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启动各级各类人才“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活动

榆林市启动各级各类人才“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活动

榆林市启动各级各类人才“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活动

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致总书记的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西迁精神”,强调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需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这种传统、激发这种情怀。

问那啥是西迁精神呢?

答: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5月22日上午,榆林市“爱国•奋斗”精神教育活动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啦~

活动启动背景

响应中省组织部长会议中提出要在各类人才群体中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广大专家、人才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活动目的:咱榆林是爱国人士辈出、奋斗氛围浓郁的地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能人志士在榆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刘志丹、谢子长、李子洲。即使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年代,也有牛玉琴、石光银等这样的榆林人。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奋斗终生,不少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爱国奋斗赞歌。

所以我们必须传承好革命精神、西迁精神和治沙精神,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榆林力量。

那么如何把这次活动做好、做实、做出特点、做出成效,具体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高度重视

深入开展这次活动精神教育,是落实党的人才政策;是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的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专家国情研修等多种渠道,引导各类人才增强“四个自信”,把“个人梦”“团队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

激发榆林广大专家人才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的重要手段。

把个人的创新创造果实,结在榆林经济社会发展这棵常青树上。

二、抓住机遇

榆林作为资源型城市离不开国际国内先进理念、前沿技术、创新经验。近年来,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凸显,贫富差距悬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形成了1个意见、5个办法和11个细则的政策体系。

为贯彻落实中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关于“打造干部、人才和企业家三支队伍”的战略问题研究工作。

印发《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榆林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办法》和《榆林市特需人才引进办法》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三、学以致用

各级各类人才是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要将自己作为革命精神、西迁精神和治沙精神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树立全市学习的榜样。

通过这次精神教育活动,要最大限度的激发专家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内生动力,同时要立足本行业、本领域,助推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我市实现“三大目标”、落实“两个更大”要求,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来源:榆林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