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叔本華:社會是狡猾的,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年輕時的叔本華


(一)強調獨處重要性的叔本華,他的這一觀點讓許多人始料未及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德國偉大哲學家、思想家、作家、唯意志論和現代悲觀主義哲學的開創者叔本華是一位強調人們必須進行獨處訓練的人,他的哲學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先哲”的合理之處進行了一定的吸納,尤其是康德哲學對叔本華有著重大影響,而叔本華的哲學卻對維特根斯坦、尼采等人產生過重大影響。尼采曾經寫過一本《我的哲學老師叔本華》的著作,由此可見叔本華對尼采哲學的影響之深遠。

叔本華提出,一個人“要麼孤獨、要麼庸俗”,認為人們在孤獨和庸俗兩者之間只能選擇其一,庸俗的人必定是不能享受孤獨的人,能夠享受孤獨的人必定是內在豐富的人。這些觀點,已經被更多的人所認識並認可。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除此而外,叔本華還提出一個讓部分人始料未及的觀點,他說:“社會是狡猾的,應該讓年輕人從小接受獨處的訓練。”其實,叔本華的理解就是任何人都應該接受獨處的訓練,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訓練,年長的時候也要進行訓練,否則無法真正實現生活的幸福。

關於獨處,我們許多人,至少普通民眾中的大部分人認為年輕人應該多出去外邊走走,要和年輕人群體們在一起,許多人希望作為年輕人的自己擁有更多的朋友,並堅信“朋友多了路好走”。在許多家長看來,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有著更多的朋友,這樣就會對子女們稍微放心一些。

相反地,如果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年輕人總是善於獨處、享受獨處,那麼,許多人就會認為他的性格過於孤僻、不合群。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二)如何理解叔本華“應該讓年輕人從小接受獨處訓練”這句話?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我認為,朋友多了路不一定好走。許多人之所以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或者許多人之所以走上不歸之途、完全學壞了,就是跟著朋友學的。此所謂中國古人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正因為如此,一個人如果善於交際、朋友多,這雖然有著諸多好處。與此同時,也必然有著諸多壞處。而如果一個人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接受獨處的訓練,那麼,他們就會在獨處當中思考人生、學習知識技能,至少不會“近墨者黑”,所以獨處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我認為,叔本華之所以告誡我們要讓年輕人從小接受獨處的訓練,就是因為“社會是狡猾的”,一個人在社會上不斷地頻繁地交際,必然會將大量的時間成本花費在無謂的、不重要的事情上。他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卑躬屈膝向權貴獻媚,或者花費了大量的金錢向某些有權人士提供消費,最終他需要這些人的時候,這些人通常會遠離他、不會幫助他,所以實際上是做了“虧本的買賣”。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三)我左鄰右舍的案例,似乎證明叔本華的這句話是對的。


我農村老家的左鄰右舍,“左鄰”是個傳統的、有文化的家庭,自小要求家裡孩子多呆在家裡讀書學習,當然有必要的社會交往活動也是准許他們參加的,只不過是孩子與什麼人交往這方面把關很嚴,只准和“好人”交往,他家的孩子長大後都很有出息、素質很高。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老家的左鄰右舍之“右舍”,村裡的暴發戶,有幾文錢,鼓勵孩子自小在社會上混。過年過節大擺筵席,全村的許多年輕人們都在他家喝得爛醉如泥。孩子在校讀書的時候逃學,遭到老師的批評,家長反而向學校說:“我孩子不愛讀書,就愛交往、朋友多,他逃學不讀書,你們學校不要管他,不要批評他。”初中畢業後,一個月當中倒有半月以上是在麻將館“廝殺”,家裡老人們反而認為他們家的人“有能耐”,最終將家裡家產全部賭輸了,後來又因為犯罪被關進監獄。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要麼孤獨,要麼庸俗”,一個人最終還是必須善於獨處、享受孤獨的,因為這是通往幸福和心靈寧靜的必經之路。

叔本華:孤獨是享受,我們每個人都應接受獨處的訓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