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啟動各級各類人才“愛國·奮鬥”精神教育活動

榆林市啟動各級各類人才“愛國·奮鬥”精神教育活動

榆林市啟動各級各類人才“愛國·奮鬥”精神教育活動

2017年1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致總書記的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西遷精神”,強調面對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識分子中弘揚這種傳統、激發這種情懷。

問那啥是西遷精神呢?

答: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

5月22日上午,榆林市“愛國•奮鬥”精神教育活動第一期培訓班開班啦~

活動啟動背景

響應中省組織部長會議中提出要在各類人才群體中開展“愛國•奮鬥”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專家、人才把“個人夢”和“中國夢”緊密結合起來。

活動目的:咱榆林是愛國人士輩出、奮鬥氛圍濃郁的地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能人志士在榆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毛澤東、周恩來、習仲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還有劉志丹、謝子長、李子洲。即使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也有牛玉琴、石光銀等這樣的榆林人。

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新中國的建立奮鬥終生,不少人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譜寫了一首首感天動地的愛國奮鬥讚歌。

所以我們必須傳承好革命精神、西遷精神和治沙精神,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榆林力量。

那麼如何把這次活動做好、做實、做出特點、做出成效,具體要把握以下三點:

一、高度重視

深入開展這次活動精神教育,是落實黨的人才政策;是實現增“人數”與得“人心”的重要舉措。

通過開展專家國情研修等多種渠道,引導各類人才增強“四個自信”,把“個人夢”“團隊夢”和“中國夢”結合起來。

激發榆林廣大專家人才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和報國之行的重要手段。

把個人的創新創造果實,結在榆林經濟社會發展這棵常青樹上。

二、抓住機遇

榆林作為資源型城市離不開國際國內先進理念、前沿技術、創新經驗。近年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凸顯,貧富差距懸殊。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形成了1個意見、5個辦法和11個細則的政策體系。

為貫徹落實中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文件和會議精神,結合關於“打造幹部、人才和企業家三支隊伍”的戰略問題研究工作。

印發《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榆林市高層次人才(團隊)引進辦法》和《榆林市特需人才引進辦法》等,形成黨委統一領導、職能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學以致用

各級各類人才是榆林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所以要將自己作為革命精神、西遷精神和治沙精神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樹立全市學習的榜樣。

通過這次精神教育活動,要最大限度的激發專家人才創新創造創業的內生動力,同時要立足本行業、本領域,助推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為加快我市實現“三大目標”、落實“兩個更大”要求,擔當起自己的歷史使命!來源:榆林黨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