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了,我却想念他

周末,球友聚餐。

我不是很想参加,不喝酒吧不合适。

一喝又多。

关键是喝多了难受,还要难受好几天。

我找了个借口,没去,一起学球的师兄弟轮番给我打电话,我不接不合适,接了我就说在陪客户,羽毛球毕竟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还是要以生意为主,大家也理解。

大家的意思是等我,哪怕午饭吃到3点,也要等我。

我是铁了心不去。

他们在山上吃鸡,边吃边直播,我看了合影,四个女生,我师姐竟然也在,青青,在我们学校读的研究生,当时研究生回来不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她回来了,当了公务员。

公务员准入门槛是一样的,农村孩子,城市孩子。

但是,提拔门槛不一样。

她原来在局里上班,后来去下面乡镇挂职锻炼了,其实就是为了提拔,不断地跳来跳去,说明有高人指点,与她的家庭背景有关,父亲本身就当个小官。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参加工作了,问起哪个学校毕业的,一说,原来是校友。

交往了没多久,她就把我拉黑了。

理由是我这个人太不正经了,写的文章毁三观……

她不喜欢我。

不喜欢就不喜欢,无所谓,我又不是人民币,咋可能人人都喜欢呢?

她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真的有那么多人出轨吗?

我跟她讲:我采访过的女人,特别是职场的优秀女性,多有过出轨行为,要么是身体出轨,要么是精神出轨,很少有例外,但是这些事她们的老公都不知道。

她表示怀疑。

我,无妨,慢慢你就知道了,因为职场都有势差,有权力崇拜,高一级的泡下一级的,太容易了,不一定就是为了献媚,也许是真爱,因为越优秀的男人越有魅力,你不由自主的就崇拜。

她结婚比较早,读研时就结婚了,跟大学同学。

也算是崇拜吧,那小子篮球打的不错,也是我们县的,老乡会认识的,但是家庭情况很一般,农村孩子。

她父母曾经非常非常反对。

后来,看他们是真的离不开彼此,就同意了。

她回县城参加工作了,他在大连工作,她父母的建议是让他也回来参加工作,两口子两地分居像咋回事?

虽然他们是夫妻,但是从来没过过正经人的生活,说白了,他们的婚后生活依然是大学情侣型的,没有家的概念。

那时,她问我如何看待她的婚姻?

我问,你幸福吗?

她说,很幸福。

我说,当你真的过上普通人的日子时,你会对这份幸福产生怀疑、恍惚,因为你们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婚姻生活,就是柴米油盐。

她说,可能吧。

她依然生活在娘家,他在大连。

她让他回来了,俩人都住进了娘家……

日子久了,不合适呀,就用陪嫁的钱买了一套精装修的小公寓,在我们家隔壁小区买的,48平的房子,标准的蜗居。

矛盾来了。

她完全适应不了他的生活习惯,内裤几天才换,有时不洗脚就上床了,经常性不刷牙。

俩人矛盾不断。

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他觉得回来不得志,他一心想做生意,而她家的意思是希望他考个公务员,他不是很情愿,觉得自己被埋没了。

这期间,她频繁地找我倾诉。

我的建议是爱他就让他飞,遵循他的梦想,给他充足的时间……

那时她刚参加工作一年多,还处于新人状态,单位的大姐姐大哥哥都蛮关心她的,其中有个哥哥让她动心了。

喝了酒,他说了很多甜蜜的话,动了心,动了身。

这些事,她也跟我倾诉过。

我问,为什么会这样?

她说,你说的,权力崇拜吧。

我问,有幸福感吗?

她说,有违背契约的愧疚,但是的确喜欢跟他在一起,那么的博学。

我问,是不是觉得大学恋爱与社会恋爱不一样?

她说,真是!

我说,大学里的爱就是简单的爱,现实中的爱是一种综合实力的权衡,是需要旗鼓相当的。

她说,我一回到家,就一肚子火,不知道咋的。

差不多一年后,我问她还跟他联系吗?

她说,不联系了,他把我拉黑了。

我问,为什么?不爱了?

她说,职场的男人是理性的。

我问,怕你是炸弹?

她说,也许吧!

站在旁听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她贴上很多标签,甚至是肮脏的,但是当面对面的时候,她就是一个邻家小妹,一个身边人,很安静,很优秀。

所以,我一直都有个观点,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秘密,关于情与性,无论她外表是矜持的还是放荡的。

后来就经常看我写的东西了。

时间长了,她入戏了,想创业,她认为自己是没有未来的,再牛B能混到正科就不错了,而且女人混到这个级别是非常非常难的。

她觉得一眼能望到天花板了。

她突然懂了自己的男人,他既然不想当公务员,何不做生意呢?

问我,他适合做什么生意?

我心想,就是个书呆子,适合干啥?啥都不适合,就适合读书。

这期间,他考察过一个项目,与汽车金融相关的,叫以租代买,想做本地代理,她带着他来找过我,问我如何看待这个项目。

我问,租房跟买房心理有区别不?

他说,有。

我说,租车与买车也有区别。

他说,但是只要租够期限,这个车子就是你的。

我说,这边的人都比较保守,别说以租代买了,就是贷款买车都不接受,一般都是全款买车。

他说,那说明才有机会。

我说,我不是很看好这个项目,因为我不会选择这个服务。

他说,有些老板需要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那么可以用这种方式买车,每个月只需要支付租金就可以了。

我问,那为什么不选择贷款买车呢?

他说,贷款还有首付呢!

我说,我投反对票。

她的意思是听我的,但是他很固执,她问我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尊重他,支持他,任他折腾,多鼓励,算是学费,对这个社会认识的学费。

做了,基本没生意。

这个业务,神州租车曾经推出过,这个与中国人的消费心理有关,中国人非常在意一点:是我的。

租的,终究是别人的。

买的,才是自己的。

她问我,他有没有可能做成生意?

我说,现阶段做不成,因为他是理想主义者,你别管他了,让他折腾去吧。

每次回县城,她都找我,那时我玩骑行,她也买了车子,周末跟着我们骑行,玩的越久,她越不喜欢家里的男人。

因为外面的这群男人,普遍事业有成,又幽默,又调皮,关键是浪漫,能逗得你开怀大笑。

而家里的男人呢?

书呆子,干啥啥不行。

我劝过她:少跟我们一起玩,会放大信念,同时会瓦解掉婚姻。

她说,我跟你这么说吧,我这个婚姻,随时可以放弃,我妈也劝过我,趁没有孩子重新选择吧,但是我又不忍心。

我说,因为他是你的第一个男人。

她说,对!

我说,你也是理想主义者,但是参加工作后世俗了。

她说,我醒了。

我说,未必是醒了,也许是睡了。

她说,差不多。

我说,现在你要预防他做直销。

她说,这个应该不会。

我果然是乌鸦嘴,没多久,他真的干直销了,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判断呢?因为我觉得他的逻辑特简单,很容易被洗脑,其次是啥?他太想翻身了,所以他会到处找捷径,那时还没有微商,否则他肯定进微商。

做直销,闹得两口子都分居了。

濒临离婚状态。

为什么很多人做了直销就离婚了?

因为自己认可了前途,而出现了拦路虎,多数人不是选择调头,而选择杀掉拦路虎。

做直销后,他把焦点竟然放在我身上了,想拿下我,喊了四个老师去办公室找我,轮番给我上课,那是夏天,每次去都提个西瓜。

最终,我同意他拿我身份证去开个户。

只是给他个面子,买了1800元的化妆品,他总是催我开展业务,去发展下线,我跟他讲:我买的这些产品是给了你与青青面子,而且是最后一次。

岳父岳母和妻子一起找他谈判了一次。

让他有个选择。

要么,好好过日子,找个单位上班。

要么,离婚,你继续做直销。

他哭的跟个孩子似的,反复地说自己醒了,一会又说自己不甘心,他哭,青青也哭,父母也不好说什么,走了。

他不干了。

但是,他的确不忍心,他卖的是松花粉,即便是今天,他依然认为松花粉是世界上最佳的药,什么病都可以治。

我写过一篇文章,写到我给我小外甥买松花粉。

他拿去当例子了。

但是我当时没有写,我买松花粉是用来给我小外甥擦屁股的,全当痱子粉了……

春天,俩人离婚了,但是依然生活在一起,有些像过家家,他们俩其实都还是个孩子,不懂得怎么相处,离婚的时候还一起咯咯笑。

在一起,她烦他。

真分开,她想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