笑!





净月暖阳


刘备和诸葛亮要杀关羽?这种想法,肯定是宋朝和明朝以后才出现的。


在天下未定的情况下,君王以莫须有的罪名妄杀武将,是南宋自岳飞被杀以后,民间社会被刺激出来的黑暗心理。进而影响到了现在,导致很多人都把古人当成赵构那种没脑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